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数学)培训教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3848526 上传时间:2020-05-31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数学)培训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数学)培训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数学)培训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数学)培训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数学)培训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数学)培训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数学)培训教案(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马场镇新寨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数学)培训教案培训时间:培训地点:培训科目: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主办单位:培训教师:培训内容: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数学 一、二年级培训学时:3学时 培训目的:1、 通过培训让数学任课教师从整体上认识数学教学中应该注意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并对其认识和了解数学学科法制教育的渗透点的分布。2、 让数学任课教师认识和了解一、二年级数学法制教育的渗透点的内容和要求与方法。3、 让参培教师阅读书后的范例教案及探讨,从而借鉴好的教学方法,对自己的设计和教学方式方法进行创新的尝试和改进。培训重难点:让任课教师认识和了解一、二年级数学法制教育的渗透点的内容和要求与方法;

2、但教师们不知如何结合实际对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进行创新的尝试和改进,进而达到法制教育的目的。培训过程:数学 一、二年级一、 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小学数学1、 整体认识小学数学在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培训的学科法制教育渗透点中,是小学教育学科的重要学科之一,其渗透点达到26个。2、 小学数学各年级法制教育渗透点分布。年级一二三四五六渗透点个数435545二、 学习一、二年级数学法制教育渗透点1、 渗透点1(1) 学科内容:一(上)/第一单元/数一数/第2-3页/情景图(2) 法制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3) 教学要求及方法:知道;实物展示,师生互动。(4) 事例及说明: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中的国旗图片

3、后,向学生展示国旗实物,并说明国旗的特征。教育学生:国旗是国家的标志和象征,要热爱、尊重国旗。师生互动:a在我们身边哪里能看到国旗?b回忆学校每周一举行升旗仪式的情境。2、 渗透点2(1) 学科内容:一(上)/第六单元6- 10 的认识和加减法/第 53 页/情境图(2) 法制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十三条升挂国旗时,可以举行升旗仪式。举行升旗仪式时,在国旗升起的过程中,参加者应当面向国旗肃立致敬,并可以奏国歌或者唱国歌。全日制中学小学,除假期外,每周举行一次升旗仪式。(3) 教学要求及方法:初步了解;课堂讨论,图片展示。(4) 事例及说明: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热爱自然、保护环境”,

4、通过观察图中小朋友的活动,使同学们知道:a图中优美的环境是通过大家的热爱和保护得来的。b小朋友参加植树活动是为了保护环境。c每个小朋友都要学会保护周围的环境。(相机向学生简单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相关内容)通过观察参加活动的小朋友人数和种植的树苗数量进人认识“8”和“9”的学习。3、 渗透点3(1) 学科内容:一(上)/第七单元11- 20 各数的认识/第53页/情境图(2) 法制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3) 教学要求及方法:了解,应用;结合实例,师生互动。(4) 事例及说明:结合本课情境图,教会学生认识道路交通信号,并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a观察信号灯,讨论有几种颜色?各

5、代表什么?b观察斑马线,数数有几根线?并说说斑马线的作用。(在以上问题讨论时,相机向学生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的相关内容)组织主题活动“安全过马路”,通过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道路交通安全意识。4、 渗透点4(1) 学科内容:一(下)/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第47页/例 1(2) 法制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3) 教学要求及方法:初步了解;结合实例,创设情境,结课点睛。(5) 事例及说明:展示各种面额的人民币,使学生初步体会人民币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开展活动“欢乐购物”指出它们的特征和防伪标志,帮助学生认识人民币。 向学生简单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的相

6、关内容,教育学生知道要爱护人民币。5、 渗透点5(1) 学科内容:二(上)/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1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2) 法制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3) 教学要求及方法:知道;案例说明,结合实际,拓展延伸。(4) 事例及说明:出示例题:某校二(1)班有 36 人,二(3)班有 38 人,准备合乘一辆准载70人的客车,行吗?学生用已有的知识解答后,教师指出:有的同学认为,只多了4个人,挤一挤就可以合乘一辆车了,可以吗?师生共同讨论:客车超载会有什么后果?课件出示相关资料:2009年10月 28日,江山市发生翻车事故,造成11人死亡,17人受伤,其中1人伤势

7、严重,翻的车辆准载19人,而车上坐了28人,出现了严重的超载现象。教师小结:客车超载,会引起非常严重的交通安全事故(相机向学生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相关内容),希望同学们外出时不要乘坐超载的客车,注意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6、 渗透点6(1) 学科内容:二(下)/第六单元/克和千克(2) 法制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3) 教学要求及方法:初步了解;实例分析,结课点睛。(4) 事例及说明:在教学“克”和“千克”的认识时,教师指导学生通过手来掂量一克物品和一千克物品的重量。当学生感受到一克物品很轻时,教师告诉学生:一克物品很轻,但一克毒品对人的危害却很大。相机向学生介绍中华人民共和

8、国禁毒法的相关内容,从小培养学生“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意识。7、 渗透点7(1) 学科内容:二(下)/第八单元/统计/第 106 页/例 1(2) 法制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3) 教学要求及方法:初步了解;实例分析,结课点睛。(4) 事例及说明:结合例 1 中对新入学学生体重测量的统计,引出一年级学生人学年龄问题。教师问:a你们是几岁上学的?(6岁或7岁)b不到6岁的小朋友能读一年级吗?教师向学生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的相关内容,使学生明白要满6周岁才能读一年级,儿童必须接受义务教育。三、 阅读与探讨1、 阅读。参培教师自由阅读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教材P127页P13页的范

9、例教案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和二(上)/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1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2、 参培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进行有效性的探讨。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数学)培训教案培训时间:培训地点:培训科目: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主办单位:组织人:培训教师:培训内容: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数学 三年级培训学时:2学时 培训目的:1、 让数学任课教师认识和了解三年级法制教育的渗透点的内容和要求与方法。2、 让参培教师阅读书后的范例教案及探讨,从而借鉴好的教学方法,对自己的设计和教学方式方法进行创新的尝试和改进。培训重难点:让任课教师认识和了解三年级数学法制教育的渗透点的内容和要求与

10、方法;但教师们不知如何结合实际对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进行创新的尝试和改进,进而达到法制教育的目的。培训过程:数学 三年级1、 二年级数学法制教育渗透点分布小学三年级数学法制教育渗透点有5个,其中上册3个,其中下册2个, 2、 学习三年级数学法制教育渗透点1、 渗透点1(1) 学科内容:三(上)/第一单元/测量/毫米、分米的认识(2) 法制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3) 教学要求及方法:初步了解计量器具应当准确;新课引人,结题点睛,拓展延伸。(4) 事例及说明:教学时,要求学生先估一估数学书的长是多少,宽是多少,再用直尺测量。引导学生认识:当测量的长度不是整厘米数时,怎么办?同样的方法理解分米、

11、千米的产生。在测量活动中理解什么情况下用较大的计量单位,什么情况下用较小的计量单位。如:侧量课桌的长、铅笔盒的宽、杯子的高、黑板的长等等来正确判断使用恰当的长度单位。教师安排学生两人一组,把两个同学所带的直尺刻度对刻度地比较,看刻度是否完全一致,由此引出计量器具应当统一准确,不然就会出现混乱的问题。2、 渗透点2(1) 学科内容:三(上)/第一单刃测量/ 3.吨的认识/练习三/第4题(2) 法制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3) 教学要求及方法:理解,应用;课前查阅资料,结合实际,拓展延伸。(4) 事例及说明:课前让学生调查自己家或邻居家、亲戚家每月的用水量是多少吨。课上结合实际,理解“1吨”的

12、实际大小。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一个关不紧的水龙头,一个月可以流掉1-6吨水;一个漏水的马桶,一个月要流掉3-25吨水;一个城市如果有60万个水龙头关不紧、20万个马桶漏水,一年要损失上亿吨的水。师生共同讨论:a水是人类生命的源泉,如何在生命中的每一天,都珍惜每一滴水?b说说可以采用哪些节水方法,增强节约用水的意识。3、 渗透点3(1) 学科内容:三(上)/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练习十九/第2题(2) 法制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第十一条植树造林、保护森林,是公民应尽的义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全民义务植树,开展植树造林活动。(3) 教学要求及方法:了解;利用网络收集相关资料,师生

13、共同讨论。(4) 事例及说明:学生完成本题的练习后,教师问:同学们知道“义务植树”的意义吗?首条徉时学友可组织学生参加“给小草路水”、“给小树除虫”条苦动通过实际帆题的橄古,便学生了解到:a义务植树的意义和作用。b保护植被对改善生态环境有着积极的作用。(相机向学生介绍森林法的相关内容)。4、 渗透点4(1)学科内容:三(下)/第七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练习二十一/第2题(2)法制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3)教学要求及方法:初步了解;运用多媒体引人,练中点题。(4)事例及说明:教学时,结合教材中的情境图,使学生知道:a陆地上最大的动物是非洲象,它的高度可达35米,重量可达5.25吨。

14、b世界上最高的动物是长颈鹿,它的高度可达5.8米。c世界上最大的鸟是非洲鸵鸟,它的高度可达2.75米,一只鸵鸟蛋约重1. 5千克。教师点题:图中的这几种动物都是野生动物,它们是人类的好朋友,为了保护野生动物,为了维护生态平衡,我国和其他一些国家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措施。引发学生思考: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保护野生动物?5、 渗透点5(1)学科内容:三(下)/第十单元/总复习/统计/第5题(2)法制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3)教学要求及方法:初步了解;课前查阅相关资料,师生互动,交流讨论。(4)事例及说明:课前要求学生查找相关资料,如:沙尘天气会出现什么现象,世界环境日是哪一天等。学生独立

15、完成第 5 题第一问:从条形统计图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并有什么感想?教师这时追问:为什么恶劣天气会呈上升趋势?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相机向学生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相关内容。3、 阅读与探讨1、阅读。参培教师自由阅读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教材P132页的范例教案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2、参培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进行有效性的探讨。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数学)培训教案培训时间:培训地点:培训科目: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主办单位:培训教师:培训内容: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数学 四年级培训学时:2学时 培训目的:1、 让数学任课教师认识和了解四年级法制教育的渗透点的内容和要求与方法。2、 让参培教师阅读书后的范例教案及探讨,从而借鉴好的教学方法,对自己的设计和教学方式方法进行创新的尝试和改进。培训重难点:让任课教师认识和了解四年级数学法制教育的渗透点的内容和要求与方法;但教师们不知如何结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