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常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文本.doc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33847802 上传时间:2020-05-31 格式:DOC 页数:70 大小:5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常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文本.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五常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文本.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五常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文本.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五常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文本.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五常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文本.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常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文本.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常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文本.doc(7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五常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五常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 2020 年 年 五常市人民政府五常市人民政府 二二 一二年三月一二年三月 目目 录录 前前 言言 I 第一章第一章 规划背景规划背景 1 第一节 市域概况 1 第二节 土地利用现状及特点 3 第三节 土地利用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6 第二章第二章 规划目标规划目标 9 第一节 区域发展战略定位 9 第二节 土地利用战略 9 第三节 规划目标 10 第四节 土地利用调控指标 10 第三章第三章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 13 第一节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13 第二节 土地利用布局优化 16 第四章第四章 耕地和基本农

2、田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 21 第一节 加强耕地保护 21 第二节 强化基本农田保护 22 第五章第五章 土地用途分区管制土地用途分区管制 24 第六章第六章 建设用地调控和用地安排建设用地调控和用地安排 28 第一节 城乡建设用地安排 28 第二节 建设用地空间管制 30 第三节 重点建设项目用地安排 31 第七章第七章 土地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土地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 33 第一节 土地环境保护和建设目标 33 第二节 生态屏障建设安排 33 第三节 土地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对策与措施 35 第八章第八章 土地整治安排土地整治安排 37 第一节 土地整治目标 37 第二节 土地整治重大工程 37

3、 第三节 土地整治实施保障措施 39 第九章第九章 乡镇土地利用调控乡镇土地利用调控 40 第十章第十章 中心城镇土地利用规划中心城镇土地利用规划 51 第一节 中心城镇规划控制范围 51 第二节 中心城镇发展方向 51 第三节 中心城镇土地利用调控目标 52 第四节 中心城镇土地用途分区 52 第五节 中心城镇建设用地空间管制 52 第十一章第十一章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保障措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55 第一节 依据规划编制各类规划 计划 55 第二节 进一步健全和落实规划审查机制 55 第三节 严格执行规划实施管理相关政策 56 第四节 夯实规划实施监管工作基础 56 前前 言言

4、 为了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 严格落实 十分珍惜 合理利用土 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的基本国策 保障五常市经济快速 可持续发 展 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等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土 地利用的方针 政策 在 哈尔滨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 2020 年 的指导下 编制 五常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 2020 年 以下简称 规划 规划 提出五常市规划期间土地利用战略 明确土地发展的 目标 确定调控指标方案 提出土地利用分区及土地利用发展方向 制定规划保障措施 规划范围为五常市行政区划内的全部土地 总面积为 750126 公 顷 规划期为 2006 2020 年 规划期限为 15 年 以 200

5、5 年作为规 划基期年 规划目标年为 2020 年 近期规划为 2006 2010 年 远 期规划为 2011 2020 年 规划 经省国土资源厅批准通过后 由五常市人民政府组织 编制规划成果 规划成果一经审批后即具有法定效力 凡在五常市 行政辖区内进行的土地开发 利用 整治 保护活动和各项用地安 排 必须服从本规划 规划成果作为全市规划期内土地利用的法定依据 由黑龙江省 人民政府审查并批准实施 一经批准即具有法定效力 必须严格执行 规划的修改 调整及修编须经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审查批准 未经批 准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改变规划确定的各项用地安排 第一章第一章 规划背景规划背景 第一节第一节 市

6、域概况市域概况 一 地理位置及行政区划一 地理位置及行政区划 五常市是隶属于哈尔滨市的县级市 地理坐标为北纬 44 4 45 26 东经 126 33 128 14 位于黑龙江省南部 拉 林河上游 北依哈尔滨市阿城区 东 东南与尚志市 海林市和吉 林省敦化市毗邻 南 西南与吉林省舒兰市 榆树市接壤 西北与 双城市相连 全市总面积 7501 平方公里 五常镇为市政府驻地 五常市下辖 11 个镇 13 个乡和 1 个森工直属林场 包括 五 常镇 拉林镇 山河镇 小山子镇 安家镇 牛家镇 杜家镇 背 荫河镇 冲河镇 沙河子镇 向阳镇 兴盛乡 志广乡 卫国乡 常堡乡 民意乡 龙凤山乡 红旗乡 八家子乡

7、 民乐乡 营城子 乡 长山乡 兴隆乡 二河乡和森工直属林场 全市规划基期年总 人口 97 4 万人 农业人口 81 8 万人 非农业人口 15 6 万人 二 自然概况二 自然概况 五常市域呈狭长型 南北纵长 180 公里 东西平均宽度 42 公里 地势自东南向西北倾斜 东南部海拔高程在千米以上 其中大秃顶 子山高达 1690 米 是全市最高点 西北部最低海拔高程只有 147 7 米 全市在地质构造上处于地槽区与地台区之间的过渡地带 在地 形上是由山区向平原区的过渡带 主要地貌由中山 低山 丘陵 高平原及平原构成 境内有拉林河 阿什河两大水系 阿什河沿东 北边境流入哈尔滨市阿城区境内 拉林河是五

8、常市的母亲河 有一 级支流 15 条 二级支流 14 条 三级支流 274 条 境内干支流总长 2200 公里 河网密度 0 3 平公里 五常市属中纬度中温带大陆季风 性气候 冬季寒冷少雪 夏季炎热多雨 春季多风少雨 秋季凉爽 晴朗 年平均气温 3 5 10 积温 2300 2700 日照时数 历年平均值为 2600 小时 日照率为 56 全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为 111 6 千卡 平方厘米 多年平均降水量 500 800 毫米 无霜期 110 140 天 光 热 水条件满足一年一季的农作物生长发育需求 市域内主要土壤类型包括暗棕壤 白浆土 黑土 草甸土 沼泽土 泛滥地土 泥炭土和水稻土共 8

9、个土类 30 个亚类 60 个土种 土 壤分布呈现地带状规律 自东南向西北由山地暗棕壤 白浆土过渡 到平原区的黑土带 三 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三 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全市 2005 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 98 2 亿元 2000 年以来保持快 速增长势头 年均增长 11 9 其中 第一产业 35 8 亿元 增长 8 1 第二产业 22 3 亿元 增长 16 5 第三产业 40 1 亿元 增长 12 7 全口径财政收入达到 3 3 亿元 年均增长 10 2 全社会固 定资产投资总额 8 7 亿元 较 2000 年增长 106 2 三次产业结构 优化调整到 36 5 22 7 40 8 产业结构趋于合理

10、农业内部产业结 构调整和农村经济发展建设成果显著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逐年深入 农村经济基础日益雄厚 农业发展势头强劲 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投 入持续增加 产出能力大幅度提高 农业生产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得 到切实加强 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 工业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 牢固确立了其在市域经济中的主导地位 国有企业改革为企业发展 注入了活力 生产规模 经营效益显著增长 一批企业已达到省内 同行业领先地位 部分已进入 全国行业百强企业 行列 第二节第二节 土地利用现状及特点土地利用现状及特点 一 一 2005 年土地利用状况年土地利用状况 五常市 2005 年土地总面积 750126 公顷 土地变更数据 其中 农

11、用地面积 670240 公顷 占全市土地面积的 89 35 建设用地面 积 31885 公顷 占 4 25 其他土地面积 48001 公顷 占 6 40 1 农用地 农用地 五常市 2005 年农用地面积 670240 公顷 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 89 35 其中耕地面积 246967 公顷 占 32 92 园地 520 公顷 占 0 07 林地面积 406217 公顷 占 54 15 牧草地面积 646 公 顷 占 0 09 其他农用地面积为 15890 公顷 占 2 12 2 建设用地 建设用地 五常市 2005 年建设用地 31885 公顷 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 4 25 其中城乡建设用地

12、24270 公顷 占 3 24 交通水利用地 7444 公顷 占 0 99 其他建设用地 171 公顷 占 0 02 3 其他土地 其他土地 五常市 2005 年其他土地面积 48001 公顷 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 6 40 其中水域 29285 公顷 占 3 90 自然保留地 18716 公顷 占 2 50 二 二 2009 年土地利用状况年土地利用状况 五常市 2009 年土地总面积 750126 公顷 其中农用地面积 704146 公顷 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 93 87 建设用地面积 33316 公 顷 占 4 44 其他土地面积 12664 公顷 占 1 69 在土地总面 积中 市属土地面

13、积 516704 公顷 占全市土地面积的 68 88 其 中农用地面积 475064 公顷 占市属土地面积 91 94 建设用地面 积 30575 公顷 占市属土地面积 5 92 其他土地 11066 公顷 占 市属土地面积 2 14 1 农用地 农用地 五常市 2009 年农用地面积 704146 公顷 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 93 87 其中市属农用地面积 475064 公顷 占市属土地面积的 91 94 农用地主要分布在冲河镇 向阳镇 小山子镇和龙凤山乡 全市耕地面积 307858 公顷 占土地总面积的 41 04 其中市 属耕地面积 287967 公顷 占市属土地面积的 55 73 园地

14、484 公 顷 占土地总面积 0 06 其中市属园地面积 249 公顷 占市属土 地面积的 0 05 林地面积 376458 公顷 占土地总面积 50 19 其中市属林地面积 168220 公顷 占市属土地面积的 32 56 其他 农用地面积为 19346 公顷 占土地总面积 2 58 其中市属其他农 用地面积 18628 公顷 占市属土地面积的 3 61 2 建设用地 建设用地 五常市 2009 年建设用地面积 33316 公顷 占土地总面积的 4 44 其中城乡建设用地 24284 公顷 占土地总面积的 3 24 交通水利 用地 8828 公顷 占土地总面积的 1 18 其他建设用地 20

15、3 公顷 占土地总面积的 0 03 在土地总面积中 市属建设用地 30575 公 顷 占市属土地面积的 5 92 市属城乡建设用地 23155 公顷 占 市属土地面积的 4 48 市属交通水利用地 7221 公顷 占市属土地 面积的 1 40 市属其他建设用地 199 公顷 占市属土地面积的 0 04 3 其他土地 其他土地 五常市 2009 年其他土地面积 12665 公顷 占土地总面积的 1 69 其中 水域 7732 公顷 占土地总面积的 1 03 自然保留地 4933 公顷 占土地总面积的 0 66 在土地总面积中 市属其他土地面 积 11066 公顷 市属水域面积 6961 公顷 自

16、然保留地面积 4104 公 顷 三 土地利用特点三 土地利用特点 1 农业用地比例高 用地结构较为单一 农业用地比例高 用地结构较为单一 全市农业用地比例相对较高 2009 年全市农业用地比重为 93 87 但利用结构较为单一 农用地中主要为耕地及林地 园地 其他农用地比例极低 不利于农业全面发展 2 森林覆盖率高 土地生态环境承载能力较强 森林覆盖率高 土地生态环境承载能力较强 全市森林覆盖率为 50 19 远远高于全省 45 1 的平均水平 全市具备适宜林木生长的地形地貌 气候和土壤等条件 成片林地 较多 辅以农田防护林建设 区域土地生态环境相对较为优良 土 地生态系统自身具备较强的更新循环能力 3 建设用地比重不大 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建设用地比重不大 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全市建设用地率为 4 44 略低于全省 4 5 的平均水平 近几 年五常市经济建设迅猛发展 各类建设用地需求不断攀升 建设用 地增加在时空分布上趋于集中 三 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三 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 1 1 耕地面积逐年减少 保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形势较严峻 耕地面积逐年减少 保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形势较严峻 非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