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GIS上机二城市用地适宜性评价.doc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33847458 上传时间:2020-05-3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ArcGIS上机二城市用地适宜性评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ArcGIS上机二城市用地适宜性评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ArcGIS上机二城市用地适宜性评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ArcGIS上机二城市用地适宜性评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ArcGIS上机二城市用地适宜性评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ArcGIS上机二城市用地适宜性评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ArcGIS上机二城市用地适宜性评价.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上机二:城市用地适宜性评价一、上机内容简介本练习的研究区域为某山区的一个小镇。研究区域面积为1555公顷,其中镇建成区42.6公顷,镇周边有2处独立工矿和5处较大的农村居民点。本练习主要是针对研究区的生活区进行用地适宜性评价,选取交通便捷性、环境适宜性、城市氛围和地形适宜性4类评价因子,其中环境适宜性和地形适宜性还包含子因子,如表2-1所示。用地适宜性评价因子及权重 表2-1评价因子子因子权重交通便捷性0.28环境适宜性滨水环境0.09远离工业污染0.06森林环境0.07城市氛围0.18地形适宜性地形高程0.155地形坡度0.155对于各单因素的居住用地适宜性评价,本练习统一将评价值分级成1-

2、5级,其中3级是勉强可用于居住用地建设,但需要进行特殊处理,5级代表最适宜建设,1级代表完全不适宜建设。 具体步骤: 首先,对各个单因素作适宜性评价,统一分级成1-5级,并转换成栅格数据; 然后,进行栅格加权叠加运算,每个栅格代表的地块将得到一个综合评价值; 最后,对综合后的栅格数据重新分类定级,得到居住用地适宜性综合评价图。二、单因素适宜性评价分级2.1、交通便捷性评价交通便捷性评价将根据距离省道、县道的远近加以确定,如表2-2所示。交通便捷性的评价标准 表2-2评价因子分 类分级交通便捷性距离省道0-500米,距离县道0-250米5距离省道500-1000米,或距离县道250-500米4距

3、离省道1000-1500米,或距离县道500-1000米3距离省道1500-3000米,或距离县道1000-2000米2距离省道3000米以上,或距离县道2000米以上11、计算省道和县道的缓冲区步骤1:启动ArcMap,打开“chap04练习数据评价基础数据评价基础数据.mxd”。该地图文档包含【道路】图层,道路有两种类型:省道和县道。步骤2:选择所有省道要素。 右键单击【道路】图层,在弹出菜单中选择【打开属性表】,显示【表】对话框。 点击【表】对话框的工具条上的【表选项】工具,在弹出菜单中选择【按属性选择】,显示【按属性选择】对话框。 选择上部列表框中的【类型】字段,然后点击【获取唯一值】

4、按钮,【类型】字段的值将显示在中部列表框中。 点击下部输入框,然后双击【类型】字段,单击【=】按钮,双击中部列表框中的【省道】,从而构建了一个表达式【类型=省道】。其含义是选择“类型”字段值为“省道”的要素。 点【应用】,可以发现所有“类型”字段值为“省道”的要素均被选中。 关闭【按属性选择】对话框和【表】对话框。步骤3:缓冲区分析。 在【目录】面板中,浏览到【工具箱系统工具箱Analysis Tools邻域分析多环缓冲区】,双击该项打开该工具。 设置【输入要素】为【道路】(注:作为【输入要素】的要素类,如果其中的一些要素处于选中状态,则ArcGIS只对这些选中的要素进行计算)。 设置【输出要

5、素】为【chap04练习数据评价基础数据用地适宜性评价.mdb分析过程数据省道缓冲区】。 设置【距离】为【500】,然后点击添加按钮,500米缓冲区距离被添加。 类似地,设置1000、1500、3000、5000米缓冲距离。 设置【缓冲区单位】为【Meters】。 在【字段名】输入【离省道距离】,该字段用来记录缓冲区多边形的名称。 点【确定】后开始计算缓冲区。完成后得到一幅由5个环构成的要素类。五个环分别代表距离省道0-500、500-1000、1000-1500、1500-3000、3000-5000米。打开其属性可以看到五个环形多边形要素,它们用【离省道距离】字段的值加以区分。步骤4:构建

6、县道的缓冲区。具体操作类似步骤2步骤3。首先选择【道路】要素类中的所有县道;然后再启动【多环缓冲区】工具,设置【输出要素】为【chap04练习数据评价基础数据用地适宜性评价.mdb分析过程数据县道缓冲区】,设置缓冲距离为250、500、1000、2000、5000米,设置【字段名】为【离县道距离】。2、综合省道缓冲区和县道缓冲区综合省道和县道缓冲区的分析结果,最终生成一幅【交通便捷性】评价图。紧接之前步骤,操作如下:步骤1:联合叠加【省道缓冲区】和【县道缓冲区】。 在【目录】面板中,浏览到【工具箱系统工具箱Analysis Tools叠加分析联合】,双击该项打开该工具。 设置【联合】对话框。设

7、置【输出要素类】为【chap04练习数据评价基础数据用地适宜性评价.mdb分析过程数据交通便捷性评价】。 点【确定】。步骤2:综合评价。 打开上一步生成的【交通便捷性评价】属性表。 添加短整型类型的【评价值】字段。 右键点击【评价值】字段,在弹出菜单中选择【字段计算器】,显示【字段计算器】对话框,设置选择【VB脚本】,勾选【显示代码块】,在【预逻辑脚本代码】栏中输入:value=0if 离省道距离=500 or 离县道距离=250 Thenvalue=5elseif 离省道距离=1000 or 离县道距离=500 Thenvalue=4elseif 离省道距离=1500 or 离县道距离=10

8、00 Thenvalue=3elseif 离省道距离=3000 or 离县道距离=2000 Thenvalue=2elseif 离省道距离=5000 or 离县道距离=5000 Thenvalue=1end if 在【评价值】中输入【value】,点击【确定】。3、转换成栅格数据紧接之前步骤,操作如下:步骤1:在【目录】面板中浏览到【工具箱系统工具箱Conversion Tools转格栅面转格栅】,双击打开该工具,设置【面转格栅】对话框。 设置【输入要素】为【交通便捷性评价】。 设置【值字段】为【评价值】字段,意味着根据该字段的值构建栅格数据。 设置【输出栅格数据集】为【chap04练习数据评

9、价基础数据用地适宜性评价.mdb交通评价】。 设置【像元大小】为【10】,这是每个栅格的边长。 设置栅格数据的范围。点击【环境】按钮,显示【环境设置】对话框。展开【处理范围】项,设置【范围】项为【与图层研究范围相同】。点【确定】退出【环境设置】对话框。点【确定】。2.2环境适宜性评价1、滨水环境评价滨水环境评价将根据距离河流、溪流的远近加以确定,如表2-3所示。滨水环境的评价标准 表2-3评价因子分 类分级滨水环境距河流0-250米,或距溪流0-100米5距河流250-500米,或距溪流100-200米4距河流500米以上,或距溪流200米以上3步骤1:计算河流的缓冲区。为【河流】要素类做【多

10、环缓冲区】计算,设置【输出要素】为【chap04练习数据评价基础数据用地适宜性评价.mdb分析过程数据河流缓冲区】,设置缓冲区距离为250、500、5000米,设置【字段名】为【离河距离】,勾选【仅外部多边形】(具体操作步骤与2.1节中“1、计算省道和县道的缓冲区”的步骤3类似,不再赘述)。步骤2:计算溪流的缓冲区。为【溪流】要素类做【多环缓冲区】计算,设置【输出要素】为【chap04练习数据评价基础数据用地适宜性评价.mdb分析过程数据溪流缓冲区】,设置缓冲区距离为100、200、5000米,设置【字段名】为【离溪距离】。步骤3:联合叠加上述两个输出的要素类,输出要素类为【chap04练习数

11、据评价基础数据用地适宜性评价.mdb分析过程数据滨水环境评价】。步骤4:综合评价。为【滨水环境评价】要素类添加“短整型”字段【评价值】,然后打开该字段的【字段计算器】,设置【字段计算器】对话框如下: 设置选择【VB脚本】,勾选【显示代码块】,在【预逻辑脚本代码】栏中输入:value=3if 离河距离=250 or 离溪距离=100 Thenvalue=5elseif 离河距离=500 or 离溪距离=200 Thenvalue=4elseif 离河距离=5000 or 离溪距离=5000 Thenvalue=3end if 在【评价值】中输入【value】,点击【确定】。步骤5:转换成栅格数据

12、。在【目录】面板中浏览到【工具箱系统工具箱Conversion Tools转格栅面转格栅】,双击打开该工具,设置【面转格栅】对话框。 设置【输入要素】为【滨水环境评价】。 设置【值字段】为【评价值】字段,意味着根据该字段的值构建栅格数据。 设置【输出栅格数据集】为【chap04练习数据评价基础数据用地适宜性评价.mdb滨水评价】。 设置【像元大小】为【10】,这是每个栅格的边长。设置栅格数据的范围。 点击【环境】按钮,显示【环境设置】对话框。展开【处理范围】项,设置【范围】项为【与图层研究范围相同】。点【确定】退出【环境设置】对话框。点【确定】。2、远离工业污染评价研究区域有两处独立工矿区,由

13、于存在空气、噪声和水污染,离它们近的区域环境较差。具体评级如表2-4所示。远离工业污染的评价标准 表2-4评价因子分 类分级远离工业污染距成片工业区1000米以上4距成片工业区200-1000米 3距成片工业区100-200米2距成片工业区0-100米,或工业区内部1步骤1:计算工业区的缓冲区。为【工业】要素类做【多环缓冲区】计算,设置【输出要素】为【chap04练习数据评价基础数据用地适宜性评价.mdb分析过程数据工业缓冲区】,设置缓冲区距离为100、200、1000、5000米,设置【字段名】为【离工业距离】,勾选【仅外部多边形】。步骤2:由于【工业缓冲区】要素类中没有工业区自身的多边形,

14、而工业区自身是评价值最低的区域,因此需要用更新叠加补上这些工业区。 在【目录】面板中,浏览到【工具箱系统工具箱Analysis Tools叠加分析更新】,双击该项打开该工具。设置【输入要素】为【工业缓冲区】,设置【更新要素】为【工业】,设置【输出要素】为【chap04练习数据评价基础数据用地适宜性评价.mdb分析过程数据工业缓冲区2】,点【确定】。 打开【工业缓冲区2】的属性表,可以看到多了两行记录,这就是那两个工业区,用【字段计算器】设置这两行记录的【离工业距离】字段的值为【0】,代表它们位于工业区范围内。步骤3:评价。为【工业缓冲区2】要素类添加“短整型”字段【评价值】,然后打开该字段的【字段计算器】,设置【字段计算器】对话框如下: 设置选择【VB脚本】,勾选【显示代码块】,在【预逻辑脚本代码】栏中输入:value=4if 离工业距离=100 or 离工业距离=0 Thenvalue=1elseif 离工业距离=200 Thenvalue=2elseif 离工业距离=1000 Thenvalue=3elseif 离工业距离=5000 Thenvalue=4end if 在【评价值】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