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目前经济形态下什么样的公司最会赚钱

上传人:tang****xu3 文档编号:133846777 上传时间:2020-05-31 格式:DOC 页数:45 大小: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目前经济形态下什么样的公司最会赚钱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精编》目前经济形态下什么样的公司最会赚钱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精编》目前经济形态下什么样的公司最会赚钱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精编》目前经济形态下什么样的公司最会赚钱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精编》目前经济形态下什么样的公司最会赚钱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目前经济形态下什么样的公司最会赚钱》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目前经济形态下什么样的公司最会赚钱(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强国经济学:什么公司最会赚钱金融危机倒逼了政策创新,针对内地不同产业的升级,作者给出了特别的解读角度和从中把握收益的关键提示。例如,对于粮食、石油、金融等事关国民经济命脉的产业,在构建中国经济的安全阀的同时,作者敏锐地发现了其中蕴藏的投资机会;对于发展前景广阔的新能源产业,面对政策扶植,作者就如何构建资源平台、安排技术创新、进行市场重构和企业战略管理都有着墨,分析了下一步产业升级的路径和新旧能源公司的机会;对于金融行业、装备制造业、电讯产业、消费类企业等,作者也逐一剖陈发展途经,提醒投资者在这些产业之中采取何种的投资策略。本书围绕一个中心(价值创造)、两大要素(生产率提高推动的业绩增长与政策调

2、整引发的价值转移)、“三边”关系(政府、机构和居民)、“四方”博弈(三方加上国际资本)、“五元素”分析(与产业革命升级相关的政策、资源、管理、技术、市场等)来构建“力量模型”和“五元素分析法”,以此提供观察产业升级的新视角,并提出了价值创新和公司筛选的新方法。作 者:李国旺 出 版:山西人民出版社从危机到机会所有危机的本质都是供大于求,即所谓产能过剩、需求不足,就是老百姓买不起东西。美国老百姓支付不起住房,搞出了金融大危机。提振需求需要三个条件:一是居民当期和预期收入上升;二是社会和医疗保障制度完善,没有消费的后顾之忧;三是适合消费的产品供应。在金融危机冲击下,当期第一个条件还不具备;正在进行

3、的社会各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在未来有望消除居民的后顾之忧;通过产业振兴和对假冒伪劣产品的管制,有可能为居民提供放心产品。第1节:发展“新经济”,化危机为机会(1)第二部分“新能源”产业:价值创新下蕴藏超额利润机会第一节 发展“新经济”,化“大危机”为“大机会”从危机到机会所有危机的本质都是供大于求,即所谓产能过剩、需求不足,就是老百姓买不起东西。美国老百姓支付不起住房,搞出了金融大危机。提振需求需要三个条件:一是居民当期和预期收入上升;二是社会和医疗保障制度完善,没有消费的后顾之忧;三是适合消费的产品供应。在金融危机冲击下,当期第一个条件还不具备;正在进行的社会各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在未来有望消除

4、居民的后顾之忧;通过产业振兴和对假冒伪劣产品的管制,有可能为居民提供放心产品。如果要走出“金融危机”形成的经济向下螺旋,就需要通过创新解决就业、保障和消费安全问题。笔者认为,克服危机、把握机遇,需要政策创新、技术创新、价值创新,即只有创新才能“医治”旧经济导致的危机综合症,才能为投资者(实体投资如厂商,证券投资如股民)提供大机会。因为,政策创新主要表现为各国对生产关系的调整,意图通过刺激内需来摆脱危机。中国的农村新政、城市地产新政和全国医改新政,就是意图唤起居民的消费热情,即通过政策创新,创造有效需求实现的充分条件。但是,最终消费的唤起是价值实现的主要出路,只有在解决后顾之忧下提供有效的供给,

5、终端消费才能唤起。这需要通过科技创新来实现,即科技创新下的产业升级和收入提高,是消费唤起的必要条件。2008年以来,各国政府面对全新特征的金融危机,跨国政策联合行动;以G20召开为标志的围绕生产关系调整的政策创新已经全面展开。但是,这种政策创新主要是围绕保护垄断资本利益的国家的政策创新,毕竟冒着动员国家信用和动员纳税人为垄断资本失误埋单的嫌疑。国家政策创新或者国际政策联合创新,到目前看是有效的,主要表现为经济衰退的速度开始减缓,也即政策性推动的大机会正在增加。投资者重点要寻找并及时把握的机会在于新能源领域。第2节:发展“新经济”,化危机为机会(2)2009年7月奥巴马政府同时派出两位华裔部长来

6、华访问,其核心内容是中美进行新能源领域的合作。如果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确定的黄金美元是美元的第一代;20世纪70年代后,以控制中东石油为标志的石油美元是美元的第二代;那我们可以预期的是,以减少碳排放为核心的低碳美元将是美元的第三代。低碳美元将是美国重新构造世界经济版图的核心力量。美国通过技术创新、材料创新主导了新能源的发展,并推动世界经济按照新的游戏规则运行。发展新能源之路当前中国能源方面最突出的问题有两个:其一是对化石能源高度依赖,中国经济因此受国际垄断资本的强力剥削,或者说国际垄断资本通过能源政策来转移中国的剩余价值;其二是单位产出耗能过高,单位生产力不高,一方面无法降低国际

7、比较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同时造成环境污染,提高了经济发展的社会成本。面对美国通过发展新能源布局全世界的大战略,我国通过政策、管理、资源、技术和市场创新快速提升新能源生产力的水平, 已经时不我待。因为,社会发展进步程度的主要推动力量依然是生产力发展水平。只有在政策创新推动下实现科技创新,并将科技创新与社会需求结合起来,才能创造出更多的价值;只有技术进步才能实现更大的“价值蛋糕”,劳动者在价值分配过程(V)中的绝对量才能提高,资本品投资所得的剩余价值(M)的绝对量和相对量也才会提高。因此,美国主导下的新技术进步带动新能源发展并实现价值创新和价值创造,不仅可以弥补金融危机造成的价值毁灭的窟窿,从而为

8、走出危机实现复苏创造出新的“价值平衡”,即通过资产的升值对冲负债;还可以借助新能源为核心的科技进步为资本品投资带来更好的回报,推动围绕产业升级为标志的投资扩大和新产业形成。围绕新能源的产业链,将为投资者提供从太阳能原料到新能源汽车的广泛投资标的。第3节:发展“新经济”,化危机为机会(3)新能源开发与使用主要是生产发展的物理力量,即能源的采掘、利用、转化的问题。能源是物质生产的动力提供者,是社会经济发展最基本的保障。因此,新能源技术创新指向新能源高效率采掘和能源节约使用两个方向;前者即光伏、核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各种各样新能源的利用,而后者致力于生产和消费环节,如大型电机、智能电网和建筑物等及其

9、间能源的合理利用问题。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将会为中国产业升级摆脱石化能源和煤炭能源依赖创造条件。摆脱对石化能源和煤炭能源的过度依赖,不仅是经济上的“效率”问题,更是国家发展战略能否安全实现的问题。新技术主要是指应用技术类的创新,例如新型电脑的开发、新型机械设备的发明创造等等。新技术实际上体现了社会创造新产品、创造新价值的能力,是科技进步推动价值创新产生影响的主要平台。新技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以蒸汽机为标志,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内燃机为标志,第三次工业革命以半导体技术、电子计算机的发明为标志。新技术是生产力发展最突出的标志,是新产业形成进而实现价值创新的主导力量。信息技术、平面显示技术、关键零配件加工技

10、术和设备等新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将加快我国新技术集群的形成,并加速新能源的开发和应用,最终形成价值创造的规模效应。如果说新能源、新技术主要着眼于对现有资源的创新利用,那新材料则着眼于改变现有物质和材料的部分特性,从而满足生产和消费需要。实际上,新材料可以促进新能源、新技术应用“工艺”和设备的提高。目前,国内对新材料应用的重点领域在于节能减排、电子和信息业、尖端高科技行业等等。明天的机遇我们预期,以新能源为核心的新经济已经成为中国国民经济保持持续增长的重要动力,是在下一轮技术革命和生产大发展中脱颖而出的关键所在。事实证明,新能源将是新技术和新材料创新发展的落地平台,这个落地平台即新能源的快速发展,

11、需要引进生产关系的创新,即通过政策创新实现资源价值的再发现、管理机制的创造、产品的创新和市场的扩容。这五因素的创新与协调,都需要通过资本市场的创新,实现中国新经济的崛起,进而实现化危为机,实现中国产业升级的历史性突破。如果符合下列五因素的标准,我们认为这些新能源公司有可能实现业绩持续上升,并为投资者带来丰厚的回报。具体内容请看下节介绍。第4节:“五因素”重构新能源产业(1)第二节“五因素”重构新能源产业新能源产业是新经济的核心,是推动综合国力提高、厂商竞争力提高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催化力量,是走出金融危机,发现投资新机会的主要“阵地”。当然,新经济“东风”的形成需要各种条件的合力“东风”,只有

12、“东风”吹拂,新经济的发展才可能出现真正的“春天”。为分析方便,本文以是否合乎国家政策、是否具备资源禀赋、是否掌握先进技术、是否能够市场创新和管理创新这五大标准来考核新能源产业,借此对新能源推动新经济形成进行剖析。政策扶持:“新能源”产业形成的发动机新经济的形成需要在形成成熟的研发体系之前,进行针对性的、长期的、持续性的大量投入。在国家、厂商和居民(或者投资者)力量博弈关系中,国家在研发阶段的主导性投入,成为新能源产业科技创新与进步的关键力量。厂商在技术创新、工艺设备应用阶段及投资者技术成熟市场推广阶段即进入金融和资本市场的投入,是后进的跟进力量。因为,在新能源高尖端新技术领域,研发投入是一项

13、战略行为,其投资回报周期通常相当漫长,经常出现短期大量投资却难见甚至不见成效的风险;但一旦成功,新科技便会对社会的进步形成巨大的外部效应。考虑到周期长及新能源科技发展对社会经济进步的外部性特点,研发等前期投资就成为一种公益性、风险性与效益性并存的事业性投资,因此需要来自厂商之外的力量加以支持;特别是国内厂商,自身资本积累不雄厚,国家财政力量的介入和扶持特别是通过政策创新可形成对新能源技术发展的支持力量,具有重要意义。在研发的初期,大型制造厂商的大规模投入存在巨大的风险,这种风险和厂商自身的当期效益目标存在矛盾;单个厂商无法承担长期大量投资的风险,需要外部力量如政策的支持与风险分担。政策创新主要

14、通过财政、税收、订单等支持,通过技术创新进而推动新材料开发和新能源应用,新经济才能形成。政策的创新支持主要包括创新基金扶持、税收优惠、产品采购等方面。第5节:“五因素”重构新能源产业(2)综观全球,政府资助厂商研发、推动技术创新进而形成新兴产业的案例很多。例如,著名的欧洲校际半导体联合研发中心(IMEC,欧洲乃至全球最大的半导体独立研发中心),就是1984年法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等国家政府联合意法、飞利浦、西门子等欧洲领先厂商,并依托Leuwen等当地著名院校形成的科研力量。成立的前10年,IMEC营运连续亏损,主要依靠政府财政补贴维持正常的研发运作;但自1995年首度盈利之后,IMEC成

15、功地搭建了自身合理的盈利模式,与欧洲大厂商形成了研发输出收入回报加强研发的良性循环。政府对新经济的投资需要通过政策创新和制度创新来完成。国内目前新能源产业都处于技术积累和产业成长的爆发期,在生产特别是整机生产方面已经颇具规模,但关键技术掌握度不够。研发正成为厂商发展的分水岭。在研发的关键时期,政策支持成为新经济起飞的发动机。除了各种形式的科技创业基金的支持,新能源产业获得的主要财政支持来自政府。当研发成熟、科技产品进入量化生产阶段,税收优惠、产品采购可能是政府支持新产业形成不可或缺的政策机制。如果说,政府对研发的投入是新经济产生的助产婆,那政府围绕新能源对新技术和新材料厂商的税收优惠和政府对厂

16、商的产品采购,就是扶持新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如果合乎条件的新经济厂商能够上市,那政府就是在制度平台上帮助了新经济的形成。创业板可能成为政府助推新经济形成的制度平台。资源平台:幸福的“毛毛雨”及时下下来?新能源经济的出现虽然不是天上掉下的幸福毛毛雨,但在政策创新推动下,可以通过对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的重构和创造促进形成和发展。创造新经济的国家资源往往具有下列特点: 一是政策创新为能源技术创新提供支持,政策资源成为新能源科技创新生产力发展的推动因素。由于我国政府集中了厂商、居民难以比拟的信息、技术、资本、资金、人才、土地等资源优势,所以政策创新对新能源经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经济发展遇到瓶颈或遭遇危机的情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