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园地四.doc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33846773 上传时间:2020-05-3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园地四.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语文园地四.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语文园地四.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语文园地四.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园地四.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园地四.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宿迁现代实验学校五年级语文教案 自主学习 快乐成长教学内容语 文 园 地 四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内心。2.读句子,体会人物的内心及人物与平时不同的表现,并仿写句子。3.书写练习。4.积累古诗。过程与方法:学生自学、交流,教师点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热爱书法。2.养成积累的好习惯。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体会人物的内心。2、通过人物与平时不同的表现,体会表达效果。教学过程一、交流平台。1.这一单元我们要训练的语文要素是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内心。2.读读交流平台,分析军神这篇课文是如何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

2、、神态来表现人物内心的。3.学生汇报自己的收获。4.这一单元的其他课文中,是如何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来表现人物的内心的。5.老师要求几个小组分别交流青山处处埋忠骨军神清贫这些课文中描写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句子,并说说当时人物的内心是怎样的。二、词句段运用。(一)读下面的句子,体会人物的内心,再选择一种情景,照样子写一写。1.学生讨论交流,要求首先找出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并说说从中体会到了人物怎样的内心。2.学生汇报,教师点拨。(1)从见到这封电报起,毛主席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着烟。从动作中体会毛主席见到这封电报起,悲伤得说不出话,吃不下饭,借烟消愁,这是他最心爱

3、的长子,他悲恸欲绝。(2)黄继光愤怒地注视着敌人的火力点,他转过身来坚定地对营参谋长说:“参谋长,请把这个任务交给我吧!”通过黄继光的神态“愤怒、注视、坚定”,理解黄继光对敌人的恨。(3)将军看了看他们桌子上的罐头,喉咙哽了一下,说:“同志们”停了一下,又说:“孩子们,我给大家分菜,每人一筷子。”从将军的语言、动作中,看出他被岛上战士不畏艰苦、热爱海岛、建设海岛的决心感动。3.学生交流“焦急地等人”“期待落空”“久别重逢”时的情景。焦急地等人:等了好久都不见人影,他焦急地望着不远处五光十色的霓虹灯,如热锅上的蚂蚁般来回走动。期待落空:当听到他期待已久的愿望落空时,他一屁股坐在地上,呆呆地望着远

4、处,霜打的茄子一样蔫了。久别重逢:他终于见到了十几年未见的老父亲,高兴地飞跑过去,紧紧地抱住了父亲。(二)下面的句子写出了人物与平时不同的表现,体会它们的表达效果,照样子说一说。1.先读读这两句话,说说前后有什么变化。2.学生汇报:(1)沃克医生:“一向从容镇定”“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沃克医生前后表现的对比,更突出了刘伯承钢铁般的意志。(2)“我”之前对不顺心的事“一笑而过”,现在对这件事却“无法释然”。前后对比,表现出这件事对“我”影响之大。3.小组交流这样的句子。4.学生汇报,教师点拨。三、书写提示。1.学生欣赏书法。2.书写时标题和作者要写在醒目的位置。段落要分明。四、日积月累。(一)

5、学习凉州词。1.简介王之涣。 王之涣(688-742),字季凌,盛唐时期著名诗人。性格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善写边塞诗,留下来的诗很少,全唐诗仅存6首,但登鹳雀楼和凉州词足以使王之涣跻身唐代一流诗人的行列。2.“凉州词”不是诗题,是凉州歌的唱词,它是盛唐时流行的一种曲调名。3.读诗不仅要读得字正腔圆,还要读得有板有眼,读出节奏。4.小组交流古诗意思:远远奔流而来的黄河,好像与白云连在一起,玉门关孤零零地耸峙在高山之中,显得孤峭冷寂。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5.悟诗情。(1)“黄河”。辽阔的高原上,黄河奔腾而来,远远向西望去,好像是从白云中流

6、出来的。“孤城”。这座孤孤单单的城,指的是哪座城?师补充介绍玉门关。(出示图片) 为什么作者称之为“孤城”? 看荒漠图景,感受玉门关的荒凉与寂寞 。玉门关在茫茫戈壁滩上,四周荒无人烟,显得那么荒凉、孤寂、冷清,这就是诗句中所说的“孤城”。 (2)理解“杨柳”的双关。理解“怨”,思考:埋怨杨柳什么?(不发芽)为什么杨柳不发芽呢?“春风不度玉门关”!春风吹不到,杨柳自然不会发芽。战士们是多么盼望见到春风轻拂,杨柳吐绿啊?但在这茫茫高原,那只是奢望。埋怨杨柳有用吗?所以作者说读后两句。杨柳在这里还有另外一层意思。指的是战士吹奏的是曲子折杨柳。介绍古人临别折柳相赠的风俗。当戍边将士听到羌笛吹奏的悲凉的

7、折杨柳时,会是怎样的心情?理解后两句的意思。指导读后两句。(3)感悟“春风” 的深意。春风,表面指的是自然界的风。它的另一种意思是朝廷的恩惠和关心。(4)从这些诗句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他们盼望着春天早日到来,盼着战争尽早结束,盼望着朝廷早点让他们回家,可是,“春风不度玉门关”,朝廷似乎忘记了戍边战士的存在,根本不顾他们的安危。)(5)结课升华:连年的战争,长年的戍边,毁掉了原本幸福的家庭。战争带给人们多少苦难啊!让我们反对战争,维护和平,让天下所有的家庭幸福安宁!(二)学习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1.(1)解题:在黄鹤楼送孟浩然去广陵。(2)补充:湖北的黄鹤楼是江南的三大名楼之一,它与江西的滕

8、王阁、湖南的岳阳楼被称为三大名楼。(3)简介。李白年轻的时候风流潇洒,挎一把宝剑、带一个酒壶离家出走,云游天下,路过湖北湘阳的时候,认识了当时名满京城的大诗人孟浩然。孟浩然比李白整整大了12岁,但年龄的差异丝毫没有影响两人的交往。他们一见如故,相见恨晚,整天在一起游山玩水,饮酒作诗,成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李白在诗中写道“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有一年春天,孟浩然要到扬州做事,这对于多愁善感的诗人来说,对于朝夕相处的好朋友来说,真是难舍难分呀!(4)你知道广陵在哪里吗?它就是现在江苏省的扬州市。2.读诗,注意朗读节奏。3.理解诗意。(1)辞:辞别。烟花:形容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春天景物,指艳丽的春景。下:顺流向下而行。碧空尽:消失在碧蓝的天际。尽:尽头,消失了。唯见:只看见。天际流:流向天边。天际:天边,天边的尽头。(2)诗意:老朋友在黄鹤楼与我辞别,在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孤船帆影渐渐消失在碧空尽头,只看见滚滚长江向天际奔流。4.感悟诗情。那孤帆远影消失在蓝天的尽头,可李白却仍然久久地伫立着,他可能在想什么?(再也没有人与我再也没有人再也)师:李白站在岸边,看着孤帆离开,由近到远,远到消失,从中你感受到什么?朋友之间的友情是多么感人啊!5.练习背诵。教学反思4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 主备人:王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