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药典》2015年版:片剂.doc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33839482 上传时间:2020-05-3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药典》2015年版:片剂.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国药典》2015年版:片剂.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国药典》2015年版:片剂.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中国药典》2015年版:片剂.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中国药典》2015年版:片剂.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药典》2015年版:片剂.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药典》2015年版:片剂.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片 剂 片剂系指原料药物与适宜的辅料制成的圆形或异形的片状固体制剂。中药还有浸膏片、半浸膏片和全粉片等。片剂以口服普通片(也包括糖衣片、薄膜衣片)为主,另有含片、舌下片、口腔贴片、咀嚼片、分散片、可溶片、泡腾片、阴道片、阴道泡腾片、缓释片、控释片与肠溶片(包括肠溶衣片和结肠定位肠溶衣片)与口崩片等。对片剂的质量要求除外观应完整光洁、色泽均匀,有适宜的硬度和耐磨性,以及药典品种项下规定的检验项目外,还应检查“重量差异”和“崩解时限”。此外,阴道片应检查“融变时限”,阴道泡腾片应检查“发泡量”,分散片应检查“分散均匀性”,口腔贴片、阴道片、阴道泡腾片和外用可溶片等局部用片剂应检查“微生物限度”。“

2、重量差异”检查法1 简述1.1 本法适用于片剂的重量差异检查。凡规定检查含量均匀度的片剂,不再进行重量差异的检查。1.2 在片剂生产中,由于颗粒的均匀度和流动性,以及工艺、设备和管理等原因,都会引起片剂重量差异。本项检查的目的在于控制各片重量的一致性,保证用药剂量的准确。2 仪器与用具2.1 分析天平 感量0.1mg(适用于平均片重0.30g以下的片剂)或感量lmg(适用于平均片重0.30g或0.30g以上的片剂)。2.2 扁形称量瓶。2.3 弯头或平头手术镊。3 操作方法 3.1 取空称量瓶,精密称定重量;再取供试品20片,置此称量瓶中,精密称定。两次称量值之差即为20片供试品的总重量,除以

3、20,得平均片重()。3.2 从已称定总重量的20片供试品中,依次用镊子取出1片,分别精密称定重量,得各片重量。4 注意事项4.1 在称量前后,均应仔细查对药片数。称量过程中,应避免用手直接接触供试品。已取出的药片,不得再放回供试品原包装容器内。4.2 遇有检出超出重量差异限度的药片,宜另器保存,供必要时的复核用。4.3 糖衣片应在包衣前检查片芯的重量差异,符合规定后方可包衣。包衣后不再检查重量差异。4.4 薄膜衣片在包衣后也应检查重量差异。5 记录与计算5.1 记录每次称量数据。5.2 求出平均片重(),保留三位有效数字。修约至两位有效数字,选择重量差异限度。5.3 按下表规定的重量差异限度

4、,求出允许片重范围(重量差异限度)。平均片量或标示片重重量差异限度0.30g以下7.5%0.30g或0.30g以上5%5.4 遇有超出允许片重量范围并处于边缘者,应再与平均重量相比较,计算出该片重量差异的百分率,再根据上表规定的重量差异限度作为判定的依据(避免在计算允许片重量范围时受数值修约的影响)。6 结果与判定6.1 每片重量均未超出允许片重范围(重量差异限度);或与平均片重相比较 (凡无含量测定的片剂或有标示片重的中药片剂,每片重量应与标示片重比较),均未超出上表中的重量差异限度;或超出重量差异限度的药片不多于2片,且均未超出限度1倍;均判为符合规定。6.2 每片重量与平均片重相比较(凡

5、无含量测定的片剂或有标示片重的中药片剂,每片重量应与标示片重比较),超出重量差异限度的药片多于2片;或超出重量作业指导书指导书编号 TYFDC-SOP-FF-014片 剂第3页 共7页第二版 批准李忠华初审吴雅凝起草李鑫差异限度的药片虽不多于2片,但其中1片超出限度的1倍;均判为不符合规定。6.3 举例安乃静片(XX药厂,规格:0.25g,批号:XXXXXXXX)(1) 称量 称量瓶重+20片重 42.505(g) 称量瓶重 36.605(g) 20片重 5.900(g)(2) 平均片重 5.900/20=0.295(g)(3) 重量差异限度 根据5.3项下的附表,其平均重量准确至十分位数,而

6、本品的平均片重为0.295g,应按0.30g的重量差异限度5%计算。(4) 允许片重范围 0.2950.2955%=0.2800.310(g)(5) 依法精密称定每片重量,保留三位有效数字,若均在上述允许片重范围内,则按6.1下判为符合规定;若上述供试品中有3片的片重分别为0.279g、0.311g、0.312g,超出允许片重范围(0.2800.310g)但处于范围边缘,应按5.4项的要求与平均片重相比较,分别计算出该3片的重量差异百分率为-5.4%、5.4%与5.7%,因规定的限度为5%,根据数值修约规定分别修约成-5%、5%与6%,超出重量差异限度的药片只有1片,按6.1项仍应判为符合规定

7、;若超出重量差异限度的药片多于2片,按6.2项下判为不符合规定。 “崩解时限”检查法各类片剂(包括口服普通片、薄膜衣片、糖衣片、肠溶衣片、结肠定位肠溶片、泡腾片、舌下片、含片、可溶片及口崩片),含片的溶化性,除另有规定外,照崩解时限检查法标准操作规范检查,应符合规定。凡规定检查溶出度、释放度或分散均匀性的片剂以及咀嚼片,不再进行崩解时限检查。 “融变时限”检查法除另有规定外,阴道片照融变时限检查法标准操作规范检查,应符合规定。“发泡量”检查法1 简述1.1 本法适用于阴道泡腾片的发泡量检查。1.2 阴道泡腾片系指置于阴道内可产生气体而呈泡腾状使药物迅速均匀分布在大量泡沫中,从而发挥药效作用的片

8、剂,具有阴道片和泡腾片二者的性能。在生产过程中,由于片剂中含酸碱系统的组成比例以及工艺、设备、包装等原因,可引起片剂发泡量的差异。本项检查目的在于控制各片产生发泡量体积的最低限度,保证临床用药的疗效。2 仪器与用具2.1 具塞刻度试管 量入型,规格25m1,内径约1.5cm,应预经标化。2.2 移液管 规格2ml。2.3 秒表。2.4 恒温水浴。2.5 弯头或平头手术镊子。3 操作方法3.1 取干燥的25ml具塞刻度试管(内径1.5cm,若片剂直径较大,可改为内径2.0cm)10支,按表中规定加水一定量,置37l的恒温水浴中,5min后,用镊子夹取供试品各1片,分别投入已恒温的10支具塞刻度试

9、管中,密塞。平均片重加水量1.5g及1.5g以下2.0ml1.5g以上4.0ml3.2 从投入供试品时开始计时,在20min内观察并记录每个具塞刻度试管内产生的作业指导书指导书编号 TYFDC-SOP-FF-014片 剂第5页 共7页第二版 批准李忠华初审吴雅凝起草李鑫最大发泡量的体积(ml),求出平均发泡体积(ml)。4 注意事项4.1 所用的具塞刻度试管要洁净,内壁不挂水、干燥。4.2 恒温水浴,事先调至37l后才可使用。4.3 供试品不可用手拿取,应用镊子夹取。10片供试品应分别依次投入相应的具塞刻度试管中,每片应有一定的间隔时间,以便于在20min时间内分别充分仔细观察每片的发泡状况,

10、记录其最大发泡量的体积数。5 记录与计算5.1 记录每片最大发泡量的体积(mlm1)。5.2 将每片最大发泡量的体积数之和除以10,得平均发泡体积(ml)。5.3 读取每片的体积数时,应先记录二位有效数字,在计算得平均发泡体积后,再修约至个位数。6 结果与判定6.1 10片的平均发泡体积不少于6mlm1,且10片中每片发泡体积少于4mlm1的不多于2片,判为符合规定。6.2 10片的平均发泡体积少于6mlm1,或10片中每片的发泡体积少于4mlm1的多于2片,均判为不符合规定。 “分散均匀性”检查1 简述1.1 本法适用于分散片的分散均匀性检查。1.2 分散片系指在水中能迅速崩解并均匀分散的片

11、剂。片剂分散后形成较均匀的混悬液,从而起到在体内吸收快,生物利用度高的作用。由于受处方设计、辅料选用以及制备工艺等因素的影响,可引起片剂的崩解时间、颗粒大小的差异。本项检查目的在于控制片剂的分散均匀程度,保证临床用药的疗效。2 仪器与用具2.1 智能崩解仪。作业指导书指导书编号 TYFDC-SOP-FF-014片 剂第6页 共67页第二版 批准李忠华初审吴雅凝起草李鑫2.2 弯头或平头手术镊、温度计。3 操作方法照崩解时限检查法(通则0921)检查,不锈钢丝网的筛孔内径为710m,水温为1525;观察结果。4 注意事项4.1 水及水浴的温度均应控制在1525范围内。4.2 自供试品加入水筛网中

12、起,开始且仪器开始运行时计时,并在水浴内旋转振摇3min。5 记录记录操作中水(水浴)的温度,供试品在水中全部崩解(分散)时所需的时间(min),供试品崩解(分散)后的混悬液通过筛网的情况。6 结果与判定6.1 供试品在3min内全部崩解(分散)成混悬液并通过筛网,判为符合规定。6.2 供试品在3min内不能全部崩解(分散)或混悬液不能全部通过筛网,均判为不符合规定。7 报告格式“标准规定”项下应按质量标准中的描述填写,“检验结果”项下根据样品检验情况填写检测数据,单项判定项下填写(不)符合规定。 “微生物限度”检查法除另有规定外,以动物、植物、矿物来源的非单体成分制成的片剂,生物制品片剂,以及黏膜或皮肤炎症或腔道等局部用片剂(如口腔贴片、阴道片、阴道泡腾片、外用可溶片等),照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标准操作规范检查,应符合规定。规定检查杂菌的生物制品片剂,可不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本规范依据中国药典20105年版四部通则0101片剂制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