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灾害系统成灾分析及应急管理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3823947 上传时间:2020-05-30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气象灾害系统成灾分析及应急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气象灾害系统成灾分析及应急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气象灾害系统成灾分析及应急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气象灾害系统成灾分析及应急管理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气象灾害系统成灾分析及应急管理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气象灾害系统成灾分析及应急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气象灾害系统成灾分析及应急管理(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气象灾害系统成灾分析及应急管理近年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大气环流变化异常,热带风暴、暴雨洪涝、高温干旱等极端气象灾害呈多发趋势。另一方面,生态退化反映出经济社会面临气象灾害的脆弱性日益明显小灾很快变成大灾;同时经济社会的复杂性使得次生和衍生灾害呈现放大效应,成灾就意味着巨大的损失。气象灾害损失在全国自然灾害损失中一直占较大比例,对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社会健康、有序、和谐发展带来严重威胁。关键字:气象灾害;应急响应;机制 分析和反思当前气象灾害系统的应急管理,主要存在以下薄弱环节:一是受当前气象监测和预报技术局限监测预报水平还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防灾减灾的需求,提前并准确预报预警难度大。二是气

2、象灾害的预评估机制尚未健全,风险管理部门对气象灾害风险的认识不足,应急准备和应急响应滞后。三是虽然近年来全国范围内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基本建成。应急机制逐步完善和健全但在贯彻实施“预防为主”和采取积极主动地预防措施方面还没有真正落到实处,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仍然存在,防灾减灾知识普及和信息共享方面还明显不足。 针对以上薄弱环节,应加强气象灾害系统的应急管理,从灾害发展演变的过程人手强化过程控制和管理,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落实各项措施。一、气象灾害系统成灾过程及特点 1成灾过程 气象灾害系统受大气圈、水圈、冰雪圈、岩石圈和生物圈“五大圈层”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物质与能量不断发生变化当一定的

3、物质与能量在特定条件下, 出现剧烈变化的时候。灾害便随之而来。 在气象灾害系统中,气象因素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几乎直接决定着灾害生成和发展的过程。从与气象因素密切相关的雨雪灾害分析,雨雪的形成在气温、水汽、热量等不断积累变化过程中,经历碰撞、合并、凝结、摩擦散热等一系列过程,其由潜在形势发展、加强到生成,存在着内在的规律性。 气象监测预报技术的提高实现了对大中小不同空间尺度范围内各个气象要素的实时测量。从雨雪天气灾害形成的过程分析,气象灾害系统与突发性社会公共事件灾害不同。气象灾害系统在灾害发生前存在着一定时间的发展变化过程。受气象灾害系统的复杂性影响。一般灾害的形成都存在一个由弱到强的快速

4、演变阶段。这一阶段就是防灾、避灾和抢险救援的关键时期。 2成灾特点 过程性(或可预见性)。即气象灾害的发生是一个集各种要素的变化发展过程,通过对各种要素的动态监测预测,可以做到对灾害发生时空的预测预报。 复杂性(或开放性)。灾害的发生演变处在一个相对开放的空间系统中,受内外各种因素影响而随时变动。其中一个因素发生变化可能影响整个系统的变化趋势往往表现为灾害发生的时间周期不定、分布范围不均等,所以临近的监测、预测往往可信度高。 灾害性(或应急性)。灾害的发生初期往往都是单一灾种。但随着灾害加剧和影响扩大形成连锁反应,产生放大效应,表现出形式上的多样性。另外,灾害源在灾害衍生、发展过程中不断转移表

5、现出内在的隐蔽性和多变性,给灾害评估和应对处置带来困难。 一般情况下发生初期的气象灾害等级越高,其表现出的过程性就越不明显,突发性就越强,复杂性就越大,灾害就越重。从而对应急管理工作的要求就越高、难度就越大。 二、气象灾害应急管理要点及主要内容 1立足灾前防御管理 (1)提高灾害前期的监测、预报和预警水平。及时发布风险信息 掌握气象灾害发生的内在规律性。通过实时监测并做出准确的预测预报,是防灾减灾工作取得主动、获得成效的重要前提。它直接决定着应急管理的各项准备如何合理分配,调度抢险、应急救援如何快速到位,是开展应急部署、应急动员和启动应急响应的重要依据。 因此,气象灾害系统应急管理的核心内容之

6、一就是努力做到灾害预报预警的“准”和“早”,同时建立灾害风险信息社会发布机制,实现灾害管理部门、媒体和广大公众的信息共享和信息对等。 (2)科学实施灾情评估,提前进行风险规避和部署防御措施在对常规年份风险评估的基础上结合每一次的灾害预测预报情况,对可能的灾情和影响进行预估,尽可能全面和符合实际。制作不同时段的风险分析图有重点的进行风险规避,提前采取措施降低风险等级。采取更加积极主动的方式把大量的应对措施和应急资源有针对性的落实在灾前,提早进入“防、避、抢、救”的应急状态,有效防灾减灾。 (3)积极开展社会公众宣传,提高全民防灾减灾意识气象灾害的影响和破坏往往涉及面广、持续时间长、危害性大既关系

7、到每个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又关系到社会公共安全。应急管理工作需要动员广大的社会力量投入到灾前、灾中、灾后的各个阶段,构建自保、互助的公共安全社会体系。 实施公众教育广泛、深入的宣传各类公共安全知识和最新的应急管理动态,增强公众的忧患意识、社会责任意识,促使公众掌握突发事件的预警信息、安全避险知识和应急防范措施。提高公众自救、互救能力和全社会的自我防范意识,形成全民动员、预防为主、全社会防灾减灾的良好社会体系是保障安全并有效减灾的重要方面。 2.强化初期灾害管理 从气象灾害发生演变过程看,灾害的生成、升级或扩大往往在短时间内完成,抓住灾害发生初期最宝贵、最有效的防控时机以最小的代价消除或延缓灾害的进

8、一步发展,是应急管理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这期间应急管理工作必须在快速、准确获取现场情报的基础上,做到指挥决策果断防范措施到位,抢险队伍来之能战、战之即胜,后勤保障坚实有力。 3完善应急联动管理在应急管理中,灾害发生后的管理是动态管理。除了提早准备,先期处置外还必须建立一套快速响应的联动网络,防范灾情扩大和可能的各种次生、衍生灾害。相关部门、各专业队伍紧密联动,各负其责,及时开展抢险救援工作。事件信息要快速共享,各防控人员要在第一时间进入戒备状态:指挥中心要迅速作出决策。实时指挥调度:抢险队伍和物资保障单位要立即出动,最快到达现场救援;新闻报道要及时准确;形成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

9、效的应急联动系统。 三、三级响应机制探究 从气象灾害系统应急管理的要点分析。有效防范气象灾害关键在于提前预测预报和提前采取措施,预报成为掌握灾害能否发生、何时何地发生的关键预报后采取的措施成为有效防灾减灾的重要保障。 当前全国范围内普遍实施了预警响应和事件响应机制,而实际情况是,受监测和预报技术所限,为确保预警信息的准确性。常常以牺牲时效为代价大大压缩了预警响应的时间,导致预警信息一发布,灾情马上就发生,在较大程度上限制了灾情先期处置同时也降低了应急资源的有效使用。为弥补预警发布的不足,同时针对气象灾害系统普遍具有明显过程性的特点,在预警响应和事件响应基础上,建立并实施预报响应机制就显得十分必

10、要。 一是预防为主,将应急管理的重心前移。为提前防范和应急准备提供保障 基于气象灾害系统变化过程可监测和可预测预报的特点,气象灾害预报应从长期、中期、短期到临近12h针对不同空间范围,从宏观到局地为预防准备和应急部署提供指导,为灾情预评估提供依据。气象灾害风险管理部门只有抓住了预报阶段的应急管理才能真正做到“预防为主”。 二是对应气象灾害发展、生成、发生的阶段,形成预报响应、预警响应和事件响应完整的应急响应系统,实现对灾害的全过程应急管理。按照应急管理“平战结合”的要求,平时的准备工作要在战时发挥作用并根据战时需要及时加强和调整,实施动态管理。气象灾害预报响应是强化在临战阶段的战前准备,尽可能

11、提前做好战前的动态调整,为进入预警响应和灾害处置阶段做好铺垫。 三是依托预报信息的广泛性易于获取,易于操作,易于实施形成自主启动、自我防范的全社会应急的良好局面。实施气象灾害预报响应,把灾害的等级和可能的影响程度及应对要点一同发布,更强化了社会单位和公众的防灾避灾意识,将有效推动并加快形成全社会参与应急防范的局面。 尽管目前气象预报信息还不能做到100准确,但随着监测预报技术的发展和临近预报产品的推出气象预报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为气象灾害系统预报响应机制发挥有效作用创造了条件。 我国是典型的季风性气候国家,每年因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占到自然灾害总损失的70%以上,而且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气

12、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越来越大,气象灾害的社会敏感性越来越高,气象防灾减灾已经不是简单的专业技术性工作,成为牵动面不断扩大的社会公共事务。因此,加强气象防灾减灾的科学管理,是在我国“十二五”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期,保障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一、充分认识气象防灾减灾的社会属性经济社会越发展,气象灾害的影响就越大。近年来频繁发生的重大气象灾害对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以及公共安全的影响不断扩大,气象灾害的影响表现出一些新的特征:一是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气象灾害呈多发、重发的趋势。高温干旱的发生频率和影响范围呈现增加趋势,异常气候所引发的暴雨、台风、山洪地质灾害等

13、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呈现增多增强的趋势。二是气象灾害的“灾害链”特征更加明显,由气象灾害诱发的次生和衍生灾害所造成的损失更加严重。突发暴雨诱发山洪泥石流灾害,造成人民生命财产的严重损失;高温少雨引发森林火灾、异常气候条件引发农业灾害等,对生态环境、粮食安全等构成严重威胁;恶劣气象条件引发的交通和航空事故、大气环境污染事件等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公共安全的影响日益严重。三是气象灾害的社会关联度更高。“高风险的城市,不设防的农村”是对近年来气象灾害影响特点的一个概括。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加快,也暴露出大城市防御气象灾害的脆弱性。气象灾害影响的社会属性越来越明显。2008年南方地区的雨雪冰冻、2009年的西南特大

14、干旱以及2010年的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等一系列重大气象灾害事件及其产生的广泛社会影响表明,应对气象灾害及其引发的次生和衍生灾害影响的能力,已经成为检验各级政府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能力的敏感领域。气象灾害影响的“灾害链”特征和社会关联性特征,使气象防灾减灾成为牵动面越来越广的社会公共事物,对气象防灾减灾的社会管理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更高的要求,加强科学管理,实现对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战略性谋划和全局性统筹安排,是在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新时期,提高气象防灾减灾能力的客观要求。二、要更加重视防灾减灾的非工程性措施建设近年来,我国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发展,重点区域的防汛抗灾能力显著加强,体现了良好的

15、防灾减灾效益。但是,面对我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人口密度高、气象灾害及其诱发灾害种类多、影响大的国家,完全靠工程性措施不可能完全解决气象灾害防御的问题。很多气象防灾减灾的实践已经证明,通过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时应急防御的组织实施,可以有效地减少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国务院在关于中小河流治理和山洪地质灾害防治的专项规划中,将非工程性措施的建设作为一项重点任务,是符合我国国情的一项防灾减灾的战略部署。加强气象防灾减灾的非工程性措施建设,一是要重视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在防灾减灾中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加强监测预警能力建设,提高预报的准确性和预警信息发布的及时性,有效地发挥气象预警“消息树”和“信号枪”的作用;二是要加强气象防灾减灾的应急体系建设,完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及应急管理的机制、体制和法制建设。农村和社区基层是气象防灾减灾的第一线,应作为“一案三制”建设的重点;三是要重视群测群防体系建设,将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信息服务网络和应急防御的组织网络延伸到农村和社区基层,构建“纵向到底”的防灾减灾组织体系。要将气象防灾减灾科普教育作为群测群防体系的重要内容,提高基层群众的自我防范意识。三、要更加重视气象灾害的风险管理近年来,在国务院和各级地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