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新化中学中考历史 开卷全套资料 岳麓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3819387 上传时间:2020-05-30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10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新化中学中考历史 开卷全套资料 岳麓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湖南省新化中学中考历史 开卷全套资料 岳麓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湖南省新化中学中考历史 开卷全套资料 岳麓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湖南省新化中学中考历史 开卷全套资料 岳麓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湖南省新化中学中考历史 开卷全套资料 岳麓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南省新化中学中考历史 开卷全套资料 岳麓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新化中学中考历史 开卷全套资料 岳麓版(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化中学中考历史开卷全套资料班级: 姓名: 一、问答题(古代史)1比较春秋改革和战国变法的不同,并分析其不同的根本原因 (1)不同:春秋改革的目的是富国强兵,为争霸奠定基础;内容为任用贤才,改革内政、生产、军事;特点是在维护旧制度前提下进行。战国变法的目的是建立、巩固地主阶级专政,完成统一;内容为废井田,承认土地私有,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实现中央集权;特点为封建制度取代奴隶制度。 (2)原因:生产力水平不同。春秋时期,奴隶制仅仅开始瓦解;战国时,奴隶制的土地国有制,已经大部分被封建土地私有制所代替,地主阶级力量增强。2、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 (1)变法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合乎秦国国情,这是变法成

2、功的根本所在。 (2)变法得到秦孝公的大力支持,变法措施执行坚决,这也是变法成功的重要原因。 (3)商鞅不顾个人安危,敢于同旧势力坚决斗争。 提醒:商鞅变法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时代发展的表现,因此,商鞅变法体现了“与时俱进”的道理。 3.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会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旧的奴隶制瓦解,封建制尚未形成,周王室衰微,旧的礼制规范已经被大破,社会出现动乱局局面,面对这种现象,许多思想家发表各自的主张,形成不同的学派,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4、 西汉在汉武帝,唐朝在唐玄宗时达到全盛时期,试析汉唐盛世出现的原因1)、两朝统治者都吸取前代速亡的教训,实行轻徭薄

3、赋的的政策。2)、两朝都经历了几代人的共同努力达到了盛事的景象。5、汉唐时期为何会取得如此辉煌的科技文化成就?两朝都实现了国家统一,政治稳定、经济繁荣,这位文化的繁荣昌盛奠定了基础;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开放的外交政策,各民族之间、中外文化之间交往频繁,各族人民经过共同努力,在继承前代文化和吸收外来文化的基础上,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汉唐文化。6、唐朝和清朝前期在对外贸易方面有什么不同表现?各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唐朝时期,政府采取开放的外交政策,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与中国同上往来的国家发展到70多个。这不仅促进了中国经济文化的繁荣,也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提高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声誉,各国开始把中国

4、人成为唐人。清朝前期,采取闭关政策,政府严厉限制对外贸易。是中国失掉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阻碍了手工业的进步和发展,不能同外国进行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交流,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只是中国在近代屡遭外国侵略,中国人也被蔑视为东亚病夫。7、列举秦朝、汉朝、清朝在加强思想统治方面分别采取了措施,以及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秦朝焚书坑儒,加强了思想统治,对我国文化造成了莫大的损失。汉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现了思想的大一统,使儒家思想开始成为中国两千多年的正统思想。 清朝:大兴文字狱,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人才,今古了人们的思想,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8 江泽民说:,历代王朝的覆灭都是同政权腐

5、败分不开的。”试用唐朝的历史事实说明上述观点的正确性。由此你得出什么启示?(见考试说明5)中国近现代史1、19世纪6070年代,我国的政治、经济领域里发生了哪些重大事件和重大变化?这些事件和变化对后来的历史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16分)答:政治领域:总理衙门建立。资本主义国家形势控制清政府,清朝中央机构开始半殖民地化。“辛酉政变”,那拉氏上台。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那拉氏所代表的封建反动势力掌握最高统治权,对外卖国投降,阻碍了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太平天国是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运动的失败证明了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经济领域: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签订。外国

6、资本主义势力深入中国内地。中国市场被进一步打开。洋务运动开始。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国家的一些近代科学技术,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随着近代中国资本主义工业的出现和发展,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形成并担负民主革命的领导任务。同时无产阶级队伍也逐步壮大。新的经济因素和新的阶级力量,对封建生产关系和政治制度起着越来越大的瓦解作用。2、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战前),中华民族危机加深的表现有哪些?对此中国人民进行了哪些重大抗争与探索活动?与以前的斗争相比,出现了哪些新特点?结合有关史实分析出现这些特点的原因。危机加深的原因、表现:(原因:由于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

7、阶段过渡加大了对中国的侵略,再加上清朝中央机构的半殖民地化,有利于外国的侵略)甲午中日战争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其后帝国主义加剧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1898年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1899年美国提出了对中国门户开放的政策;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基辛丑条约的签订是中国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活动:戊戌变法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特点:民族资产阶级成为运动的领导阶级;斗争目标或指导思想明确,如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斗争手段或方式多样化,有改革、起义、革命等形式;斗争的结果局部成功,如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原因: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过渡到帝国主

8、义阶段,对中国的侵略加剧,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壮大,独立登上政治舞台;西方思想文化进一步传播。3史学界普遍认为,至1919年以前中国近代化历程由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思想文化经历了三个阶段,试分析这三个阶段分别有哪个阶级发动了那些运动来学习西方?答:1)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地主阶级洋务派,洋务运动;2)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资产阶级,维新变法、辛亥运动;3)学习西方思想文化:资产阶级激进的民主主义者,新文化运动4、分析辛亥革命和国民大革命的主要不同之处。你从这两次革命的最终结局受到什么启发?1) 不同之处:辛亥革命

9、时的国内统治者是清政府,革命阶级是资产阶级;国民革命时期国内统治者是北洋军阀政府,革命阶级是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和各革命阶级的联盟。2) 最终结局: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但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国民革命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但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导致革命失败;总之两者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启发:资产阶级的软弱型不能领导中国革命胜利,只有无产阶级才能救中国,革命的胜利不会是一帆风顺的,革命途中必须防止帝国主义与国内反革命势力的勾结破坏5、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是一次真正广泛的、群众性的民族民主革命运动。回答:(1)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开始与失败的标志是什么?国民党一大的召开;七一五

10、反革命政变。(2)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为什么能迅速发展成为一场广泛的群众性的民族民主运动? 中国人民与帝国主义及本国封建势力矛盾尖锐;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五卅运动等一系列斗争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启发了人们的觉悟,扩大了革命的影响;国共两党联合斗争,形成各革命阶级的联盟;中共大力开展工农运动。(3)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虽然失败了,但为今后革命运动的发展打下了基础。请举出有关史实予以说明。扩大了共产党在群众中的影响;共产党开始掌握一部分革命武装;广大群众受到一次革命的洗礼;共产党认识到了坚持革命领导权和掌握革命武装的重要性。6、孙中山一生的两次重大转变,即其后分别作出的巨大贡献答:第一次:1894年孙中

11、山上书李鸿章要求变法自强遭拒绝,由变法走上革命的道路;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第二次:由于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的失败,同时受到俄国十月革命和中国五四运动的震动,孙中山认识到民众力量的伟大,决定改组国民党,与共产党合作;之后,实现了国共首次合作,领导了国民革命运动,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7、第一次国共合作是如何实现的?(要点:国共两党的相互需要,中共三大、国民党一大。)9、中国近代史共产党与国民党有过两次合作,这两次合作的时间、标志,中共为合作召开的两次会议的名称、制定的合作政策,两次合作为何有不同的结果。1) 革命统一战线:1924.1

12、国民党一大的召开,中共三大制定了革命统一战线的政策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7.9 国共合作宣言的发表,中共在瓦窑堡会议上制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2)第一次合作由于国民党右派的叛变而失败,其中中共没有提高警惕,没有争取革命的领导权;第二次合作中共对国民党采取及斗争有合作的政策,掌握军队的自主权,使合作坚持到最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10、中国近代史上,日本发动了哪两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两次战争的结局有什么不同?你认为造成这一不同结果的原因是什么?答: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19371945年的日本全面侵华战争,中国战胜。原因:(见金榜69页例10)11、从17世纪初到20世纪

13、40年代,有哪些国家侵略过台湾?(荷兰、法国、美国、日本)台湾回归的祖国的史实有哪些?(1624年荷兰占领台湾,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1684年清朝设台湾府;1895年日本通过马关条约割占台湾,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12、列举解放战争时期战略反攻阶段(1947年6月1949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三大军事行动。1)战略反攻:1947.6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2)战略决战:三大战役;3)渡江战役13、解放战争迅速取胜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中共政策深得民心,且是正义战争,得到人民的支持。中共领导在指挥作战上正确英明,屡战屡胜,而国民党却屡战屡败。人民军队作战勇敢,

14、是胜利的可靠保证。14中共七大上指出:抗战胜利后要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中共为实现这一目标做了哪些努力?1) 参加重庆谈判、政治协商会议,冲破了蒋介石的独裁统治、揭露了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2) 在军事上:粉粹了国名党的进攻,并通过战略反攻、战略决战、渡江战役推翻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1947年进行了土地改革,在解放区废除了封建剥削土地制度。3) 1947年,召开七届二中全会,实现了工作重心的转移,为建立新中国指明了方向。4) 1949年召开政治协商会议通过共同纲领,为成立新中国作了具体的准备工作。5) 1949年10月成立新中国,成为新民主主义的国家,实现了这一伟大目标。15、三大战役后

15、,中共为建立新中国所作的准备。政治上: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军事上:进行了渡江战役,彻底歼灭反动派。16新中国成立后,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经历了哪几步?每一部变革的原因和结果如何?据此你认为在制定经济政策是应遵循什么原则?1) 土地改革、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农业生产合作化)、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土地改革是因为封建土地所有制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内容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解放了生产力,农业迅速发展。农业合作化是因为生产力水平不符合个体劳动的需要,内容是把土地等生产资料又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集体经营,结果进一步提高了生产力。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是个别领导人急于求成错误发动,结果严重挫伤了生产者的积极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党中央总结了公社化教训的基础上,做出的改革决策,结果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3)在制定经济政策是必须实事求是,合乎经济规律,把握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必须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规律。17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