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孝感市2020年中考历史考试说明 解读及调考试题的导向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3812338 上传时间:2020-05-3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孝感市2020年中考历史考试说明 解读及调考试题的导向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湖北省孝感市2020年中考历史考试说明 解读及调考试题的导向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湖北省孝感市2020年中考历史考试说明 解读及调考试题的导向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湖北省孝感市2020年中考历史考试说明 解读及调考试题的导向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湖北省孝感市2020年中考历史考试说明 解读及调考试题的导向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北省孝感市2020年中考历史考试说明 解读及调考试题的导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孝感市2020年中考历史考试说明 解读及调考试题的导向(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年孝感市中考历史考试说明”解读及调考试题的导向一、命题有变,但不变的是命题的根本原则1命题指导思想和命题原则要依据考试性质而定根据教育部教基20202号文件:初中毕业生历史课程学业考试,是义教阶段的终结性考试,是全面准确地反映初中毕业生在历史课程学习方面所达到的水平的主要环节,考试是面向绝大多数学生的水平考试,考试结果既是衡量初中毕业生是否达到毕业的主要依据,也是高中学校录取的重要依据(有地方称为合理分流)。根据中考历史这种以水平性考试为主又带有一定选拔性考试的特点,确定命题指导思想和命题原则。同时也要考虑到如何科学实施的问题。2命题指导思想(1)有利于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

2、这是一个带有根本性和发展性的思想,也是一个长远的目标。即有利于引领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改革全面深入开展,有利于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和品质),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创新意识和人文素养;有利于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教学进行较为科学的评估。(2)有利于为高中选拔合格的新生。为此试卷应保持可靠的信度,适当的难度,必要的区分度和效度。(此“四度”为考试分析中最主要的指示)。今年我市参加高三“三统”的人数文科为11926,理科为21334,文科生超过了理科生一半。文科生应在初中阶段的历史学习中打下一定的基础。试题难度:指试题或试卷的难易程度,是评价试题质量的重要指标,难度系数

3、是用正答率或平均得分率来表示。影响试题难度的因素有题目内容的要求不同,题目信息量的多少,题目结构的繁简程度,题目的变化程度。试卷难度水平的确定,取决于考试的性质和目的。作为主要是水平性考试的历史中考试题难度的分配大致如下:低难度题占40%左右,难度系数在0.8-0.7之间。中难度题占40%左右,难度系数在0.7-0.4之间。较难题占20%左右,难度系数控制在0.4-0.2之间。试题区分度:指试题对被试者情况的分辨能力的大小,主要用于评价以选拔为目的的试题。试题区分度反映试题区分不同水平受试者的程度,即考出学生的不同水平,把优秀、一般、差三个层次的学生真正分别开。区分度高的考试,优秀、一般、差三

4、个层次的学生都有一定的比例,如果某一分数区间学生相对集中,高分太多或不及格太多的考试,区分度则低。(区分度的计算方法很多,且对同一个试题的考试成绩采用不同的方法所得到的区分度的值是不同的,一般是值越大越好。)试题信度:指考试的可靠性,信度高的试题,少受偶然因素的影响,对任何学生的多次测量,都会产生比较稳定的、前后一致的结果。通俗地说,信度是考试结果的可信程度。考试中信度的测量,可以利用公式计算,但使用起来比较复杂。使用课程试题库或用A/B卷进行考试。加强考试多个环节的管理,严格考试纪律,都是提高考试信度的重要保证。试题效度:指考试的准确性,效度高的试题,能较准确地测出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真实程

5、度。通俗地说,效度是考试的有效程度。考试命题中根据课程标准或考试说明命题,是保证考试效度的基础。命题时制订了参考答案和评分细则,严格根据评分标准,保持了前后一致,对于评分进行了认真复核检查等,都是提高考试效度的保证。考试中效度的测量,可以利用公式计算,但使用起来比较复杂。二、中考文综历史命题思路和题型的变化。我市过去长期封闭落后的中考命题思路在新的形势下得到了转变。中考为高考服务,高考为课改服务,课改为学生服务,一切都为学生的发展服务,这是初高中课改的根本理念。不适应这一目标的旧观念应当摈弃,陈旧的题型应当废止。过去本市对中考文科综合长期使用单一的选择题(含多选题)题型有一定的好处,即便于机读

6、阅卷,可以考查大部分的学科能力,题目便于老师编制,便于学生简易复习,等等。但是,题型决定功能,选择题的考查功能是有限的,只能考查一些诸如识记、理解之类的低层次能力,尽管这些能力对初中生而言是十分重要的能力,但不能考查全部能力。2020年修订版的初中历史课标第二部分“课程目标”提到要让学生“初步学会从多种渠道获取历史信息,了解以历史材料为依据来解释历史的重要性。”“学会用口头、书面等方式陈述历史,提高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初步掌握解释历史问题的方法,力求在表达自己的见解时能够言而有据、推论得当。”对于学生要“多渠道获取历史信息”,“学会用书面方式陈述历史”,在解释历史问题时能够言而有据,推论得当

7、,这类课程目标的达成度,仅用功能较为单一的选择题是无法测量出来的,使用考查功能全面而深刻的主观题,显得甚为必要。主观题的呈现方式有很多形式,根据学科特点和高考实际,我们选择以材料解析题为主。材料解析题有很多特点。一、考查目标广泛,可以考查或覆盖考查目标所确定的一切能力,选择题能够考查的能力也包含其中。二、试题材料来源广泛,选择范围广。三、设问的角度灵活,可深可浅,可宽可窄,便于控制难度。四、学科特点鲜明,符合“论从史出”的学科特点。三、命题原则1课标原则。(1)关注修订版课标的内容和要求(课标变化之一):课标是教科书编写的依据,也是制定考试说明的依据。今年的中考命题依据课标的“第二部分”和“第

8、三部分”为主,适当考虑“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中关于纸笔测试评价方法的选择。修订稿课标“第二部分课程目标”关于(一)知识与能力,提出了5项要求;(二)过程与方法也提出了5项要求;(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提出了6项要求。且各项要求都描述具体细致,角度多样、丰富。所有的历史教学活动和教学评价都要服从和服务于这些看似分散实则相联的目标。课标“第三部分内容标准”列出了6个学习板块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活动建议。对于各个学习板块的内容;课标分别用“知道”、“讲述”、“了解”、“列举”、“通过了解”之类的行为动词来描述课标目标,即较低层次的目标,运用了“理解”、“初步理解”、“通过初步理解”之类的行为动词来描述课程目

9、标,即理解层次的目标;还有“认识”、“简析”、“探讨”之类的行为动词来描述课程目标的,即运用层次的课程目标。(笔者姑妄在这里说课程目标。)如何达成这些目标,对于考试和教学都是十分重要的,它们应该是命题的题眼。课标“第四部分实施建议”的“评价建议”中一段文字指出:“纸笔测验是历来考试的主要形式,考查的内容应体现历史课程的目标和课程内容的要求,确保考试的信度和效度,适当注意试题的开放性和探究性。”(2)关注课标的变化,主要是降低难度和增删的知识点,遵循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历史课标为了给教学减负,适当降低了一些难度要求,如旧课标中“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改为“了解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成立的史实,认识辛

10、亥革命的历史意义”。由“探讨”改为“认识”即是降低了难度要求。为进一步改变历史课标存在的“难、繁、偏、旧”现象,减轻学生负担,尊重历史学科时序性和系统性的特征,修订稿课标采用“点线结合”的呈现方式代替实验稿“学习主题”的呈现方式,即以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为“线”,以精心选择能够说明主线的生动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为“点”,通过这种点线结合的体例,使学生从细节进入历史,感知历史,初步了解历史发展进程的基本脉络和规律。每册书结束增加了活动课的内容标准。对活动课的内容标准一般不作考试要求。修订稿中删去的内容不考,增加的内容因无新教材,今年也不考,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对增加的内容不教。2基础性原则:试题及考

11、查目标应该是最基本的历史知识,最基本的历史学习技能和初步搜集历史信息的能力;初步分析历史现象和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能力。3能力立意的原则,试题将创设新情景,提供新材料,设计新问题,考查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4现实性原则。试题要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体现出探究性和时代性的特点。5创新性原则。注意试题的开放性,为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搭建平台。但这种题目不会太多。四、考试能力要求(测量目标)与考试说明有表述上的区别,但实为一致,只是更规范。1获取和解读信息。(1)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2)整理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3)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2调动和运用知识。(

12、1)辨别历史事物和历史解释。(2)理解历史事实,简要分析历史结论。(3)说明和论证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3描述和阐释事物。(1)客观叙述历史事物。(2)准确描述和解释历史事物的特征。(3)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解释。4论证和探讨问题。(1)运用判断、比较、归纳的方法论证历史问题。(2)使用批判、借鉴、引用的方式评论历史观点。(3)独立地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提出不同的看法。五、命题的依据、题源、立意及其它依据课标及说明,题目来源多样,立意不俗也并不难,有利于讲评和复习(导向性)。六、从今年的九年级文综历史调考试题看命题特点、教学和复习(一)命题体现了指导思想,即考查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

13、握程度;体现了对学科素养和学科潜力的考查;注意考查,在科学历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想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二)试题分析与教学和备考复习26题:明朝人的对联:有志者,事竟成历史事件能力要求:1、获取和解读信息,题中的有效信息是“破釜沉舟,越甲吞吴”,要求答出有关的历史事件。启示:熟悉历史名篇名著,了解名句。27题:哪幅图反映了唐朝的对外交往的开放性。能力要求:2、调动和运用知识。启示:课本知识很重要,使用多媒体教学,图本上的各种类型的图都要从中发掘信息。28题:洋务派为解决“火器不及”的问题而采取的措施。能力要求:3、描述和阐释事物。启示:注意历史材料及前后联系。(洋务派的代表

14、人物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等人的著述、上奏很多,且都是名篇、名奏、名著)29题:19131920年中国民族工业长足发展的原因。能力要求:3、描述和阐释事物。启示:从专题史中见事物发展的阶段特征。30题:江泽民题词“军旗升起的地方”。能力要求:1、获取和解读信息,题中的有效信息是“8月1日”,“军旗升起的地方”。立意:从历史事件的意义考事件的经过。启示:考查历史事件发生的空间位置。此位置有重大意义。31题: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经过和意义的区别。能力要求:3、描述和阐释事物。启示:注意历史事件和历史评价的区别。最后,可将此方法延伸到对其他历史事件的过程叙述和历史评价之中。32题:将三大改造的历

15、史图片合并为一个学习主题,让学生辨析。考查目标:3、调动和运用知识。启示:搞好小专题复习,特别是重点性内容较为集中的知识。33题:“一夜城”、“大包干”、“农民工”等新词出现的时间。能力要求:调动和运用知识。启示:抓关键词,新概念教学。适当关注教材的小字内容。(有很多师生不悉教材,不明白“一夜城”),研读课标,突出重点。34题:香港特区“特在何处”。能力要求:2、调动和运用知识。启示:了解概念,注意历史事物之间的区别(与民族区域自治不同),运用比较的方法、分析的方法,把握国内、国际、历史背景等。35题:刘少奇在“文革”中的遇害反映了什么问题?能力要求:1,启示:关注课标,教学及突出重点或重要问题,根据课标要求来设计题目。“文革”一课尽管有很多内容可以考,如事件的顺序、大事等,但要突出课标的目标要求,即体现考试效度问题。36题:中共哪次会议以“发展生产力”为主要内容。需要调动和运用知识作答。启示:整理小专题,并将小专题与大背景相结合,即将每次会议内容与时代背景相结合。37题:南湖革命纪念馆中的现代生活陈列品所反映的社会现象。能力要求:命题立意:考查社会史,2020年高考湖北卷有大题。2(2)调动和运用知识中的说明和证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启示:以点带面,以微见著。适度关注社会史的教学和复习,有的地方中考出大题。38题:地图中所示明的文明古国及文明成果。能力要求:2、启示: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