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用水膜处理技术.复习课程

上传人:youn****329 文档编号:133809584 上传时间:2020-05-30 格式:PPT 页数:56 大小:7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饮用水膜处理技术.复习课程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饮用水膜处理技术.复习课程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饮用水膜处理技术.复习课程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饮用水膜处理技术.复习课程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饮用水膜处理技术.复习课程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饮用水膜处理技术.复习课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饮用水膜处理技术.复习课程(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第4章饮用水膜处理技术 2 膜处理技术 膜处理技术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发展起来的水处理新技术 在90年代得到飞速发展 膜分离是一种物理过滤过程 故不会产生副产物 因其具有占地面积小 出水水质稳定 易进行自动控制等优点 在水处理领域受到了广泛的重视 在国际水协 IWA 第三届 前沿技术 国际会议上已被确定为未来饮用水处理主流技术 膜分离技术代表着未来水处理发展的时代潮流 被称为21世纪的净水技术 4 膜分离图谱1 5 膜分离图谱2 微滤膜的孔径通常大于0 1 m 主要是分离去除水体中的悬浮物 颗粒物 部分去除细菌和病毒 超滤膜的孔径范围在0 01 0 1 m 对水体中的颗粒物 细菌 病毒

2、 胶体 大分子有机物等污染物有很好的去除效果 纳滤膜被称为低压反渗透膜 它的截留物质介于反渗透和超滤膜之间 可以有效地截留多价离子如钙和锰 但对单价离子如钠的截留效果差 反渗透几乎能截留水中的所有溶质 包括单价离子等 6 膜分离图谱3 7 膜滤处理工艺的选择 在饮用水的膜滤处理工艺中 对于微污染的地面水源 较广泛地使用微滤和超滤技术 对于地下水水源 较多地使用超滤和纳滤技术 而对于苦咸水 受到重金属污染的水源 则使用反渗透技术 8 膜过滤方式 9 膜的种类 螺旋型 10 膜的种类 板片型 11 膜的种类 中空纤维型 12 膜的种类 管状型 13 第1部分微滤技术 14 微滤技术的特点 微滤膜的

3、孔径范围为0 1 10 m 操作压力为0 1 0 3MPa 微滤技术介于常规过滤和超滤之间 可有效去除水中的泥沙 胶体 大分子化合物等杂质颗粒及部分去除细菌 病毒 大肠杆菌等微生物 微滤可以替代饮用水常规处理的混凝 沉淀 过滤 在一个设备中实现常规工艺多个处理构筑物才能完成的净水效果 15 微滤技术的应用1 自1987年在美国科罗拉多州建成世界上第一座膜分离净水厂 产水量105m3 d 外压式中空纤维聚丙烯微滤膜 孔径0 2 m 目前微滤技术已经成功地用于小型地表水净水厂 新西兰的Tauranga市建成了一座处理量为3 6 104m3 d的MF水厂 用于解决饮水中难以用氯杀灭的杆菌芽孢问题 1

4、999年在美国的Manitowoc建成了处理量为5 5 104m3 d的MF水厂 用于除去原水中的隐孢子虫 对隐孢子虫的去除率可达99 99 1998 2000年全世界已建成和正在建设中的微滤膜的水处理能力为140万m3 d 其中75 是水净化用膜 16 微滤技术的应用2 1995年法国利安水务公司控股的东莞新纪元微滤设备有限公司在广东省东莞市建成一座地表水源的微滤净化厂 该水厂一期工程设计产水量为6000m3 d 采用烧结 PE 管式微滤组件和原水絮凝后直接过滤工艺 1996年该公司又设计建设顺德微滤水厂 原水取自珠江西江的李家沙水道 于1996年9月12日建成调试运行 1997年1月30日

5、甲乙双方通过验收 17 微滤膜的截留作用机理 微滤膜具有比较整齐 均匀的多孔结构 具有孔隙率高 膜质地薄 驱动压力低等特性 其截留作用不仅与孔径大小有关 还与微粒等杂质与孔壁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关 叶凌碧等通过电镜观察认为 MF膜的截留作用机理大体分为以下几种 机械截留作用 即直接的筛分作用 物理作用或吸附截留作用 这主要基于吸附和电性能的影响 架桥作用 在孔径入口处 微粒通过架桥作用也同样可以被截留 网络模型的网络内部截留作用 这种截留是将微粒截留在膜的内部 而不是表面 18 微滤膜对对浊度的去除效果 尽管进水浊度波动较大 但膜出水浊度90 19 微滤膜对CODMn的去除效果 微滤膜对CODMn

6、的去除率为3 35 平均为21 其它研究结果也表明 超滤对有机物的去除率一般都在20 以下 20 第2部分超滤技术 21 超滤技术的特点 超滤膜的孔径为0 05 m 1nm 操作压力一般为0 3 1MPa 膜的透过速率为0 5 5m3 m2 d 可以去除相对分子质量在300 300000之间的大分子 细菌 病毒和胶体微粒 超滤膜有多种类型 在水厂应用较多的超滤膜其材料主要为聚偏氟乙烯 PVDF 和聚氯乙烯 PVC 运行方式可分为浸入式和压入式 22 超滤技术的应用1 超滤技术最初用于化工和医药行业 20世纪80年代开始用于饮用水处理 法国于1988年建成的Amoncourt水厂是世界上第一家采

7、用UF工艺的水厂 近年来 超滤在水厂得到了广泛应用 而且处理规模也越来越大 应用超滤工艺的水厂中净化规模在20 104m3 d以上的已有数座 超滤水厂的总处理量已超过800 104m3 d 北美地区已有250多座超滤水厂 累计处理量达到300 104m3 d 在美国1 104m3 d以上的自来水厂已有42座 总处理量占美国自来水供应量的2 5 并且许多新建水厂和老水厂改造项目越来越多地采用超滤工艺 23 超滤技术的应用2 在欧洲 超滤工艺在水厂中的应用更为广泛 以小型水厂居多 但处理能力为1 104m3 d以上的水厂已有33座 英国已有100多家水厂采用超滤膜技术 总产水能力已达到110 10

8、4m3 d 在亚洲 超滤膜技术的应用在近几年的增长也比较显著 新加坡已建成一期规模为27 5 104m3 d的大型水厂 日本的超滤膜产水能力已接近400 104m3 d 中国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超滤水处理实验研究 2005年5月在苏州市第一座超滤水处理厂投入运行 新加坡 澳大利亚 荷兰 英国和以色列使用超滤工艺净化自来水的处理量分别占其自来水总供水量的12 0 4 0 3 1 2 0 和1 2 24 超滤水厂在我国农村改水工程中的实践 四川省泸县某地农村改水工程 采用超滤工艺净化河水 去除水中的悬浮物 胶体 有机物 细菌 病毒 降低浊度 给当地20户村民提供了优质的饮用水 山东某农村供水

9、工程采用在半山腰建水池蓄积山泉水 在每户家中安装小型超滤装置 滤除水中的致病微生物 净化后的水可直接饮用 海南省三亚市某农场自来水厂 采用超滤工艺净化宁河水 滤除河水中的悬浮物 胶体 细菌 病毒 藻类等 供水量为1500t d 该水厂为农场内300户人家提供了优质生活用水 至今运行良好 浙江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践表明 采用超滤技术 其建厂投资仅为修建传统小型水厂的35 09 为城郊水厂管网延伸的47 运行费用也减少了27 25 超滤工艺在水厂中的应用方式 替代混凝 沉淀 过滤工艺替代沉淀 过滤工艺替代沉淀 过滤工艺作为深度处理工艺 26 超滤工艺在水厂中的应用方式1替代混凝 沉淀 过滤工艺 水

10、厂供水规模为1 104m3 d 主要去除浊度 有机物和铁 在超滤膜前加入适量的絮凝剂后 超滤系统运行非常稳定 超滤膜出水浊度保持在0 1NTU以下 对CODMn的去除率一般在26 50 之间 总铁都在0 1mg L以下 27 超滤工艺在水厂中的应用方式2 替代沉淀 过滤工艺 新加坡ChestnutAvenue水厂供水规模为27 3 104m3 d 是目前世界上已投入运行的超滤水厂中规模最大的 超滤工艺的目的是控制浊度 色度和有机物 28 超滤工艺在水厂中的应用方式3 替代过滤工艺 美国田纳西州的DuckRiver水厂水厂供水规模为5 4 104m3 d 是北美老水厂改造非常成功的超滤水厂 采用

11、超滤工艺的目的是控制水中的嗅味 29 超滤工艺在水厂中的应用方式4 作为深度处理工艺 加拿大的Lakeview水厂水厂供水规模为26 1 104m3 d 在臭氧 活性炭工艺之后采用超滤工艺 是目前最大的臭氧 活性炭耦合超滤的两级深度处理系统 超滤工艺主要是扩大传统制水工艺的产水规模并提高水质 30 超滤处理效果1 Adham等对UF膜处理河水进行实验 结果表明UF膜能有效去除大肠杆菌 出水中不含大肠杆菌 Jacangelo等的研究发现通过UF工艺处理后的出水 水中的贾第虫和隐孢子虫卵囊都在检测限以下 Madaeni实验证明 标称孔径0 22 m的疏水性MF膜在搅拌和较低的跨膜压差的情况下 对脊

12、髓灰质炎病毒的去除率 99 而对UF膜来说 病毒的去除是完全的 Clive的研究也表明 UF膜能去除寄生虫卵 如贾第虫卵和阴孢子虫的卵囊 并能去除最小的病毒 脊髓灰质炎病毒 31 超滤处理效果2 张捍民等进行超滤膜去除饮用水中污染物的试验研究 结果表明超滤膜能够有效地去除悬浮固体 胶体 试验中出水浊度始终保持在0 25NTU以下 并且出水中检不出细菌 薛罡等的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 并且发现超滤膜除铁 锰的效率高 两者的去除率均达到85 以上 32 超滤处理效果3 国内外研究证实了超滤膜是悬浮颗粒 胶体 浊度和细菌的有效屏障 但因为它的截流分子量较大 导致它对水中有机物的去除效率不高 吴舜泽等的研

13、究表明超滤膜对水中高锰酸盐指数 UV254的去除效率分别在0 49 20 36 之间 出水高锰酸盐指数值比较高 33 第3部分纳滤技术 34 纳滤膜的特点 纳滤膜又称为超低压反渗透膜 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研制开发的一种新型分离膜 其孔径范围介于反渗透膜和超滤膜之间 约1nm左右 故称为纳滤膜 它具有两个显著特征 其一是截留分子量介于反渗透膜和超滤膜之间 约为200 1000Daltons 其二是纳滤膜的表面分离层由聚电解质所构成 对无机盐有一定的截留率 从膜的结构上来看 纳滤膜大多数是复合型膜 即膜的表层分离层和它的支撑层化学组成不同 纳滤膜属于压力驱动型膜 操作压力通常为0 5 1 0MP

14、a 一般在0 7MPa左右 最低时为0 3MPa 由于这种特性 有时将纳滤称为 低压反渗透 或 疏松反渗透 35 纳滤膜分离机理 纳滤膜对溶质分子的截留去除是一复杂的现象 主要受膜电荷性和孔径大小这两个基本的膜特性影响 这两个特征决定了纳滤膜对溶质分离的两个主要机制 即电荷作用和筛分作用 电荷作用主要是由荷电膜与渗滤液中带电离子之间发生静电作用形成的 这一分离现象又被称作道南效应 膜表面所带电荷越多对离子的去除效果越好 尤其是对多价离子的去除 筛分作用是由膜孔径大小与截留粒子大小之间的关系决定的 粒径小于膜孔径的分子可以通过膜表面 大于膜孔径的分子则被截留下来 一般来说 膜孔径越小对不带电的溶

15、质分子截留效果越好 36 纳滤膜技术的应用 纳滤膜技术用于微污染水深度处理在我国已经有应用实例 在浙江省温岭市滨海镇 建成并运行着国内第一套纳滤法净化处理河道微污染水系统 其水源取自水质已是劣V类的当地河道 每日可生产500t洁净的饮用水 供应于当地农村饮用 而这套系统生产的水的质量已全面优于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纳滤技术在山东长岛南隍城纳滤示范工程是国内首套工业化大规模膜软化系统 它以海岛高硬度苦咸水为水源 采用纳滤技术制备饮用水 系统连续正常运行27个月 淡化水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37 纳滤膜技术对污染物的去除范围 去除硝酸和亚硝酸盐软化 对苦咸水进行软化和脱盐成为纳滤应用的最大

16、市场 杂质 细菌和病原菌去除氟化物其它无机质 重金属 砷 氟化物 的去除去除农药残留物和环境荷尔蒙物质 激素去除三氯甲烷及其前驱物天然有机物的去除澡类和藻毒素三致 物质 38 纳滤膜技术对污染物的去除特点 纳滤技术具有微滤 超滤技术共有的优点 如 处理过程中不产生副产物 处理单元体积小 易于自动化控制 广泛的pH适用范围 有效去除病毒 细菌 寄生虫 减少消毒剂用量等 纳滤技术还具有微滤 超滤所不具备的优点 对消毒副产物前体物有较好的去除效果 减少消毒副产物的形成 有效去除原水中的BDOC 降低配水管网中细菌滋生的可能性 提高了饮用水水质安全 即使原水水质波动强烈 处理水水质仍能保持稳定 39 法国MerySurQise水厂纳滤膜处理工艺 34万m3 d 流程图 处理含农药和有机物的地表水 40 法国MerySurQise水厂纳滤膜处理效果 41 Jarny水厂纳滤膜处理工艺 0 25万m3 d 流程图 处理富含无机盐的地下水 42 不同工艺处理微污染水效果比较 43 Jarny水厂纳滤膜处理工艺效果 44 第4部分反渗透技术 45 反渗透膜技术的特点 反渗透膜的孔径最小 在2 3nm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