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八 近代中国的经济变动与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1讲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课件

上传人:012****78 文档编号:133804224 上传时间:2020-05-30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1.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通用)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八 近代中国的经济变动与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1讲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全国通用)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八 近代中国的经济变动与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1讲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全国通用)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八 近代中国的经济变动与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1讲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全国通用)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八 近代中国的经济变动与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1讲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全国通用)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八 近代中国的经济变动与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1讲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通用)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八 近代中国的经济变动与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1讲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通用)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八 近代中国的经济变动与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1讲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课件(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八近代中国的经济变动与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1讲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一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1 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1 背景 鸦片战争后 西方列强大举向中国倾销商品 又大量收购中国农副土特产品 2 表现 洋纱 洋布输入引起中国 纺 与 织 织 与 耕 分离 中国农副土特产品日趋商品化 服从于国际市场的需要 3 影响 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 同时也瓦解着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 中国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沦为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2 洋务运动 1 时间 19世纪60 90年代 2 背景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 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的窘境 3 目的 在不改变封建

2、制度的前提下 利用西方先进科技来维护清朝的统治 4 指导思想 中体西用 5 代表人物 洋务派在中央以奕为代表 在地方以曾国藩 李鸿章 左宗棠和张之洞为代表 6 主要活动 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19世纪60年代 以 自强 为旗号 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 曾国藩创办安庆内军械所 李鸿章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左宗棠创办福州船政局 崇厚创办天津机器制造总局 创办近代民用工业 19世纪70年代起 以 求富 为旗号 创办了一批近代民用工业 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和开平煤矿 张之洞创办汉阳铁厂和湖北织布局 筹划海防 19世纪70年代中期起 初步建成北洋 南洋 福建三支海军 兴办近代教育 创办了京师同文馆等一批新式学堂

3、 培养翻译 军事和科技人才 还选派留学生出国深造 7 结局 清军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惨败 北洋水师全军覆没 宣告了洋务运动的失败 8 评价 积极作用 洋务派引进了西方一些近代科学技术 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 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洋务派创办的近代企业对外国的经济侵略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对本国封建经济的瓦解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局限性 只学习西方的技术 不触动封建制度 注定不能使中国走向富强 二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考点二 考点一 考点一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角度1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材料下面是1836 1838年与1894年中国茶叶产销量统计表 问题 材料反映了什么现象

4、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这种现象的成因以及对中国经济结构的影响 答案 现象 生产扩大 外销增长 比例超过内销 成因 列强侵略 中国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 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原料产地 影响 小农经济逐步瓦解 有利于商业发展和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 考点二 考点一 角度2 比较18 19世纪东西方的工业化材料下面是世界制造业产量份额表 1750 1900年 问题 根据材料 指出1750 1900年欧洲和中国的世界制造业产量份额的发展趋势 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出现这一趋势的原因 答案 趋势 欧洲上升 或增长 中国下降 或由升到降 原因 欧洲资本主义政治体制建立与完善 进行两次工业革命 对外殖民扩张 资本主义

5、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启蒙运动 自由主义兴起 近代科技的发展 中国仍坚持封建专制统治 遭受西方侵略 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思想控制 如理学仍占统治思想地位 科举制的弊端 近代科技的落伍等 考点二 考点一 一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原因 表现和特点1 变动原因 1 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势力的入侵 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 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2 一些官僚 地主 商人投资于近代工业 3 清末 统治者的思想和经济政策的转变 洋务运动和清末 新政 等 2 变动表现 1 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鸦片战争后 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农村家庭手工业纷纷破产 城乡商品经济得到发展 2 外国资本大量涌

6、入 鸦片战争后 外国商品在中国市场倾销 中国逐步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成为列强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 他们还在华兴办工厂等 3 官僚资本产生 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投资近代企业 官僚资本开始出现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以四大家族为首的官僚资本主义形成 4 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中国开始有一些地主 商人投资于近代工业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考点二 考点一 3 变动特点 1 生产方式改变 开始出现大机器生产 2 新兴社会阶层出现 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产生并发展 3 生产管理方式和管理制度的改变 4 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等 二 中国资本主义与早期的资本主义萌芽的不同1 背景不同

7、前者是在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下产生的 后者是在明清时期封建社会内部产生 2 生产组织方式不同前者是工厂 后者是手工工场 3 生产规模不同前者规模大 比较正规 后者规模小 稀疏而又微弱 4 结果及影响不同前者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较大发展 并改变了中国的经济和阶级结构 后者没有发展起来 没有产生太大的影响 考点二 考点一 典例 2015 新课标全国卷 1852年 一位在华英国人在报告中称 英国商人运往伦敦的中国生丝是以 无用的 曼彻斯特上等棉布包装的 而在此之前 用于包装的主要是中国产的土布 包装布的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A 中国的土布质量粗糙B 英国棉布价格更具优势C 中国生丝在英国畅销D 英国棉布在中国

8、滞销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根据材料无法推断出A B两项的说法 故排除 材料没有反映出中国生丝在英国是否畅销 故C项错误 曼彻斯特上等棉布之所以是 无用的 是因为受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抵制 英国的上等棉布在中国滞销 因此用来包装中国生丝 故D项正确 参考答案 D 考点二 考点一 2015 江苏四市联考 阅读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真正成为中国工业化推动者的是清政府 它以洋务派为代表 他们无论是办军事工业 还是民用工业 其主导产业为钢铁 矿产 铁路 即当时所谓的 机器矿路 这是符合工业发展本身规律的 这些产业部门亦能对整个国民经济产生影响 此外 甲午战争前 广大的手工业者和工

9、场主起了切实的和重要的作用 他们使中国工业化的发展方式有了自己本身的特征 摘编自许纪霖 陈达凯 中国现代化史 第一卷材料二西洋棉货的大量进口与沿海大城市新式纺织厂的兴起 使得乡村各种副业生产的相对利益发生巨大变化 机纱之供应诱导出一些新的手工业 例如针织品及编花边 不过 最主要的影响是使农户把用于手工纺纱的劳动力移至手工织布 随着手工纺纱衰落同时发生的是手工织布的勃兴 新式织布机为手织机提供了许多改良的启示 结果手工织布的生产率有了显著的提高 尽管有洋布与国产机织布的强烈竞争 手工织布始终未丧失其为最有利的农村副业的资格 摘编自赵冈 陈钟毅 中国棉纺织史 1 根据材料一 归纳中国工业化起步阶段

10、的发展特点 结合所学知识 简要分析洋务运动对近代中国工业化的主要影响 2 近代工业化对传统农村经济具有解构与重建的双重作用 根据材料二 指出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具体表现 概括近代工业化对农村副业生产带来的有利变化 1 特点 封建政府主导 侧重发展重工业 机器生产和手工生产并存 影响 开启了中国近代工业化的步伐 客观上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产生 2 表现 家庭棉纺织业的 纺 与 织 分离 变化 新的手工业行业增多 生产技术得到革新 手工织布的竞争力得到提升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一 考点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角度1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材料一1846年包世臣记载 近日洋布大行 价才

11、当梭布三分之一 吾村专以纺织为业 近闻已无纱可纺 1865年由英商佛南于创办耶松船厂于上海虹口 其第一年度纯利与资本的百分比为13 5 第二年即升至21 同治五年 1866年 上海发昌机器厂创建 建厂时只有一座打铁炉 四五个人 专为美商的 老船坞 加工 制造船舶批零配件 三年以后 它开始用车床生产 由一个手工锻炼作坊转化为近代企业 材料二下图为1913 1919年轻工业 重工业生产发展情况表 考点二 考点一 材料三 永利铔厂 厂址选在南京长江北岸的卸甲甸 当时 这里是一片荒无人烟的芦苇滩 永利铔厂在1934年7月破土动工 1937年2月生产出了中国第一批硫酸铵 日产硫酸铵150吨 硝酸40吨

12、填补了我国基础化学工业的空白 永利铔厂建立后 卸甲甸一带被称为大厂镇 日军进攻南京 永利铔厂沦陷 范旭东摆脱了敌人的威逼和利诱 毅然率领全部技术人员西迁入川 永利铔厂的一些主要设备被日军拆运到日本 摘编自陈安吉 名人与南京 问题 1 根据材料一 分析其产生的历史条件 2 根据材料二 概括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状况 3 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永利铔厂创办时期的有利条件 根据材料三指出该厂的历史贡献 答案 1 条件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外商企业利润的刺激 2 状况 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轻工业发展迅速 重工业发展缓慢 3 条件 国民政府鼓励经济发展 币制改革 提倡国货运动 实业救国思潮 贡献 填补

13、了我国基础化学工业的空白 促进了国家的工业化 城镇化 为国家保留了技术人员 角度2 外国资本对民族工业的影响材料华商 日商纱厂资本分配及变化表 单位 国币万元 问题 根据材料 指出20世纪二三十年代华商 日商资本分配及其变化的趋势 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其原因 答案 趋势 华商资本发展缓慢 比重下降 日商资本迅速增长 比重提高 原因 华商 一战结束后 外国资本卷土重来 民族工业受到挤压 南京国民政府采取一系列发展经济措施 日商 日本加紧对华侵略 在华势力不断扩张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一 一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特点和历史地位1 特点 1 从产生与发展看 先天不足 资本 技术 人才 后天畸形 2 从诞

14、生环境看 产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环境 深受资本主义 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 3 从分布看 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 内地很少 4 从结构看 民族工业主要集中在纺织 食品等轻工业 重工业基础薄弱 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5 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看 民族资本主义所占比重很小 始终没有成为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 考点二 考点一 二 影响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 2 历史地位 1 经济上 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新的革命的经济因素 其产生和发展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推动社会进步 2 政治上 它伴随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 为维新变法运动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提供了社会基础 也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

15、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阶级条件 3 思想上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不断冲击和动摇着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 推动了近代的思想解放 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条件 典例 2015 浙江湖州二模 下图为 某时段中国近代轻工业年平均指数增长表 根据所学知识推测 某时段 为 A 1850 1853年B 1933 1936年C 1937 1941年D 1945 1949年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国民政府前十年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 1933 1936年 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处于黄金时期 指数持续增长 故B项正确 1850 1853年 中国轻工业还没有产生 排除A项 1937 1941年受日军侵华战争

16、影响 民族工业遭到破坏 指数应有所下降 排除C项 1945 1949年民族工业深陷绝境 指数应有所下降 排除D项 参考答案 B 考点二 考点一 1 2015 浙江高考 荣德生等刊登宣言 东 三 省沦亡 于今两月 我国民政府迁延无措 且于国际联盟中显示让步 同人等以匹夫有责之义 谨先发起 国难自救会 之组织 相约 监督政府之外交进行 对于一切有碍国家利益之行动 共抗争之 这可以作为直接史料来说明 A 国际联盟对日本侵略中国东北的迁就B 民族工业在夹缝中求生存的历史命运C 近代实业家具有较强的民族救亡意识D 国民政府对日本侵华采取不抵抗政策C 解析 本题考查 实业救国 思想 由材料中宣言内容可知 近代实业家具有强烈的民族救亡意识 故C项正确 A项与题意不符 材料中没有反映出中国民族工业受到压迫的信息 排除B项 国民政府对日本侵华采取不抵抗政策是材料中内容的背景 排除D项 2 2015 天津河东一模 定量分析是依据统计数据 建立数学模型 进行历史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 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判断 下图中的民族企业最有可能是 A 矿山开采业B 机器制造业C 航运业D 面粉业D 解析 本题考查民国初期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