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复习教案 华东师大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3798282 上传时间:2020-05-3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0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复习教案 华东师大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复习教案 华东师大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复习教案 华东师大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复习教案 华东师大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复习教案 华东师大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复习教案 华东师大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复习教案 华东师大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 第二次工业革命复习教案内容标准 (1)列举电力广泛使用的史实,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2)知道本茨和莱特兄弟的发明活动,了解汽车和飞机两种交通工具的发明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3)讲述爱迪生发明电器的故事,认识电器的广泛使用对提高人类社会生活质量的重要作用。 知识回顾 一、“电气时代”的到来 1、概况:19世纪70年代,电力逐步取代蒸汽机成为主要动力,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2、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成果 类别 年代 内容 国别 电力 1866 西门子制成发电机德国 70年代 电力成为新能源 八九十年代 电灯、电车、放映机相继问世 内燃机 交通工具 七八十年代 汽油内燃机 德国 8

2、0年代 卡尔本茨发明内燃机与汽车 德国 90年代 迪塞儿制成柴油机 德国 1903年 莱特兄弟制成飞机试飞成功 美国 通讯手段 40年代 有线电报 美国 70年代 贝尔发明有线电话 美国 90年代 马可尼发明无线电报 意大利 3、领先的国家:美国和德国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1)生产力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大促进了生产力,使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 (2)生产关系方面:促进了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出现了垄断组织。20世纪初,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进一步造成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激化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备考建议 从近年来中考命题看,本考点各种题型都有,侧重考

3、查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备考 中要注意:比较三次工业革命的成果;联系实际来说明科技在人类历史中的作用。 点击中考 例解1 。19世纪末至20世纪20年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密切了人们的交往。当时人们可以享用的交通工具和信息工具有() 飞机 电子计算机 有线电话 汽车 火车 【考点】工业革命的发明创造,是常考的知识点,多以选择题形式让考生分辨 【思路】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20年代都已经发明出来,而电子计算机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解答】A 【评注】本题考查记忆能力,运用排除法可得。 例解2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产生的新兴工业部门是() A、棉纺织业 B、冶金业 C、机器制造业 D、石油工业

4、 【考点】工业革命的部门,多以选择题形式出现 【思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由于内燃机发明和广泛使用,开采石油和提炼石油成为新兴的重要工业部门 【解答】D 【评注】本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分析、理解能力。 例解3。今天我们的生活仍然受益于两次工业革命的发明成果。下列每组的两个方面从用途划分属于同类的有() 珍妮机和留声机 火车和汽车 蒸汽机和洗衣机 电熨斗和电冰箱 A B C D 【考点】工业革命的发明成果,多以选择题 形式出现。 【思路】发明成果可分为生产工具类和日常生活用品类。相混,故选 【解答】A 【评注】本题考查考生再认再现史实和分析理解史实的能力。 例解3 。交通运输工具的进步,使人们

5、出行更为便捷。前两次工业革命时期运行于陆上、海上和空中的交通工具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A、陆海海 B、海陆空 C、陆海空 D、空陆海 【考点】工业革命中交通运输工具的发明时间,一般以选择题形式出现。 【思路】1807年富尔顿造出第一艘轮船,1825年史蒂芬孙的“旅行者号”在英国试车成功,1903年莱特兄弟的飞机试制成功 【解答】B 【评注】本题考查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 例解4。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和德国经济发展最快的主要原因是( ) A、竭力进行武力扩张,开拓市场 B、拥有广阔的殖民地 C、更多地采用新技术、新设备 D、资本大量输出 【考点】工业革命的影响,多以选择、问答题题的形式出

6、现。 【思路】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采用新技术和新设备,推动了本国经济的迅速发展。 【解答】C 【评注】本题考查对基础知识的分析、理解能力。 例解5 。假如你生活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你不可能享受到的生活是()A、坐飞机出行 B、乘汽车上班 C、用电脑上网 D、在电灯下读书 【考点】工业革命中的发明创造,多以选择题形式考查。 【思路】选项中唯有电脑上网是在第三次科技革命时期才有可能享受到。 【解答】C 【评注】本题考查再现工业革命历史知识和逆向思维的能力。 例解6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一个显著特点是() A、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 B、电力的广泛使用 C、电子计

7、算机的广泛使用 D、原子能的重大突破 【考点】工业革命的特点,多以选择、问答题出现。 【思路】A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C、D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解答】B 【评注】本题考查对基础知识的记忆和分辨能力。 例解7。如今汽车已开始走进中国百姓家。追根溯源,这得益于20世纪初工业革命中诞生的“流水线生产方式”,由此开始大批量生产汽车。为此作出突出贡献、被称为“汽车大王”的是( )A、卡尔本茨 B、享利福特 C、莱特兄弟 D、法拉弟例解8。一位学者在论述第二次工业革命时写道:“无论就其深度还是广度而言,第二次工业革命都远远超过第一次工业革命。时至今日,人们仍然时时刻刻地直接感受着它所带来的恩惠。”

8、下列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的“恩惠”是( )A汽船 火车 B电脑 手机 C汽车 飞机 D蒸汽机 内燃机例解9。爱迪生是美国著名的“发明大王”,若请你为他配音,可以选择的台词是( )A “天才不过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B “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完全屈服。”C “如果我看得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们的肩上。”D “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我们不会因为它的重负所压倒。”例解10。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美国、德国经济发展较快,分别成为世界头号、二号工业大国,其主要原因是( )A.大量输出资本 B.拥有众多的殖民地 C.更多地采用新技术、新设备考题预测

9、选择(每小题有四个选项,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亲爱的同学们,19世纪晚期,电灯亮起来了,你知道它的发明者是谁吗?( ) A、莱特兄弟 B、卡尔本茨 C、居里夫人D、爱迪生 2、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的标志是() A、电力的广泛应用 B、珍妮机的发明 C、内燃机的出现 D、蒸汽机的改进 3、1870年世界石油产量为80万吨,1900年达到2000万吨,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蒸汽机的发明B、发电机的问世C、有轨电车的创制D、内燃机的广泛应用 4、首先证明导体在磁场中运动可以产生电流的科学家是( ) A.爱迪生B、马可尼 C、法拉第D、赫兹 5、世界上第一辆有轨电车的制造者是( )

10、A、莱特兄弟 B、卡尔本茨 C、西门子D、爱迪生 6、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最突出的特点是( ) A. 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 B. 革命的整个过程缩短 C. 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 D. 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并迅速转化为生产力 7、19世纪80年代促成飞机和汽车研制成功的重要发明是( ) A蒸汽机的发明 B发电机的发明 C内燃机的发明 D石油提炼法的发明 8、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发明的新通讯手段有( ) A电报 B邮政 C手机 D互联网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世纪70年代,电力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各种新发明、新创造层出不穷, 爱迪生发明了耐用的电灯泡,西门子创制了第一辆有轨电车

11、。 材料二 英、美、德、法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比例的变化示意图如下图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哪一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2)根据材料二,指出哪两个国家工业生产发展最快?并简要分析其原因。 (3)这次科技革命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10、(6分)根据提示回答问题。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中都出现了一些重大的发明,促进了能源的广泛利用。举出这两次工业革命中的重大发明各一例,并说明它促进了哪种能源的广泛利用。(4分)请举一例说明某一能源能被广泛利用以后,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影响。(2分)11、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浪潮形成于什么时候?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具有怎样的特点?对殖民地半殖

12、民地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对此,中国社会各阶级阶层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进行了哪些抗争与探索?1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瓦特家境贫苦,体弱多病,没有受过完整的正规教育,凭自己的勤奋好学和坚韧的个性,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后来瓦特的发明对近代科学和生产产生了巨大的贡献,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材料二:19世纪下半叶,世界历史进入一个全新的,前所未有的大变革时代。科技发明层出不穷,电力广泛应用,人类社会进入了“电气时代”。请回答:(1)材料一中瓦特的发明推动人类进入了_时代。(2分)(2)结合材料二,列举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的两项科技发明成果。(4分)(3)结合这两次工业革命的史实,谈谈科技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13、。(6分) 9、(1)第二次科技革命 (2)美国和德国。两国更多地采用新技术、新设备,起点高,发展快。 (3)促进经济发展,出现垄断组织,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 10、第一次工业革命:改良蒸汽机(1分);煤炭(1分)。第二次工业革命:内燃机(1分);石油(1分)。(或者发电机、电动机的发明,促进了电力的广泛应用)例如:煤的使用使人们能利用蒸汽机提供的动力进行生产,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人类进入到“蒸汽时代”。(2分)11、(1)第二次工业革命浪潮形成于19世纪中后期。(1分)(2)特点:自然科学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发展的直接推动力。几乎在几个国家同时发生,其规模更大、范围更广、发展更迅速。在一些后起的国家,两次工业革命同时进行,加快了经济的发展。(6分)(3)影响:帝国主义更疯狂地侵略,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使殖民地半殖民地丧失了更多的主权和利益,民族危机进一步加剧。(2分)抗争与探索: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5分)12、(1)蒸汽(2分)(2)电灯 电话 汽车 飞机等(4分)说明:答出两点即得满分,一点2分共4分。(3)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使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义(推动资本主义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