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第二单元《中华民国的兴衰和中国革命的胜利》复习检测 沪教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3798112 上传时间:2020-05-3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第二单元《中华民国的兴衰和中国革命的胜利》复习检测 沪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第二单元《中华民国的兴衰和中国革命的胜利》复习检测 沪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第二单元《中华民国的兴衰和中国革命的胜利》复习检测 沪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第二单元《中华民国的兴衰和中国革命的胜利》复习检测 沪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第二单元《中华民国的兴衰和中国革命的胜利》复习检测 沪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第二单元《中华民国的兴衰和中国革命的胜利》复习检测 沪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第二单元《中华民国的兴衰和中国革命的胜利》复习检测 沪教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中华民国的兴衰和中国革命的胜利(测试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1912年3月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是 ( ) A袁世凯 B冯国璋 C段祺瑞 D张作霖 2袁世凯的帝制倒台一年后,抬出清朝废帝溥仪的是 ( ) A黎元洪 B张勋 C段祺瑞 D冯国璋 3“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这句话出自 ( ) A陈独秀 B李大钊 C胡适 D鲁迅 4新文化运动中提出拥护“德先生”,其意是要拥护 ( ) A平等 B自由 C民主 D科学 5五四运动爆发于 ( ) A1915年 B1916 F C 1919年 D1920年

2、6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于 ( ) A北平 B上海 C长沙 D武汉 7实现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标志是 ( ) A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B孙中山决定改组国民党 C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D黄埔军校的创办 8北伐战争开始于 ( ) A1924年 B1925年 C1926年 D1927年 91927年7月15日正式宣布与共产党决裂的人是 ( ) A蒋介石 B汪精卫 C袁世凯 D宋教仁 10使国民政府在形式上统一了全国的事件是 ( ) A皇姑屯事件 B四一二政变 C东北易帜 D北伐战争 11八一南昌起义爆发于 ( ) A1926年 B1927年 C1928年 D1929年 12中国

3、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者是 ( ) A贺龙 B周恩来 C朱德 D毛泽东 13红军长征的起止时间是 ( ) A1934年10月1936年10月 B1934年10月1935年10月C1935年10月1936年10月 D1935年10月1937年10月14掀起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事件是 ( )A一二九运动 B西安事变C七七事变 D八一宣言的发表15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标志是 ( )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 C七七事变 D淞沪抗战16抗战以来首次大捷是 ( ) A平型关大捷 B徐州会战 C台儿庄之战 D百团大战17美蒋发动的全面内战开始于国民党军队进攻 ( ) A山东解放区 B中原解放区

4、C陕甘宁解放区 D上党地区18揭开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序幕的是 ( ) A孟良崮战役 B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C辽沈战役 D渡江战役19歼敌最多,创造战争史上奇迹的是 ( )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20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的目的是 ( ) A推卸发动内战的罪责 B扣押毛泽东 C争取国内和平 D顺应民心二、填空题(本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20分)211915年,袁世凯自任为“_”的皇帝,宣布1916年为“_”元年。22人们常以“南陈北李”并称两位新文化运动的领袖。其中“南陈”指_, “北李”指_。23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联俄、_、_”的三大

5、政策。24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等率军在_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反动派的第一枪。25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_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确立了_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和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261936年12月12日,_、_发动了西安事变。27_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七七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在中国人民和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沉重打击下,日本于_年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281937年12月13日,日军侵占_后,在全城进行了持续6周的大屠杀,_余万中国人遇难。291945年8月,毛泽东在_等的陪同下,到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10月10日,_签订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

6、纪要,即著名的_。30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一举突破国民党的_防线,迅速占领国民政府的首都_。三、综合题(本大题共5题,共40分) 3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5分)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还我山东”,“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1)上述口号出现于什么事件?产生的直接原因是什么?(2分) (2)6月3日以后这次运动发生了什么变化?(1分)(3)为什么说本次运动取得了初步的胜利?(2分) 3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5分)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鸟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岸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

7、这首诗是谁写的?(1分) (2)红军为什么要“远征”?(2分) (3)在这次长征途中,中国共产党召开了什么重大会议?最后红军三大主力在什么地点胜利会师?(2分) 33回答下列有关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问题。(10分) (1)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在什么时候?其标志性事件是什么?(2分) (2)中国军民在抗战中取得了哪些重大胜利?(举两次战役)(2分) (3)国民政府先后组织了哪些会战?(写出四个)(4分)(4)这次战争的胜利有什么重大历史意义?(2分)34请回答下列有关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问题。(10分) (1)全面内战爆发的时间和标志性事件是什么?(4分) (2)揭开战略进攻序幕的事件是什么?

8、(2分) (3)国共两党主力决战的战役有哪些?(3分)(4)人民解放军是什么时候占领南京的?(1分)35看右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看右图,你能想到什么历史事件?(1分) (2)这一事件是谁领导的?(2分) (3)中国共产党主张如何解决这一事件?(2分) (4)这一事件最后结果如何?这样解决有什么重大历史意义?(5分)参考答案一、1A 2B 3B 4C 5C 6B 7C 8C 9B 10C 11B 12D 13A 14A 15C 16A 17B 18B 19B 20A二、21中华帝国 洪宪 22陈独秀 李大钊 23联共 扶助农工24南昌 国民党 25遵义 毛泽东 26张学良 杨虎城

9、 271937 194528南京 30 29周恩来 双十协定 30长江 南京三、31(1)五四运动。巴黎和会无理否决中国代表团提出的正当要求。 (2)6月3日后由学生运动发展成为全民爱国运动。 (3)在全国人民的压力下,北洋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免去了三个卖国贼的职务,中国代表最终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32(1)毛泽东。 (2)由于当时党的领导人实行错误的路线,导致红军反“围剿”失败。 (3)在这次长征途中,中国共产党召开了遵义会议。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胜利会师。 33(1)1937年7月7日;七七事变(或卢沟桥事变)。 (2)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3)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

10、战、武汉会战。(4)是中国百年来反对帝国主义斗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雪洗了百年来受帝国主义奴役和压迫的耻辱。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承担了巨大的牺牲,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34(1)1946年6月,国民党调30万大军进攻中原解放区。 (2)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率大军挺进大别山。 (3)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和平津战役。(4)1949年4月。 35(1)西安事变。 (2)张学良、杨虎城。 (3)中国共产党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4)在中国共产党的努力下,蒋介石被迫答应联共抗日等条件,西安事变得以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在抗日的前提下,国共两党实行第二次合作已成为不可抗拒的大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