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性规划运输问题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33793154 上传时间:2020-05-30 格式:DOC 页数:45 大小:9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线性规划运输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线性规划运输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线性规划运输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线性规划运输问题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线性规划运输问题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线性规划运输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线性规划运输问题(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 运输问题Chapter 4Transportation Problem4.1 运输问题的定义设有同一种货物从m个发地1,2,m运往n个收地1,2,n。第i个发地的供应量(Supply)为si(si0),第j个收地的需求量(Demand)为dj(dj0)。每单位货物从发地i运到收地j的运价为cij。求一个使总运费最小的运输方案。我们假定从任一发地到任一收地都有道路通行。如果总供应量等于总需求量,这样的运输问题称为供求平衡的运输问题。我们先只考虑这一类问题。im1jn1c11c1jc1nnci1cijcincm1cmjcmn图4.1图4.1.1是运输问题的网络表示形式。运输问题也可以用线性

2、规划表示。设xij为从发地i运往收地j的运量,则总运费最小的线性规划问题如下页所示。运输问题线性规划变量个数为nm个,每个变量与运输网络的一条边对应,所有的变量都是非负的。约束个数为m+n个,全部为等式约束。前m个约束是发地的供应量约束,后n个约束是收地的需求量约束。运输问题约束的特点是约束左边所有的系数都是0或1,而且每一列中恰有两个系数是1,其他都是0。运输问题是一种线性规划问题,当然可以用第一章中的单纯形法求解。但由于它有特殊的结构,因而有特殊的算法。在本章中,我们将在单纯形法原理的基础上,根据运输问题的特点,给出特殊的算法。在运输问题线性规划模型中,令X=(x11,x12,x1n,x2

3、1,x22,x2n,xm1,xm2,xmn)TC=(c11,c12,c1n,c21,c22,c2n,cm1,cm2,cmn)TA=a11,a12,a1n,a21,a22,a2n,am1,am2,amnT=b=(s1,s2,sm,d1,d2,dn)T则运输问题的线性规划可以写成:min z=CTXs.t. AX=b X0其中A矩阵的列向量aij=ei+em+jei和em+j是m+n维单位向量,元素1分别在在第i个分量和第m+j个分量的位置上。A矩阵中的行与运输网络中的节点对应,前m行对应于发地,后n行对应于收地;A矩阵的列与运输网络中的边对应。运输问题除了用网络表示及线性规划表示外,还可以用运输

4、表表示:12n1c11c12c1ns1x11x12x1n2c21c22c2ns2x21x22x2nmcm1cm2cmnsmxm1xm2xmnd1d2dn表 4.1表的行与发地对应,列与收地对应。第i行与第j列交叉的一格与网络的一条边对应(也就是与线性规划约束矩阵的一列对应),每一格的左上角小方格的数字表明从相应的发地i到收地j的运价cij,每一格右下角表明从相应的发地i到收地j的运量xij。表右方表明各发地的供应量si,表下方表明各需求第的需求量dj。每一行运量之和表示从该发地运往各收地的运量之和,它应该等于该发地的供应量;同样,每一列运量之和表示从各发地运往该收地的运量之和,它应该等于该收地

5、的需求量。运输问题的网络图、线性规划模型以及运输表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下表表示:网络图线性规划模型运输表节点发点i约束前m个约束表的行收点j后n个约束表的列边从节点i到节点j变量xij,列向量aij表中的一格例4.1 以下的运输问题线性规划、网络图和运输表表示同一运输问题。minz=8x11+5x12+6x13+7x21+4x22+9x23s.t.x11+x12+x13=15x21+x22+x23=25x11+x21=10x12+x22=20x13+x23=10x11,x12,x13,x21,x22,x230122311525102010856749图4.2123185615x11x12x1327

6、4925x21x22x23102010表 4.24.2 运输问题约束矩阵的性质4.2.1 约束矩阵的秩运输问题约束矩阵A的秩为m+n-1。证明:因为A矩阵的前m行和后n行之和分别等于向量(1,1,1),因此秩Am+n。考虑A的一个子矩阵A=a1n,a2n,amn,a11,a12,a1n,即A=删除A中的第m+n行和第m+n列,得到A=容易看出,秩A=m+n-1。由此m+n-1=秩A秩A秩Am+n即秩A=m+n-1。在线性规划问题中,约束的系数矩阵要求行满秩的,为了使运输问题系数矩阵行满秩,在A矩阵中增加一个列向量em+n形成增广矩阵这样增广矩阵的秩就等于m+n,因而是行满秩的。并且中任何一个基

7、矩阵,都必定包含单位向量em+n。例4.2.1 设一个运输网络如右图,它的系数矩阵为增广矩阵为12231图4.3增加的单位列向量em+n=e5相当于在在网络图中增加一条边,它与收点3关联,但不与任何发点关联,这条边称为人工边。设这条边上的运输量为xa,增广运输问题对应于第三个收点的约束称为x13+x23+xa=d3由于x13+x23=d3因此,对运输问题的任何一个可行解,都有xa=0。4.2.2 A矩阵的单位模性质运输问题的系数矩阵A具有以下性质:A矩阵中任何一个k阶子矩阵Ak(k=1,2,m+n),都有detAk=0或1。证明:在A中任取一个k阶方阵Ak,有以下三种情况:1、 Ak中任何一列

8、都有两个1,这时Ak上部的行属于A矩阵的前m行,而下部的行属于A矩阵的后n行,Ak上部的各行之和以及Ak下部各行之和都等于向量(1,1,1),因而Ak的行线性相关,即detAk=0。2、 Ak 中至少有一列元素全为0,这时显然有det Ak=0。3、 Ak中至少有一列,其中只有一个1。这时可以将det Ak按这一列展开,设对应于这个1的代数余子式为Ak-1,则有det Ak=det Ak-1其中Ak-1是k-1阶方阵。对Ak-1同样有det Ak-1=0或者det Ak-1=det Ak-2最后有det Ak=0或者det Ak=det Ak-1=det Ak-2=det A1=0或1。4.2

9、.3基矩阵的三角性设B是的一个基,B中至少有一列只包含一个1,否则,det B=0不成为一个基。将B的行列交换,总可以使B成为其中det Bm+n-10,因而Bm+n-1中也至少有一列只有一个1,对Bm+n-1再进行行列交换,得到依次不断对剩下的方阵进行行列交换,最后可以得到是一个上三角矩阵。例4.2 设一个运输问题的系数增广矩阵为=取其中一个基对B进行行列交换,成为以下上三角矩阵求解相应的方程组由此得到x12=10,x11=15, x23=20,x13=5,xa=0由A的基矩阵的三角性以及A矩阵中仅含有元素0和1,可以知道,如果运输问题各发地的供应量和收地的需求量都是整数,运输问题的任何基础

10、可行解都是整数,因而最优解也是整数。4.3 基在网络图和运输表中的表示kjli图4.4从前一节已经知道,运输问题的一个基是由m+n个列向量组成的,其中包括一个单位向量em+n。在网络图上,这m+n个列向量对应m+n条边,其中与单位向量对应的是从最后一个收地出发的人工边。网络图中的一个基具有以下性质:1、 一个基由m+n条边组成,其中一条是人工边,其余m+n-1条边是原网络中的边。2、 组成基的边不能形成闭合回路。若不然,如果组成一个基的若干条边(i,j),(k,j),(i,l),(k,l)组成一个闭合回路,则这些边对应的系数矩阵中的列向量aij,akj,ail,akl的线性组合aij-akj+

11、ail-akl=(ei+em+j)-(ek+em+k)-(ei+em+l)+(ek+em+l)=0这些列向量线性相关,显然不能包含在一个基中。3、 组成基的m+n条边必须到达网络的每一个节点。若不然,这m+n条边都不与某一节点k关联,那么相应的基矩阵与节点k对应的一行全为0,即det B=0。B不可能成为一个基。例4.3 对于2个发点3个收点的运输问题,网络图如图4.5(a)所示。图4.5(b)、(c)、(d)都是这个问题的基,这些基都由m+n-1=2+3-1=4条边组成,都不构成回路,并且与每一个节点关联。正如线性规划矩阵的列向量组成的基一样,一个网络的基的个数是非常多的,以上只是这些基中的

12、几个例子。(a)网络图(b)第一个基 (c)第二个基 (d)第三个基图 4.54.4 基在运输表中的表示我们已经知道,运输表中的一行对应于一个发地,一列对应于一个收地,表中i行j列相交的格子表示网络从发地节点i到收地节点j的一条边。运输表中同一行i而不同列j和k的两个格子(i,j)(i,k),分别表示网络中从同一发地节点i出发到达不同收地节点j和节点k的两条边;同样,运输表中位于同一列k而不同行i和l的两个格子(i,k)和(l,k)分别表示从不同的发地节点出发,到达同一收地节点j的两条边(见下表和图)。ijkl图4.6jki(i,j)(i,k)l(l,k)表 4.3如果运输表中有若干个格子,他们中相邻的两个都分别位于同一行或同一列,例如在下表中六个格子(i,j),(i,k),(l,k),(l,n),(m,n)和(m,j),将位于同一行和同一列的两个格子连结起来,在运输表中构成一个闭回路。在相应的网络图中,这六个格子对应的六条边也组成一个闭回路。lnmjki图4.7jkni(i,j)(i,k)l(l,k)(l,n)m(m,j)(m,n)表 4.4运输表中的闭回路还可以出现更复杂的情况,如下表和下图所示。lnmjki图4.8jkni(i,j)(i,k)l(l,j)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