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唐闸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第08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一)》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3791881 上传时间:2020-05-3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南通市唐闸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第08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一)》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江苏省南通市唐闸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第08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一)》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省南通市唐闸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第08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一)》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南通市唐闸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第08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一)》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南通市唐闸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第08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一)导学案 新人教版学习目标1、知道甲骨文、金文等字体,知道汉字的演变;了解夏朝和商朝的历法、战国的24节气;知道扁鹊的成就;了解屈原和编钟。2、通过分析史料和搜集资料,培养学生收集、处理、运用资料的能力,培养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重点与难点 本课重点是甲骨文、商朝历法和诗人屈原。本课难点是甲骨文的字型结构、古代历法和离骚的艺术成就。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一、文字的演变甲骨文: 人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 开始的。金文: 青铜器上铸刻的文字,比 规范。 大篆: 晚期有人将文字统一整理成一种样式。 二、 天文、历法

2、和医学的成就夏朝:今天的 又叫夏历。商朝:一年分12个月,有大小月之分, 增加1个月。战国:24个节气之成就。春秋战国之际名医:扁鹊成就有 。三、屈原和“钟鼓之乐” 屈原: 楚国人,创造出 诗歌,代表作 ,他被 定为世界文化名人。 钟鼓之乐:盛行于 ,其中 出土的 最为有名。认识:我国是世界 文明古国之一,我们祖先创造了辉煌的科技成就,为世界文明的进步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二、课堂学习1、通过阅读课本P41-42,说出甲骨文出现时期和意义。说出文字的演变过程。2、通过看教材P42-44页,找出古代在天文、历法、医学和文学方面成就。(二)合作探究1、随着文字演变,记载文字的材料发生了什么变化?2

3、、谁能说出一句关于24节气的谚语,或背诵24节气之歌三、课堂练习1、下面关于甲骨文的叙述正确的有( )商朝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卜辞称为甲骨文 甲骨文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文字,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甲骨文内容是研究商朝历史的重要资料 甲骨文开始于商朝,兴盛于西周 A B C D 2、“痛饮读离骚,放开今古才子胆;狂歌吊湘水,照见江潭渔父心。”这幅对联所写的人物一直受到人们的尊敬和怀念,他是 ( )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屈原3、“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人们最早可以用到这一成就是在 ( )A.商朝 B.春秋时期 C.战国时期 D.秦汉时期4、望、闻、问、

4、切四种诊断疾病的方法,一直被中医沿用。它是由 总结出来的( )A.扁鹊 B.黄帝 C.华佗 D.张仲景5、下列哪一项史实不是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 ) A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确切年月日记录的日食 B定出一年中的24个节气C观测到一颗彗星扫过北斗,留下了关于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D扁鹊采用望、闻、问、切四诊法诊断疾病6、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 开始的(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7、阅读材料“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1)上述内容出自哪一作品?这一作品是谁创作的?(2)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8、知识拓展(1)每年什么时候过端午节?此节日是为了纪念谁而设?他为什么受到人们的尊敬和怀念?(2)你知道端午节还有什么民俗?(3)你对中韩两国对待传统节日的做法,有什么感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