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走遍天下书为侣》教学设计(品味语言)

上传人:mengy****infei 文档编号:133791737 上传时间:2020-05-3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走遍天下书为侣》教学设计(品味语言)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走遍天下书为侣》教学设计(品味语言)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走遍天下书为侣》教学设计(品味语言)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走遍天下书为侣》教学设计(品味语言)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走遍天下书为侣》教学设计(品味语言)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走遍天下书为侣》教学设计(品味语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走遍天下书为侣》教学设计(品味语言)(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走遍天下书为侣教学设计(品味语言)教学目标:1、认识4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正确读写“娱乐、毫不犹豫、背诵”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抄写自己喜欢的段落。3、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及反复读书的方法,并受到启示。4、感受作者对阅读的热爱,产生对书的美好情感,逐步养成阅读的习惯。教学重点: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及反复读书的方法,并受到启示。教学难点:感受作者对阅读的热爱,产生对书的美好情感,逐步养成阅读的习惯。教学准备:收集读书的名言,整理自己读书的方法。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同学们

2、,如果有这样一个机会,让你独自驾舟环绕世界旅行,只能带一样东西供自己娱乐,你会选择什么呢?为什么?在设想中,让学生尽情地说出自己的选择和理由,然后引出课题,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板书课题)二、释题明意。齐读课题,“侣”是什么意思?(伴侣、同伴)课题是什么意思?质疑课题。(为什么要选择书为自己的同伴?)三、初步感知,了解内容。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2、把自己认为不好理解的段落认真读一读。3、交流自学生字词的情况,让学生当老师,提示易错之处。4、接读课文,纠正字音。5、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解决作者选择以书为侣的原因,说一说你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小组内交流学习所得,讨论自己疑

3、惑的问题,再不懂的全班交流。四、读文交流,体会作者情感。1、书到底有怎样的魅力,使作者毫不犹豫地选择它作为自己唯一的伙伴呢?作者把书当作自己的朋友,自己的家,不论朋友见了多少面,家回了多少次,我们还是会发现新的东西。说明一本书可以常读常新,读而不厌。(在此过程中让学生充分读课文,注意评价的多样性。)此外,你觉得作者选书作为自己的伙伴还有什么原因吗?(尊重学生的独特解读。)2、作者认为一本书可以常读常新,不管读多少遍,她也在这样的读书过程中总结了一些方法。作者“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的方法是什么?她的读书方法对你有什么启示?内容思考品味欣赏寻找新知总结收获产生共鸣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每读一遍书,

4、我们都会收获与上一次不同的体验,寻找到新的发现。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同学们,我们平时也读了很多的书,你有什么好的读书经验,或者听了作者的读书体会,你有什么启发?和大家谈一谈。学生总结自己的读书心得和经验,或从作者的介绍中总结收获。我们平时总是更在意读书的数量,大部分书都只是读过一遍而已,泛泛地涉猎,大都不求甚解。现在我们再把以前读过的书拿出来读一读,按照作者的读书方法,看看你有什么新的体会,及时做好记录,到本单元的语文实践活动时我们一起来交流。五、课堂总结。再读全文,由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六、神奇岛。今天,你独自驾舟来到一个神奇的小岛,想领略岛上奇特的风景,必须先要通过岛上居民建造的智

5、慧宫殿,你准备好了吗?1、书法阁:请正确、漂亮地书写“侣、豫、盒、娱、趟、诵、零、编、某”等字。(温馨提示:想要写好写对每个字,一定要仔细观察每个字的字形,还要特别留意一些易混易错字的笔画。如“豫”的左边的是“予”不是“矛”,“零”的下边是“令”不是“今”,“某”的上边是“甘”不是“廿”。一些笔画较多的字,可采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记忆。)2、留音库:请有感情地朗读刚学过的课文中你自己喜欢的段落。3、藏书殿:收集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另外在书库中选择你曾经很喜欢的一本书,再读一读,看看有没有新的收获。第二课时一、回顾上节课内容。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2、说一说上节课的内容:作者只带一本书上路的原因和

6、读书方法。二、品味语言,领悟表达方法。1、了解了作者的选择,你有什么深刻的感受?2、作者对书有着深厚的感情。那么,作者是如何生动具体地表达自己的这种情感的呢?(1)假设这篇文章通篇都用了假设来贯穿全文,作者通过层层递进的假设,一步步表明观点说明方法。开始作者假设独自旅行,只能带一样东西,如果问到自己,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我会选择一本书”;然后又进一步假设别人感叹,自己的回答是愿意读上一百遍,读到能背诵的程度,表明自己的观点:你总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东西,不管你看过多少遍。最后假设自己坐在船里,如何反复地读书,如有人为伴。在假设的情境中,作者仿佛在与人交流,把自己对书的独特情感以及自己在书中体会到的

7、乐趣表达得淋漓尽致。(2)设问假设独自旅行,只能带一样东西,如果问到自己,自己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我会选择一本书”。毫不犹豫地回答直接显示了自己对书的情有独钟。(3)反问你不会因为以前见过你的朋友就不愿再见到他们了吧?你不会因为熟悉家中的一切就弃家而去吧?连续两个有理有力的反问让你不得不点头称是,朋友越见越亲,家越回越依赖,每一次新的接触都让我们情感更深一层,书难道不是这样的吗?(4)比喻作者还运用了许多生动贴切的比喻,把自己爱书的情感表达得更形象。作者把书比喻为家。家总让人感到温馨和留恋,而且家每天都回,谁也离不开,作者把书和家相比,表示对书的喜爱犹如爱家一样。读自己喜爱的书,就是回自己温暖的

8、家。另外,作者将书比喻为家,不仅表达了喜爱之情,还说了家从不同角度去看,会发现不同的美,来说明一本书值得反复去读。作者将书比喻为朋友。朋友,是你孤单寂寞时的陪伴,是你伤心难过时的安慰。朋友能给你快乐,给你许多新鲜的东西。谁不愿意与朋友在一起呢。把书当作自己亲密的朋友,足可以看出作者对书的珍爱。朋友间次次相见,家日日都回,却不会生厌,反而有新的发现,新的收获。作者以常见的事物为喻,生动而又巧妙地说明了一本书可以常读常新,读而不厌。作者还将书比喻为一处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故地”,指书已读多遍,了解并熟悉;“想去就去”,是说方便,随心所欲,想读就读。由前面的“你喜爱的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

9、到现在的“就是”“也是”,愈加表达出了作者对书浓郁的情感,对一本书喜爱到百读不厌的程度。作者将书比作人。书,不是枯燥的、呆板的,而如一个活生生的人一样生动、有情。作者读书,就如与人在交谈一样。作者将书比作伴侣。这正是与题目相呼应,走遍天下书为侣。书,也就是在生命中时刻陪伴,能够共担风雨,分享喜怒哀乐,特别亲密的伴侣。这个比喻就更能表达出作者对书的喜爱。正是这些贴切的比喻,充分地表达出作者的爱书之情,读书之法。其实关于书的比喻有很多,高尔基也曾说过,“我扑在书籍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你读过这样的句子吗?或者结合你自己的体验,也试着来说一说这样的句子。(5)列举作者将自己读书的方式方法详尽

10、地叙述下来,给我们以启发指导,也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反复读一本书,不断体会新的收获。作者正是通过以上多种表达方式把自己对书独特浓厚的情感,贴切地表现给我们的。三、感情诵读,体味情感。在领悟表达方法的过程中,将自己感受深刻的句子或段落反复朗读,体会作者的思想,还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将自己的感受融入进去。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四、阅读链接。朗读补充诗歌神奇的书。1、画一画书神奇在哪里。2、说一说作者的表达方式。3、谈一谈自己读后的感受。4、背一背这首诗歌。五、总结全文,升华情感。1、充满感情地再读课文。2、说说自己对书的感受。六、漂流谷。现在,你的小船来到了惊险的漂流谷,要找对途径才可以顺利通过哟,准备好了吗?1、拿出勇气: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2、平静心态: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和段落。3、补充能量:根据课文中的读书方法以及同学们交流的读书体会,整理读书卡。4、奋力向前:继续用学到的读书方法读书,注意及时记录。 5 /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