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溧水县孔镇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8课 三国鼎立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3790159 上传时间:2020-05-3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6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溧水县孔镇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8课 三国鼎立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江苏省溧水县孔镇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8课 三国鼎立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省溧水县孔镇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8课 三国鼎立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溧水县孔镇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8课 三国鼎立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8课 三国鼎立 自主阅读考点填空三 国 鼎 立经过 过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时间:公元_年。概况:_率十万大军进攻曹操。结果:曹操获胜,为后来统一北方黄河流域奠定基础。时间:公元_年。概况:曹操率二十万大军南下,孙刘联合抗曹。结果:曹操失败,为后来_的形成奠定基础。共同特点:以少胜多三国鼎立的形成三国经济的发展220年,_代汉自立,国号魏,定都_,东汉结束。221年,_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222年,_称王,国号吴,后定都建业。魏国:修建许多水利工程,北方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蜀国:丝织业兴旺,蜀锦行销三国。吴国:造船业发达,船队曾到达_(今台湾),加强内地和台湾的联系。 背景:东汉末年,军

2、阀割据,长期混战,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师生思考讨论探究1比较一下战前袁绍和曹操各方面的实力,再分析一下战争过程中两人的心理素质,你能找出曹操胜利和袁绍失败的原因吗?2填表:重要战役战役名称时间交战双方结果3填表: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政权名称时间创建者都城(今名)魏蜀吴复习巩固训练反馈一、选择题( )1孙权的大将周瑜利用曹军不习水战的弱点,指挥孙、刘联军用火攻的办法大败曹军的战役是A长平之战 B官渡之战 C马陵之战 D赤壁之战( )2下列历史人物中,没有经历和参与赤壁之战的是A刘备 B孙权 C曹操 D曹丕( )3在湖北襄樊古隆中有一座古祠,里面有这样的一幅楹联:“画三分、烧博望、出祁山,大名不朽

3、;气周瑜、辱司马、擒孟获,古今流传。”根据楹联判断这是后人为纪念谁而造的祠? A曹操 B刘备 C孙权 D诸葛亮( )4杜甫的诗“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与下列哪位历史人物有关A曹操 B刘备 C诸葛亮 D孙权( )5下列哪些是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共同点 都发生在三国时期 都是我国古代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都是统治阶级内部的战争,目的都是为了争夺统治权 结果都形成南北对峙的局面A B C D ( )6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标志是A魏、蜀、吴三个政权的建立 B官渡之战结束C赤壁之战结束 D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 )7公元207年,曹操曾写诗明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当时曹操“志”在何处A统一天下 B消灭袁绍 C废汉称帝 D建立魏国( )8成语故事“三顾茅庐”与襄樊著名的历史名人有关的是A袁绍 B诸葛亮 C孙权 D曹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