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对家族企业中家族人员研究分析

上传人:tang****xu4 文档编号:133779280 上传时间:2020-05-30 格式:PPT 页数:75 大小:2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对家族企业中家族人员研究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精编》对家族企业中家族人员研究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精编》对家族企业中家族人员研究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精编》对家族企业中家族人员研究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75页
《精编》对家族企业中家族人员研究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对家族企业中家族人员研究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对家族企业中家族人员研究分析(7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现代企业后家族管理的实证研究 周阳敏许朝兵浙江大学经济学院 摘要 本文通过对我国现代企业的家族式管理的调查资料的深入分析 比较了家族人员与外聘人员的控制度和忠心度 分析了企业行为选择及其矛盾 尤其对血缘关系作为内部监测机制的质疑 以及外部监测机制的方式及其矛盾 然后分析了家族管理对职员的影响程度 并指出家族管理并非一定向非家族管理转变 最后得出了现代企业的后家族管理并不只是权宜之计 而必将发展成为现代企业的新型的管理模式的结论 关键词 家族企业后家族管理管理行为实证 研究背景 随着经济改革进程继续 中国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家族式企业 通过调研发现家族企业是企业发展的开端 且并不随企业发展而消亡 不

2、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据课题组的调研报告和专家们的研究可知 今日中国的私营企业 普遍采用家族拥有的形式 管理上采用家族制管理 更深入地研究发现 不仅私营企业普遍存在家族管理 其它类型的企业 如乡镇企业 集体企业 合伙企业 股份合作企业以及民营承包企业等也采用家族管理的方式 研究背景 家族企业发展到今天 已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手工作坊的概念了 具有了新的特征 家族管理必然与家族企业分体 与科学的管理方式的融合形成独特的后家族管理的模式 一般的观点认为家族企业是落后的企业形式 家族管理是落后的管理方式 国内外对家族企业和家族管理也缺乏深入研究 随着家族企业和家族管理的独特性受到

3、重视 企业界和学术界在近几年也开始了注意和研究家族企业和家族管理 研究现状 国外部分 家族制作为一种重要的企业管理制度 不仅历史悠久 而且广泛存在 不仅存在于中国 而且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地 对家族制进行研究的主要有人类学家 社会学家 经济学家和管理学家等 克林 盖尔西克所著的 家族企业的繁衍 利用三环模式把家族企业系统表示成三个独立而又交叉的子系统 并认为家族企业的任何个体 都能被放置在相互交叉构成的七个区域中的某一环里 并可以反映任何家庭系统的特殊面貌 研究现状 国外部分 1997年7月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正式成立了 全球华人企业研究中心 最近的研究结论指出 华人企业与其它任何国家的企

4、业一样 创业者在创办企业之初 都有浓厚的家族经营色彩 这时候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通常都是合一的 尽管这种方式有众多的局限性 但这种两权合一的方式确实具有独特的优势 国外经济学家研究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基础的理论性研究 例如WayneH StewartJR WarrenE Watson JoannC Carland JamesW Carland 1998 通过调查分析和描述了企业家潜在的心理倾向 成就动机 冒险偏好以及创新精神 国外经济学家研究四个层次 BrianF Smith BenAmoako Adu 1999 也通过问卷调查了加拿大家族企业的124例管理继承的直接和长期影响 发现虽然股票价

5、格在家族继承者被任命的前后三天之内会下降3 2 但是它的原因却不是否定家族管理模式 而是股东对家族继承者管理能力的信心问题 DonaldGetz JackCarlsen 2000 也是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澳大利亚西部乡村地区的家族控制的旅游和医疗企业进行了研究 揭示了家族企业的开创 经营 家族 气质与目标的关系 国外经济学家研究四个层次 第二层次是从考察经济绩效的角度研究 研究发现 家族企业比相同规模 相同产业和相同管理权的非家族企业更有效率 以及后代控制的企业比创立者控制的企业更有效率等 本层次的研究是家族制研究的重要内容 但是它已不是最近的研究热点 而现在学者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层次的研究

6、国外经济学家研究四个层次 第三层次是治理结构的角度研究其管理模式StijnClaessens SimeonDjankov LarryH P Lang 2000 研究了9个亚洲国家2980个企业的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的情况 发现超过2 3的企业由单一的股东控制 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很少 大约60 的企业的高层管理者是家族人员 国外经济学家研究四个层次 ClaudioA Romano GeorgeA Tanewski KosmasX Smyrnios 2000 研究了家族企业的资本结构与金融决策的影响因素 CharlesJ P Chen BikkiJaggi 2000 研究指出 家族企业里非执行独立

7、董事占董事会的比例与金融披露的关系很弱 独立董事的作用非常有限等 MetteLausten 2002 则以Danish为例研究了CEO的替换与公司行为的影响 发现家族企业里CEO的替换与公司行为的关系比公众企业更强 国外经济学家研究四个层次 第四层次是集中在外部影响这里主要是外界的法制环境对家族管理选择的影响 Bebchuk 1999 指出法制力量的软弱导致所有权分散结构的不稳定 Burkart Panunzi 2001 andShleifer Wolfenzon 2002 分析了股东的法律保护对最优的所有权结构的影响 Burkart Panunzi 2001 则研究了法律与外部所有权集中度的

8、关系 国外经济学家研究四个层次 Shleifer Wolfenzon 2002 分析了法律保护和内部结构的关系 而MikeBurkart FaustoPanunzi AndreiShleifer 2002 则建立了一个数学模型分析法制环境的强弱与家族控制权的接替 指出能成功地限制侵权的法制环境下 职业经理人管理企业是均衡的结果 而当法制环境处于中间状态时 均衡结果是将管理移交给职业经理人 而家族控制较大的股份以监督经理人 在那些没有保护功能的法制下 家族企业代代相传是Nash均衡 国外经济学家研究四个层次的小结 分析发现 全球学者尽管已经将对家族制的研究推进到了定量分析家族制存在依据的高度 且

9、这些模型为理解家族企业提供了一些思路 但是笔者不能接受的是 他们假定管理模式的选择只发生在世代交替时期 以及假定家族人员的管理水平一定低于职业经理人 而且也没有论文和专著详细地 系统地阐述家族制企业的性质 研究现状 国内部分 国内学者对中国家族制的研究也很充分 例如 中国私有企业主阶层研究 课题组 发表了题为 我国私有企业的经营状况与私有企业主的群体特征 以大量的篇幅罗列了我国私营企业的产值 人员状况 分布领域 资金状况和发展前景 从宏观经济研究的角度论述了我国私营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提到家族管理普遍存在 然而并没有对家族企业和家族管理进行研究 国内研究的主要代表 周其仁所作的 农村

10、变革与中国发展 研究 认识到家族管理的学术与实践意义 并指出 家庭这个古老的组织形式 在今天和明天的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发展中 正在并将继续焕发出它所容纳的全部活力 但是 他却没有把他的研究延伸到对家族制与企业组织的研究上 国内研究的主要代表 何梦笔与陈吉元主持研究的大型项目 中国乡镇企业的领导与决策 文化和经济转变模式 对家族规则和现代的商业规则的包容问题做了很有价值的探讨 但是 相关的研究 尤其是对家族管理的行为模式研究却没有开展 国内研究的主要代表 谢健在 家族企业的制度安排 一文中 阐述了在家族企业家在做出内在产权制度变迁决策时 考虑的一个十分关键因素是企业家贡献 企业家贡献不仅取决于企

11、业家才能的大小 还取决于企业家才能的发挥程度 企业家才能的发挥程度与企业家的工作态度和信用水平有关 就企业家才能而言 民营企业的创业企业家的创新才能较高 经营管理才能较为逊色 而职业经理由于缺乏经验创新才能往往不高 但企业经营管理才能较高 国内研究的主要代表 职业经理对企业的贡献一方面取决于他的专业才能 另一方面取决于他的工作积极性 职业责任感和信用水平 由于我国职业经济市场发育不完善 职业经理缺乏责任心 到的低下 使企业存在巨大的委托风险 因此 我国家族企业做大后仍以家族成员作为管理者 国内研究的主要代表 茅以宁 在家族制度的下一步中 认为 即使是WTO促使中国打开了国门 最终可以与国外企业

12、相抗衡的只能是出身本土的家族企业 他在文中强调了外部环境促进并压迫家族企业的发展 首先由于我国的社会环境上的一些弊病 促使只能在家族管理条件下企业才能茁壮成长 其次 一些洋MBA能否适应我国的现实 很快融入到我们的市场中来 是一个不小障碍 外国企业的虎视眈眈 也让我们的家族企业面临巨大的挑战 但家族企业的下一步永远是在他们自己的手中握着 国内研究的主要代表 汤美方在 试论家族企业的制度创新 中认为 家族企业有很多优势 其内部的凝聚力 信任机制和共同的文化环境是非家族机制不可以比的 因此可以说 创业必须靠家族机制 家族企业直接把中国传统家族制度和伦理道德资源结合起来 降低了企业管理的制度成本 这

13、在民营企业的原始积累阶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正是因为家族企业的管理模式有它不可替代的作用 因此要一概否定它是不正确的 再加上外部环境的不成熟和民营企业自身发展的局限性 企业的家族式管理还将再相当长的时期那存在 国内研究的主要代表 霍晓荣在 如何看待我国的家族企业 中指出 因为家族企业具有明晰的产权 明确的领导核心 具有子承父业的接管制度 以及人员之间强调忠诚与信用 这些特点 使得我国的家族企业在运行时可以节约管理成本 可以减少企业的心理契约成本 这些优点使得企业具有强烈的扩张的张力 国内研究的相关学术活动 我国学者在上海成功地举办了 民营企业与上海 2000年民营企业高级论坛 研讨会 会议上

14、关于民营企业的管理方式成为众多民营企业家 专家学者关注的焦点 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戴园晨表示 对于许多小型民营企业来说 家族式管理仍然很管用 但也指出 家族式管理必须提高经营管理 产品开发的决策水平 国内研究的效果的小结 国内学者和国内举办研讨会要点中没有涉及家族企业和家族管理的管理模式进行机理性和组织行为研究很显然 而且以问卷调查和访谈形式进行研究的学者很少 而汕头大学的储小平教授做了这方面的尝试 并综述了家族制的社会学和经济学特征 但是 对机理和行为选择的研究却很缺乏 本文研究方法 根据国内研究现状出发 笔者选取了国内还没从事根据问卷调查来探求家族管理的机理和行为选择为此 笔者在2000年3

15、月 经过了近半年的访谈和问卷 其中共发放120份问卷 回收120份 回收率为100 有效问卷114份 有效率为95 笔者主要采用与被调查者通过面对面交流后 及时发放且及时回收的方式进行 研究方法的具体操作 本问卷采用了开放式和封闭式相结合的模式 共设计了29个问题 问题的回答率高达98 广泛涉及机械 化工 医药 电子 纺织 生物工程 商业 广告 装饰 服务 加工 建筑 食品 贸易 报社等16个领域 涉及企业的公司经理 董事 分公司领导 部门领导 会计等人员 并对大 中 小型企业 以及国有企业 集体企业 私人企业和股份公司等进行了调查研究 本文的目标 本文则试图通过调查问卷的行为和特征的分析 对

16、现代企业的后家族管理进行实证研究 笔者用调查报告的方式分析了家族企业与家族管理存在的中国式原因 并指出现代企业的家族管理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家庭管理或者家族人员的管理 而具有新的概念 即家族管理与科学的管理方式的融合 产生的后家族管理的新型模式 实证研究对象 首先是家族企业中家族人员的比重如表1所示 有73 08 的企业中家族人员与全体职员比率占20 以下 而家族人数比率处于20 40 的企业占13 46 40 60 的企业占9 53 80 以上的企业仅仅只有3 84 对家族企业中家族人员的比重的分析 决定企业的家族人员在企业的地位和作用有两个方面 一是家族人员在企业的人数比率 二是家族人员在企业的职务 工作岗位 权力及其影响力等等 尤其是后者往往起着关键作用 但是本课题选择了人数比率 至于其它方面将在后续研究中体现 当然 仅仅从家族人数比率并不能判断企业采取的是否为家族管理的形式 对家族企业中家族人员的比重的分析 理论与实践证明 判断企业是否为家族管理的基本依据只能是家族人员是否控制了决策权 例如李建立在 家族企业权杖交接策略 中指出 只要家族在企业经营时占有一定程度的股份 足以达到控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