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报告电子教案

上传人:yulij****0329 文档编号:133761130 上传时间:2020-05-30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2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调研报告电子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调研报告电子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调研报告电子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调研报告电子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调研报告电子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调研报告电子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调研报告电子教案(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商业街实习调研报告 现代商业环境是现代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展现城市商业文化、城市风貌与特色的重要场所。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拥有商品交换和服务设施的完整商业体系是城市的重要特征之一。城市的核心区最主要的部分就是商业区,它的格局形态、空间特征、环境质量以及所反映出来的文化素质,都是评价一座城市的重要参照物。城市生活方式的改变、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商业空间的塑造起着决定作用,而商业空间的环境特色也时时影响着市民的精神面貌和生活情趣。正是由于城市商业中心所具备的生活中心的功能,它的形成和发展与城市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众多领域有密切的联系,影响因素也错综复杂。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城市商业活动空

2、前繁荣起来,使原来就负荷很重的商业中心区各种矛盾更加突出。交通与商业,人与车,商业建筑与城市环境等等的矛盾日趋突出:人车争路,店路争地,人行道太窄,没有适当的停车场,公共交通到达不了购物中心地带,商业环境单调乏味,商业外部空间与城市整体环境格格不入等等矛盾都增加了人们购物的疲劳感。因此,塑造整体的城市商业空间环境,形成一套完整的商业建筑前空间的设计理论及方法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因而这次实习调研,我主要的调研对象是上海,重庆,西安这三个地区比较出名的商业街。“上海人民广场南京路商业步行街”,“西安鼓楼回民街”,“成都锦里”。这三个地方均是这三座城市中心的商业枢纽和经济中心及古迹文化。后面我将

3、对这三条商业街进行具体的介绍和分析,他们在自己城市中发挥的经济作用和城市地位,再而对比他们的不同和各自的优势。上海南京西路 南京路步行街位于上海市黄浦区,南京路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它的前身是“派克弄”,1865年正式命名为南京路,它是中国乃至世界都十分出名的一条商业步行街,同样的它是上海十大商业中心之一,位于上海市中心,东起外滩中山东一路,西至西藏中路,全长1599米,步行街的东西两端均有一块暗红色大理石屏,上面是江泽民主席亲笔题写的“南京路步行街”6个大字。素有“中华第一街”的称号。其中河南中路以西部分为南京路步行街,西接人民广场,东至外滩。连接着上海的文化中心和经济中心,在南京路步行街上

4、各大大店名店林立,百业兴盛繁荣,各式商厦、优秀建筑聚集交汇,商街中西方文化相互融合。“上海市剧院”,“上海市图书馆”,“上海市规划馆”都在其附近,使之在上海的地位又进一步的提升成为了名之无愧的上海文化,历史,经济中心。这条街的建筑风格保留了它原有的早期原有的建筑,并继承和延续南京路商业街的历史文脉,以人为本,用现代的设计理念和技术手段创造。南京路步行街体现时代特征、中国特色、上海特点,要把南京路建成集购物、旅游、商务、展示和文化五大功能为一体的全天候步行街。从西人民广场开始(人民广场这里的交通共有78路公交和3条地铁相交于人民广场,可以说这里也是上海交通的一个枢纽地带,这里是地铁二的出口,5号

5、出口正对的便是南京西路步行街的地下广场,在南京路步行街西边的入口这里、有一个十分高耸造型新颖的现代建筑“上海世贸商城”,它是集商业,餐饮,娱乐,休闲,一体的一个巨大的商业中心。它独特的造型和高耸的形体,尤其是顶部的两根树立起来醒目的长杆,使其成为了南京路步行街的一个重要的路标,(值得一说的是从浦东看浦西时,有两个建筑十分醒目,一个是世贸,另外一个就是一下会介绍到的南京路步行街中央的上海阳光酒店)。进入南京路步行街可以发现各种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建筑都被完整的保留了下来,充满了现代商业气息同时又不乏丰富的文化特色南京路在10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造就了各种风格的建筑,而且建筑物高低错落,建筑界面凹凸

6、不齐,广告招牌大小不一、形式各异,由于道路拓宽,还留下一段骑楼。但正是这种无序中的有序,为南京路带来了其特有的生动场景。因此,在步行街设计中应尽量保持和发挥这种特性,步行街的路面铺设、家具小品布置应简洁有序,使无序和有序有机地结合。据此,确定了以下设计原则: 按照内涵式推进发展,不搞外延式发展,要把南京路的特点综合发挥出来,不是大兴土木,而是更有品位,更具特色。 统一规划,分期实施。南京东路步行街规划范围从外滩至黄河路,一期工程完成西藏路至河南路段的建设,应为今后步行街的全线贯通创造条件。 步行街的空间环境景观设计应与道路两侧街坊的建筑物 包括规划改建 的空间融为一体,要向支路延伸,使步行街向

7、纵深发展。有三条横向车行道解决了南京路步行街的过长而导致的交通问题,很好的体现了人车分流。但有个问题,作为步行街面对这么庞大的人口和人流聚集地,这里的规划措施还是有点应付不了这么庞大的人口,拥堵还是十分严重的,尤其逢年过节的时候这里的交通大部分时间是停滞状态。步行街景绿化观设计而对于景观设计,南京路步行街景观环境设计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各种小品、街道家具、灯杆的尺度与人、建筑的尺度相协调,为游人创造一个舒适、悠闲的购物环境。 “金带”贯穿于整条步行街,集中布置城市公共设施,是步行街的灵魂。它作为步行街的休闲停留空间与其两侧的步行空间形成强烈的动静对比。“金带”布置以75m的长度为一个标准单

8、元,留出足够的南北向步行空间,让游人自由穿越“金带”。继续进入南京路步行街,可以看到在路的中央每隔一小段路都可以看到供人休憩的长凳和石阶,经常有人在这里表演和自娱自乐,周边的小吃,老上海的文化遗产作为这条步行街的文化点缀。还有许多细节方面的空间环境,如绿化、雕塑、桌椅、花坛、报亭乃至小吃店、儿童游戏场.同时南京路步行街绿化设计也是总体设计的重要部分之一,通过“点、线、面”结合,营造精致的绿化景观,最大限度地改善步行街的生态环境。 “点”:即贵州路、金华路、浙江路、福建路、河南路口的五棵巨型香樟树,它们既点缀了环境、为步行街的空间创造韵律感,又对游人起到提示路口的作用,同时,也较好地解决了行道树

9、与商店招牌、霓虹灯广告间的矛盾。 “线”:即“金带”绿化和步行区的行道树,“金带”上布置32个方形花坛,种植四季草花;11个圆形花坛,植有树龄达百年以上的构骨树;在河南路、福建路、浙江路口的“金带”端头,安放五组各15棵盆栽造型树。步行街上保留了原有的24棵悬铃木行道树。另外,河南路至山西路段,因地处地铁车站,顶板覆土浅,无法种植,我们安放了60多棵盆栽桂花树,金秋丹桂飘香,别有一番情趣。 “面”:即世纪广场和河南路广场中的大片绿地。世纪广场的绿化突出了“把大树引入都市”和回归大自然的主题,集中绿地呈阶梯式,流线型的花岗岩条石将绿地分成高、中、低三层,最高处种植50棵香樟,中间种有黄杨、大桂花

10、树等灌木,下层是绿色植被和草花勾勒的花带。河南路广场绿化是一个占地达600平方的立体花坛,绿色珊瑚树、四季草花、黄色金叶女贞由上而下,形成层次分明、色彩艳丽的景观绿地,并将地铁通风口、出入口隐蔽其中。 灯光南京路步行街的灯光设计除了满足照明要求外,更注重与景观环境的协调。充分利用原有建筑物上霓虹灯、泛光照明、灯箱、橱窗所构成的环境效果,在观光车道的南边线布置有一排地灯,既起到标识观光车道的作用,又与“金带”上6m高的路灯相呼应,将整条步行街的灯光贯穿起来。“金带”表面抛光形成镜面,其反射光与建筑的灯光交相辉映使得这条廊道空间栩栩如生,充满了活力和意境。步行街广场节点设计现在,在现代建筑设计中,

11、人们己经渐渐学会了不再孤立地看待建筑,而是将建筑空间和城市空间结合在一起考虑。但是,目前对于商业建筑前空间而言,并没有对如何营造商业建筑前空间环境有系统的阐述,建筑师在设计商业建筑前空间时,往往是套用设计其他类型的公共建筑时的空间处理手法,其结果必然会导致某些与商业环境不协调的空间形态,不能很好的满足人们购物心理的需求。从塑造整体的商业空间环境这个角度出发,以城市商业空间整体为研究对象,从研究建筑内外、建筑之间、建筑与城市之间的关系入手,在综合人、建筑、城市各方面因素的基础上,讨论商业建筑与城市的衔接的前空间,如单体商业建筑形成的前空间、商业建筑群体围合的前空间等等.并以此为纽带为城市商业空间

12、建立起一个完整的体系.以求为我国城市商业空间环境的改进提供实例上的依据和理论上的参考,对商业建筑前空间的设计理论和方法作出有益的补充和完善,使商业建筑的设计能够更好的满足于现代城市生活的需求。而商业步行街作为代表一座城市的具有特色的区域,充分展现出设计者对于建筑群体空间关系与人类尺度、场所需求的考虑。对于这样一组廊道式建筑群体的设计,有许多方面、多种因素决定其效果。比如对于两侧商业建筑高度的控制,建筑高度与步行街道宽度的比例关系,整条步行街的长度,入口、中段、出口节点的设计等。而在调查南京东路步行街过程中,我发现其中的节点即广场是营造整条商业步行街环境魅力中最关键和决定其成败的地方。南京东路步

13、行街由河南中路起始,至西藏中路终止,两个出入口分别设置广场,对于进入步行街起到人流的缓冲、集散作用。这里我着重调查了其中段的世纪广场,广场位于南京路以南、湖北路以东、九江路以北、福建路以西,用地面积为8404m2。首先看看世纪广场与步行街及周围区域的关系。广场是步行街在南侧的扩充部分,其宽度约 ,长度约 ,东侧临靠福建中路车行道,西侧有大片绿化与浙江中路车行道相隔。南面建筑高度约 ,为两层高的电子商务服务部门,底层部分架空与周围街区相通。建筑之上设有大型电子显示屏幕。北侧为步行街部分,临靠高约 的层商业建筑。广场西侧近400平方绿地,花坛西侧耸立着一座高3.08m的东方宝鼎,东侧安置了一座时鸣

14、钟,这是为纪念中国和瑞士建交50周年,瑞士人民赠送给上海人民的礼物,到正点,时钟会响起中国民歌旋律的钟声。广场东侧有管理用房、LED大屏幕、旱喷泉、停车场等设施。从步行街进入世纪广场,空间豁然开朗,既丰富了城市景观,又为游人提供了开阔的绿化休闲场所,同时世纪广场也是演出、商品展示、大型活动的理想场所。通过对广场周围情况、建筑高度、类型的分析可见,世纪广场主要是属于一种休闲绿化性质的节点广场。广场空间由两侧建筑围合、道路划分,界线比较明确,以区别于城市的其他部分,形成明确而完整的广场空间。这里有个同 ,广场内部的环境设计,特别是设施的齐全与特色性是至关重要的,这是营造此类广场气氛必要且重要的元素

15、。世纪广场处于南京路商业街的中段,其效果对于整段商业街氛围的控制应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在我看来,一定长度的步行街的设计,其重点应放在节点的精心设计之上,从而形成一个具有特色的城市区域。而对于南京路步行街的两个主入口来说,西边是一个足够大和规划合理的人民广场,东边的入口是“苹果”中国区的一个总体验店所围合起来的广场,也是其尾部的一个重要路标建筑。独特的建筑造型和品牌效应,虽然不是一个很高耸被人一眼就可以看到的建筑,但是没人不知道“苹果”是什么,前后入口用不同的建筑形式和商业品牌来作为步行街的标志,在这点南京路商业步行街对节点广场的设计来说无疑是十分成功的。步行街道路设计 中心道路南京路步行街

16、采用一块板的形式,无上、下街沿之分。道路宽度按两侧建筑之间的距离确定,最宽处约30m,最窄处约18m。道路中心线偏北1.3m处设4.2m宽“金带”,将“金带”的南边线作为路脊线,路脊线以南设7m宽的观光车道。路脊线以北7.2m,以南8.4m处各设一条盖板排水明沟。 与此同时而且鱼骨状向两侧纵深发展形成步行街区的为了使南京路步行街不断完善,规划还将向两侧支路延伸,形成鱼骨状步行街,在与南京路相交的12条南北道路中,5条有机动车通行外,其余7条支路都可形成特色专业步行街。正是这种多样性的包容,互相渗透与吸收,涵盖古今中外精粹,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发展向前的坚定,使南京路充满勃勃生机,展现出它百余年不落的繁华。作为上海绝对的“黄金地段”,它也是经营者必争之地,旅游者必到之处。历史上它是政治风云迭起之地,今天更是上海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展示之地。历史文化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