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高密市2020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末模拟试题 新人教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3755336 上传时间:2020-05-3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0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高密市2020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末模拟试题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山东省高密市2020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末模拟试题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山东省高密市2020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末模拟试题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山东省高密市2020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末模拟试题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山东省高密市2020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末模拟试题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东省高密市2020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末模拟试题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高密市2020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末模拟试题 新人教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省高密市银鹰文昌中学2020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末模拟试题 新人教版一、请选择:(将正确的选项填在表格内,每题2分共4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1、“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中的“此河”是指A黄河 B大运河 C淮河 D长江2、某同学举办主题为“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图片展览。下列图片应该入选“盛唐篇,的是A B C D3、中外交往源远流长。下列人物在中外文化交流中作出了突出贡献,其中生活在唐朝的是张骞 玄奘 鉴真 郑和A B C D4、下列关于科举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开创于唐初,废除于清末 B.通过分科考试选拨官员的制

2、度C.毫无公平公正性可言 D.看重门第,不利于选拔人才5、在郭沫若题写的对联“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中所称颂的现实主义诗人是A.李白 B.李商隐C.白居易 D.杜甫6、1038年少数民族首领元昊建立的政权在右图A、B、C、D中的哪一处?7、2020年6月1日,元代画家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的两部分剩山图和无用师卷分别珍藏海峡两岸多年后,实现历史性的合璧展览。下列画家及作品与黄公望同一时代的是A.顾恺之洛神赋图 B.吴道子天王送子图 C.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D.赵孟頫秋郊饮马图8、南宋时,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这说明南方 A.自然资源十分丰富 B.地理位置重要 C.已成为全国经

3、济重心D.交通十分发达9、明清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时期,以下对巩固多民族国家作用巨大的有郑和下西洋 雅克萨反击战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土尔扈特回归祖国 A B C D10、小明发现了一张破损的古地图,依稀能看出“辽阳行、岭北行省”等字。绘制这张地图的朝代不早于 A汉朝 B唐朝 C元朝 D明朝11、“蓝蓝的天空,清淌的湖水,绿绿的草原,这是我的家。奔驰的骏马,洁白的羊群”蒙古族歌手腾格尔的这首经典名曲天堂,我们经常吟唱。在我国历史上,蒙古族曾建立一个疆域空前辽阔的元王朝,其建立者是A成吉思汗 B忽必烈 C完颜阿骨打 D耶律阿保机12、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

4、阳之郊。”“八股之害等于焚书”是说二者都A削弱了儒学地位 B钳制了人们的思想C损害了国家的统一 D引发了文字狱13、辛弃疾(如右图)是两宋时期“豪放派”词风的重要代表,他的词气势豪迈,雄健奔放。下列各项中,属于辛弃疾词作的是A“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B“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C“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D“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14、右边是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对八股取士的评价,你认为八股取士与焚书坑儒的相同之处是 为了加强思想统治强化了中央集权统治 有利于文化的发展 摧残了文化控制了思想A B C D15、如右图所示,从图一到图二政治制度的变革发生在 A秦朝 B汉朝

5、 C唐朝 D明朝16、在我国东南沿海一带广为流传一首民谣:“天皇皇,地皇皇,莫惊我家小儿郎;倭寇来,不要慌,我有戚爷会抵挡。”这首民谣反映的是哪一历史时期的史实A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17、“北京王麻子剪刀”是享誉海内外几百年的中华老字号,其生产技术曾在“中国17世纪工艺百科全书”中被详细介绍。该书是A.齐民要术 B.本草纲目 C.天工开物 D.徐霞客游记18、2020年5月由朝鲜国家级艺术团血海歌剧团潜心50载创作的大型歌舞剧红楼梦登陆北京电视台大剧院,就此开始该剧在中国为期一个月的巡回演出。血海歌剧团之所以选择红楼梦创作大型歌舞剧,主要是因为这部小说A情节曲折离奇 B反映了中韩友谊

6、C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D是中国最早的小说19、“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成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下列史实哪一项与此盟约无关A辽军攻宋发生澶州之战 B北宋应允给辽岁币C以后辽宋之间保持和平局面 D宋辽以淮水到大散关为界20、在某校组织的一次历史人物竞猜活动中,当主持人说道:“元代著名的书画家、书法劲秀雄健,功力深厚、画作被誉为神品。”茗茗同学立即作出了正确的回答:他是 A张择端 B顾恺之 C颜真卿 D赵孟頫二、非选择题:21、阅读下面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 据报道:2020年开封市“大宋

7、年文化节”新闻发布会在郑州举行。为进一步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活跃春节期间广大群众的旅游生活,中共开封市委,市政府努力打造年文化品牌,确定于2020年春节至正月十五期间,正式推出开封市“大宋年文化”届时将举办规模盛大,多次多彩的宋文化民俗庙会、灯会、展演等系列活动。 2020年2月9日豫台网讯根据材料一,指出开封市“大宋年文化节”举办的目的和主要活动内容。(4分)材料一中的“大宋”在定都开封期间,出现过哪些与之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3分)材料二 北宋东京城内人口稠密,居民超过百万,是中国最大的城市,城里买卖和居住的地方已经分不清,随处可开设商店,商品可以在白天,夜间交易。三鼓以后还可夜市,通宵不

8、绝。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北宋东京的商业繁荣有哪些特点?(2分)北宋大画家张择端在他的一幅美术作品中对东京的繁华景象进行了描绘,这幅著名的绘画作品是什么?(2分)材料三:一位法国学者说,(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在经济和人民日常生活方面,中国是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国家。(3)从经济、科技方面举出宋代三项领先世界的事例。(6分)22、自古以来,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维护国家统一和加强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永恒不变的追求,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文成公主入藏,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同时,带去许多工艺品,谷物,菜子,药

9、材、茶叶以及历法、生产技术与各种书籍,大大促进了与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进步。材料二: 掣签所用金奔巴瓶(图一) 郑成功收复台湾(图二)材料三: 公元前60年,西汉在新疆地区设立西域都护,新疆正式成为我国中央政权的一个地方行政区。清朝时进一步加强了对这一地区的管辖。材料四: 1661年-1662年,郑成功打败了荷兰殖民者,收复了台湾。请回答:(1)唐朝实行什么样的民族政策?(2分)文成公主入藏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2)材料二中的图一反映了哪一朝代与西藏地区的关系?(2分)为了加强这一地区的管辖,当时的中央政府还采取了哪些措施?(4分)(3)为了加强对新疆地区的管辖,清朝采取了哪些措施?(4分

10、)(4)依据所学知识和上述材料,你可得出什么结论?(2分)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国别人物内容结果唐天竺玄奘西行取经游历16年,带回许多佛经唐日本鉴真6次东渡对日本文化的影响很大(1)根据材料二说明唐朝在对外交往中实行了什么政策?(2分)上表中玄奘的著作是什么?(2分)材料二:“观夫海洋,洪涛接天,巨浪如山而我之云帆高张,昼夜星驰,涉彼狂澜,若履通衢。”以上描述了郑和下西洋的情景。(2)请说明郑和下西洋发生的起止时间?(2分)他最远到达什么地方?(2分)(3)请你用一句话评价一下郑和在历史上的地位。(2分)材料三 从对外关系上说,隋唐宋元都居于主动地位,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显然逆转了倭寇

11、沿海骚扰,为南方各地带来了极大的破坏。明清之际,西方资本主义已在兴起,而中国的专制者对于世界形势一无所知。(4)是什么政策导致了清朝政府“对于世界形势一无所知”? (1分)该政策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5)综合以上材料,联系清朝时期对外关系逆转带来的巨大变化,你得到了什么启示?(2分)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舟所以比人君(指皇帝),水所以比黎庶(指百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以铜为镜可以下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材料二:“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1)材料一中的第一句话反映了唐太宗认识到了什么?(2分)反映在政策上有哪些表现?(4分)(2)被唐太宗比作“镜子”的著名谏臣是谁?(1分)在唐太宗统治期间初被称为什么?(2分)(3)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皇帝统治时期的情况?(1分)(4)材料一、二所反映的两位君王在统治政策上有哪些相同点?(写出2点)(4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ADDBDCCCAC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BDCDDCCCDD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模拟试题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