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人才梯队管理)第章工程管理人才培养与教学体系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3753100 上传时间:2020-05-30 格式:DOC 页数:60 大小:123.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人才梯队管理)第章工程管理人才培养与教学体系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2020(人才梯队管理)第章工程管理人才培养与教学体系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2020(人才梯队管理)第章工程管理人才培养与教学体系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2020(人才梯队管理)第章工程管理人才培养与教学体系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2020(人才梯队管理)第章工程管理人才培养与教学体系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人才梯队管理)第章工程管理人才培养与教学体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人才梯队管理)第章工程管理人才培养与教学体系(6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4章 工程管理人才培养与教学体系本章介绍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的主要就业领域,现代工程对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的要求,包括知识体系、能力和职业道德要求,我国和国际上工程管理领域的执业资质制度。通过本章学习,应达到以下目标:(1)了解建设工程管理行业人才需求;(2)熟悉工程管理行业择业导向;(3)了解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与教学体系(4)了解我国工程管理界的职业资质制度知识要点能力要求相关知识行业人才需求(1)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的要求;(2)行业择业导向;(3)建筑业相关职位(1)人才需求状况与分析;(2)知识、能力、职业道德要求;(3)施工、监理、房地产、咨询相关职位;人才培养与教学体系(1)专业的教学体系

2、;(2)专业的课程体系;(3)能力培养和教学(1)人才培养对学生的要求;(2)人才培养对教师的要求;(3)工程管理学习方法建议职业资质制度(1)我国的执业资质制度;(2)执业资质人员培训;(1)相关领域执业资质制度;(2)执业资质认证方法;人才需求、知识、能力、职业道德、择业导向、教学体系、课程体系、职业资质。引例 莱昂莫伊塞夫莱昂莫伊塞夫(Leon Moisseiff 18721943)1872年出生于拉脱维亚,1891年19岁时移民美国,5年后取得土木工程学位并入美国籍,他加入纽约市桥梁处并成为一名著名的桥梁理论家和设计师,他是纽约市华盛顿大桥的设计师。1925年工程师约瑟夫斯特劳斯(Jo

3、seph Strauss)需要人手帮他设计旧金山金门大桥,他通过著名工程师查尔斯艾利斯(Charles Ellis)找到当时极负盛名的桥梁设计专家莫伊塞夫,双方一拍即合。莫伊塞夫同艾利斯为金门大桥的设计开展了紧密的合作,莫伊塞夫在风荷载设计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将莫伊塞夫的柔性设计(deflection theory of suspension bridges)理论运用于金门大桥的设计,以柔性的桥身抵抗金门湾常有的阵风。莫伊塞夫相信他可以把桥建得比任何以前的悬索桥都要轻、细、长,他认为一半以上的由风产生的应力是可以通过悬索传递到锚墩上去的。由于莫伊塞夫和艾利斯解决了悬索桥的设计问题,斯特劳斯

4、决定将原设计的悬臂悬索混合结构改为悬索结构,用较少的钢材和较短的施工时间建成金门大桥。这样,莫伊塞夫和艾利斯的技术攻关加上艾温莫洛(Irving Morrow)的设计工作,著名的金门大桥得以建成。1937年莫伊塞夫应用他的柔性设计理论修改塔科马大桥的设计方案,使得建桥预算从1 100万美元降到600万美元并成功获得有关当局的批准建造。然而这一次他走得太远,跨高比高达350倍的柔性桥梁获得了“舞动的格蒂”(Galloping Gertie)的外号,大桥建成后4个月即在风中倒塌了。大桥的倒塌也意味着莫伊塞夫职业生涯的结束,三年后他在一次心脏病突发中逝世。4.1 建设工程管理行业人才需求国家统计局公

5、布数据显示,2010年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78140亿元,比上年增长23.8%,增速比上年回落6.2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9.5%。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48267亿元,同比增长33.2%,比上年加快17.1个百分点。1998年国内住房改革以来,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房地产开发投资明显加快,房地产市场成为国内经济发展第一支柱产业。据测算,对于上海的经济增长来说,房地产业直接拉动约17%,间接拉动达3%7,房地产占上海GDP比重近25%。随着改革的深化,建筑业产业组织结构将逐步由目前的以总承包企业为龙头,以独立施工企业为骨干,以专业分包和劳务企业为依托的产业组织结构向以综合承

6、包企业为龙头,以众多专业化分包企业为依托,以项目为合作基础的协力生产体系发展。无论是目前还是将来的产业组织结构,都要求总承包企业和综合承包企业为技术和知识密集的管理型企业,专业分包企业和劳务企业为技艺密集型或技能密集型企业。其中,以知识密集型为特点,以经营管理和技术管理为主体的人才需求主要包括以下两类:一是复合型人才。懂技术会经营的人才;熟悉建筑管理又熟悉技术、经济、法律的人才;懂建筑技术又懂建筑材料的人才;懂建筑技术又懂定额概预算的人才;从事工程建设监理和工程咨询服务的人才;科研开发型人才;项目管理、房地产经营人才等。二是专业技师与管理人才。设计师、建筑师、电气工程师、暖通与空调工程师、土建

7、工程师、工程预算人员、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工程质量安全管理人员等。4.1.1 我国工程管理人才需求状况与分析建筑业与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密切相关,对国民经济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达39798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3%;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中国建筑业交出了令人满意的成绩单:全年完成总产值95206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3.9%),同比增长24%,建筑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达70.1亿平方米,同比增长19%。与建筑业密切相关的工程项目开建方面,则发生了有增有减的变化。2010年全国累计施工项目471863个,同比增加20601个;施工项目计划总

8、投资522161亿元,同比增长23.1%。2010年全国新开工项目330049个,同比减少9746个;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190805亿元,同比增加25.6亿元。开工项目的减少而投资总额却在增加,佐证了我国工程建设正向大型、巨型的标志性项目挺进,建筑业企业依靠综合实力参与市场竞争的趋势方兴未艾。增长数字表明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很快,而建筑业呈现的是更快的增长速度。我国建筑业的快速发展与具有一支一定规模的工程管理人才队伍有关。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我国的执业资格制度不断规范和完善,工程管理人员队伍在逐渐扩大,一支初具规模的高水平、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正在形成,这些人员已成为工程管理行业的中坚力量。知识链接

9、2010年建筑业基本情况2010年是“十一五”收官之年,在党中央、国务院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等一系列政策作用下,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建筑业在大规模投资拉动下,呈现平稳增长的态势。全国建筑业企业(指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不含劳务分包建筑业企业,下同)完成建筑业总产值95206亿元,比上年增加18398亿元,增长24%;完成竣工产值52981亿元,比上年增加5715亿元,增长12.1%;房屋建筑施工面积70.06亿平方米,比上年增加11.2亿平方米,增长19%;签订合同总额为169074亿元,比上年增加355

10、45亿元,增长26.6%;实现利润3422亿元,同比增长25.9%。到2010年底,共有建筑业企业70061个,比2009年减少1.1%;从业人数为4043.37万人,同比增长10.1%;按建筑业总产值计算的劳动生产率为205883元/人,比2009年同期增长11.2%。到2010年底,全国建筑业企业为70061个,比上年同期减少756个。从2009年起,连续两年建筑业企业数量小幅回落。虽然建筑业企业数量减少,但总产值、增加值逐年稳步增长,产业集中度有所提高。全国建筑业企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建筑业企业数量为6939个,比2009年减少127个。国有及国有控股建筑业企业数量占全国建筑业企业总数的

11、比重自1997年以来呈逐年减少的趋势,2007年为13.3%、2008年为12.3%、2009年为9.98%、2010年为9.9%。全国建筑业企业从业人数连续多年稳定增长。2010年从业人数为4043.37万人,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从业人数为895.9万人,占全部从业人数的22.2%。“十一五”期间,各年从业人数增长率分别为6.6%、8.9%、5.8%、10.8%、10.1%,年平均增长8.4%。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国家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和近期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建筑业吸纳了大量劳动力,从业人数稳步增加,建筑业从业人数占全社会就业人数的比重也逐年递增。1980年建筑业从业人数648万

12、人,约占全社会就业人数的1.5%;到2010年,建筑业从业人数达到4043.37万人,约占全社会就业人数的5%。建筑业不仅直接拉动了国民经济增长,同时吸纳了城市化及农村结构调整所转移的大量富余劳动力,有力支持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三农”问题的解决。2010年,全国建筑业从业人员超过百万人的省份共14个,比上年增加1个,这14个省份建筑业从业人员占全国建筑业从业人员总数的81.3%。其中有五个省建筑业从业人员超过200万人,分别是:江苏576.81万人、浙江548.84万人、山东305.09万人、四川298.15万人、河南221.28万人,都是传统建筑业发达地区。2010年各地区建筑业劳动生产

13、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按建筑业总产值计算的劳动生产率全国平均为205883元/人,比上年提高11.2%。劳动生产率最高的地区是天津,其次是上海和湖北,分别为368151元/人、346105元/人和268778元/人。陕西、北京和广东分列第四、第五和第六,分别为263028元/人、254765元/人和245702元/人。从业人员超过200万人的省份中,只有浙江省建筑业劳动生产率略高于全国平均值,江苏、山东、四川和河南省劳动生产率均低于全国平均值。因此,传统建筑业发达地区依然存在着效率低下、发展质量不高的问题,迫切需要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1)工程管理人才队伍面临新要求“十二五”期间,我国

14、将进一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大科技投入,建设节约型社会,建筑业也将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创新转变增长方式。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新材料将被广泛应用。掌握高新建筑施工技术、能操作会管理的技能型人才,势必成为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21世纪头20年,是建筑业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期。建筑企业要想获得竞争优势,就必须向管理要效益,向技术要质量,依靠提高全员劳动生产率为企业发展注入新动力。加入WTO后,建筑业还面临着国际建筑市场竞争中的机遇和挑战。我国建筑企业要想在国际竞争中立足,就必须拥有一大批懂国际工程承包的项目管理人才、懂工程索赔的合同管理人才和懂技术善经营的工程管理人才。(2)现有工程管理人才不能适

15、应建筑业发展要求结合建筑业说明。工程管理行业现有人才队伍数量、素质和结构都还不能很好适应建筑行业发展的需要。建筑业人才总量不足,建筑技术人员短缺,建筑专业人才仅占从业人员总数的14.89%。当前,建筑业需要专业人才700万人,而现在仅有349万人,缺口超过50%。人才短缺突出表现在建筑施工、建筑设备、建筑装饰和建筑智能四个专业领域(见表4-1)。表4-1 建筑施工、建筑设备、建筑装饰和建筑智能人员状况及未来10年人才需求表建筑专业从业人员(万人)工程管理人员(万人)生产操作人员(万人)目前需补充目前需补充目前需补充建筑施工3036370031060027252100建筑设备850103051150799880建筑装饰44398055100387880建筑智能100200105090150由表4-1可知,未来十年工程管理人才缺口巨大,共需补充900万人。其中建筑施工领域需600万人,建筑设备领域150万人,建筑装饰领域100万人,建筑职能领域50万人。建筑专业人才素质也有待提高,专业人才中高学历、高职称人员所占比例较低。过去几年,建设部人事教育司曾对建筑施工、设备安装、机械化施工、市政工程施工、建筑装饰、构配件生产和建筑机械行业进行抽样调查,统计数据显示:建筑专业人才中研究生占0.11%、本科生12.65%、专科生36.79%、中专生5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