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工作计划)马关县年度医改工作总结与工作计划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3752352 上传时间:2020-05-30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68.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工作计划)马关县年度医改工作总结与工作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2020(工作计划)马关县年度医改工作总结与工作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2020(工作计划)马关县年度医改工作总结与工作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2020(工作计划)马关县年度医改工作总结与工作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2020(工作计划)马关县年度医改工作总结与工作计划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工作计划)马关县年度医改工作总结与工作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工作计划)马关县年度医改工作总结与工作计划(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马关县2011年医改工作总结及2012年医改工作计划今年是深入推进新医改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我县医改工作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医改部门的指导下,按照省、州对医改工作的部署和要求,紧紧围绕医改五项重点工作,加强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强化领导、精心组织、积极推进医改工作的进展,现将我县2011年开展医改工作情况总结如下:一、2011年医改工作组织落实情况今年是实施医改三年目标的最后一年,面对十分繁重的医改任务,围绕群众健康权益,针对群众看病就医的突出问题,用改革的手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和矛盾,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注重组织保障。抽调了县卫生局、县食药监局和县人社局各一名同

2、志到县发改局组织县医改办,负责全县医改工作的日常事务办理。将县医改办设在法改局,利于工作统筹协调和开展。二是明确目标,细化任务。围绕2011年医改重点工作目标,我县对今年医改重点工作进行了细化、量化,逐条分解工作任务,细化工作安排,明确责任部门,确保落到实处。为此,县人民政府与各责任单位签订了2011年度医改目标责任书。三是注重机制建设。初步建立了基层医疗机构多渠道补偿机制,推进运行机制转变,为完成基层医疗机构回归公益性的改革目标奠定了基础。四是注重合力推进。区各有关部门紧紧围绕医改工作大局,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密切配合,形成了推进工作的强大合力,确保了医改有力、有效。二、五项重点改革工作进展

3、情况(一)、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1巩固扩大基本医疗保障覆盖面,基本实现全民医保。目标任务:(1)提高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力争城镇职工医保和城镇居民医保参保人数达到3.7万人,参保率提高到90%以上。解决各类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及困难企业职工参保问题,全面落实医保待遇。积极推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和农民工参加职工医保。促进失业人员参保。落实灵活就业人员、未建立劳动关系的农民工等人员选择性参保政策。进展情况:已完成。2011年全县城镇居民参保人数为1.51万人,参保率达94%,完成了州局下达1.7万人目标任务数的89%;全县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已达1.82万人,参

4、保率达94%,完成州局下达2万人目标任务数的91%,百分之百解决了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和困难企业职工的参保问题;目标任务(2)进一步巩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覆盖面,参合率稳定在92%以上。进展情况:我县巩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201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为30.82万人,参合率达93.62%,为历年来最高水平。2全面提升基本医疗保障水平,增强保障能力。目标任务:(3)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筹资标准。成年城镇居民医保筹资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312352元,其中:人均财政补助242282元(中央财政补助124元,地方财政补助118158元),个人缴费70元;特殊困难居民由政府全

5、额补助。学生儿童筹资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212242元,其中:人均财政补助202232元(中央财政补助124元,地方财政补助78108元),个人缴费10元;困难学生由政府全额补助。新农合筹资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230元,其中:人均财政补助200元(中央财政补助124元、地方财政补助76元),个人缴费30元。各级地方财政配套补助按省、州财政下达预算计划执行。进展情况: 已完成。 提高城镇居民和新农合筹资标准。提高城镇居民医保筹资标准,成年城镇居民医保筹资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312元352元,其中:人均财政补助242元282元(中央财政补助124元,地方财政补助118元158元),个人缴费70元;特殊困

6、难居民由政府全额补助。学生、儿童筹资标准提高到每人年212元242元,中:人均财政补助202元232元(央财政补助124元,地方财政补助78元108元),个人缴费10元;困难学生由政府全额补助。2010年度提高10元,达到30元,中央、省级财政补助200元。提高新农合筹资标准:新农合筹资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230元,其中:人均财政补助200元(中央财政补助124元、地方财政补助76元),个人缴费30元。目标任务:(4)全面开展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门诊统筹,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使用的医保目录内药品和收取的一般诊疗费按规定纳入支付范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诊费用报销比例明显高于县级以上医院。积极探索城镇

7、职工医保门诊统筹。进展情况:已完成。我县新农合门诊统筹率已达100%;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诊报销比例明显高于县级医院(乡镇级40%、县级辅助检查35%)。目标任务:(5)明显提高保障水平。城镇职工医保住院费用政策范围内平均报销比例提高到75%以上,个人负担比例不超过25%;城镇职工医保政策范围内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达到当地职工年平均工资的6倍以上。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力争达到70%左右;确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政策范围内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分别达到当地居民年可支配收入和全国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的6倍以上,且均不低于5万元。 进展情况:已完成。住院报销比例比2010年平均提高

8、了五个百分点,城镇居民最高支付限额比2010年提高0.5万元,达3万元;新农合最高支付限额比2010年提高2万元,达5万元。目标任务:(6)积极开展提高重大疾病医疗保障水平试点,推开提高儿童白血病、先天性心脏病保障水平试点;并在总结评估基础上逐步增加试点病种。进展情况:目前此项工作正在开展过程中。目标任务:(7)全面提高医疗救助水平。按照新农合标准,全额资助10.0016万人农村低保对象、五保供养对象和边境县(市)边境一线以行政村为单位的农村居民参加新农合。按照城镇居民医保标准,资助5898人符合条件的城镇低保对象、丧失劳动能力的一、二级重度残疾人、无社会养老金或单位退休金等固定收入的60周岁

9、以上低收入老年人参加城镇居民医保。规范管理,精简程序,全面推行医疗救助“一站式”即时结算方式,取消救助病种限制和救助起付线,开展门诊救助,政策范围内住院自付费用救助比例原则上不低于50%,逐步探索大病救助办法。及时下拨医疗救助资金,救助资金结余率控制在当年筹集基金总额的15%以内。强化基金管理和监督,建立绩效考核制度。鼓励社会力量向医疗救助慈善捐款,拓宽筹资渠道。进展情况:已完成。对城乡困难患病群众实施医疗救助11152人,支付救助金373.06万元,其中:通过“一站式”即时结算救助1381人,救助金86.62万元。目标任务:(8)继续落实生育费用纳入居民医保范围。将参保居民中符合计划生育政策

10、规定的育龄妇女生育医疗费用纳入居民医保基金支付范围,落实医保基金补助政策。进展情况:已完成。生育费用已纳入居民医保范围。3提高基本医疗保障经办管理水平,方便群众就医结算。目标任务:(9)加快城镇医保和新农合异地持卡就医联网结算。继续推广就医“一卡通”等办法,加强异地就医结算能力建设。实现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参合人员统筹区域内医疗费用即时结算(结报)和异地持卡就医购药联网即时结算。积极做好农民工等流动就业人员医疗保险关系跨制度、跨地区转移接续工作,开展以异地安置退休人员为重点的就地就医、就地结算服务,研究缴费年限累计计算相关问题,逐步做到手续简便、流程规范、数据共享,方便广大参保人

11、员接续基本医疗保险关系和享受待遇。进展情况:按照文山州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州级统筹实施办法和文山州城镇职工大病补充医疗保险实施办法的要求,自2011年1月1日起,我县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由县级统筹转化为州级统筹,6月30日推行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省内就医“一卡通”。城镇职工医保住院费用政策范围内平均报销比例提高到75%以上,个人负担比例不超过25%;城镇职工医保政策范围内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达到当地职工年平均工资的6倍以上。城镇居民医保住院费用支付比例达到70%;城镇居民医保政策范围内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达到当地居民年可支配收入的6倍以上。目标任务:(10)加强医疗保险基金收支预算管理。建立基金运行分

12、析和风险预警制度,控制基金结余,提高使用效率。城镇职工医保统筹基金当年结余率原则上控制在当年统筹基金收入的15%左右,累计结余原则上控制在6个月9个月平均支付水平;城镇居民医保统筹基金结余控制在合理水平;新农合统筹基金当年结余率控制在15%以内,累计结余不超过当年统筹基金的25%。完善措施,确保统筹基金平稳运行。进展情况:已完成。按照国家各类医保基金“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原则,加强对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使用管理,合理控制城镇职工医务人员基金、城镇居民保险基金和新农合基金使用,对基金运行过程和监督检查,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确保资金安全有效进行,提高资金的使用率。新农合统筹基金当年

13、结余率控制在15%以内,累计结余不超过当年统筹基金的25%,2011年统筹基金当年结余率为42.24%,累计资金结余率为28.95%。未完成原因:一是中途筹资标准提高;二是年初制定的补偿标准低。目标任务:(11)发挥医疗保障对医疗服务供需双方的引导和对医药费用的制约作用。对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的,在医保支付比例上给予倾斜。改革医疗保险支付方式,大力推行按人头付费、按病种付费、总额预付;选择临床路径明确的疾病开展付费方式改革。探索建立医疗保险经办机构与医疗机构、药品供应商的谈判机制,发挥医疗保险对医疗服务和药品费用的制约作用。进展情况:已完成。2011年初,按照州发改委的要求,发改部门对8个单

14、病种付费进行了调查;在报销比例上基层医疗机构报销比例比县级报销比例高。其他工作尚未开展。目标任务:(12)研究探索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医保网和新农合网“三网”并网互联方案,推动医药卫生“一网通”建设。进展情况:已完成。社会保障卡发卡率达100%,制卡数据上报准确,规范建立了相应的管理文档。“研究制定了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医保网和新农合网“三网”并网互联方案,推动医药卫生一网通建设”此项工作未开展。目标任务:(13)加强医疗保险对医疗服务的监管。加强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动态管理,完善医疗保险诚信等级评价制度,推行定点医疗机构分级管理,进一步规范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药店的服务行为。研究逐步将医保对

15、医疗机构服务的监管延伸到对医务人员医疗服务行为的监管。依法加大对欺诈骗保行为处罚力度。进展情况:人社部门对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有相应的管理制度,药监部门按照药品管理法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麻醉药品与精神药品管理条例药品流通管理办法等对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进行管理,其他工作在逐步完善中。目标任务:(14)巩固完善城镇居民医保州级统筹制度,城镇职工医保实现州级统筹。研究探索新农合县级统筹。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城乡统筹,稳步推进经办管理资源整合。做好各项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政策和管理的衔接,实现信息共享,避免重复参保。进展情况:已完成。自2011年1月1日起,我县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由县级统筹转化为

16、州级统筹,6月30日推行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省内就医“一卡通”。(15)做好城乡居民大病补充医疗保险工作。按照医改有关政策,加快推进城镇居民的大病补充医疗保险工作,进一步拓宽大病补充医疗保险覆盖范围,争取将全县城镇居民纳入大病补充保险统筹范围;积极开展新农合大病补充医疗保险,提高农村居民医疗保障水平。进展情况:已完成。2011年进行筹资,2012年开始实施城镇居民大病补充医疗保险,筹资标准正常群体为50元/人,特殊群体为15元/人;最高支付限额6万元。新农合大病补充医疗保险开展情况;大病的种类(共13类):恶性肿瘤(包括各种癌症、肉瘤、白血病及颅内实质肿瘤)、肾功能衰竭、器官移植、系统性红斑狼疮、再生障碍性贫血、脑瘫、先天性房间隔缺损、先天性室间隔缺损、先天性动脉导管未闭、先天性肺动脉瓣狭窄、重症肌无力、重性精神病和心血管病介入性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