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暖通风与空调设计规范.doc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33718775 上传时间:2020-05-30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采暖通风与空调设计规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采暖通风与空调设计规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采暖通风与空调设计规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采暖通风与空调设计规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采暖通风与空调设计规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采暖通风与空调设计规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采暖通风与空调设计规范.doc(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采暖通风与空调设计规范(一)4.。3 散热器采暖431 选择散热器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 散热器的工作压力,应满足系统的工作压力,并符合国家现行有关产品标准的规定;2 民用建筑宜采用外形美观、易于清扫的散热器;3 放散粉尘或防尘要求较高的工业建筑,应采用易于清扫的散热器;4 具有腐蚀性气体的工业建筑或相对湿度较大的房间,应采用耐腐蚀的散热器;5 采用钢制散热器时,应采用闭式系统,并满足产品对水质的要求,在非采暖季节采暖系统应充水保养;蒸汽采暖系统不应采用钢制柱型、板型和扁管等散热器;6 采用铝制散热器时,应选用内防腐型铝制散热器,并满足产品对水质的要求;7 安装热量表和恒温阀的热水采暖系统不宜

2、采用水流通道内含有粘砂的铸铁等散热器。432 布置散热器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 散热器宜安装在外墙窗台下,当安装或布置管道有困难时,也可靠内墙安装;2 两道外门间的门斗内,不应设置散热器;3 楼梯间的散热器,宜分配在底层或按一定比例分配在下部各层。433 散热器宜明装。暗装时装饰罩应有合理的气流通道、足够的通道面积,并方便维修。434 幼儿园的散热器必须暗装或加防护罩。435 铸铁散热器的组装片数,不宜超过下列数值: 粗柱型(包括柱翼型) 20片细柱型 25片长翼型 7片436 确定散热器数量时,应根据其连接方式、安装形式、组装片数、热水流量以及表面涂料等对散热量的影响,对散热器数量进行修正。

3、437 民用建筑和室内温度要求较严格的工业建筑中的非保温管道,明设时,应计算管道的散热量对散热器数量的折减;暗设时,应计算管道中水的冷却对散热器数量的增加。438 条件许可时,建筑物的采暖系统南北向房间宜分环设置。4.39 建筑物的热水采暖系统高度超过50m时,宜竖向分区设置。4.3.10 垂直单、双管采暖系统,同一房间的两组散热器可串联连接;贮藏室、盥洗室、厕所和厨房等辅助用室及走廊的散热器,亦可同邻室串联连接。注:热水采暖系统两组散热器串联时,可采用同侧连接,但上、下串联管道直径应与散热器接口直径相同。4.3.11 有冻结危险的楼梯间或其他有冻结危险的场所,应由单独的立、支管供暖。散热器前

4、不得设置调节阀。4.3.12 安装在装饰罩内的恒温阀必须采用外置传感器,传感器应设在能正确反映房间温度的位置采暖与通风设计规范(二)44 热水辐射采暖441 设计加热管埋设在建筑构件内的低温热水辐射采暖系统时,应会同有关专业采取防止建筑物构件龟裂和破损的措施。4.4.2 低温热水辐射采暖,辐射体表面平均温度,应符合表4.4.2的要求。表 4.4.2 辐射体表面平均温度()443 低温热水地板辐射采暖的供水温度和回水温度应经计算确定。民用建筑的供水温度不应超过60,供水、回水温差宜小于或等于10。444 低温热水地板辐射采暖的耗热量应经计算确定。全面辐射采暖的耗热量,应按本规范第42节的有关规定

5、计算并应对总耗热量乘以09095的修正系数或将室内计算温度取值降低2。局部辐射采暖的耗热量,可按整个房间全面辐射采暖所算得的耗热量乘以该区域面积与所在房间面积的比值和表444中所规定的附加系数确定。建筑物地板敷设加热管时,采暖耗热量中不计算地面的热损失。表4.4.4 局部辐射采暖耗热量附加系数445 低温热水地板辐射采暖的有效散热量应经计算确定,并应计算室内设备、家具等地面覆盖物等对散热量的折减。446 低温热水地板辐射采暖的加热管及其覆盖层与外墙、楼板结构层间应设绝热层。注:当使用条件允许楼板双向传热时,覆盖层与楼板结构层间可不设绝热层。447 低温热水地板辐射采暖系统敷设加热管的覆盖层厚度

6、不宜小于50mm。覆盖层应设伸缩缝,伸缩缝的位置、距离及宽度,应会同有关专业计算确定。加热管穿过伸缩缝时,宜设长度不小于100mm的柔性套管。448 低温热水地板辐射采暖系统的阻力应计算确定。加热管内水的流速不应小于025ms,同一集配装置的每个环路加热管长度应尽量接近,每个环路的阻力不宜超过30kPa。低温热水地板辐射采暖系统分水器前应设阀门及过滤器,集水器后应设阀门;集水器、分水器上应设放气阀;系统配件应采用耐腐蚀材料。449 低温热水地板辐射采暖系统的工作压力不宜大于0.8MPa;当超过上述压力时,应采取相应的措施。4410 低温热水地板辐射采暖,当绝热层辅设在土壤上时,绝热层下部应做防

7、潮层。在潮湿房间(如卫生间、厨房等)敷设地板辐射采暖系统时,加热管覆盖层上应做防水层。4411 地板辐射采暖加热管的材质和壁厚的选择,应根据工程的耐久年限、管材的性能、管材的累计使用时间以及系统的运行水温、工作压力等条件确定。4412 热水吊顶辐射板采暖,可用于层高为330m建筑物的采暖。4413 热水吊顶辐射板的供水温度,宜采用40140的热水,其水质应满足产品的要求。在非采暖季节,采暖系统应充水保养。4414 热水吊顶辐射板的工作压力,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产品标准的规定。4415 热水吊顶辐射板采暖的耗热量应按本规范第42节的有关规定进行计算,并按本规范第456条的规定进行修正。当屋顶耗热量

8、大于房间总耗热量的30时,应采取必要的保温措施。4416 热水吊顶辐射板的有效散热量应根据下列因素确定:1 当热水吊顶辐射板倾斜安装时,辐射板安装角度修正系数,应按表4416进行确定;表 4416 辐射板安装角度修正系数2 辐射板的管中流体应为紊流。当达不到最小流量且辐射板不能串联连接时辐射板的散热量应乘以118的安全系数。4417 热水吊顶辐射板的安装高度,应根据人体的舒适度确定。辐射板的最高平均水温应根据辐射板安装高度和其面积占顶棚面积的比例按表4417确定。 表4417 热水吊顶辐射板最高平均水温()4418 热水吊顶辐射板采暖系统的管道布置,宜采用同程式。4419 热水吊顶辐射板与采暖

9、系统供水管、回水管的连接方式,可采用并联或串联、同侧或异侧连接,并应采取使辐射板表面温度均匀、流体阻力平衡的措施。4420 布置全面采暖的热水吊顶辐射板装置时,应使室内作业区辐射照度均匀,并符合以下要求:1 安装吊顶辐射板时,宜沿最长的外墙平行布置;2 设置在墙边的辐射板规格应大于在室内设置的辐射板规格;3 层高小于4m的建筑物,宜选择较窄的辐射板;4 房间应预留辐射板沿长度方向热膨胀余地。注:辐射板装置不应布置在对热敏感的设备附近。4421 局部区域采用热水吊顶辐射板采暖时,其耗热量可按本规范第444条的规定计算。采暖通风与空调设计规范(三)45 燃气红外线辐射采暖451 燃气红外线辐射采暖

10、,可用于建筑物室内采暖或室外工作地点的采暖。452 采用燃气红外线辐射采暖时,必须采取相应的防火防爆和通风换气等安全措施。453 燃气红外线辐射采暖的燃料,可采用天然气、人工煤气、液化石油气等。燃气质量、燃气输配系统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 50028)的要求。454 燃气红外线辐射器的安装高度,应根据人体舒适度确定,但不应低于3m。455 燃气红外线辐射器用于局部工作地点采暖时,其数量不应少于两个,且应安装在人体的侧上方。456 燃气红外线辐射器全面采暖的耗热量应按本规范第42节的有关规定进行计算,可不计高度附加,并应对总耗热量乘以0809的修正系数。辐射器安装高度过高时,应

11、对总耗热量进行必要的高度修正。457 局部区域燃气红外线辐射采暖耗热量可按本规范第444条中的有关规定计算。458 布置全面辐射采暖系统时,沿四周外墙、外门处的辐射器散热量,不宜少于总热负荷的60。459 由室内供应空气的厂房或房间,应能保证燃烧器所需要的空气量。当燃烧器所需要的空气量超过该房间每小时05次的换气次数时,应由室外供应空气。4510 燃气红外线辐射采暖系统采用室外供应空气时,进风口应符合下列要求:1 设在室外空气洁净区,距地面高度不低于2m;2 距排风口水平距离大于6m;当处于排风口下方时,垂直距离不小于3m;当处于排风口上方时,垂直距离不小于6m;3 安装过滤网。4511 无特

12、殊要求时,燃气红外线辐射采暖系统的尾气应排至室外。排风口应符合下列要求:1 设在人员不经常通行的地方,距地面高度不低于2m;2 水平安装的排气管,其排风口伸出墙面不少于0.5m;3 垂直安装的排气管,其排风口高出半径为6m以内的建筑物最高点不少于lm;4 排气管穿越外墙或屋面处加装金属套管。4512 燃气红外线辐射采暖系统,应在便于操作的位置设置能直接切断采暖系统及燃气供应系统的控制开关。利用通风机供应空气时,通风机与采暖系统应设置联锁开关。46 热风采暖及热空气幕461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应采用热风采暖:1 能与机械送风系统合并时;2 利用循环空气采暖,技术经济合理时;3 由于防火防爆和卫

13、生要求,必须采用全新风的热风采暖时。注:循环空气的采用,应符合国家现行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和本规范第536条。462 热风采暖的热媒宜采用0103MPa的高压蒸汽或不低于90的热水。当采用燃气、燃油加热或电加热时,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 50028)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的要求。463 位于严寒地区或寒冷地区的工业建筑,采用热风采暖且距外窗2m或2m以内有固定工作地点时,宜在窗下设置散热器,条件许可时,兼做值班采暖。当不设散热器值班采暖时,热风采暖不宜少于两个系统(两套装置)。一个系统(装置)的最小供热量,应保持非工作时间工艺所需的最低室内温度,但不得低于5。

14、464 选择暖风机或空气加热器时,其散热量应乘以1213的安全系数。465 采用暖风机热风采暖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 应根据厂房内部的几何形状,工艺设备布置情况及气流作用范围等因素,设计暖风机台数及位置;2 室内空气的换气次数,宜大于或等于每小时15次;3 热媒为蒸汽时,每台暖风机应单独设置阀门和疏水装置。466 采用集中热风采暖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 工作区的风速应按本规范第312条的规定确定,但最小平均风速不宜小于015m/s;送风口的出口风速,应通过计算确定,一般情况下可采用515ms;2 送风口的高度不宜低于35m,回风口下缘至地面的距离宜采用0405m;3 送风温度不宜低于35并不得高于70。467 符合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管理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