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在园林设计中的重要性.doc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33716762 上传时间:2020-05-30 格式:DOC 页数:52 大小:8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植物在园林设计中的重要性.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植物在园林设计中的重要性.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植物在园林设计中的重要性.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植物在园林设计中的重要性.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植物在园林设计中的重要性.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植物在园林设计中的重要性.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植物在园林设计中的重要性.doc(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植物在园林设计中的重要性 城市园林绿化中,科学的植物种植除了满足植物的生理生态需要、场地功能需要和视觉景观需求以外,还必须对植物造景的效果进行预见。而现实的园林规划与植物造景中,在进行景观效果的预见时常常将生长在很好条件下的植物作为理想的造景效果标准,却没有考虑到种植地的立地条件、小气候、干扰等对植物本身的影响,因而城市植物造景中,大多数树木的生长体积、生长率都低于同等条件下自然界中的植物,致使其造景效果不能很好地表现出来。 植物在园林设计中的重要性 1.协调园林空间园林植物可以充当园林空间的协调者,因为植物的基本色彩是绿色,它使园林形成统一的空间环境色调,在变化多样中求得统一感,也使人们在绿

2、色的优美环境中感受到轻松与舒适。另外,园林空间无论是大是小,适当的运用植物材料往往能够使空间环境显得更为协调,如大空间选用体形高大的树种或以植物群体造景,小空间则选择体形相应较小的树种,便可满足空间比例、尺度协调的要求。2. 丰富园林空间植物多种多样的配置方式可满足园林不同空间风景构图的要求。采用三五成丛的自然式种植形式,有利于表现自然山水的风貌;采用成行成排的规则式种植形式,则宜于协调规整的建筑环境;宽阔的草坪,大色块、对比色处理的花丛、花坛可以烘托明快、开朗的空间气氛;而林木夹径,小色块、类似色处理的花境则更容易表现幽深、宁静的山林野趣。3. 3.创造园林空间园林绿地中不同植物配置形式,能

3、构成多样化的园林观赏空间,造成不同的景观效果。如果没有花草树木,园林中的山水、建筑以空阔的蓝天作为背景,会显得过分开敞、暴露,毫无园林情趣。用植物作为背景,限定某一个景区,则使其在建筑与山水周围产生尺度宜人,气氛幽静的空间环境。在园林设计中,可根据设计目的和空间性质(开阔、封闭、隐蔽等),相应地选取各类植物来组合不同的空间。高大树木不仅创造了幽静凉爽的空间环境,还创造了富有变化的光影效果;浓郁的树木,可以形成建筑与山水的背景,而树冠的起伏层叠,又构成园林空间四周的丰富变化;层次深远的林冠线,打破或遮蔽了由建筑物顶部与园林界墙所形成的单调的天际线,使园林空间更富于自然情调。4. 4.创造了良好的

4、生态环境各种花木具有不同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态学特征,能适应和利用不同的环境条件。在墙荫处栽植耐寒植物,如女贞、竹类等;背阴且能略受阳光之地,栽植桂花、山茶之类;阶下石隙中栽植常绿的阴性草.如阶沿草、书带草等;池沼、洼地边缘点缀垂柳;向阳处种植牡丹,这些植物不仅使园林增色添彩,还在很大程度上优化了生态环境。5. 5.体现了园林的景观主题主题原则是一个植物配置的纲领,通过这个纲领,确定要通过植物景观表现什么样的主题。这种景观常常需要一种或几种特定的乔木、灌木、花卉,进而形成一种独特的风格,继续延伸并扩大其内涵,形成一种文化与精神特征。 植物配置的设计方法 1.因地制宜,适地适生要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

5、、地理位置等各种自然环境条件配植树种,根据植物材料的自身特点和对环境要求来安排,根据树种对太阳光照的需求强度,合理安排配植的用地及绿化使用场所,根据绿地性质,使各种植物都能生长并生长得好。其次,要根据环保的要求进行配植树种。在众多的树木之中,有许多不只具有一般绿化、美化环境的作用,而且还具有防风、固沙、防火、杀菌、隔音、吸滞粉尘、阻截有害气体和抗污染等保护和改善环境的作用。因此,在城市园林、绿地、工矿区、居民区配置林木时,应根据各个地区环境保护的实际需要,配置适宜的树木。2. 不同的场所对植物配置有不同的要求商业区中的植物要求挺拔秀丽、高贵大方,在一些靠近商业门面的地方,还不能遮挡门面。因此,

6、不能选择太过浓郁的树木,而应多选择高大挺拔、树形优美、枝叶不太茂盛的植物。工业区的绿化一般较为简洁,除了必要的树木外,草地占了大部分面积。住宅小区环境对植物要求较高,因为住宅小区绿化除了绿化美化环境外,更重要的是它为住户提供了一个每天进行户外休闲的场所,植物配置应根据空间环境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配置手法。小区植物配置相对而言层次较为丰富,乔、灌、花、草结合,创造一个优美、生态、健康的休闲空间。水体是园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园林因为有了水,才显得有灵气,有秀气。因此,水体周围的植物配置也非常重要,水边植物应多采用亲用性植物、形态奇特植物和水生植物。3. 3.植物种类的选择要具有多样性自然界植物千奇百

7、态,丰富多彩,本身具有很好的观赏价值.我国地域广大,地理情况差异显着。不少地区有美丽的自然山水和天然植物群落,植物种类繁多,不同的园林植物又具有不同的生态和形态特征。它们的干、叶、花、果的姿态、大小、形状、质地、色彩和物候期各不相同,它们(主要指树木)在幼年、壮年、老年以及一年四季的景观也颇有差异。为使植物正常生长,充分发挥其观赏特性,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调查研究,园林植物的选择要以乡土树种为主,不能盲目引进推广外地园林植物,以保证园林植物有正常的生长发育条件,并反映出各个地区的植物风格。同时也不能忽视优良品种的引种驯化工作,以扩大和丰富园林植物的品种,提高植物配置艺术的水平。4. 4.植物配置要

8、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植物配置既要四季常青,又要四季变化,花开不断。园林植物的显着特色是其变换的季节性景观,运用得当,则形成春季繁花似锦,夏季绿树成荫,秋季叶色多变,冬季银装素裹,使游人有如身临其境般感受大自然的变化。总的配置效果应是三季有花、四季有绿。按季节变化可选择的树种有早春开花的迎春、桃花等;晚春开花的蔷薇、玫瑰等;初夏开花的木槿、紫薇和各种草花等:秋天观叶的红枫、银杏和观果的海棠、山里红等;冬季翠绿的汕松、龙柏等。在林木配置中,常绿的比例占1/31/4较合适,选择枝叶茂密,乔灌木搭配、有草坪设置,多样种植物搭配。另外,也可选用一些药用植物、果树等有经济价值的植物来配置,使游人心旷神怡。5.

9、 5.植物配置要层次分明,注重色块园林植物的配置应根据地形地貌配植不同形态色彩的植物,而且相互之间不能造成视角上的抵触,也不能与其他园林建筑及园林小品在视角上相抵触。一个空间内的植物配置.平面或立面,要根据树形高低、大小、落叶或常绿,做到主次分明,疏落有质。在植物配置设计时,要考虑长期与短期景观效果相结合,也要考虑达到某一特定效果所需的时间。在设计时可考虑将快长树和慢长树相搭配。适当考虑植物的生长空间与长势。若想在早期见效,可适当密植,几年后进行间移,但必须考虑到将来问移后的景观效果。6. 6.植物配置要与建筑物相协调在植物景观设计时,要注意植物与其周喇建筑小品以及水体等环境的和谐。建筑是形态

10、固定的实体,而植物是随季节产生变化的实物。植物丰富的自然色彩、柔美线条以及优美的姿态会给建筑以美感.使其生动活泼而富有季节变化的动势,从而使建筑与自然协调统一起来。无论何种水体,其主景、配景或小景都借助植物来丰富其景观。水中、水旁的植物姿态、色彩均增加了水体的美感。园中假山的花木配置,更要严格选择。以土为主的假山,乔灌木可以错综配植,品种可以多一些,构成浓荫蔽日,宛如自然的山林情趣;以石为主的假山,为了欣赏叠石和树木的姿态美,花木配植宜疏。 结语 园林中的植物是园林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绿地功能不同,对植物配置要求不同。同一功能的绿地,由于所处的位置、周围环境不同,对植物配置的要求也不同。园

11、林植物配置既要符合一般的艺术规律,又要有它独特的规律,必须根据自然地形和各个景区的特点,合理布局,更好地学习自然,吸取自然界浑厚、雄伟、淳朴、和谐的自然景观,丰富植物的配置手法。园林设计工作者在进行植物景观设计时,应根据具体位置和空间环境进行具体分析和体会,在创造良好生态环境的同时,只有重视植物材料中园林空间景观营造的应用,合理配置,才能创造出丰富多彩的园林空间。第一讲绪论;1.1植物造景的概念及作用;植物造景,就是利用乔木、灌木、藤木、草本植物来营;彩等自然美,配置成一幅幅美丽动人的画面,创造出优;植物作为一种有生命的园林要素,它不但能满足园林的;生长荣枯体现灵活多变的生命景观,在为人们提供

12、遮荫;的初级生产者,是大多数生物种类的栖息地,是园林景;随着生态园林建设的深入和发展以及景观生态学、全球;随着景观的概念范围不第一讲 绪论1.1 植物造景的概念及作用植物造景,就是利用乔木、灌木、藤木、草本植物来营造生命景观,并发挥植物的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配置成一幅幅美丽动人的画面,创造出优美的园林风景以供人们观赏。植物作为一种有生命的园林要素,它不但能满足园林的空间构成、艺术构图需要,更能以其自身的生长荣枯体现灵活多变的生命景观,在为人们提供遮荫、降暑、防灾等功能需求的同时,更是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者,是大多数生物种类的栖息地,是园林景观的生命象征。随着生态园林建设的深入和发展以及景观

13、生态学、全球生态学等多学科的引入,植物景观的内涵也随着景观的概念范围不断扩展,传统的植物造景概念、内涵等已不能适应生态园林的需求。植物造景不再仅仅是利用植物来营造视觉艺术效果的景观,它还包含着生态上的景观、文化上的景观甚至更深更广的含义。植物造景在当今社会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园林植物除有净化空气、降低噪音、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环境和气候、防风及庇荫的基本功能外,在园林空间艺术表现中还具有明显的景观特色。园林植物造景,不仅可以改善生活环境,为人们提供休息和文化娱乐活动的场所,还为人们创造游览、观赏的艺术空间。它给人以美的享受,是自然风景的再现和空间艺术的展示。利用植物来创造优美的景观,使人

14、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是园林植物造景的现实意义。1.2 我国植物造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1.2.1 我国植物造景现状植物景观不仅能创造优美、舒适的人居环境,还能改善我们的生存环境。现在,由于环境恶化,人类愈来愈渴望回归大自然。我国的园林建设也开始以植物景观为主,建设生态园林以满足各方面的需要。此外,近年来各地积极营建森林公园,相关部门也纷纷设立自然保护区、风景区。城市园林在植物配置上,不仅注重植物的造景功能,更注重植物的抗污功能。目前,我国植物造景在风格上有了规则式、自然式、混合式、抽象式之分;手法运用也多种多样,孤植、对植、群植、风景林、垂直绿化等等,各自生辉;空间造型上更注重多样统一、调和与对比

15、、对称与均衡、比例与尺度、韵律与节奏等造型艺术规律。植物配置也作了基调与副调、主调与配调的区别,以上种种都表明了我国植物造景水平的提高。然而,不难发现,我国植物造景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除少数大城市如杭州的园林植物造景的科学性及艺术性的水平较突出外,大部分还与国际水平相差甚远。我国素有“园林之母”的美称,但对园林植物的利用却很少,目前在我国大多数园林中,应用于园林绿地的植物不超过200 种,用于绿地常见的园林树种仅有雪松、悬铃木、香樟、龙柏、大叶黄杨、海桐等十几种,草本观赏植物更为贫乏,全国各地几乎千篇一律:一串红、三色堇、金盏菊、鸡冠花、万寿菊、百日草等十几种,且大多数的园林植物是从

16、国外引种的,我国特有的观赏植物栽培不多。其次,在选种育种培育优良及新品种方面较落后。再者,受市场经济的冲击及传统的古典造园理论的影响,在园林建设中人文景观投资大,占地多,植物造景仍局限在传统的种类及配置方式上。1.2.2 我国植物造景发展趋势放眼世界,可知国外不少国家都在重视园林研究,普遍把园林学视作一门兼具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综合学科。园林文化不但是历史悠久、积淀深厚、值得研究和保护的珍贵遗产,而且已成为一种与时俱进需要不断发展的群众性、多功能、跨国界、前景广阔的社会文化事业与新兴产业。目前,以植物为素材造园已成为世界各国园林发展的主要趋势,融合生态学理论的生态园林的建设已势在必行。因此,现在和未来我们要做的就是植物造景必须在生态学原理的基础上更注重文化效应,充分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管理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