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管理会计研究与应用的相关思考.doc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33716338 上传时间:2020-05-3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管理会计研究与应用的相关思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我国管理会计研究与应用的相关思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我国管理会计研究与应用的相关思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我国管理会计研究与应用的相关思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我国管理会计研究与应用的相关思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国管理会计研究与应用的相关思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管理会计研究与应用的相关思考.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管理会计论文作业姓名:袁佳明学号:24082900128学院:湖南理工学院南湖学院系别:经济与管理系专业:会计专业班级:九班题目:我国管理会计研究与应用的相关思考指导老师:李美清时间:2011年5月22日1管理会计的研究管理会计研究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焦点,并且无不受到其技术方法演革的影响。它大致经历了如下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强调成本确认,主要注重成本核算的真实和精确;第二阶段强调成本相关性,主要注重不同目的的不同成本信息要求;第三阶段强调成本决策分析功能,主要强调成本管理的战略价值;第四阶段强调成本的行为面,主要强调多人决策情形下各行为层面的激励和考评。11概述 什么是管理会计?狭义的管理会计

2、,又称微观管理会计,是指在当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以强化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实现最佳经济效益为最终目的,以现代企业经营活动及其价值表现为对象,通过对财务等信息的深加工和再利用,实现对经济过程的预测、决策、规划、控制、责任考核评价等职能的一个会计分支。管理会计的职能:a预测经济前景 b参与经济决策 c规划经营目标 d控制经济过程 e考核评价经营业绩12管理会计的产生管理会计的产生源于1911年泰罗的科学管理原理,20世纪初,为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客观要求,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应运而生。该理论旨在解决如何提高生产和工作效率,并认为:对于完成每一项工作来说,总存在一个“最佳途径”。伴随着泰罗科学管理理论在

3、实践中的广泛应用,这个时期的管理会计追求的重点是通过降低成本来提高生产效率。13现代管理科学指导下的管理会计管理会计的真正发展时期是在20世纪50年代之后。随着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新的环境对企业管理现代化提出了新的要求。与之相对应的是,“科学管理学说” 在越来越不能适应客观形势的情况下被以西蒙为代表的“现代管理科学“所取代。人们已逐渐意识到:管理的重心在于经营,经营的关键在于决策。由此产生了许多以决策者需要为轴心、以相关成本为决策依据的管理会计的技术和方法。14管理会计出现新的研究领域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社会经济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具体表现为生产的顾客化、竞争的国际化和变

4、动的频繁化。这使得作为管理重要工具的会计受到了挑战。在对原有管理会计的技术和方法进行反思的同时,人们逐渐认识到这些技术和方法已经无法适应新的组织,进行变革势在必行。作业成本计算法、作业管理、质量成本计算与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会计等新的研究领域开始得到人们的重视和研究。15战略管理会计的产生与发展随着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和战略管理理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与企业战略管理密切联系的“战略管理会计”被提出并日益受到重视。战略管理会计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研究改变策略可能造成的自身竞争地位的变化;将企业与竞争对手 的信息对比列示出来;对企业与竞争对手的市场份额进行评估。随着适时制生产系统的建立,作业成本得以应用

5、于低成本战略的企业中,从而成为战略管理会计的一项重要内容。16管理会计逐渐融入财务会计管理会计是从传统会计中分离出来的,到目前已初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方法体系与理论体系,并成为与财务会计并驾齐驱共同发展的一门独立学科。进入21世纪,管理会计继续与财务会计在企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由于两者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们在发展的过程中表现出了融合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正在融合成为一个全面核算与全程管理有机结合的管理核算型会计系统。17管理会计技术方法演进研究的启示(1)企业环境的审视与经济、管理理论的借鉴。综观管理会计的发展史,我们发现,管理会计技术方法的演进,一方面归因于企业环境变迁

6、带来的现实需求,另一方面则归因于对相关经济、管理理论的借鉴。企业环境的变迁可能会影响管理会计研究焦点的转移,或对原先适用的管理会计技术方法提出挑战,这也就产生了管理会计技术方法创新的现实需求。换个角度看,具体企业面临的环境各异,我们应该用权变思想去考虑每一企业所选用的管理会计控制系统。由于环境变量决定服务于特定目的的组织设计,因此管理会计有效技术方法的应用,应该促使组织效率的提高,所以不同的环境下最优的管理会计控制系统也就不可能千篇一律。例如,邯钢经验在邯钢显示出管理会计的成本控制系统对其组织效率提高的良好作用,但照搬于环境不同的其他企业,则不一定能显示威力。再从历史角度看,管理会计技术方法的

7、创新主要曾受两种基本理论的影响:一是经济理论,二是管理理论。以经济理论为基础,管理会计强调数量方法与分析技术的运用;以管理理论为基础,管理会计又不断吸收各种管理学派的专门方法和技术,从而使其具有更加广泛的实际应用价值和更强的适应能力。我们认为,管理会计应继续发挥其作为边缘科学兼容并蓄的传统优势,借鉴其他领域的研究成果以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2)控制过程与注重结果并重。管理会计技术方法的演变也可以分为以下两个基本阶段:第一阶段强调结果的有效,第二阶段强调过程的控制。在第一阶段,管理会计研究一般为规范研究以及用模拟模型检验和解释实务的实证研究,这些都强调预测和决策的结果与规划和控制应达成的目标

8、,其缺点在于缺乏一定的可操作性。现在,管理会计越来越多地采用实地研究,强调过程对结果的根本作用,其缺点在于缺乏一定的目标性与前瞻性。我们认为,控制过程应与注重结果并重,使管理会计技术方法既有一定的目标性与前瞻性,又有一定的可操作性。也就是说,我们既要演绎推理式的规范研究,也要解释预测式的实证研究,还要归纳总结式的实地研究,三管齐下来推动管理会计朝着控制过程与注重结果有机结合的方向发展。(3)与财务会计系统适当分离。现行的财务会计系统是以对外报告财务指标为目的的,而财务会计本身通常是准政治体制的产物(社会过程)。从历史的发展情况看,管理会计系统作为服务于企业内部管理当局的必然工具,与财务会计系统

9、适当分离时往往就意味着大发展的契机(如科学管理运动时期),依附于财务会计系统时往往则裹足不前(如三十年代初到七十年代末的财务会计主导阶段)。我们认为,管理会计系统应与财务会计系统适当分离。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的战略和长远发展,管理会计的重心不应仅仅是数字处理程序的建立,而应该是管理控制系统的完善;不仅要提供和使用与企业长远竞争地位攸关的非财务指标,综合地衡量企业的财务业绩和非财务业绩,还要促使企业将重心转向有效管理各种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颇有意味的是,我国目前的资产重组企业在现行的财务会计报告体系下帐面上可能好看了,但他们中有很多在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上并没有实质性的提高。故我们在此顺便提醒投资

10、者对我国股市中的“资产重组概念”应冷静地看待和分析。另外,管理会计控制系统对促进组织效率的提高,在其设计和运行中还需要企业整体有关人员的参与和配合 (如科学管理运动时期,机械工程师对管理会计系统的成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2管理会计的应用21管理会计在企业中发展的制约因素(1)外部环境影响 1经济体制环境的影响。管理会计由决策会计和执行会计两大部分组成,并以决策会计为主体。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现在,我国的企业制度改革都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缺点,使得经营决策者在进行决策时更重视一些行政因素和社会影响因素,而不能重视管理会计所提供的信息,故造成了管理会计在企业中不能普遍应用。同时,现阶段我国的金融体制、

11、价格体制还在不断完善过程中,使得管理会计在实际运用中不能充分发挥作用。 2法律环境的影响。管理会计要给企业的决策者提供有用的信息,必须在一个平等、公平、竞争和高度灵敏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但总体上来说我国的法律体系还不够健全,市场经济环境处于一个相对公平的状况,使得管理会计给企业提供经营决策信息时,在有用性、相关性方面大为减弱。 (2)内部环境影响 1企业经营决策者的影响。企业的经营决策当局对管理会计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到管理会计在企业中能否普遍应用。 2会计人员的影响。会计人员对管理会计运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会计人员素质上。从总体来看,我国会计人员的职业水准不是很高,在会计披露上存在虚报、漏报、错报

12、的情况,造成会计信息失真。这些因素都限制了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普遍应用。 3会计电算化的影响。现阶段,在开展会计电算化的企业中,其应用大部分停留在事后算账的水平上,不具备进行事中控制和事前预测的能力。使得管理会计不能适应现代市场发展,从而削弱了管理会计的作用,造成了管理会计在现阶段企业中应用缓慢。 22我国管理会计及运用现状的思考管理会计可以说是企业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作用就在于利用决策、计划、控制技术来提供信息,以帮助管理者完成制定策略、有效利用资源以及履行计划和控制公司活动的任务。目前我国管理会计运用中主要问题有:忽略决策信息的提供,尤其是对企业战略性决策信息需要缺乏考虑,这就无助于企业发

13、展战略的制定;在内部控制方面未真正解决好责任会计中最关键的考评系统和内部价格转移问题,从而使内部控制也不能发挥应有的效果。 正是由于管理会计在企业的实际作用没有很好地发挥,没有真正解决企业改善管理的问题,导致企业缺乏应用管理会计的迫切要求。所以,如何提高中国管理会计的实效,已成为我国企业界和会计界研究的重大迫切而又非常现实的课题。研究管理会计运用实效问题,不能认为管理会计方法只要应用就是提高了管理会计运用效果。管理会计技术方法应用有助于发挥管理会计作用,但并不是完全一致。当其技术方法的应用流于形式时,其实际作用就等于零。何况这些技术方法作用是中性的,其应用得当能加强企业经营管理提高企业效益,若

14、采用不当还会导致企业决策失误,造成无法挽回的巨大损失。所以,我们进行管理会计应用实效的研究不能仅仅停留在管理会计基本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和宣传上,还应该正视我国现实,把管理会计融合于企业日常管理活动之中,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其积极的作用。23培植永久性企业文化,切实发挥管理会计作用企业文化我们可以理解为一个企业所信奉的主要价值观。企业价值观念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与实质,决定着企业经营行为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一个企业的经营宗旨、管理风格、人员作风和行为规范,是企业一切行为与活动刻意追求的内在灵魂,是维系企业整体运行的纽带,指导着企业长期的发展。现代企业经营目标是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总的来说,现代企业价值

15、包括三个方面。人力资本价值,即职员安全和发展需要的满足从而做出最佳工作,强调以人为本。如福特公司就提出了“人是力量的源泉”。生产价值,即产品质量、顾客服务、创新以及生产率的高水平,强调顾客至上、开拓和进取。如波音公司提出了“保持航空领域的领先地位,不断开拓,迎接挑战,迎接风险”。财物价值,表现为销售、支出、市场份额、股东权益以及股票价格等等。我国企业之所以管理会计应用乏力,关键在于缺乏相应的企业文化,在这里企业领导对管理会计的重视显得非常重要。管理会计在我国应用至今已有十几年,为什么有的企业成效大,有的收效微,主要取决于企业领导的思想观念。有的企业领导指导思想仍没有完全脱离传统计划经济管理模式,在企业价值观念上侧重于自己、所属工作单位及与之相关的产品(技术)的发展。特别注重规范有序、风险最小的管理程序,并不注意激发创意型领导才能。其结果是无法在市场经营环境中迅速进行改革,获得改革的优势,适应市场需要,这种市场环境适应度低的企业文化必然使企业经营业绩状况恶化。在这种企业价值观下,企业领导缺乏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动力,管理会计也就失去了发挥作用的前提,也就自然会认为管理会计在我国“水土不服”。企业就是被动地接受一些管理会计内容也只是为了装点门面,或者是只会搜集不会创造,对管理会计内容大都是囫囵吞枣不能灵活使用,稍遇阻力就往后退,也就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管理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