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清爽 文档编号:133701433 上传时间:2020-05-29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5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长春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吉林省长春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吉林省长春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吉林省长春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吉林省长春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吉林省长春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长春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长春外国语学校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语文试卷第卷一、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列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早期的原始瓷主要是用于制作随葬的冥器,但随着烧制的技术越来越成熟,便越来越多地用于生活,并在此以后成为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日常器具,上至皇家贵族、达官贵人,下至平民百姓,其渗透到中国人生活的各个空间,成为中国人文化生活的重要部分。如果说以前的瓷器,由于质朴而接近玉的质感,受到文人贵族包括民众的喜爱,到宋代却开始正式成为皇室进行各种祭祀典礼、人生礼仪的祭器与礼器。因此,中国人对于陶瓷器的选择与使用,并不是偶然的,是有其价值选择的,其选择的是“尚质贵诚”,其中包含了瓷

2、器源于泥土,更接近自然的本质的意味。通过对古代陶瓷艺术的研究,我们看到,中国古代社会是一个崇尚简朴、崇尚道德、崇尚读书的礼仪之邦。与同时期欧洲的贵族文化相比,这是一个先进得多的文化。(摘编自李方莉陶瓷背后的中国文化)材料二(摘编自黎云常中国陶瓷文化走向世界的思考)材料三传统是景德镇的历史辉煌,也是历史留给景德镇的宝贵财富。如何通过传统,又怎么样跳出传统是景德镇陶瓷文化的一个重大变奏。景德镇陶瓷文化必须立足现代社会的土壤,在继承传统的同时,走求变、创新和现代化之路。景德镇陶瓷文化在现代的重构不是彻底重建一种全新文化,不是完全移植外来文化,它只能是植根于景德镇陶瓷文化传统,并体现现代文化精神的一种

3、新的陶瓷文化,是传统和现代的统一。传统创作文化理念、陶瓷器物中的人文精神、制度文化、独特工艺、民族文化需要好好继承。景德镇陶瓷要走向世界,不仅要在产品质量上下功夫,更要在产品设计上进行变革和创新。将陶瓷产品与景德镇悠久的艺术传承与当代的审美观念结合起来,充分挖掘悠久灿烂的陶瓷文化,大打文化品牌战,扎根民族,博采众长,创造出不仅外观精美而且极具文化内涵的,不仅有自己独特的本色而且结合世界潮流的产品。以审美的意识发掘文化遗产,总结景德镇陶瓷文化中美的规律,找寻陶瓷器物中的灵魂,在传统与现代变奏中选择和重构。(摘编自李兴华胡菁惠景德镇陶瓷文化在传统与现代变奏中选择和重构)材料四马鞍岭是藏于景德镇莽莽

4、群山中的普通村落之一。这里自唐末五代就出产优质瓷土,丰富的瓷土资源和充足的山水资源,为瓷土生产提供了便利条件,被外界称之为“瓷之源”。从去年开始,当地政府把马鞍岭作为乡村振兴的重点示范点,将其打造成一个集陶瓷文化、休闲旅居、创客体验于一体的乡村振兴示范点,并对马鞍岭村的民居、道路、管网、水系等进行改造优化,基础设施有了大幅改观。周末和节假日客流如织,游客纷纷来此感受陶瓷文创旅游的浓郁氛围,瓷器和陶瓷文化已成为扶贫新利器。(摘编自新浪网2018年6月光器成为扶贫新利器)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中国瓷器历史悠久,不仅存在于社会的各个阶层,也渗透进中国人生活的各个空间,后

5、期更多的被使用于日常生活。B. 瓷器在逐渐的演变过程中,成为中国人文化生活最为重要的一部分,而其背后蕴藏的中国文化,比其他国家的贵族文化先进。C. 景德镇陶瓷文化只有根植于景德镇陶瓷文化传统,并体现现代文化精神,融合传统和现代,才能获得在现代的重构。D. 马鞍岭从唐末五代就出产优质瓷土,被外界称为“瓷之源”,如今基础设施得到改造优化,这里成了文创旅游景点。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中国人对瓷器的选择和使用,有一个从喜爱外在质地到选择内在价值的过程,其中包含了中国人对瓷器接近自然本质的认同。B. 中国瓷器身上带有崇尚简朴、崇尚道德、崇尚读书的文化礼仪底蕴,却并未因

6、此给1994年的中国陶瓷出口带来优势。C. 瓷器在中国历史上拥有辉煌的过去,但是如果过度固守传统,会削弱中国瓷器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因此瓷器发展必须求变。D. 走求变、创新和现代化之路,只要在产品设计上进行变革和创新,创造出精美的产品,这样景德镇陶瓷就能走向世界。3. 结合文本内容,简要概括中国瓷器美表现在哪些方面?并请为中国瓷器未来的发展提出建议。【答案】1. B 2. D 3. 美的表现:外观精美,接近玉的质感;接近自然的本质,极具文化内涵和文化传统;工艺独特,瓷品优质。建议:加强文化建设,让瓷器渗透到中国人生活的各个空间;拓展海外市场,增加瓷器出口;在继承传统的同时,走求变、创新和现代化之

7、路;(或:要在瓷器质量上下功夫,更要在设计上进行变革和创新;)大打瓷器文化品牌战,打造出外观精美、具有文化内涵的,拥有独特本色而且结合世界潮流的产品;形成以瓷器和陶瓷文化为中心的产业链,让瓷器成为扶贫新利器。【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C级。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等。本题B项,原文说瓷器“成为中国人文化生活的重要部分”,并非“最为重要的一部分”;也只是比同期欧洲的贵族文化先进。故答案为B。【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

8、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和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本题D项,“只要就能”表述绝对化,景德镇瓷器要走向世界,不仅要外形精美,还要具有文化内涵,将自己的特色和世界潮流结合起来。故答案为D。【3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定向信息的整合和对定向内容的理解、概括以及提出建议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其次确定答题区间,本题材料三阐述的正是近年来马拉松赛事出现的问题,因此答题区间在材料三;第三要勾画出相关语句;第四进行整合,整合时注意归大类。本题据“质朴而接近玉的质感”“瓷器源于泥土,更接近自然

9、的本质的意味”“植根于景德镇陶瓷文化传统”“要在产品质量上下功夫”可总结出“美的表现:外观精美,接近玉的质感;接近自然的本质,极具文化内涵和文化传统;工艺独特,瓷品优质。”据“渗透到中国人生活的各个空间,成为中国人文化生活的重要部分”可总结出“加强文化建设,让瓷器渗透到中国人生活的各个空间”;据材料二可总结出“拓展海外市场,增加瓷器出口”;据材料三“在继承传统的同时,走求变、创新和现代化之路”可总结出“在继承传统的同时,走求变、创新和现代化之路”;据“大打文化品牌战,扎根民族,博采众长,创造出不仅外观精美而且极具文化内涵的,不仅有自己独特的本色而且结合世界潮流的产品”可总结出“大打瓷器文化品牌

10、战,打造出外观精美、具有文化内涵的,拥有独特本色而且结合世界潮流的产品”;据“将其打造成一个集陶瓷文化、休闲旅居、创客体验于一体的乡村振兴示范点,瓷器和陶瓷文化已成为扶贫新利器”可总结出“形成以瓷器和陶瓷文化为中心的产业链,让瓷器成为扶贫新利器”。【点睛】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第一步:通读全文,整体感知。要把握文本基本事实,确定不同文本陈述的角度,分析主体对象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第二步:通读材料,关注细节。整体感知是略读(或粗读)就能完成的任务,而挖掘文本的细节需要精读(细读)。第三步:明确主旨,辨清关系。由于非连续性文本的内在逻辑关系不是很紧密,在阅读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确定文本的主旨,分辨材料

11、与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文学类文本阅读信封上的大头菜马犇代写是个老行当,多在邮局附近出摊。少时,一两家;多时,十多家。这个行当无需太多东西,一张桌,一沓纸,一支笔足矣。讲究的代写人,会使专用笺纸,且以毛笔书之。但多数代写者只用钢笔,纸也就地取材,机关、企业、学校的稿纸都有人用。代写多是代人写信,偶尔也代写诉状、遗嘱、传记、家史。代人写信并不复杂,顾客口述大概内容,代写人书之。也有代写回信的,不识字的人拿来收到的信,请代写人读信,然后将回信的大致内容告知代写人。代写冯不是最早的代写者,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才加入队伍。选择代写,并不是因为他已从工厂病退,而是另有他因。代写冯秉持着自己的原则,每写完一封信

12、,就忘掉内容,在写信的过程中尽可能准确地呈现出顾客的想法。加之其价格在同行中最低,所以找他代写的人特多。与别人不同的是,当有人往台湾寄信时,代写冯写信封前,都会与顾客商议,“同志,请允许我在信封背面画一个代写摊的标志”,多数顾客不会拒绝,或者说并不在意,因为别说他画个标志,就是涂满信封,邮资也不变。代写摊的标志是个大头菜,下面写有“大头菜冯”。后来为提高效率,代写冯刻了枚章,上置大头菜图案,下刻文字,极易辨识。解放前,淮城有不少人在南京加入国民党,蒋介石兵败台湾前,有很多淮城籍的国民党军官回乡将亲友带走。所以后来,淮城往台湾寄的信,往往比寄往周边的信还多。代写冯清楚地记得,他六岁时,哥哥十岁,

13、身为国民党军官的舅舅回乡省亲,在冯家小酌,自己和哥哥在院里玩耍,哥俩路过堂屋时,舅舅立即召唤哥哥。谁也没想到,饭毕,哥哥即被带走。从此,一条海峡分隔开哥俩。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两岸掀起寻亲潮。由于老家所处的街巷已被更名数次,即便哥哥记得旧址,信也会被打回。而哥哥的地址,代写冯更是一无所知。令哥俩终身难忘的或许只有大头菜,因为他们小时候,家里有个腌制老卤大头菜的作坊。当年,站在巷口,就能闻到大头菜那极为特殊的香气。那些年,因为贫困,大头菜被广泛食用。虽然条件艰苦,但淮城人一直乐观,他们尝试着“细做”大头菜,且将腌制大头菜的卤留下来,像传家宝一样传下去,到了第二代甚至第三代,肉仍在缸里。用老卤腌制大

14、头菜成了当地的习俗。旧时岁月,老卤大头菜不仅让单调的饮食多了些滋味,还给困窘的生活提了鲜,后来,生活水平提高了,但老卤大头菜并没消失,它成了淮城人的情结。再后来,它在外地也红火起来。淮城有民谚:“大头菜不是菜,出门人往外带。”淮剧补缸调更为直白:“河北闻名大头菜,招来宁沪大客商。肩挑车运到码头,货到南边用船装。远销南京和上海,还有扬州和镇江,河北地方腌切户,家家都有腌菜缸。”补缸调里的河北,即河下古镇北边的河北村。代写冯家正住在河北村,当年,哥俩餐餐都离不开自家的大头菜。代写冯干了十多年,代写的寄往台湾的信有数百封。一个冬日,梁二拿来台湾亲戚的回信,代写冯照例读给梁二听,除了梁家的信,还有张宣

15、纸,几列隽秀的毛笔字,上书近日,几位淮城籍友人相聚,席间,谈及家乡的大头菜,梁君便拿出一封来自家乡的信,信封背面钤着大头菜的印,梁君说淮城有个代写摊,所代写的来台的信皆有此印。“大头茱冯”,代写摊莫非恰是吾弟所设吧,今借梁君的信,附上通联。含泪盼复。代写冯热泪盈眶,他做梦也没想到,这个笨方法竞能找到哥哥。代写冯替梁二写完信,即给哥哥写信,一口气写了十多页。自此,哥俩频繁通信。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哥哥回乡,五十年了,哥俩终于重聚家乡。代写冯做了很多家乡菜,还特意放了碟老卤大头菜。令代写冯意想不到的是,哥哥从包里拿出一个从未开封的小坛。这是当年离淮时,母亲塞给他的。哥俩夹起大头菜,老泪纵横。(选自小

16、小说月刊,有删改)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开篇交代了代写行当的出摊位置、所需用具、代写内容等,既向读者介绍了这一传统行当,又为引出小说主人公代写冯作了铺垫。B. 小说插叙了淮城籍国民党军官在蒋介石兵败台湾前带走亲友的情节,说明了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也解释了代写冯选择代写的原因。C. “由于老家所处的街巷已被更名数次”,交代了代写冯在别人的信封上写“大头菜冯”的一个重要原因,旨在表现新中国的面貌日新月异。D. 小说引用有关大头菜的谚语和淮剧内容,说明大头菜是淮城人家家户户生活的必备之物,语言通俗直白,具有浓郁的民俗风情和地方色彩。5. 请概括代写冯的形象特征,并结合作品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