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作文全国Ⅰ卷满分作文

上传人:【**** 文档编号:133698178 上传时间:2020-05-2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5.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高考作文全国Ⅰ卷满分作文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8年高考作文全国Ⅰ卷满分作文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8年高考作文全国Ⅰ卷满分作文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8年高考作文全国Ⅰ卷满分作文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8年高考作文全国Ⅰ卷满分作文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高考作文全国Ⅰ卷满分作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高考作文全国Ⅰ卷满分作文(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2000年 农历庚辰龙年,人类迈进新千年,中国千万“世纪宝宝”出生。2008年 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会。2013年 “天宫一号”首次太空授课。公路“村村通”接近完成;“精准扶贫”开始推动。2017年 网民规模达7.72亿,互联网普及率超全球平均水平。2018年 “世纪宝宝”一代长大成人。2020年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35年 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和机缘、使命和挑战。你们与新世纪的中国一路同行、成长,和中国的新时代一起追梦、圆梦。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想象它装进“时光瓶”留待2035年开启,给那时18

2、岁的一代人阅读。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本题属于新材料作文。作文题目给出了7个年份以及该年发生的大事,在于引导学生关注当下,关注中国的改革发展,关注时事;引导学生走出书斋,投入到时代中去。要求考生既要扎根中国国情,又要拥有世界眼光。同时在回顾过往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到17年以后,这样对考生写作的要求不仅仅是了解我们已经取得的伟大成就,还需要考生发挥想象,设想一下十几年后的情况。立意方向指导:(1)必须结合新时代青年人的使命与担当来写,文中应该指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既是时代的呼唤,也是青年人的人生际遇。在这个难得

3、的机遇中,我们必须要大有所为。(2)必须结合个人成长来写,18岁的青春必须是扎根在中国的辉煌发展上,不能脱离从2000年到2018年这18年来中国的变化。(3)青年的成长是与祖国的成长共同发生的,因此文中两者必然是相互融合的。(4)后面的18年,考生可以发挥想象,根据所给内容写写巨大的成就。(5)通篇文章应该注意是写给未来青年的,因此这篇文章是对未来青年的人生做一定的指导,要有建议,有分析,利与弊的权衡一定要从有利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复兴这样的大局着眼。布局谋篇的建议:(1)今年的作文审题的难度不是很大,应该是人人有话说。大家的立意也不可能太偏,几乎都是朝着一个方向去写作。这样就存在一个如何避免

4、千篇一律的问题。(2)建议考生不要为求新奇而损害立意,或为求新奇而写荒诞怪异之作。(3)别人有,我也有,但是我们可以比别人更深刻,从深刻上下工夫,这样也可以脱颖而出。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基本框架有如下五部分。(一)一个响亮的标题。 就是在审题的基础上,明确立意,选择写作的角度,拟定一个抢眼的题目。这个标题应尽量是从材料中抽取而出的核心立意,并就此选取材料中关键词句加以组合而成的简洁短语或句子。尽量不用态度而用看法或观点。能运用约定俗成的词句加以改造更为上策。能标新立异就更加理想。 (二)引述+表态+观点 。正文第一段用“引述+表态+观点”的形式,以达到“闪亮登场”的效果。引述可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

5、接的,但必须是有针对性的。表态一定要坚决、果断和明确。观点的呈现,不要拖泥带水,而要开门见山。(三)分点分层阐述理由。有了态度与观点,没有理由仍然站不住脚。因此,作文的第三步必然阐述理由。阐述一定要具有条理性,就是分点;还要注意内容的层次性,如由浅及深,由表及里,由具体到抽象等。如此才能展示一个学生思维的深广度。(四)进一步深入阐述。最基本的办法就是针对问题提出可行的有时代意义的解决方法,即解决问题。另外,还可以“横向拓展”“纵向挖掘”和进行简易的批驳。尤其是反驳,可以预设反方,然后,进行委婉的劝说,以体现作者思维的周密性,达到任务型作文“文明说理”的要求。(五)联系实际,快速收尾。任何一篇文

6、章都要考虑其现实意义,如果没有了现实意义,该文章就逊色许多。因此,学生习作也好,考场作文也好,联系实际是必需的。但是,这一环节不能太婆婆妈妈,应如一支乐曲演奏完毕,戛然而止、回味无穷。青春梦扬,圆梦中华致十八岁的你: 2035年,十八岁的青春年华,这些美好的词汇从唇齿之间吐出,已是一片如水般的温柔。如今十八岁的我提笔写信给未来十八岁的你,时间在信纸之上流逝,时代在字里行间变迁,我个人的欢笑与汗水交融于新世纪的中国之追梦与成长;我的梦,温柔地包容于伟大的中国梦之内,徐徐展现在你的眼前。(开头将个人的梦想与国家梦想结合起来,点出了文章的主旨) 求学之时,在教室的朗朗书声之中,在窗外的荫荫夏木之下,

7、年幼的我不知梦想为何物。世界于我而言太过广阔,而满心童真,不知人间疾苦。直到那一天,2008年那中国流下泪水的一天,发生了死伤无数的汶川大地震。满目疮痍的大地之上是无数个小家的破碎、悲哀、哭泣但是,年幼的我第一次看到中国这个“大家”超卓的行动,无数的解放军战士与志愿者在满是创伤的大地上,用血肉之躯,用不知疲倦的双手创造了生命的奇迹,生命的大美!众志成城,血脉相连,炎黄子孙,是为一家!(四字短语,整齐有气势,有节奏感)那一刻,我才懂得何为国,何为家,我的心中才有了一个梦,一个愿为祖国奉献我生命的梦。 在我成长之时,我的梦也在悄然成长,而新世纪的中国亦在历史的进程中画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追梦途中

8、,我与中国相伴。当“天宫一号”遨游于浩瀚的宇宙之中,首次太空授课的观众中有我充满渴求的身影。我是多么希望能够投身于我最为热爱的航天航空事业,以我个人学识,让中国的旗帜在无垠的宇宙之中飘舞!而在我醉心于学习,向着未知的太空进发之时,中国亦在追梦的路上前行、拼搏、创造:互联网高度普及、精准扶贫开始推动(此三段通过汶川地震、“天宫一号”很好地论证了国家的梦想催生出“我”个人的梦想,个人与国家相伴成长) 我想,当你拾起这个尘封的时光瓶时,我已成长为社会的中坚力量,成为航空队伍中自豪的一员,为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贡献了一份力量,与千千万万的华夏儿女的奋斗相交融,我们的梦想怒放于时代的枝头

9、,写就中国的春意盎然,写就中国梦的春暖花开。这种充满哲意的联结,是千年以来“天下大同”的思想传承,是我们血脉里的团结一心,是“君子不独亲其亲,不独幼其幼”的全面小康的道德追求,是不懈追求美好生活的现代化的核心。(过渡自然,由眼前的“我”写到2035年时的“我”,展望那时的中国图景) 正在展信的你,是中国梦的下一位接班人,新的一代的使命由青年的你去完成。惟愿你与我一般,让个人梦想融于中国梦,书写新的故事,新的传奇,新的诗篇! 一位十八岁的学生 2018年6月7日这是一篇优秀的书信体议论文。文章的读者对象和写作者的身份都是明确的,是“十八岁的我提笔写信给未来十八岁的你”。文章没有全面引用材料,主要

10、集中写了两个标志性事件,即汶川大地震和天宫一号上的太空授课,并就这两个事件进行相关的联想与思考。 文章采用“小大结合”的写作手法,把中国梦与个人梦、国家的发展与个人的发展联系一起来写。作者写到,汶川大地震之初,自己不知梦想为何物,“不知人间疾苦”,大地震之后,“才懂得何为国,何为家”,“心中才有一个梦”。作者看过太空授课之后,把梦想具体化为“希望能够投身于我最为热爱的航天事业”。体现出作者的使命感和担当意识。想到2035年,作者对中国梦和个人梦的实现充满自信。 文章对标志性事件作了具体生动的描述,使得文章内容充实。如第二段写汶川大地震,既写大地震带来的破坏,也写中国人民、中国人民解放军在灾难面

11、前的不屈奋斗。“众志成城,血脉相连,炎黄子孙,是为一家”。文章中心明确,表达了个人的欢笑与汗水与中国相交融、个人的梦想是中国梦一部分的见解。 文章思路清晰,结构严谨。语言大多是流畅、优美、富于表现力的。虽有个别语句不通顺、个别用词不恰当,但仍不失为一篇优秀的考场作文。追梦之光,代代传承 给新时代青年的一封信致18岁的你: 展信佳!祝贺你来到美丽的18岁。2018年,是我的十八岁,不禁感概万千我看见追梦之光在代代传承,中国亦一路前行,一路发展谨以此信,抒发己怀;同时愿追梦之光,因你们的传承,祖国更精彩更动人! (开头点题,同时也阐述文章主旨)十八年前,千禧之年,我们诞生在刚步入新世纪的中国,被称

12、为“世纪宝宝”,身体里流动着华夏民族“龙”的血液。八年后,也就是难忘的二零零八年。那一年,我们在上小学二年级,空气中氤氲着北京奥运的喜悦氛围,突然,如同雷声撕破天际,汶川大地震家园瞬间被震碎,毁万千生灵于一旦,举国悲恸。然而,我亦在此时看见中国人民不屈的民族精神:解放军不畏余震,只争朝夕,高举救灾的大旗;幸存者克服悲伤与恐惧,眼里盛满笃定与坚强;孩子们怀抱感恩之心,眼里依旧闪耀着希望(排比形式整齐,节奏鲜明,音调和谐,易于上口,语势强烈)十年前的汶川,地震震碎一切,而仅仅十年后,这里又神奇地诞生了一座新汶川!这就是咱们中国人,灾难可以毁灭一切,但却永远无法动摇我中华民族追求完满、追求幸福的中国

13、梦想。愿今日的你,无论遇到任何困境,都能怀追梦之光,不断前进!(汶川地震中的坚强,体现追求幸福的中国梦想) 顺着时间的轨道,让我们一起走近2013年。那年我成为了一名初中生,国家发射了天宫一号,并且首次进行了太空授课;那时“公路村村通”基本完成,“精准扶贫”开始推动。到了2017年,我来到高中,国家的发展更是日新月异互联网普及率超过全球平均水平!也因为那时的扶贫政策,今日我国恩格尔系数进入了全球0.2%0.3%的富足区间。中国更好了,百姓更幸福了!正是一代代人怀揣的追梦之光,才得以照耀今日之中国,逐步圆梦。你看看我的时代,是上海洋山自动化码头那些平均年龄不超过22岁的青年工匠之梦,是以宋玺为首

14、的90后赴亚丁湾青年的维和之梦正是这些青年的追梦之光,照耀九州,促祖国发展。愿你怀揣追梦之心,以青年的热血与奋进之力,不断前行!(以时间为轴线,列举近年来中国发展取得的伟大成就,事实论证中国梦的奋斗过程)今日,我们长大,手持前辈交付的历史的接力棒;明日,手上的接力棒将交付给你们。今日,我们从未如此接近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但困难与挑战依旧存在,国家发展仍需我辈青年砥砺前行;明日,你们的2035年,国家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挑战与竞争会更激烈,期待你们这一代青年,继续传承追梦之光,护祖国一路前行! 追梦之光,明日将来到你们手中,愿新时代的你们代代传承!中国梦,是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梦,愿我们青年

15、以追梦之光照耀前路!正如周恩来先生所言:“愿相会于中华腾飞之时!”(对未来青年提出殷切期望,同时也是呼应开头,升华主旨)18岁的我 2018年6月7日 一是考场“任务”完成好。文章采用书信体,作者的角色与阅读对象把握准确;在行文中,能紧密结合原材料的相关信息,进行合情合理的“联想与思考”。能够切实按照高考作文的“情景驱动”来结构全文。 二是能集中表达自己的“联想思考”。文章以“追梦之光,代代传承”为中心,分两个层次展开论述,第一层针对“我辈”“抒发己怀”,第二层针对“你辈”“表达祝愿”。这两层相互交融,且都立足于“追梦之光,代代传承”这一着眼点,中心突出,文字驾驭力好。 三是“语言表达”有文采

16、。文章中的第二段写地震之后人们的表现、第三段中“我的时代年轻人追梦”的举例、第四段写“今日”与“明日”的情形,或排比,或整句,或对照,或比较,行文有气势且富有文采;另外,文中像“空气中氤氲着北京奥运的喜悦氛围”等语句,也颇有底蕴与张力。 四是“情感表达”真挚。文章紧紧结合自身的成长经历,将“小学、初中、高中”三个自身的成长时期与同期的国家发展相结合,在谈自身“际遇与机缘”的同时,也在谈与国家“共同发展”。这种运思,既切合命题要求,又很好地表达了自己对国家、“我辈”对“下辈”的真挚感情,关于这一点,也可从全文众多的“感叹符号”可见一斑。 综观整篇文章,切合考场作文的任务要求,且在“中心、语言与情感”等方面富有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