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与社会全册 第三单元 走向新世纪的政治文明 第三课 在法治的国家中课时训练 人教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3695159 上传时间:2020-05-2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全册 第三单元 走向新世纪的政治文明 第三课 在法治的国家中课时训练 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全册 第三单元 走向新世纪的政治文明 第三课 在法治的国家中课时训练 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全册 第三单元 走向新世纪的政治文明 第三课 在法治的国家中课时训练 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全册 第三单元 走向新世纪的政治文明 第三课 在法治的国家中课时训练 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全册 第三单元 走向新世纪的政治文明 第三课 在法治的国家中课时训练 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全册 第三单元 走向新世纪的政治文明 第三课 在法治的国家中课时训练 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历史与社会全册 第三单元 走向新世纪的政治文明 第三课 在法治的国家中课时训练 人教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课 在法治的国家里【学习目标】1能运用具体事例,说明人治和法治的特点,知道实施人治或法治的不同后果,能列举相关的法律规定,说明要依法保护弱势群体。2能就自己特别关注的若干权利,如受教育的权利、隐私权、继承权等,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分析,尝试提出依法解决问题的途径。3能领悟依法治国的道理,体会法治是现代民主制度的基本特征,是现代社会文明的基本标志。【例题精析】例1:(单项选择题) 中共十六大报告再次把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作为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首要要求。这说明我国正在实施 ( )A、以法治国 B、依法治国 C、以德治国 D、依德治国解题提示:该题主要考查我们对法治国家必然

2、要求的掌握。“以德治国”、“依德治国”与本题联系较远,明显可以排除。我们主要应搞清“以法治国”与“依法治国”两者的区别。“以法治国”仅仅以法律作为工具、用法律来统治,而“依法治国”是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法律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根据以上分析,可得出正确答案是B例2:(课外探究题) “人治”和“法治”两种治理方式与思想,可以用来治理国家与社会,也可以用在一个单位、一个学校、一个班级中。请你运用所学知识,选择一个熟悉的单位、学校或班级进行探究。探究其有哪些“法治”做法,值得借鉴;有哪些“人治”做法,应该改进,成立探究小组,写出调查报告。解题提示:该题主要考查我们调

3、查探究的能力与有关“人治”、“法治”的知识。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方便程度来选择一个单位、学校或班级。调查探究的方法可以是书面问卷、个别访问、开座谈会等方式。在调查过程中要全面运用“人治”和“法治”的知识,注意对比分析,要注意对事不对人,要与单位领导、学校校长或班主任很好地沟通,目的不是挑刺而是探讨。【基础达标】1民主制度中最大的权威是 ( )A、法律 B、道德 C、政治制度 D、政府2规定国家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的法律是 ( )A、民法 B、刑法 C、宪法 D、行政法3法制建设的中心环节是 ( )A有法可依 B有法必依 C执法必严 D违法必究 4“人治”社会最突出的表现是 ( )A、法大于权B、

4、权大于法C、法与权相互能转化D、只有权没有法5“有法可依”中的“法”指的是 ( )A、民法与刑法 B、宪法与民法C、法律和法规D、宪法与法律6比任何荣誉称号更有价值的“称号”是 ( )A、人民 B、公民 C、臣民 D、人大代表7从范围大小来讲,以下公式成立的是 ( )A、公民=人民 B、公民人民 C、人民公民 D、公民人民8既是我国法律的基本制度,也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的是 ( )A、公民有游行、示威的自由 B、选举权和被选举权C、法律保护弱势群体 D、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9现代社会的公民,之所以与古代社会的“臣民”、“子民”不同,就在于现代公民( )A、可享受权力不履行义务 B、只履行

5、义务不享受权力 C、是权力与义务的统一体 D、可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力10培根说:“一次不公正的裁判,其恶果甚至超过十次犯罪。”这能体现出现代社会应该 ()A、有法可依B、有法必依C、执法必严D、违法必究 11“人治”的对立面就是“法治”。依法治国是 ( )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 现代政治文明的基本标志 党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我国特有的治理方式A、B、C、D、12以下属于“人治”表现的有 ( )以言代法 以权代法 任何权力都来自法律 人存政举,人亡政息A、B、C、D、13以下对“我国实行依法治国”的理解,正确的是 ( )关键是依法行政和司法公正 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 仍需坚持党的领导 极少

6、数人在特殊时候可以超越宪法和法律A、 B、 C、 D、142020年2月12日,安徽省副省长王怀忠因贪污受贿罪被执行死刑。这表明 ( )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谁不遵守法律就要受到法律的惩罚 任何公民都不享有法律以外的特权 法律制裁不管地位高低、权力大小A、 B、 C、 D、15全国不少地方在法规起草过程中,通过各种途径吸纳广大公众的意见。这种做法 ( )坚持了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 使法律更好地反映公民的意志和利益 有利于提高了公民的民主、法律意识 使法律更好地反映人民的意志和利益A、B、C、D、【拓展训练】162020年6月29日,贵州省原省委书记刘方仁因受贿罪被判处无期徒刑,没收赃款

7、人民币661万元,并处没收全部个人财产。2020年10月25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副主席阿曼哈吉因贪污受贿被开除党籍,并移交司法机关依法处理。(1)以上材料说明了什么? (2)假如社会没有法律,会出现什么结果?17我国对弱势群体有特殊的法律保护,如针对歧视妇女的一些行为,专门制定了妇女权益保障法。请你再列举两部类似的法律,并说说这样做的意义? 18吕心为是浙江苍南人,今年26岁,8 岁时因触电而失去了双手。巨大的痛苦并没有使他沉沦,他学会了用嘴含着笔写字。1997年,他参加高考,顺利地上了本科录取线,却因身体原因未被录取。后来在省市残联、政府的帮助下,1998年4 月,他被特招进入长春大学特教学

8、院学。在校期间,他两次获得一等奖学金,多次获得“长春大学优秀学生”、“长春市文明市民”等称号。他从2002年起,又自学法律,去年通过了国家司法考试,成为浙江省首个获得司法工作资格的残疾人。我们有理由相信他能成为一名出色的律师。今后若又有残疾人成绩优秀但高校不予录取,你将如何出谋划策,帮助他圆大学梦?【自主探究】19从中外历史上看,治理国家的方式有两种,即“人治”和“法治”。以中国为例,古代皇帝处理各项要务也依据各项法律如唐律、汉律、清律等,还有八议制度规定了特殊的人犯法可以酌情减免。现阶段我国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严格依法办事,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允许有超越宪法和法律

9、的特权。我国古代属于“法治”国家吗?为什么? 你认为“依法治国”有何要求?请你根据材料和现实生活中的信息,完成下列“法治”与“人治”对照表: 法治人治基础建立在依法行政的基础上,可以使国家的决策更好地体现民意,有效维护公众的权益,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建立在个人专断与独裁的基础上,是与落后的农业和工业生产方式相联系的治国方式,是专制主义的表现特点随意性、多变性,造成社会不稳定体现原则体现平等原则,可以克服人治造成的等级与特权表现20、事例一:金小红在某初中读书,成绩优异,这几天,她却躲在家里不肯去上学,原来同学小华因为嫉妒金小红的成绩,在背地里造谣说小红曾多次偷窃东西,使小红遭受巨大的精神压力。小

10、红由此想到了辍学回家。事例二:张小东是一位青年画家,他经常对朋友以画相赠。有一次,他逛书店时发现一本时尚画册,里面有近一半是自己送朋友的画。张小东想,这画既然已送给朋友,朋友就对画有所有权、处置权,张小东又觉得朋友未经他的同意,便将相赠之画出版,是不对的。事例三:李小强在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奖,小强想去给自己的小发明申请专利,但不知道未成年人是否有资格申请专利。仔细阅读事例,回答以下问题:请你分别给上述事例中的主人翁提供法律援助。上述事例能带给我们青少年什么启示?【资料链接】农民艺术家告倒国家邮政局2000年,白秀娥应国家邮票印制局之约送去自己作品蛇的剪纸,邮政局于2001年未经白秀娥同

11、意,将她的作品以蛇年邮票形式发行,而此图的设计者却成了别人,白秀娥只得到了资料费。为讨回公道,白秀娥把国家邮政局告上了法庭。一个月后,一审法院对此案作出判决,认定邮票印制局没有侵权,但负有向白秀娥支付使用费的义务,因此判决向白秀娥支付作品使用费4685元,驳回其他诉讼请求。白秀娥不服判决向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北京市高院经比较发现,辛已蛇年生肖邮票的图案和白秀娥的剪纸存在下列差别:蛇的头部比例增大;增加了一根蛇信子;删除或改动了蛇身上的部分花纹;删除了蛇尾部的一朵梅花和叶子等。经过鉴定,法院最终认定,蛇年剪纸体现了白秀娥审美观念,表现出独特意象空间,属于应当受著作权法保护的美术作品,符合我国著作权法“鼓励创作”的立法精神。国家邮政局支付给白秀娥的资料费,是白秀娥应约向邮票印制局提供剪纸获得的报酬,不能证明是白秀娥已经许可使用她的作品而获得的使用费,因此不能证明白秀娥同意对方使用自己的作品。可以认定国家邮政局和邮票印制局的侵权事实成立,但是白秀娥索赔100万元于法无据。2002年11月6日,北京市高院根据辛已蛇年邮票的发行数量、侵权者的主观过错程度和后果等因素判决,被告赔偿白秀娥经济损失24万元,并当面向她赔礼道歉。摘编自时代潮,2020年第3期第三课 在法治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