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教材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02含答案

上传人:侗****源 文档编号:133693156 上传时间:2020-05-29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267.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教材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02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统编教材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02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统编教材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02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统编教材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02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统编教材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02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统编教材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02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教材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02含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期中测试卷期中测试卷0202 一 积累与运用 一 积累与运用 22 分 分 1 给下列句中的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3 分 1 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 有如向地壳 寻求宝藏 2 对于广大的关东原野 我心里怀着 zh 痛的热爱 3 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 或抱着冰 y 着身子进我家来 不显得那么高 2 下列各组词语中均有错别字 请找出来并改正 4 分 1 谣言咳嗽 锲而不舍 刮目想看 错字 改正 2 深宵 屏嶂 大庭广众 迥乎不同 错字 改正 3 诘问 滞笨 不以为然 夫孺皆知 错字 改正 4 跌起气魄 目不窥园 当之无愧 错字 改正 3 下列文

2、学常识有误的一项是 3 分 A 回忆鲁迅先生 节选 的作者萧红 原名张迺莹 作家 著有长篇小说 呼兰河传 生死场 散文 集 牛车上 等 B 孙权劝学 节选自 资治通鉴 作者司马光 字君实 北宋政治家 史学家 C 阿长与 选自 呐喊 作者鲁迅 我国伟大的文学家 思想家 革命家 D 欧阳修 字永叔 号醉翁 北宋政治家 文学家 唐宋八大家之一 4 下面句子中 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 分 A 傅雷以深厚的学养 真挚的父爱 倾听着万里之外儿子的每一次心跳和儿子前进路上可能出现的困难 用一封封的书信传递着自己的惦念 B 央视 经典咏流传 最大的创新点是将传统诗词经典与现代流行相结合 有了这种传承方式 中传统

3、文 化一定能在青少年中开花 生根 结果 C 伸手的人生没滋味 拼搏的人生才幸福 黄冈各级政府积极支持贫困户靠自己的努力走上脱贫致富 涌现了一大批不等不靠的自主脱贫典型 D 文明是一种修养 这种修养是从日常生活的细节中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 有时生活习惯中的细节才是一 个人是否文明的最真实表现 5 三秦中学开展以 我心目中的英雄 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学校拟邀请曾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的老 英雄王金瑞同志 于本月 30 日下午三点在学校礼堂 为全体师生做 讲英事 树英雄志 的专题报告 请 你以三秦中学德育处的名义 写一份邀请函 4 分 6 读名著 骆驼祥子 回答问题 5 分 1 骆驼祥子 中的祥子在曹

4、太太家的生活怎样 2 分 2 小说的题目 骆驼祥子 主要包含哪些含义 3 分 二 阅读理解二 阅读理解 48 分 一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回答问题 15 分 卖油翁 欧阳修 陈康肃公善射 当世无双 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 有卖油翁释担而立 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 矢十中八九 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 汝亦知射乎 吾射不亦精乎 翁曰 无他 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 尔安敢轻吾射 翁曰 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 以钱覆其口 徐以杓酌油沥之 自钱孔 而钱不湿 因曰 我 亦无他 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7 写出下列加点字的拼音 2 分 1 自矜 2 睨 之 3 忿 然 4 酌 油 8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5

5、分 1 有卖油翁释 担而立 释 2 但 微颔 之 但 颔 3 无他 但手熟尔 尔 4 尔安 敢轻吾射 安 9 下列各组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 分 A 公亦以 此自矜 以 我酌油知之 邀请函 尊敬的王金瑞同志 三秦中学德育处 2020 年 6 月 27 日 B 汝亦知射 乎 吾射 不亦精乎 C 睨之久而不去 我以日始出时去 人近 D 公亦以此自 矜 自 钱孔人 而钱不湿 10 对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 但微颔之 的翻译最准确的一项是 3 分 A 卖油翁 见陈尧咨在射箭 微微点着头替他数靶数 B 卖油翁 见陈尧咨射出的箭十支能中八九支 只是对他微微点头 C 卖油翁 见陈尧咨射出的箭十支能中八九支

6、 不禁点头称赞 D 卖油翁 见陈尧咨射箭很准 点头示意 11 用一个成语概括本文所说明的道理 2 分 二 阅读下文 回答问题 14 分 片片蝶衣生 镯耳 那日闲暇 独自一人到鼓浪屿游走 挨挨挤挤的游客们 成群结队涌向琴岛 耳畔不是那些错乱的 碎步之音 便是天南海北的吆喝声 我在嘈杂之中 内心焦躁而又不安 走着走着 前方万绿丛中现出几抹蓝色 那是一片花木丛 繁茂的花枝上缀满蓝色的小花儿 花瓣 娇小并不起眼 如果不是花开得很多 我或许真的会忽略它们 可我到底还是厌倦了嘈杂的人群 被那一 抹微蓝所吸引 移步花丛中 仔细瞧去 蓝色的花容宛如蝴蝶仙子一般 让人一眼惊艳 时值冬季 它们的四片花 瓣成对绽开

7、 恰如一群翩翩起舞的蓝蝴蝶 生动 活波 微风拂来 它们的翅膀随风颤动 飘来幽幽微风 吹动蓝色的花朵 花朵起伏 与那身披蓝衫的蝴蝶别无两样 借助手机搜索 原来此花实名正是蓝蝴蝶 我惊叹于大自然的神奇 将这样一朵小花装扮得如此美 丽 它那对生的叶子 平展两侧对称盛开的花辦 还有那如蝴蝶触角一般细长的雄蕊 无不娇美可人 在 这个微寒的南国之冬 这蝴蝶花 静守一处 花非花 蝶非蝶 宛若一群蝴蝶仙子 着一身微蓝的薄衫 是那样的惹人怜惜 我在这片蓝色的花海中徘徊 想起杜甫那首 江畔独步寻花 想起眷恋芬芳的花间彩蝶 想起自由 自在的欢啼黄莺 杜甫在饱经离乱之后 择一西郊草堂为安身之所 他在春暖花开时节 独自

8、在江畔散步 赏花 不正是源于他对生活的知足与热爱吗 眼前的这片蝴蝶花 生在鼓浪屿这片少人踏足的草地上将点点微蓝开放在绿丛中 它们没有娇艳灿 烂的三角梅那般耀眼夺目 也没有悬挂在枝头的曼陀罗那般高高在上 不似红粉的合欢那般寓意高雅 更 不像月季那般千娇百媚 它们生来便如蝴蝶一般 长在花丛里 飞在绿叶间 在湿润的草地上 片片蝶衣 生 我常常想 这世间的花不也和寻常的人一样吗 人有人性 花有花性 有的人生来不甘 总不愿栖 息于荒芜之地 纵有迁徙 也难逃 枯萎 的命运 有的人知足惜福 不攀不比 即便生长在乡野间也是 一身正气 好比这蓝蝴蝶 它形貌小巧 生长于潮湿的山坡草地之中 它不俗不媚 凭一身高洁之

9、色来示 人 在一片淡然的幽香之中静默绽放 夕阳西下 通往码头的行人越来越多 我流连在这片花丛中 为邂逅此花而欣然 它们清婉的姿容 密密丛丛的风韵 将永远盛开在我的梦里 选自 厦门日报 副刊 有删改 12 依据文章第 段的内容 概括作者笔下蓝蝴蝶花的特点 4 分 13 文中画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结合文章内容 具体分析其表达作用 3 分 这蝴蝶花 静守一处 花非花 蝶非蝶 宛若一群蝴蝶仙子 着一身微蓝的薄衫 是那样的惹人怜惜 14 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分析 不正确的两项是 3 分 A 在鼓浪屿游走时 作者因邂逅美丽的蓝蝴蝶花 内心由焦躁不安变得欣然 B 在蓝色的花海中徘徊 想起杜甫的 江畔独步

10、寻花 作者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知足与热爱 C 第 段中 作者用三角梅 曼陀罗 合欢 月季与蓝蝴蝶花做对比 突出了蓝蝴蝶花的雍容华贵 D 第 段描写蓝蝴蝶花不俗不媚 在淡然的幽香中静默绽放 是为了表达对即使生长在乡野间 依然知足 惜福 一身正气之人的赞赏 E 文章综合运用记叙 描写 抒情等表达方式 表达了对蓝蝴蝶花美丽却安于平凡的惋惜之情 15 简要分析文章最后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4 分 三 阅读下文 回答问题 19 分 飘逝的风筝 徐国平 三月的暖风一吹 鹞爷就一大早儿拿起那只风 迈出了家门 那是一只 年年有余 的风筝 鹞爷有个习惯 扎风筝从不重复 每年都要出新一个花样 若在过去 扎糊这种风筝

11、再简单不过 用不了一天工夫 如今却不行了 整整折腾了半月 不是技不如前 是自己 老了 两眼发花 双手也发抖 此刻 整个村庄像被掏空了身子一样 甚至连声犬吠鸡鸣都听不到 鹞爷一边走着 一边四下观望着 若在以往 身后总会尾随着一群欢天喜地的孩子 一个个抢夺着他手中的风筝 唉 娃们一个个都去哪儿了 鹞爷心里猜想着 整个人就显得失魂落魄 无精打采 是啊 一个人放 风筝 还有啥意思啊 一路上 那些残墙断壁 破砖瓦砾 树林和那些废弃的打麦场 被风吹过 尘土飞扬 凌乱不堪 两 台从早到晚狂叫不止的挖掘机 正一口口地蚕食着那一排排早已空无一人的院落 鹞爷瞧着心痛 就像被 抽筋剥皮一般难受 很快 自家那三间旧屋

12、也难逃一劫了 只是满屋子的风筝 又将栖身何处 鹞爷忧心忡忡 步履沉缓 一直走出村外 老半天也没碰上一个人 甚至连一只鸡或狗都没撞见 只 有一些像是找不着窝栖落的麻雀 叽叽喳喳在他四周焦躁不安地飞过 村外的那大片麦地 整整荒废了一个冬天 听说要建飞机场 倒是一些不甘寂寞的春草早早破土 钻 出一棵棵嫩芽 鹞爷站在地头 先舒展开双臂 又抻了一下脖颈 沉重了一个冬天的身子 都有些迈不动 脚步了 这时 一阵春风拂来 那只风筝有些急不可待地拽紧了他的手 鹞爷浑身上下顿然觉得轻飘飘的 如 同要离开地面飞起来一样 若在过去 鹞爷早就手脚利落地将风筝放飞起来 心也随着风筝 飞到天上去了 如今 鹞爷却攥紧 风筝

13、迟迟不肯撒手 鹞爷又想到过去 他自幼就跟师傅扎风筝 这辈子 连他自己也数不清扎了多少只风筝 每只风筝经 过他的手 都活灵活現 一到阳春 方圆百里的天空 都会飘曳着他扎的风筝 千姿百态 五花八门 那 些走在归途上的人老远瞅着 就觉得离家近了 浑身的疲惫便飞到九霄云外 后来 鹞爷成了民间艺人 还上过电视 报纸 甚至大洋彼岸的一些老外都来参观他的手艺 只是他 手艺慢慢失传了 现在的年轻人谁还学这些费事的玩意 而且 大都跑到城里 一走就像断了线的风筝 心也收不回来了 最初 儿子大龙还跟他学扎风筝 可刚刚学了个皮毛 便被一帮记者吹捧成筝世家的传人 大龙心高 气躁 觉得小村子施展不开 跑到城里开了一家风筝

14、作坊 好几次 大龙苦口婆心劝他也搬到城里去赚大 钱 鹞爷却一口回绝了 他知道儿子无非让他去做招牌 糊弄人 唉 不想这么多了 趁着天暖风轻 还是放风筝吧 很快 天上飞起一只风筝 风儿似乎有些飘忽不定 那只风筝像只失群的孤雁 在空中东一头西头地 上下乱窜 鹞爷仰着脖颈 望着蔚蓝的天空 正专心致志地搡弄着风筝 突然 一声嫩生生的童音传来 老爷爷放风筝好玩吗 鹞爷低头一看 不知何时 身边多了一个男孩 正一脸好奇地望着他 终见有人陪了 鹞爷的心情豁 然开朗起来 他连忙将手中的风筝线递给男孩 说 你玩一下 就知道了 男孩怯生生地接过风筝线 有些不知所措 鹞爷在一旁吆喝着 拽紧线 快跑起来啊 男孩立马牵着那

15、只风筝在麦地里奔跑起来 风筝越飞越高 鹞爷远远地望着 眼前一会儿闪过儿子的 影子 一会儿又闪过孙子的影子 突然 男孩像是被脚下的什么东西给绊倒了 风筝线随之撒手松开 男孩爬起来 紧追了几步 却没 有拽住随风筝渐渐升起的风筝线 只好哭着跑回鹞爷跟前 鹞爷没有责备 一脸温和地劝慰着男孩 没关 系 风筝早晚要飞走的 男孩用手抹了一下眼角的泪 问 风筝还能飞回来吗 鹞爷望着那只风筝摇了摇头 没有吱声 男孩噘着小嘴 有些难过 许久 鹞爷才开口问男孩 你家在哪里 怎么一个人跑出来了 男孩晃了 晃脑壳说 他的家在很远的城里 学校放假 父亲带他回来寻根祭祖的 说着 男孩伸手指了指麦地远处 果真 有一辆轿车 停

16、在一块老坟地前 几个人正在里面烧香焚纸 鹞爷心一动 随口问 告诉爷爷 根是啥 男孩一脸迷茫 摇头不知 鹞爷就仰头指了指天上的风筝说 根是啥 根就是你手中的那根风筝线 人就是天上的风筝 有根线 扯着还能落回来 如果那根线断了 就四处漂泊 永远也飞不回来了 男孩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此刻 就见那只摆脱了束缚的风筝有些飘摇不定地朝下沉落了一会儿 最后猛然折了一个方向 有些 留恋地渐渐飞高了 飞远了 最终淡出了鹞爷的视线 选自 时代文学 2018 年第 11 期 有删改 16 阅读全文 完成下面的填空 2 分 这篇小小说以 为线索 以一位民间艺人 鹞爷为主人公 以 为 背景 讲述了一个具有强烈现实意义的故事 17 文中写到 鹞爷又想到过去 鹞爷想到了哪些事情 小说写这些内容有什么作用 请概括并分析 6 分 18 下面的语句耐人寻味 请结合加点的词语进行品析 2 分 整个村庄像被掏空了身子 一样 甚至连声犬吠鸡鸣都听不到 19 陈之藩在 失根的兰花 中写道 国 就是根 没有国的人 是没有根的草 文中鹞爷所说的 根 又有哪些内涵 3 分 20 小说借塑造 鹞爷 这一人物 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对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