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第2课 大河流域的古老文明同步练习 中图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3688005 上传时间:2020-05-2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8.9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第2课 大河流域的古老文明同步练习 中图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第2课 大河流域的古老文明同步练习 中图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第2课 大河流域的古老文明同步练习 中图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第2课 大河流域的古老文明同步练习 中图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第2课 大河流域的古老文明同步练习 中图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第2课 大河流域的古老文明同步练习 中图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第2课 大河流域的古老文明同步练习 中图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河流域的古老文明一、尼罗河的赠礼1古代埃及文明产生的基础农业生产的天然肥料:尼罗河每年定期泛滥带来了肥沃的淤泥。2古代埃及的建立:(1)公元前3500年左右,出现早期国家;(2)约公元前3100年,埃及初步建立统一的国家。3古代埃及文明的象征金字塔:埃及法老的陵墓,也是法老权力的象征,因其外形近似汉字“金”字而得名。二、两河流域的古国1两河流域古国的出现:公元前3500年以后,苏美尔人、阿卡德人和亚述人先后在西亚的两河流域南部建立了国家。2古巴比伦王国的统一:约公元前1894年,阿摩利人以巴比伦城为中心,建立了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在位时,征服了两河流域的大部分地区,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

2、制国家。3汉谟拉比法典:为了巩固统治,汉谟拉比在位时制定。它是两河流域古代文明的集中体现,是留存下来的人类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三、印度的种姓制度1古代印度:印度河流域的早期居民达罗毗荼人,于公元前2500年左右建立了一些奴隶制小国。后来,雅利安人迁移到印度河和恒河流域,建立了一系列奴隶制国家。2种姓制度:雅利安人把自己看作是“高贵者”,进入印度后,逐渐产生了不同的等级,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根据这个制度,社会分为四个等级: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问题1】 为什么说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探究:在非洲广阔的土地上,尼罗河由南向北倾泻而下,注入地中海。古埃及人的

3、活动范围,南起尼罗河第一瀑布,北至尼罗河三角洲。因此尼罗河为埃及提供了充沛的水源。尼罗河每年定期泛滥,不仅使河流沿岸的土地得到灌溉,而且水退后留下肥沃的黑土,便于农作物生长,这就给古埃及人的生存、繁衍提供了条件。尼罗河不仅养育了埃及人民,而且也孕育了埃及文化。【问题2】 印度种姓制度的影响探究:根据种姓制度,社会分为四个等级,各个等级之间等级森严,下一等级的人不能从事上一等级人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能通婚。从四个等级的权利和义务中不难看出,它维护的是奴隶主等统治阶级的利益,特别是婆罗门阶层的特权地位。所以,种姓制度的实质是等级制度。种姓制度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对后来印度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不良的

4、影响。这一制度的消极影响一直在今天的印度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1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这句话的意思是()A尼罗河孕育了古代埃及文明B尼罗河流域是古代埃及的国土范围C古代埃及人把尼罗河治理得很好D有了古埃及文明,就有了尼罗河2古埃及国王的陵墓之所以被称为金字塔,是因为()A它是用金属材料做成的B胡夫的身份像金子一样贵重C它的外型像汉字的“金”字一样D它在当今世界比较稀少3(2020福建三明)历经历史风雨,下图中的古代巨型建筑和雕像,至今还屹立于()A印度河流域B尼罗河流域C两河流域 D黄河流域42020年6月1日,上海世博会伊拉克国家馆开馆,伊拉克有史以来首次参加世博会

5、,这个饱受战乱的国度,克服重重困难,在上海加入世博大家庭。伊拉克是哪一个文明古国的所在地()A古埃及 B古巴比伦王国C古印度 D古希腊5现存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出现在()A黄河流域 B尼罗河流域C两河流域 D印度河流域6古印度是世界文明发源地之一,其文明成就突出表现在()A形成种姓制度 B制定汉谟拉比法典C建造金字塔 D实行民主政治7学习完世界古代文明后,为了方便记忆,小明同学写了一首散文诗。其中有四处不符合史实,请你诊断出来,并加以改正。漫步世界文明,驻足古代印度,庄严的金字塔,在无声地向我们诉说;触摸着阿拉伯文明所留下来的冰冷的法典石柱,似乎看到了阿育王的冷峻的面容,感受到了奴隶

6、制度的残酷;压迫啊,古巴比伦的种姓制度。但这就是文明,注定与历史一起变成永恒。(1)错误:_;改正:_。(2)错误:_;改正:_。(3)错误:_;改正:_。(4)错误:_;改正:_。参考答案: 1. 解析:本题考查尼罗河与古埃及的关系,B、C、D三项的叙述不正确,根据尼罗河与古代埃及文明的关系分析,本题的答案是A项。答案:A2. 答案:C3. 解析:这座雕像被称为狮身人面像,是古代埃及文明的标志之一,而古代埃及文明发源于非洲东北部的尼罗河流域。答案:B4. 答案:B5. 答案:C6. 答案:A7. 参考答案:(1)错误:古代印度;改正:古代埃及。(2)错误:阿拉伯文明;改正:古巴比伦文明。(3

7、)错误:阿育王;改正:汉谟拉比。(4)错误:古巴比伦;改正:古印度。1截至2020年2月3日12时57分,中国政府派出的第八架飞机自埃及开罗平安飞抵北京首都国际机场。3天之中,45小时内,顺利接回了1 800余名在埃及骚乱中回国心切的同胞。历史上埃及出现早期国家是在()A公元前3500年左右 B公元前3100年左右C公元前2500年左右 D公元前1894年左右2在一部介绍埃及风光的图片中,解说词上写道:“这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你认为该图片应该是()3下图中的建筑是哪一国家的古代文明象征()A古埃及B古巴比伦C古代印度D古代中国4一位游客在巴黎卢浮宫博物馆看到一个黑色石柱,上面刻了一部著名的法典

8、,该法典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请你判断这件文物应出自()A尼罗河流域 B黄河流域C印度河流域 D两河流域5“An eye for an eye and a tooth for a tooth”是古代某国一法典的条文。该法典的实质是()A维护该国的种姓制度B保障人与人之间的权利平等C维护该国奴隶主阶级的利益D确保该国分封制的实行6印度河流域的早期居民是()A苏美尔人 B阿摩利人C雅利安人 D达罗毗荼人7你看过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的印度电影阿育王吗?阿育王在印度家喻户晓,他在位时,孔雀王朝成为印度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大帝国。按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划分,阿育王应属于哪个等级()A婆罗门

9、 B刹帝利C吠舍 D首陀罗8荣获2020年8项奥斯卡大奖,横扫全球100余项奖项,被评为时代周刊十佳影片之一的电影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全面展示了印度贫民的生活面貌。这些贫民世世代代受穷,这就是他们的宿命,这源于古代印度实行的什么制度()A种姓制度 B分封制C三省六部制 D世袭制9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发祥于()尼罗河流域幼发拉底河流域底格里斯河流域印度河流域恒河流域黄河流域A BC D10连线题11下面是一幅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亚非文明地图,请你结合地图回答下列问题:(1)从左至右写出四大文明古国的名称,并写出它们发祥的大河流域。A_B_C_D_(2)在图中A、B、C所示三个国家或地区,分别有一项

10、残酷压迫奴隶或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文明成果。想一想,它们分别是什么?A:_B:_C:_(3)古代东方的大河流域为什么会成为上古文明的发源地?这给我们留下了怎样的启示?参考答案: 1. 答案:A2. 答案:D3. 解析:认真看图,图中的古迹是金字塔,所以本题的答案是A项。答案:A4. 解析:本题的关键词语是“黑色石柱、法典”,联系所学知识,符合这些要求的是汉谟拉比法典,而此法典属于两河流域文明古巴比伦文明。答案:D5. 解析:题目中“An eye for an eye and a tooth for a tooth”可翻译为“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由此可以判断,题干中的法典是汉谟拉比法典,而该法

11、典是为了维护以汉谟拉比为首的奴隶主阶级的利益而制定的。答案:C6. 答案:D7. 解析:本题考查了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结合种姓制度中对四个等级的划分可知,刹帝利是世俗统治阶级,国王大多出自这一等级,阿育王是印度国王,故选B项。答案:B8. 答案:A9.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古埃及文明发祥于尼罗河流域;古巴比伦文明发祥于两河流域,由地理知识可知“两河”是指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古代印度文明发源于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古代中国文明的源头是黄河流域。由此可推断出本题的答案是D项。答案:D10. 参考答案:11. 参考答案:(1)A.古代埃及,发祥于尼罗河流域B古巴比伦王国,发祥于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C古代印度,发祥于印度河、恒河流域D古代中国,发祥于黄河流域(2)金字塔汉谟拉比法典种姓制度(3)原因:在生产力水平相对低下的情况下,大河流域适宜于人类生产和生活,主要表现为水源充足、土壤肥沃,有利于植物生长和农牧业的发展;能够提供便利的交通运输;能够调节气候环境。启示:人类的活动在人类文明的早期离不开地理环境的影响;我们应当爱护自然环境,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