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生物的“遗产”_化石燃料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33684734 上传时间:2020-05-2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生物的“遗产”_化石燃料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古生物的“遗产”_化石燃料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古生物的“遗产”_化石燃料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古生物的“遗产”_化石燃料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古生物的“遗产”_化石燃料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生物的“遗产”_化石燃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生物的“遗产”_化石燃料(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生物的“遗产”化石燃料【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化石燃料,知道化石燃料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2)了解化石燃料储量有限、不可再生。(3)了解化石燃料的燃烧对环境的影响,认识使用和开发清洁燃料及绿色能源的重要性。(4)认识化石燃料综合利用的重要性,知道煤和石油综合利用和一些主要产品。(5)认识燃料充分燃烧的重要意义。2、过程与方法:(1)进一步形成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学会运用多种手段查阅资料,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获取有用信息。(3)学会与他人合作、表达与交流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增强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提高环保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2、。(2)更加关注生活和社会中的化学。【教学重点】化石燃料对人类的重要性、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增强环保意识。【教学难点】煤和石油的综合利用、化石燃料的燃烧及其污染。【实验药品、仪器与技术媒体】汽油、煤油、柴油、润滑油、4个蒸发皿、铁架台(带铁圈)、火柴、木条、酒精灯、煤油灯、相关的图片和音像资料【教学模式】创设 探究 拓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图片投影)童话“小猫种鱼”(教师讲述)大家知道这个故事吗?我给大家讲这个故事的另一个版本:小明9岁了,很爱琢磨问题。有一天,他的妈妈给他讲了煤和石油的形成过程。他悄悄地在花园里埋下一条鱼和一根木棍,想看看它们能不能变成煤和石油。妈妈发现少了一条鱼,以为

3、被小花猫叼走了,把这笔账记在了小花猫的头上。他不敢告诉妈妈,只是偷偷地乐。然后,每隔几天去看看,想知道究竟什么时候它们能变成煤和石油。这就是小明“种煤”“种石油”故事的前半段。大家猜猜后来怎样?生:它们会烂掉。(提问)为什么小明种不出煤和石油呢?木棍和鱼有没有可能变成煤和石油呢?生:不可能变成,因为现在没有古时候的地质条件。(讲解)大家可能在博物馆中见过化石,比如三叶虫化石、恐龙化石。(图片投影)所谓化石燃料,它们的形成过程和化石一样,都是生物遣骸在特殊的气候和地质条件下,经过漫长的过程变化而来。(图片投影)但是,化石燃料的变化过程又有些特殊,它富集了可以燃烧的成分,所以具有可燃性。(播放)录

4、像:石油和天然气的形成(小结并投影)一、化石燃料1、化石燃料的形成 高温高压 由古代生物遗骸 煤、石油、天然气几百万年二、探究活动活动一:估算我国地下储藏的化石燃料经历多少年后会被耗尽?(讲解)我国是世界上煤炭蕴藏量较丰富的国家,但石油的蕴藏量较少,解放前被说成是“贫油国”。解放后,我国政府十分重视石油资源的勘探和开发,建立许多油田,你们知道哪些油田?(图片展示)我国化石燃料资源(学生活动)由学生估算我国地下储藏的化石燃料经历多少年后会被耗尽?,并填入书P140表中(提问)从计算的结果,你明白了什么?(小结)化石燃料是古代生物留给现代人的珍贵遗产,不能再生,用一点少一点。我国化石燃料的资源毕竟

5、有限,而且人口众多,对燃料的需求量非常大,因此我们必须特别注意资源的节约。(投影)2、化石燃料在自然界的储量有限。我们必须特别注意资源的节约。活动二: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学生角色扮演)比一比煤和石油,谁的用途多?(讨论)1、煤干馏能得到哪些物质?它们分别有什么用途?2、石油分馏得到哪此产品?它们分别有什么用途?(归纳并投影)二、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 干馏 焦炭1、煤 煤焦油 化学变化 焦炉气用途:燃料、农药、化肥、炸药、塑料、油墨、炼铁等。煤称为黑色的“金子”或称为工业的“粮食” 石油气 汽油 分馏 煤油2、石油 柴油 物理变化 润滑油 重油 石蜡 沥青用途: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塑料、农药、化肥

6、、洗涤剂、医药等。石油称为工业的“血液”(学生分组实验)书P155实验5-9比较石油常见馏分的某些性质(颜色和流动性)(教师演示)书P155实验5-9比较石油常见馏分的某些性质(燃烧)由学生给出能反映这些性质和馏分沸点围相互关系的结论。(教师演示)书P155实验5-10(现象)煤油完全燃烧现象,火焰明亮,不产生黑烟。煤油不完全燃烧现象,产生大量黑烟。(结论)燃料不完全燃烧既浪费燃料,又产生污染。活动三:化石燃料对环境的污染(讨论与交流)根据上网查阅资料,填写下表:煤石油天然气所含主要元素所含物质燃烧产物(小组讨论、交流)教师适当启发、补充。(投影)上表煤石油天然气所含主要元素碳以及氢、氧、氮、

7、硫等碳、氢所含物质复杂有机物和无机物的混合物多种碳、氢化合物的混合物甲烷(CH4)燃烧产物CO2、H2O、硫的氧化物(SO2)和氮的氧化物(NO、NO2)等CO2和H2O(引导讨论)大家看一看化石燃料的燃烧产物,想一想化石燃料的燃烧是否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由学生总结。(小结并投影)三、化石燃料对环境的污染1、温室效应加剧;2、酸雨;3、余热污染水源,水中生物死亡;4、固体废物污染。(观看录像)酸雨(提问)根据分析,你认为我们应该尽量利用哪一种燃料?为什么?并写出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生:天然气,因为污染小。 点燃(投影)CH4+2O2 = CO2+2H2O天然气通常称为“清洁能源”(提问)关于天

8、然气的开发和利用,我们国家现在有一项伟大的工程。你们知道是哪一项吗?生:西气东输。活动四:四、化石燃料出路(思考)化石燃料的资源不能再生,十分有限;将它们当燃料烧掉,不仅造成环境污染,而且造成资源的浪费。化石燃料出路何在?学生自由发言(归纳并投影)一是重视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二是开发和利用新能源;三是积极对环境进行综合治理。(提问)面对化石燃料紧缺,你觉有哪些新能源可开发和利用?学生自由发言。(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氢能源)三、拓展视野(阅读)书P155可燃冰(展示)可燃冰的相关资料四、反思与小结(提问)这节课你学到什么?(投影)学生小结,屏幕投影:1、煤、石油、天然气是宝贵的化石燃料,

9、在自然界的储量有限;2、燃烧化石燃料,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3、出路在于综合利用,并积极开发和利用新能源。五、学生练习1、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石油 B、煤 C、天然气 D、甲烷2、“绿色化学”是21世纪化学发展的主导方向,其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据此,你认为最理想的燃料是( )A、煤 B、石油 C、天然气 D、氢气3、环境污染已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威胁。下列名词与环境污染无关和是( )A、潮汐 B、酸雨 C、臭氧层空洞 D、工业三废4、甲烷的实验室制法是:用无水碳酸钠和碱石灰两种固态药品,经研磨均匀混合后装入试管中,加热后产生甲烷气体。通常情况下,甲烷是没有颜色,没

10、有气味的气体,比空气轻,极难溶于水,很容易燃烧。请回答下列问题:(1)制取甲烷时可以采取与 (填药品和气体名称)的装置相同;(2)将上述混合物粉末装入试管前,应先检察装置的 ;(3)收集甲烷可以采用 法,因为 ,还可以采用 法,因为 ;(4)点燃甲烷前一定要先检验甲烷的 。布置作业:1、完成书P156习题132、完成练习册P107109 1213、调查活动:通过报刊、电视、网络等媒体,调查你所居住地区所用的燃料种类,并了解它们的市场价格,从经济、节约能源、保护环境、使用方便等各方面进行利弊比较。把你分析的结果总结一下,写成小论文与同学们交流。 教案评析:本课题采用“创设 探究 拓展”教学模式,

11、在教学中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来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和探究的欲望。本课题共设置四个学生探究活动(活动一:估算我国地下储藏的化石燃料经历多少年后会被耗尽?活动二: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活动三:化石燃料对环境的污染。活动四:四、化石燃料出路。)教学中采用了问题讨论法、分组实验法、学生角色扮演、教师演示实验、多媒体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向学生提供宽敞的学习空间,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提供参与活动的机会,帮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活动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本课题设计体现以下几个特点:1、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本节课导入以每个学生耳熟能详“小猫

12、种鱼”故事开头,引起学生的好奇不明白化学老师怎么会提起这样一个故事,再继续讲小明“种煤”“种石油”的故事,学生在笑过之后就会自然而然地意识到煤和石油是不能种出来的,从而为他们意识到珍惜化石燃料的重要性做好准备。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化石燃料是怎样形成的,便于下面学习展开。2、注重联系生活和社会生产实际。如联系我国化石燃料资源、“西气东输”工程等,通过教师提供丰富的知识背景,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动学生积极思维,有利于学生积极进行自主学习,与他人合作学习。3、注重实验的教学。本课题在教学中安排一个学生实验,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保证更多的学生参与实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安排两个教师演示实验,使用“马灯”演示煤油燃烧的情况很方便,是一种创新。4、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了多媒体技术,给学生展示许多煤、石油有关的图片录像,将枯燥的知识生动地介绍给学生,并且引入特色的相声教学,让学生在笑声中了解煤、石油的用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