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建筑工程管理)静静铁路路基施工方案(终)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3679729 上传时间:2020-05-29 格式:DOC 页数:40 大小:157.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建筑工程管理)静静铁路路基施工方案(终)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2020(建筑工程管理)静静铁路路基施工方案(终)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2020(建筑工程管理)静静铁路路基施工方案(终)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2020(建筑工程管理)静静铁路路基施工方案(终)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2020(建筑工程管理)静静铁路路基施工方案(终)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建筑工程管理)静静铁路路基施工方案(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建筑工程管理)静静铁路路基施工方案(终)(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1.编制依据42.工程概况及自然特征42.1工程概况42.2 自然特征43.总体安排64.方案实施结构组成75.施工准备95.1施工便道95.2施工测量与放样105.3路基防水与排水105.4清理场地106.施工方法106.1基底处理106.1.1处理范围116.1.2施工工艺116.1.3施工要求136.2路基填筑施工工艺146.2.1路基填筑156.2.2水平分层填筑166.2.3分层摊铺166.2.4洒水晾晒176.2.5分层碾压176.2.6路堤边坡土木格栅加固176.2.7分层检验试验186.2.8路床精平186.2.9路基整修186.2.10质量检验标准196.3路堑开挖施工

2、工艺216.3.1一般土质路堑开挖226.3.2 石质路堑开挖236.3.3 路堑段排水工程施工256.3.4质量检验标准266.4.过渡段填筑的施工266.4.1路堤与桥台过渡段266.4.2路堤与横向结构物过渡段276.4.3工艺流程286.4.4施工方法296.4.5施工要求296.4.6质量检验标准307沉降观测327.1观测方案327.2数据采集327.3预留填筑沉降量338主要设备及材料计划338.1主要工程设备使用计划338.2主要材料供应计划348.3供应方案349.安全保证措施359.1安全保证体系359.2路堑开挖安全技术措施369.3机械施工、用电安全措施379.4爆破安

3、全措施389.5其他安全措施3910. 工期保证措施4010.1保证工期的组织措施4010.2保证工期的经济措施4110.3雨季施工工期保证措施4110.4冬期施工工期保证措施4210.5夜间施工工期保证措施4210.6保证工期的技术措施4211.质量保证措施4312.环境保护措施44路基专项施工方案1.编制依据(1)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1-2009); (2)客货共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2-2008);(3)铁路工程岩土分类标准(TB10077-2001);(4)铁路给水排水施工规范(TB10209-2002);(5)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JTG D63

4、-2007); (6)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0-2005); (7)国家有关工程施工的法律、法规及地方具体规定和要求;(8)静静地方铁路招标文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图纸、工程量清单;(9)施工现场调查获得的有关资料、数据以及现场实际情况;(10) 我公司现有的施工技术能力、机械设备能力及相关工程的施工经验。2.工程概况及自然特征2.1工程概况静静地方铁路二标,起讫桩号为DK95+300DK100+900,全长5.6km。路基总长度为4.10km,分七个区段:DK95+300DK96+768、DK97+273DK97+883、DK98+004DK98+343、DK98+831DK

5、99+241、DK99+453 DK100+048、DK100+227 DK100+471、DK100+605 DK100+900主要工程数量:路基挖土方977941m3,挖石方16322m3。2.2 自然特征(1)地下(表)水分布及特征新建铁路路基段在勘探深度内未见地下水;地表水经过地段的“V”型冲沟及河流,均属季节性沟谷、河流。枯水期无水或水量较小,雨季洪水暴涨暴落,流量大,流速快,具有量大、势猛、夹杂物较多的特点。(2)气候特征静乐县气候四季分明,十年九旱,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暖热且昼夜温差大,冬季寒冷。年平均气温为 7度,一月均温- 9度,七月均温23度,年降雨量380至500毫米,

6、无霜期120至135天DK95+300DK100+900 段隶属山西省忻州市静乐县,其主要气候要素如下:表2.3-1 新建线路主要气候参数表年平均气温7.7极端最高气温 37.7极端最低气温 -28.2 年平均降水量466.5mm一小时最大降水量38.2mm 一日最大降水量 76.4.2mm年平均风速 2.1m/s最多风向 C N最大风速 16m/s 最大冻土深度 149cm最大积雪深度 19cm 最热月平均相对湿度71%最冷月平均相对湿度54%(3)地形地貌表2.3-2 新建线路自然特征概述里程地形地貌工程地质情况备注土(石)质特性基本承载力(0)DK95+300DK96+768地形极陡,路

7、堤边坡高度2-25m,路堑边坡2-50m砂质黄土,稍湿,稍密130kpaDK97+273DK97+883线路地形极陡,路堤边坡高度2-22m,路堑边坡3-25m砂质黄土,稍湿,稍密130kpaDK98+004DK98+343线路地形极陡,路堤边坡高度2-22m,路堑边坡3-22m砂质黄土,稍湿,稍密130kpaDK98+828DK99+241线路地形极陡,路堤边坡高度2-15m,路堑边坡3-35m砂质黄土,稍湿,稍密130kpaDK99+453DK99+512地形较陡,边坡高度3-37m砂质黄土,稍湿,稍密130kpaDK99+610DK99+770上覆盖为第四系上更新统风积砂质黄土,下伏基岩

8、为三叠系二马营群南梁山组砂质泥岩,中间夹-23m的第四系中更新统粗圆砾土,密实DK99+770DK100+048砂质黄土,稍湿,稍密130kpaDK100+227DK100+900地形较陡,边坡高度2-26m砂质黄土,稍湿,稍密130kpa(4)施工重难点本工点线路地形极陡,路堤边坡高度2-37m,路堑边坡高度为2-50m,本管段全线黄土为级非自重湿陷黄土,厚度为11m米。该段路基施工、高边坡防护施工、便道修建、施工筹划及组织是难点。3.总体安排本管段路基施工分成分七个区段:DK95+300DK96+768、DK97+273DK97+883、DK98+004DK98+343、DK99+453-

9、DK100+048、DK100+227-DK100+471、DK100+605-DK100+900。其中DK95+300DK96+768弃土方量为342332m3,DK98+831-DK99+241弃土石方量为155332m3;DK97+273DK97+883、DK98+004DK98+343、DK99+453-DK100+048、DK100+227-DK100+471、DK100+605-DK100+900五段基本填挖平衡。根据土石方调配方案,项目弃土场设在西坡崖村隧道后山和下店村后面,。根据施工环境和地理环境,项目首先施工DK98+831-DK99+241段路基,定于2013年11月20日

10、2013年12月30日(冬休后继续施工),多余的土石方弃于弃土场;冬休时间定于2014年1月1日2014年2月28日,剩余六段施工时间定于2014年3月1日2014年7月30日,具体施工进度安排如下:(1)施工准备:2013年11月10日2013年11月20日;(2)土、石方开挖:2013年11月20日2014年6月25日;(3)基床及本体施工:2014年3月1日2014年7月30日;(4)边坡防护及排水:2013年11月20日2014年7月30日;(5)附属工程:2014年3月30日2014年10月30日。4.方案实施结构组成本方案以施工组织设计为依据,成立静静铁路路基施工管理机构,以项目经

11、理为中心,负责本工程施工的组织、管理。以项目总工为技术指导,负责解决施工过程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根据施工的特点和工期安排,组织机构如下图见4-1所示图4-1路基工程施工组织结构图说明:组织机构职责如下:项目经理:对路基施工的日常生产安排,包括施工进度、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负责。副经理:负责按施工图、技术交底要求组织生产,保质、保量地完成施工任务。项目总工程师:对路基施工的技术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工程质量、验工计价负责,并负责与监理单位和业主的协调工作。工程部:编制技术交底,负责工程测量、量测、试验、隐蔽工程验收、安全质量和文明施工管理,配合设计、监理工作,开展质量活动;制订技术、安全、质量

12、管理细则、措施,组织处理安全质量事故;管理变更洽商,管理技术档案;掌握工程进度,归纳分析进度影响因素、提出改进措施;组织技术难题攻关,检查指导现场技术工作。安质部:负责安全质量技术措施监督执行,现场安全质量监督检查、评比与考核,配合相关部门协调有关安全质量及检查、检验等工作。物机部:负责路基施工的物资和机械的采购、租赁、管理。试验室:负责配合路基施工的原材料、成品和半成品的检验。5.施工准备5.1施工便道本工程施工便道利用乡村道、做为运输主干道,路堑段开挖后作为汽车运输纵向便道,路堤段以线路左侧新建便道作为运输土方通道,具体位置详见施工平面布置图。施工便为顶宽4米,断面结构分为上下两层,面层为

13、碎砾石面层(厚0.2m),底层为山砂(厚0.5m)。两侧设置0.30.3m的排水沟,路面设置人字型排水坡,每隔200米设汇车点。5.2施工测量与放样开工前进行现场恢复和固定路线包括导线、中线和高程的复测、水准点的复查和增设、横断面的测量和绘制和工程量的复核。路中线和路边线控制桩采用木桩,按照施工图纸断面,直线段50米放一个断面桩,平曲线段2030米放一个断面桩,个别拐点处10米放一个断面桩;在施工区域以外再布设两个控制桩,为恢复提供依据,在结构物两侧要另放一个断面控制桩,防止控制桩损坏;同时在路边侧每50米放一个15*15cm、高0.5m的水泥里程桩,标出桩号,以便施工时检查。5.3路基防水与

14、排水在路基施工期间,始终保持场地处于良好的排水状态,修建一些临时排水设施,以防工程或附近农田受冲刷、淤积。临时排水设施与永久性排水设施相结合,流水不排入农田、耕地、污染自然水源,不淤积和冲刷。5.4清理场地路基施工前,清除施工范围内的树木、灌木、垃圾、有机物残渣及原地面以下100-300mm内的草皮和表土。对妨碍视线、影响行车的树木、灌木丛等,在施工前进行砍伐或移植及清理。清除下来的垃圾、废料及不适用材料和树木等,堆放在监理工程师指定的地点。6.施工方法6.1基底处理DK95+300DK96+768段为级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厚度为3米;DK97+273DK97+883、 DK98+004DK98+343段为II级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厚度为8米; DK98+831-DK99+241、DK99+453- DK100+048、DK100+227- DK100+471、DK100+605-DK100+900段为级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厚度为11米,基底处理的方法:挖方地段:基底冲击碾压20遍,填方地段: 基底冲击碾压40遍。6.1.1处理范围 路堤地段无排水沟时为路堤坡脚外3.0m,有排水沟地段至排水沟外;路堑地段为开挖界面宽度。6.1.2施工工艺图6.1.2-1 冲击碾压地基处理工艺流程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