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考点学与练 专题07 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化(讲)

上传人:wei****08 文档编号:133674955 上传时间:2020-05-29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3.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考点学与练 专题07 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化(讲)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2020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考点学与练 专题07 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化(讲)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2020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考点学与练 专题07 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化(讲)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亲,该文档总共4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考点学与练 专题07 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化(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考点学与练 专题07 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化(讲)(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考点学与练专题07 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化1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2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3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4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本专题在考查形式上多以区域图的方式呈现信息,侧重考查城市功能分区、城市化进程及特征、城市环境问题等方面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图文转换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因此,复习时要多结合一些城市区域图进行相关知识方面的分析,以提高图文转换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网络构建】知识点一、城市的功能区形成和布局1城市功能分区城市功能分区形态特征位置商业区占地面积小,呈点状或条带状经济活动最繁忙;人口数量昼夜

2、差别大,建筑物高大稠密;内部有明显的分区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街角路口【特别提醒】工业区选址的原则工业区的布局可以从“风”“水”“宝”“地”四个方面考虑。(1)风注意风向,有大气污染的工业要布局在盛行风的下风向,或最小风频的上风向。(2)水考虑河流,有水污染的工业要布局在河流的下游,避免对城市水源造成污染。 (3)宝关注矿产,许多工业特别是原料指向型或资源密集型工业,要靠近区域中的矿产产地。 (4)地地域联系,运输量大的工业要靠近河流和铁路线,高新技术工业要靠近航空港。2影响城市地域结构的因素。知识点二、城市的区位1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2分析、评价城市区位因素的方法分析一个城市的区位因素,首先,

3、应该考虑的是这个城市刚刚诞生时,是什么因素把它吸引到这一地点的;其次,要分析是什么原因促进或限制了它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找出这个城市的主要区位因素。因此,分析、评价城市的区位因素要运用综合思维,从影响城市区位的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人文因素)及其发展变化的角度来进行。在这两大因素中,社会经济因素相对于自然因素发展变化较大,因此,自然因素可以称为静态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可以称为动态因素。而自然因素中的气候、地形与河流相比,前者可以称为宏观因素,后者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城市最初形成的具体位置,可称为微观因素。随着社会的发展,将会不断出现影响城市兴起和发展的新的区位因素。除了科技、旅游等因素外,

4、还有可持续发展等因素。知识点三、城市化1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景观变化的影响不利影响有利影响:平整土地、修建水利工程、绿化环境,降低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压力,改善环境。(2)产业结构转变带来的影响(3)城市化也会改变人们的地域联系方式和频率,以及文化和观念。2城市环境问题及解决措施(1)问题及表现形式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表现形式环境质量下降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垃圾污染;光污染;辐射污染城市交通问题交通阻塞,特别是上下班高峰期;交通事故频繁;公共交通发展缓慢;停车场紧张城市住宅问题居住环境差;住宅质量低劣,设备缺少,住房破损;房价昂贵,空房率上升;出现贫民窟、棚户区城市社会问题就

5、业困难,失业现象严重;贫困问题,特别是失业者、技术过时者和缺乏充分教育的群体增加;老年人问题(人口老龄化);内城经济衰退(2)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主要措施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控制城市中心区的规模;建立与城市经济相适应的城市发展机制;向郊区分散人口和工业,建设卫星城。进行合理规划,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对城市进行功能分区,妥善安排各种用地的相对位置;对工业企业合理布局,适当分散污染源;改善交通和住房条件。(3)不同类型的工业区在城市中的区位分析掌握工业布局的基本原则规模小、无污染的工业可以有组织地布局在城区;用地规模大、轻度污染的工业可布局在城市边缘或近郊区;严重污染、一时难以治理的大型企业

6、,宜布局在远离城市的郊区,同时需要考虑盛行风向和河流的流向。分析一个城市的规划是否合理的条件主要从以下六个方面分析:交通是否便利;工业用地是否合理;卫生防护带是否合理;占用良田是否多;居民区是否离开了污染源;与旧城市的关系是否合理。此外,城市的远期发展余地是否较大,各部门间是否便于协作,也是判断城市各功能用地布局是否合理的标准。高频考点一、考查城市土地利用与城市空间结构及其变化例1、某条城市地铁线穿越大河,途经主要的客流集散地。图2示意该地铁线各站点综合服务等级。据此完成46题。图24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的高低主要取决于A站点的用地面积B周边的人流量C站点的信息化水平D周边的环境质量5根据所处

7、区位和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推测甲、乙、丙站点沿线区域为A中心商务区B森林公园C大型住宅区D产业园区6该城市空间形态的形成最有可能A围绕一个核心向四周扩展B沿河流呈条带状延展C围绕多个核心向四周扩展D沿交通线呈条带状延展【答案】4B 5A 6C【解析】4地铁主要是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在人口流动量大的区域设置站点,能够及时分散和输送流动人口,而且流动人口数量越多,需要配套的服务和设施越齐全,站点的综合服务等级越高,故选B项。5读图分析可知,甲乙丙站点都为一级站点或二级站点,综合服务等级较高;甲站点位于市中心附近,人口流动量大,市场广阔;乙丙位于内环线附近,交通便利,人口流量大,因此甲乙丙适合中心

8、商务区的分布,故答案选A。6.读图分析可知,该城区由内环、二环、三环组成,城市空间形态是团块状的,不是沿河流呈条带状延展、也不是沿交通线呈条带状延展,根据图中一级站点的分布,河流东西两侧都有几个相邻的一级站点集中区,可知所该城市空间形态的形成最有可能是围绕多个核心向四周扩展。【变式探究】下图为某个组团式城市布局图,各城区分散布局。完成下列各题。 (1)该城市的布局模式有利于()A缩短居民出行距离B改善城市生态环境C加强各区之间的联系D节省基础设施投资(2)该城市规划建设物流园区和化工园区,应分别安排在()A处和处 B处和处C处和处 D处和处【解析】第(1)题,读图分析,图中林地分布在各城区之间

9、,并且面积较大,有利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B正确项;但这种分散布局,延长了居民出行距离,不利于各区之间联系,加大了基础设施投资,因此A、C、D错。第(2)题,物流园区应布局在交通便利、地租较低、面积较大的处;而化工园区应布局在最小风频上风向即城市西北方,因此化工园区布局在处较合适。【答案】(1)B (2)A【变式探究】下图示意东欧城市的典型空间结构。读图回答(1)(2)题。(1)图中、代表的依次是()A工业区、别墅区、绿化区B绿化区、工业区、别墅区C绿化区、别墅区、工业区D别墅区、绿化区、工业区(2)该城市()A老城区地租最高B中心向西南方向移动C空间形态变化受交通影响D仓储式购物中心地处中心商

10、务区【解析】第(1)题,考查城市土地利用。观察选项特征,是对工业区、别墅区、绿化区的合理布置问题。与主城区有一定距离,有电车轨道连接主城区,附近分布有步行街,最可能是别墅区;处为步行街,最适可能是绿化区;处位于河流下游,有铁路和电车轨道连接,附近有火车站,交通便利,适合布置工业区。因此本题选D。第(2)题,考查城市空间结构及其变化。地租最高处应分布在城市中心的中心商务区,老城区主要分布政府建筑和教堂,不是地租最高处,A错误;图示随交通的发展,城市中心主要向东、东南、南移动,城市空间形态发生相应变化,B错误,C正确;仓储式购物中心,占地广,应位于交通便利、地租较低的城市环路旁,D错误。【答案】(

11、1)D(2)C高频考点二、城市化例2、(2019年江苏卷)某县地处平原,位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图22为“某县城区规划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1)该城市道路网络类型为_,对城市交通的影响有_。(3分)(2)图中地最适宜布局的功能区为_,理由有_。(3分)(3)概括甲类功能区布局的相同点。_(2分)(4)指出该规划在提升人居环境质量方面采取的措施。_(2分)【答案】(1)方格状 交通分散灵活;不便于对角线方向交通联系(2)仓储区 临近客货运总站,便于货物集散;地处城市郊外,地价低(3)布局在城市外围;沿交通线分布(4)工业与居住区之间有绿地隔离;沿河打造生态走廊;绿地面积大

12、【解析】考察城市空间结构布局相关内容,城市功能分区以及影响因素。难度不大,基础知识考察,要求学生基础知识扎实,掌握城市中的主要功能区的分化过程、原因和特征等基础内容,并学会进行迁移运用,紧扣着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等地理核心素养。(1)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城市道路纵横交错,为方格状的网络类型,对城市交通的影响既有有利也有不利。有利于促进区域之间的联系,交通通达度高,四通八达,但是对角线之间的距离只能通过垂直走向,而非对角线线段走向,延长了对角线的距离,不方便对角线方向进行联系。(2)该区域土地面积广阔,空间较大,城市外围地价较低。并且位于城市的外围,靠近高速公路和铁路,交通便利,并且还靠近客货运总站

13、,有利于交通联系和人流物流的配送可以布局仓储区。 (3)从图中可以看出甲类功能区主要位于城市的外围,并且靠近交通线,交通通达度较高。该类功能区有可能是工业区。位于城市外围,而且还是最小风频的上风向。离河流较远。(4)提升人居环境质量,既要要是隔绝污染,又要基础设施相对较完善。从图中可以看出工业区和居住区之间有绿地,并且面积相对较大,沿河流地区有湿地分布,调节湿度和温差。工业区和居住区之间有绿地隔开,有利于减轻工业污染。城市功能分区的形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历史因素是城市功能分区的重要基础性因素,对于现代来说影响相对较小。经济因素是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尤其是交通通达度和地租水平对城市功能分

14、区影响最明显。文化社会因素也有影响,但是相对较小。一般住宅区在城市中占地面积最大,城市住宅区的形成一般随着城市工业区和商业区的分离而逐渐形成,高级住宅区要求清洁的环境,故一般布局于城市边缘,远离工业区,环境优美的地区,低级住宅区一般布局于环境条件较差的工业区附近。城市发展的初期一般没有商业区、工业区和住宅区的分化,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由于集聚效应和地价、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工业区逐渐与商业区分离,工业区不断向城市的边缘地区转移,以降低生产成本,减轻对市中心的环境污染,工厂企业不断向公路沿线转移是为了趋于便利的交通条件。 【举一反三】(2018高考江苏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城市群一般是

15、以经济比较发达、具有较强辐射带动作用的核心城市为中心,由若干个空间邻近、联系密切、功能互补和等级有序的周边城市共同组成。城市群的发展可在大范围内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加强互联互通,促进城市群内部各城市及城乡区域协同发展。材料二成渝城市群地处我国西南腹地,具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区位优势。图1为成渝城市群空间结构规划略图。材料三下表为长江流域三大城市2016年GDP及产业结构统计表;图2为2000年、2010年和2016年成渝城市群部分城市的城镇人口统计图。城市地区生产总值(GDP)(亿元)产业结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重庆市17 558.87.444.248.4成都市12 170.23.943.0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