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风险管理)船舶制造业风险分析报告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3673650 上传时间:2020-05-29 格式:DOC 页数:218 大小:1.2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风险管理)船舶制造业风险分析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218页
2020(风险管理)船舶制造业风险分析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218页
2020(风险管理)船舶制造业风险分析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218页
2020(风险管理)船舶制造业风险分析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218页
2020(风险管理)船舶制造业风险分析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2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风险管理)船舶制造业风险分析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风险管理)船舶制造业风险分析报告(2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摘 要造船业被称为“面向海洋的装备业”,它主要提供大型矿石和原油轮船、大型集装箱船舶设备。目前,造船业是我国重加工工业中唯一能走在世界前列,与世界先进水平较量的行业。20032006年世界造船市场出现了多年难得一遇的爆发式增长。2006年全球造船市场延续了2003年以来的景气高峰:全球新船完工量达8010万载重吨,创历史新高;新接造船订单总额达到创纪录的1055亿美元,增长37;手持新船订单量突破3亿载重吨,达到3.1亿载重吨。各指标都反映出2006年市场需求的旺盛势头。其中,韩国继续排名世界造船业第一位,日本居第二位,我国居第三位。随着中国造船业的崛起,世界船舶市场份额呈现由日、韩向中国转移

2、的趋势。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造船完工量持续快速增长。1995年全球排名上升至第3位,此后连续12年保持在全球第3位的位置。2006年全国造船完工量1452万载重吨,同比增长20%;新接船舶订单4251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50%;手持船舶订单6872万载重吨,同比增长73%。以载重吨计,我国造船完工量占世界市场份额的19%,连续12年居世界第三位,与韩国、日本的差距大幅缩小;新接船舶订单占世界市场份额30%,超过日本,位居世界第二;手持船舶订单占世界市场份额24%。在2006年出台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中,国家对壮大船舶工业实力作出了战略部署。按照这一战略部署,中国造船业也

3、已绘就了“十一五”的发展蓝图。预计到2010年,我国造船能力达到2100万载重吨,造船产量占世界市场份额的25%以上,初步形成中、日、韩三足鼎立的世界造船竞争格局。全球船舶工业正在向中国转移,预测2007年及未来几年这种趋势仍将持续。目前,世界造船格局呈现出韩、日、中、欧四极格局。在这四极当中,从产业周期看,韩国处于成长期的后期,发展潜力有限;日本已进入成熟期,欧洲已进入衰退期,只有中国刚刚进入快速成长期,发展空间和潜力巨大。世界造船业由高劳动力成本国家向低劳动力成本国家转移是一条普遍规律。与中国其它制造业一样,劳动力资源给造船业提供了极大的竞争优势。近年来,中国造船企业越来越受到欧洲客户的青

4、睐,国际知名海运企业奥芬公司、著名航运企业A.P.穆勒马士基等也都正成为或已成为中国造船界的最大客户。 种种迹象表明,中国造船业已进入广受资本热追的时代,预测2007年及未来几年这种形势仍将持续。造船需要大量资金,这不仅表现在新造船融资方面,还表现在新船厂的建设、旧船厂的改扩建以及配套工厂的兴建等方面。近年来,在造船完工量直线上升的同时,各种资本也在不断涌入。在国内资本中,不仅国有资本表现活跃,投资长江口、珠江口、环渤海湾三大造船基地的建设,民间资本也十分积极,而香港地区的资本更是也对内地造船业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另外,在国外资本中,韩国、日本的造船企业是投资中国的主力军,新加坡等地的资本也对投

5、资中国造船业充满热情。 2006年,我国船舶生产企业总计有888家。江苏、浙江、上海、山东、广东、辽宁6省市在企业数量、销售收入、利润占比上都位于全国前6位,6省市企业数量占比达到74.32%,销售收入占比87.53%,利润总占比96.63%。我国造船业基本被中船集团、中船重工集团和地方船厂3大集团垄断。2006年,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完工602万吨,占全国比重的42%;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完工267万吨,占全国比重的18%;地方船厂完工583万吨,占全国比重的40%。未来几年,世界经济总体趋势仍然乐观,中国经济继续保持较高增速,带动全球海运量继续增长,国内、国际船舶市场需求持续旺盛。据预测,

6、“十一五”期间,中国新船需求量为3100万载重吨,年均需求量约为620万载重吨。紧紧抓住全球造船产业国际转移的历史机遇,把中国建成世界第一造船大国、强国,是中国造船界的共同目标。从总体上看,中国船舶工业的国际竞争力呈现出上升趋势,但是我国造船工业与发达国家相比,尤其是与韩国、德国等国家相比,还存在着大而不强的问题,我国船舶工业高附加值配套产品主要依赖于国际进口。 中国经济的发展、贸易量的扩大已成为影响全球海运市场和造船市场的重要因素。预测2007年及未来几年,我国VLCC需求50艘左右,LNG船需求在25艘以上,集装箱船需求100多艘,另外20万吨以上干散货船需求也将大增。而这仅是国内需求,更

7、大的需求来自国外。截至目前,手持订单中85%为出口订单,我国船舶已出口到包括美、英、德、日、法等发达国家在内的132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一半以上出口到欧洲。有能力相信,经过10到15年的发展,我国船舶工业的综合竞争力接近日韩当时的水平。在造船总量上,到2015年达2400万载重吨,占世界市场份额的35%,在吨位方面达到世界第一。由此可见,我国船舶工业市场潜力巨大,前景乐观,2007年及未来几年,仍是我国造船业的繁荣期。 目 录第一部分 行业运行分析及预测1第一章 2006年世界船舶制造业状况2第一节 2006年世界船舶制造业发展状况2一、2006年世界造船业主要指标2(一)新船完工量指标2(二

8、)新船成交量指标2(二)新造船订单指标2(四)手持订单量指标3(五)新船船价指标3二、各船型成交情况3(一)油船成交情况3(二)散货船成交情况3(三)大型集装箱船成交情况3(四)气体运输船成交情况3(五)海洋工程和其他特种船成交情况3三、推动因素4第二节 主要造船国状况5一、韩国5二、日本5三、中国5四、国际竞争6(一)世界船舶工业产业转移趋势6(二)中国造船业加速发展7第三节 制约世界造船业发展的四大因素8一、世界资本缺乏对海上运输这个传统行业的超前投资意识8二、船用原材料价格暴涨加重了造船业负担8三、造船大国自身配套能力有限也是加大造船成本的主因之一8四、出口运行模式也是制约造船业发展的因

9、素8第四节 世界造船业潜在危机9第五节 2007年世界造船业发展展望10第二章 2007年我国船舶制造业供需分析及预测11第一节 2006年我国船舶制造业供需状况11一、生产状况分析11(一)概况11(二)特点12二、需求14(一)成交情况14(二)需求结构分析14(三)需求预测16第二节 2006年船舶制造业进出口分析及预测18一、船舶制造业进口分析18(一)总体情况18(二)月度情况19二、船舶制造业出口分析20(一)出口交货值分析20(二)出口量、出口额分析20(三)船舶出口国家和地区分析22第三节 2006年船舶制造业价格变化分析24一、船价指数走势24二、主要船型价格走势24第四节

10、2007年行业供给分析及预测26第三章 2006年船舶制造业发展环境及影响分析27第一节 宏观经济环境27一、国际经济环境27(一)世界经济总体形势27(二)主要经济体经济状况27(三)国际贸易发展情况28(四)2007年世界经济展望29二、国内宏观经济环境29第二节 产业政策30一、船舶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30(一)远景目标30(二)建设好重大项目30(三)三大造船基地规划30二、“十一五”规划提出振兴船舶工业31(一)“十一五”时期我国船舶工业的发展目标31(二)“十一五”时期我国船舶工业发展的主要任务31三、2006年老旧船舶管理规定32四、2006年全国沿海港口布局规划35五、我国首个造

11、船质量行业标准实施37六、我国加入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37七、共同规范正式生效37第四章 2007年船舶制造业竞争分析及预测38第一节 我国船舶制造业国际竞争力38一、船舶制造业发展阶段评价38二、我国船舶工业科技进步成就39(一)船型开发取得新突破,促进产品结构优化升级39(二)重点船舶配套设备研制取得新进展39(三)现代造船模式研究与应用取得新成效,生产效率大幅提高40(四)实现了两大转变40三、我国船舶制造业国际比较40(一)生产指标比较40(二)造船企业国际比较40四、我国船舶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走向41第二节 影响船舶企业竞争的关键要素43一、国际竞争格局影响43二、国家政策影响43

12、第三节 行业资本运作44一、中船集团的资产整合44二、民营资本的进入45三、强强联合45第五章 行业投资与效益分析47第一节 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47第二节 船舶行业效益主要影响因素分析48一、船舶成本影响48(一)船舶钢板48(二)电子设备48(三)主机49二、船舶市场供求关系影响49第三节 船舶行业效益水平分析50一、船舶行业销售收入及增长情况50二、船舶行业利润总额及增长情况50第四节 船舶行业投资形势分析51一、船舶行业投资规模分析51二、船舶行业投资效益分析52第二部分 行业细分领域分析及预测53第六章 细分子行业分析54第一节 散装船市场供需变化分析54第二节 油轮市场供需变化分

13、析56第三节 集装箱船市场供需变化分析58第四节 LNG船市场供需变化分析60第七章 细分地区分析及预测61第一节 行业区域分布总体特征分析及预测61一、行业区域分布特点分析61二、船舶行业运行区域比较分析及排名61(一)船舶行业销售收入区域分布及排名61(二)船舶行业利润总额区域分布及排名62第二节 2006年江苏省船舶制造业发展分析及预测64一、2006年江苏省船舶制造业在全国地位64二、江苏省船舶制造业主要生产企业65三、江苏省船舶制造业经济运行状况65四、江苏省船舶制造业发展状况66(一)政府重视66(二)发展规划67五、江苏省船舶制造业发展趋势预测68第三节 2006年上海船舶制造业

14、发展分析及预测69一、2006年上海市船舶制造业在全国地位69二、上海市船舶制造业主要生产企业70三、上海市船舶制造业经济运行状况70四、2006年上海船舶制造业发展成就71(一)江南长兴造船基地开建71(二)发展规划72五、上海市船舶制造业发展趋势预测72第四节 2006年辽宁省船舶制造业发展分析及预测73一、2006年辽宁省船舶制造业在全国地位73二、辽宁省船舶制造业主要生产企业73三、辽宁省船舶制造业经济运行状况74四、辽宁省船舶制造业发展状况75(一)2004年造船业列为辽宁省鼓励发展产业75(二)2006年辽宁省造船业加速转型升级76(三)发展规划77五、辽宁省船舶制造业发展趋势预测77第五节 2006年浙江省船舶制造业发展分析及预测78一、2006年浙江省船舶制造业在全国地位78二、浙江省船舶制造业主要生产企业78三、浙江省船舶制造业经济运行状况79四、浙江省船舶制造业发展状况80(一)舟山金海湾公司30万吨级船坞围堰爆破成功80(二)2004年出台加快船舶工业发展意见80(三)浙江省造船业“十一五”发展规划81五、浙江省船舶制造业发展趋势预测81第六节 2006年山东省船舶制造业发展分析及预测82一、2006年山东省船舶制造业在全国地位82二、山东省船舶制造业主要生产企业82三、山东省船舶制造业经济运行状况83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