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1课 统一国家的巩固学案(无答案) 华东师大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3663614 上传时间:2020-05-29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7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1课 统一国家的巩固学案(无答案) 华东师大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1课 统一国家的巩固学案(无答案) 华东师大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1课 统一国家的巩固学案(无答案) 华东师大版(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统一国家的巩固好好学习别睡觉学习目标:1.列举汉武帝推进大一统的措施及作用;2.评价汉武帝。一、温故互查以两人小组的方式互查以下问题: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及巩固统一的措施。二、设问导读阅读课本完成下列题目,能独立完成的先独立完成,遇到疑难问题可小组讨论解决1、背景:经过西汉前期的休养生息,在 当政时期,西汉王朝达到了空前繁荣的阶段,他积极开拓,使秦以来的大一统局面得到了进一步发展。2、大一统的含义:大一统就是中央加强对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各方面的统一领导,形成高度中央集权的政治局面。3、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措施: 政治上:颁布“推恩令”,削弱封国势力。效果:封国无力同中央抗衡。 经济上: 、

2、效果: 思想上:“罢黜百家、 ”(董仲舒的建议)作用: 文化上:兴办 ,这是中国古代的最高学府。 军事上:派 、 北击 (少数民族)作用:(可小组讨论得出)4、西汉的疆域:东( ) 西( ) 南( ) 北( )5、年号纪年法:如建元元年(说一说是什么意思)三、自我检测1“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提及了中国古代多位杰出君王。其中“汉武”最主要的功绩是( ) A.创立中央集权 B.结束割据,实现国家统一 C.稳固大一统局面 D.统治期间出现盛世局面 2.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削弱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汉武帝所采取的措施是( ) A.颁布“推恩令” B.设西域都护府 C

3、.加强监察制度 D.推行儒学教育 3.汉武帝为巩固国家统一采取的措施有(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颁布推恩令 兴办太学 设置西域都护 A. B. C. D. 12.观察右边的“讲经图”(汉代画像砖),这是哪一位皇帝时期兴办太学的实证?( ) A.汉高祖 刘邦 B.汉武帝 刘彻C.汉光武帝 刘秀 D.蜀汉皇帝 刘备4、举世闻名的河西走廊在西汉时被开通,当时的皇帝是( )A、汉文帝 B、汉景帝 C、汉宣帝 D、汉武帝5、有一位古币收藏爱好者,进来得到一枚汉武帝时期的古币,这枚古币的名称是( )A、刀币 B、布币 C、半两钱 D、五铢钱四 巩固练习“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

4、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1)词中提到的秦皇、汉武分别指哪两位著名帝王? (2)这两位帝王为加强中央集权,在思想方面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3)这两位帝王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五 拓展练习有人说,秦始皇开创了大一统局面,汉武帝则巩固了大一统局面,你能说一说为什么吗?六 课堂检测1.从这块“汉并天下”瓦当中得出的信息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命人制造的 B.这是楚汉战争时刘邦命人制造的 C.这是汉武帝大一统后出现的 D.这是西汉皇宫专门使用的,平民百姓不得用2.把儒家的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始于( ) A.西周 B.秦 C.西汉 D.东汉3.汉武帝颁布“推恩令”是为了( ) 维护皇帝的权威 恩赐亲戚 巩固统一 加强中央集权 A. B. C. D.4.从战国“百家争鸣”到西汉“独尊儒术”的转变体现了( ) 中央集权的强化 思想控制的加强 大一统局面的形成 儒家以外各学派的消亡 A. B. C. D.5.小明对汉武帝非常感兴趣,准备写一篇关于汉武帝的治国思想的小论文,他应该查找哪家思想的材料() A. 道家思想 B. 儒家思想 C. 法家思想 D. 墨家思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