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第二轮复习 第9讲 古诗词鉴赏

上传人:wei****08 文档编号:133662814 上传时间:2020-05-29 格式:DOC 页数:74 大小:74.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第二轮复习 第9讲 古诗词鉴赏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中考语文第二轮复习 第9讲 古诗词鉴赏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中考语文第二轮复习 第9讲 古诗词鉴赏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中考语文第二轮复习 第9讲 古诗词鉴赏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中考语文第二轮复习 第9讲 古诗词鉴赏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第二轮复习 第9讲 古诗词鉴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第二轮复习 第9讲 古诗词鉴赏(7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考语文第三部分古诗文阅读第9讲古诗词鉴赏课标古诗词鉴赏七年级上册(一)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1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人勾画了大海苍茫动荡,惊涛拍岸,吞吐日月的壮丽的景象,表现了自己博大的胸襟(开阔的胸怀)和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抱负。2请展开合理的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所表现的画面描述出来。示例:(树木凋零)秋风阵阵,呼呼作响,诗人站在辽阔的沧海边,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心潮与大海一起涌动,感慨万千。3赏析“日月之行,

2、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诗人借助奇特的想象,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势,表达作者胸襟开阔、气吞山河、囊括宇宙的气概和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4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C)A这首诗是诗人北征乌桓,经过碣石山时所作。他跃马扬鞭,登山观海,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壮丽的诗篇。B诗人把登高望海所见的秋天自然景色,特别是把大海的壮阔生动地描绘出来,让我们领略到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宏大的抱负。C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通篇以写实的手法展现了一个雄心勃勃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的风度。D“观”字统领全篇,是诗的线索,诗歌由“观”字展开,具体写登山所见所感。(二)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

3、,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1“风正一帆悬”的“悬”字,用得极妙,请简析其妙处。示例:“悬”是笔直地高挂的样子,诗人以“一帆”的小景呈现了平野开阔、和风吹拂、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等大景,更显其壮阔与磅礴。2(2015河南)“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表现了怎样的自然理趣?是如何表现的?请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时序交替(时间变化、季节交替、新旧更迭)。示例一:通过描写景物,在残夜未退红日已出、旧年未尽新春已到的画面中表现了自然理趣。示例二: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入”赋予“日”“春”以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自然理趣。3(

4、2017连云港)结合全诗分析作者是如何表达思乡之情的。首联点出“客路”,表明自己出行在外,暗寓思乡之情;颈联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时光流逝,表达不得回乡的忧愁;尾联欲借“归雁”传递“乡书”,饱含对家乡的思念之情。4请你谈谈本诗的颈联和尾联所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颈联表达了高兴、喜悦(或积极、乐观、向上)之情。尾联表达了淡淡的思乡愁绪。(三)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1(2015北海)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幅生动的西湖早春图,如春水初涨、莺争暖树、燕啄春泥、花迷人眼、

5、草没马蹄,抒发了作者对西湖早春景色的喜爱之情。2(2016安顺)颔联中有两个动词用得极妙,请找出来作简要赏析。(1)颔联中两个用得极妙的动词:“争”“啄”。(2)赏析: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一个“争”字,让人感到春光的难得与宝贵。一个“啄”字,描写出燕子忙碌而兴奋的神情,把小燕子的活泼可爱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两句着意描绘出莺和燕的动态,从而使得全诗洋溢着春的活力与生机。3(2015北海)诗歌讲究炼字,请品味颈联中“乱”“浅”的妙处。“乱”字形象地描绘出春天百花齐放,争奇斗艳的景象。“浅”字生动地描绘出初春小草刚刚抽出嫩芽的情态,突出春草生机盎然的特点。(意思对即可)4诗中哪些景物体现了早春的特点

6、?诗人描绘这些景物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诗中的初平之水、早莺、新燕、浅草等景物都体现了早春的特点。诗人描绘这些景物表达了自己对早春的喜爱之情。5请你用自己的话描绘“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的早春场景。示例:在明媚的春光中,几只早来的黄莺争先恐后地飞到向阳的树上去歌唱,不知谁家的新燕已开始不停地啄泥衔草,筑建新巢。(四)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1全曲中,暗含题中“秋”字的三个最直接的景象是枯藤、老树、西风,与“夕阳”相呼应的是“昏鸦”,与“天涯”相呼应的是“古道”,最能触发旅人(游子)思乡之情的景物是“人家”,体现“思

7、”字的一句是“断肠人在天涯”。2“小桥流水人家”一句描绘了温馨恬静的景象,联系全文,谈谈作者为什么这样写。以乐景写哀情,通过对比,衬托出游子的孤独凄凉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3用自己的话描述画线句子所展现的画面。示例:在萧瑟的秋风中,在寂寞的古道上,饱尝乡愁的游子骑着一匹疲惫不堪的瘦马,在沉沉暮色中向着远方踽踽前行。4下列对这首曲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B)A前三句十八个字,写了九种景物,有静有动、有声有色,而加在名词前的定语则体现了诗人对那些景物的独特感受。B这首小令,写景由近到远,感情抒发由浅入深,开头一句“枯藤老树昏鸦”是诗眼。C这是一幅秋景图,又是一幅绝妙的秋思图。图中有景有人,人和景都

8、是经过作者精心挑选的,最能表现“秋思”。D这首小令用极有限的字句,塑造了极丰富的意象;人与物结合,情与景交融,有一种动人心魄的力量。5这首小令运用了什么写法?创造出了怎样的意境?衬托了天涯游子怎样的心情?这首小令极其出色地运用了景物烘托的写法,借助于枯藤、老树、昏鸦等具有明显深秋色彩的意象,渲染出萧瑟悲凉的意境,烘托出游子孤寂、悲凉的心境。(五)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1首句写景,既点明了季节是暮春,又寓情于景,将飘零之感、离别之恨等感情融入其中,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次句紧扣诗题,将题目中“闻王昌龄左迁龙标”的意思完

9、全表达出来,其中的“过”字凸显了诗人同情好友旅途艰辛、被贬地荒凉的感情。2首句中描绘了哪些意象?有怎样的表达效果?描绘了漂泊无定的杨花和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诗人通过描绘南国这种暮春景象,烘托出一种哀伤、愁苦的气氛。3在“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一句中,诗人运用了拟人、想象、情景交融等手法,请任选一个角度,结合诗句内容分析其作用。示例: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明月当作善解人意的知心人,希望它把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夜郎西。奇特的想象,把无知无情的明月,想象成有情有义的信使(借景抒情),形象表达了诗人的忧愁和无奈,更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切之情。把明月之景与对朋友的思念之情交融在一起,表达

10、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A诗歌首句写景,次句叙事,后两句抒情。B首句写景兼点明时令,突出了杨花的美丽和子规啼叫的悦耳,使人赏心悦目。C诗中将无知无情的“明月”当成善解人意的知心人,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和同情。D诗歌想象奇特,体现了李白诗的浪漫主义风格。(六)夜雨寄北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1诗中两次提到“巴山夜雨”,有什么表达效果?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虚实相生,强调了诗人对妻子(友人)的思念之情,强烈而缠绵。2三、四两句明明是写今日的离情,却设想未来的相逢,描绘相逢之日再诉今日离情的情

11、景。诗人为什么要这样写?这是一种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奇妙构思。用想象未来相逢时的欢乐反衬出今夜离别的相思之苦;而今夜的苦又成了未来秉烛夜话的内容,增添了重聚时的乐。在时间和空间的回环对照中,将深挚的思念之情表达得曲折、细腻又含蓄隽永。3选出下列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D)A这首七绝情思委婉,清新流畅。诗人以眼前之景预测未来,遥想他日相聚,情致曲折,深刻的思念之情贯注其中。B第一句一问一答,跌宕有致,极富表现力,其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已跃然纸上。C“何当”为想象、希望之词。对坐西窗,共剪烛花,想象美丽,描写得逼真,揭示出诗人深挚的思念之情。D尾句“巴山夜雨”四字重出,表现作者喜爱这异乡奇

12、景,要将它描述给亲友听。(七)泊秦淮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1这首诗首句描写了烟、水、月、沙四种景物,展现了一幅凄冷、迷蒙的画面。2请简析“烟笼寒水月笼沙”中两个“笼”字的妙处。“笼”是笼罩的意思,两个“笼”字将烟、水、月、沙四种景物和谐地融为一体,贴切传神地勾勒出秦淮河两岸朦胧淡雅的景象,创造出一种冷清愁寂的氛围。3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什么人?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醉生梦死的统治者。全诗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D)A首句写景,次句叙事、写景连用。把“近酒家”放在句末,为下句“

13、商女”“亡国恨”“犹唱后庭花”作铺垫。B诗中描绘秦淮迷蒙、凄冷的寒江夜色,寄寓诗人的忧愁和伤感。C全诗表现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忧愁,语言清新洗练,化用典故,是唐诗绝句中的优秀诗篇。D商女热衷歌唱靡靡之音玉树后庭花,诗人借此既批判了她的幼稚无知,又抒发了自己忧时伤世之感慨。(八)浣溪沙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1“一曲新词酒杯。去年天气旧亭台”运用的写法是对比。2(2015绥化)“小园香径独徘徊”中的“独”字用得极妙,请加以赏析。“独”字写出了词人独处时的寂寞,伴着萧条的春色和眼前时光的流逝,生出无限的悲凉,

14、突出了词人的凄凉寂寞之感。3“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一向为词评家赞赏,请简要赏析。(任选一个角度,言之成理即可。)示例:可以从意象角度赏析,如“落花”这个意象写出了暮春之景,表达了惜春之意;“归燕”这个意象表达旧燕归来,时光已逝,物是人非之感。可以从修辞角度赏析,如对仗工整,音调和谐,具有音乐美等。4这首诗多处用到对比的写法,请找出一例,并简要说说这样写的好处。示例:“新”和“旧”的对比,或“去”和“来”的对比好处:旧的亭台和新的词的对比,突出了物是人非的惆怅情怀;或“去”的是落花,“来”的是燕子,来去对比,增加了对时光流逝的惋惜之情。七年级下册(九)木兰诗乐府诗集唧唧复唧唧,木兰当

15、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1请从写作手法角度赏析“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