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我国医药行业调研报告

上传人:tang****xu5 文档编号:133660239 上传时间:2020-05-29 格式:DOC 页数:90 大小:91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我国医药行业调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90页
《精编》我国医药行业调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90页
《精编》我国医药行业调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90页
《精编》我国医药行业调研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90页
《精编》我国医药行业调研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9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我国医药行业调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我国医药行业调研报告(9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3 年中国股份制商年中国股份制商业银业银行行行行长联长联席会席会议议材料材料行行业业研究系列研究系列报报告告中国医中国医药药行行业业研究研究报报告告深圳深圳发发展展银银行行二二 00 三年八月三年八月医医药药行行业业研究研究报报告告Pharmaceutical Industry Analysis深圳深圳发发展展银银行行发发展研究部展研究部课题负责课题负责人:曲植珊人:曲植珊 黎黎钢钢执执 笔笔 人:吴雷人:吴雷鸣鸣课题组课题组成成员员:叶静:叶静 龚龚茂泉茂泉 王毅王毅 韦韦巍巍 李李岚岚地址:广东省深圳市深南东路 5047 号邮编:518001网址:电话:0755-82088888版权

2、提示:内部资料,注意保密。未经深圳发展银行书面同意,任何单位、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复制、传播本报告内容。目目 录录摘摘要要 .1第一章第一章 医医药药行行业业概述概述 .1第一节 医药行业的分类.1第二节 重要术语释疑.2第三节 医药行业的基本特点.6第二章第二章 国国际际医医药药行行业发业发展展状况和特点状况和特点 .7第三章第三章 我国医我国医药药行行业现业现状分析状分析 .11第一节 产业规模及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11第二节 产品及产能状况.12第三节 企业规模结构.15第四节 企业所有制结构.16第五节 区域结构.17第六节 外资进入状况.18第七节 兼并重组状况.20第四章第四章 我国

3、医我国医药药行行业业的一般特征分析的一般特征分析 .22第一节 医药行业经济周期.22第二节 医药行业及其子行业的成熟度分析.24第三节 医药行业的垄断程度分析.26第四节 医药行业进入退出壁垒分析.27第五节 小结.29第五章第五章 我国医我国医药药行行业财务业财务分析分析 .30第一节 资产负债结构分析.30第二节 成本结构分析.31第三节 偿债能力分析.33第四节 营运能力分析.36第五节 盈利能力分析.37第六章第六章 我国医我国医药药行行业业的的产业环产业环境分析境分析 .40第一节 需求环境.40第二节 产业政策.41第三节 行业监管.46第四节 其它相关政策.50第七章第七章 我

4、国医我国医药药行行业预测业预测分析分析 .54第一节 我国医药行业总量预测.54第二节 我国医药各子行业的增长机会和风险分析.54第八章第八章 我国医我国医药药行行业业重点企重点企业业介介绍绍 .66第九章第九章 医医药药行行业业信信贷贷建建议议 .74第一节 医药行业的整体信贷思路.74第二节 医药行业的市场拓展思路和产品策略.77第三节 医药行业的信贷风险分析.78第四节 医药行业的信贷融资方案.80摘摘要要本报告旨在为国内商业银行信贷决策服务,通过对国际和国内医药行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的描述和分析,得出我国商业银行对医药行业的信贷建议。报告并没有对医药行业的有关专题展开研究和探讨。本报告共

5、分九章,第一章到第三章,主要介绍了医药行业的基本情况,国际医药市场的特点及我国医药行业的现状;第四章主要分析了我国医药行业的基本特征包括周期性、成熟度、集中度等;第五章主要分析了我国医药行业的财务状况及反映的特点和问题;第六章主要研究了影响我国医药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以及目前我国医药行业的产业政策环境,包括重点发展领域、行业监管体系及相关政策对我国医药行业的影响;第七章根据现状和发展趋势,重点分析了医药行业各主要子行业的增长机会和面临的风险;第八章介绍了不同子行业的重点企业状况;最后,在第九章则根据上述八章的描述与分析,得出我国商业银行对医药行业的信贷建议,包括整体思路、市场拓展及产品策略、信

6、贷风险和信贷融资方案等内容。本报告的主要观点有:1990 年以来,我国医药行业增长始终高于同期 GDP 的增长,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逐步上升。我国医药行业产品不断丰富,产能增长显著,重点医药企业主导国内市场的格局正在逐步形成,但仍然存在产能比过低和散、乱、小的缺点。我国医药行业整体处于成长期,行业周期波动幅度不明显,需求弹性较小,与国外医药行业不同,我国医药行业呈现低进入壁垒、高退出障碍的特征。我国医药行业财务状况总体正常,长期偿债能力较强,但短期偿债能力较弱,应收账款和存货比例偏高;资产营运效率较高;销售收入增长快于总成本的上升,盈利能力相对较强。根据“十五”规划,我国将重点发展化学原料药,推

7、进中药现代化进程,确保中药企业走向规范,大力扶持生物医药企业,加强技术创新。GAP、GMP、GSP 认证、医药体制改革、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分类管理、职工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公费医疗药品报销目录、药品集中招标制度等将对我国医药生产和流通领域产生深远影响。预计在未来五年,我国医药工业增长率将保持在 18%左右。我国医药原料药出口会进一步扩大,优势企业通过规模经济和需求的稳定增长获取收益;新药领域将遭遇国际大型制药企业的严重冲击;我国中药现代化将不断推进和深化,该领域将成为未来持续的投资热点;生物制药有巨大的发展前景,同时蕴藏巨大的风险;医药流通领域结构调整、优胜劣汰的步伐将加快。我国商业银行对医药行业

8、的信贷支持应坚持总量扩张和结构优化的原则。信贷重点投向化学药行业特别是化学原料业,适度增加对中药企业的支持,高度关注医药商业企业,慎重对待生物医药企业。银行信贷应从中小普药市场退出;支持大型国有及国有控股、外商投资和股份制医药企业。我国商业银行要充分利用各项产品,如票据业务(包括银票和商票)、国内保理、买方信贷等,积极向医药行业的上下游拓展,特别是要加强对医院的市场拓展力度。第一章第一章 医医药药行行业业概述概述第一第一节节 医医药药行行业业的分的分类类医药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可分为医药工业和医药流通业两大子行业,医药工业又可分为化学制药、中药、生物制药、医疗器械等二级子行业

9、,医药流通业则主要指医药商业。化学制药,是以化学理论为指导,依据化学规律研究和生产的人工合成药物。其理论基础是还原论,将人视为机器,逐个分析其零件,强调局部作用。因此,它的特点是靶点单一,起效快,效果明显,但也存在耐药性和毒副作用等问题。中药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用以预防、治疗、诊断疾病的药用物质,从产品形式上可分为中药材、中药饮片和中成药。中医药讲究整体思想和辩证诊治,以调理为主,基本不存在毒副作用和耐药性问题,但存在组方大,有效成分不明确,缺乏统一检测标准等问题。生物制药是指利用重组 DNA 技术,将生物体内生理活性物质的基因在细菌、酵母、动物细胞或转基因动物中大量表达生产的新型药物。与传统

10、制药方法相比,运用现代生物技术不仅可以开发更加精确有效、副作用小的新药和新型疫苗,而且可以预防和治疗更多的疾病,特别是一些应用常规治疗方法无法治疗的疾病,如治疗糖尿病的重组胰岛素、治疗癌症的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艾滋病疫苗等等。由于医药行业原上级主管单位为原国家经贸委,所以本文所运用的统计数据将主要依据国家经贸委统计的数据。国家经贸委将医药行业主要分为化学药品工业、生物制药工业、医疗器械工业、卫生材料工业、制药机械工业、中成药工业、中药饮片工业、药用包装工业、其它工业和医药商业(详细分类方法参见表 1-1)。 表表 1-1:医:医药药行行业业基本分基本分类类化学原料药指供医药制剂厂进一步加工制剂

11、的药品原药生产。化学制药业化学制剂业将原料药加工成为易于使用的形式,常见的剂型有片剂、液剂、丸剂、注射剂等等。中成药工业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生产和应用的,并经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可直接在市场上销售的,具有一定质量规格的中药制剂成品。中药制造业中药饮片工业中药饮片炮制加工。生物制药业生物制药是应用基因工程,人为地创造一些条件,借助微生物、植物、动物来生产所需的医药产品。医疗器械制造业用于人体疾病诊断、治疗、预防,调节人体生理功能或替代人体器官的仪器 、设备、装置、器具、植入物、材料和相关物品的制造。卫生材料工业医用卫生材料是指用于诊断、治疗、预防疾病,调节人的生理机能的辅助材料,如医用纱布、脱

12、脂棉、绷带、一次性手术衣等。制药机械工业完成制药工艺的生产设备。药用包装工业指直接构成药品包装的材料和为保护、储存、运输和销售药品而使用的器具的总称。医药工业其它工业医药流通医药商业资资料来源:国家料来源:国家经贸经贸委以及相关机构。委以及相关机构。第二第二节节 重要重要术语释术语释疑疑一、一、处处方方药药和非和非处处方方药药处方药是指需经过医生处方才能从药房或药店得到,并需在医生监控或指导下使用的药物。国际上通常用 Prescription Drug 表示,简称 R(即医生处方左上角常见到的 R)。它主要包含的范围是:刚上市、对其活性和副作用还要进一步观察的新药;可产生依赖性的某些药物,如吗

13、啡类镇痛药及某些催眠安定药物等;毒性较大的药物如抗癌药物等;必须由医生和实验室进行确诊、使用药物需医生处方、并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的药物,如心血管疾病药物等。非处方药是指那些消费者不需要持有医生处方就可直接从药房或药店购买的药物。国际常用的术语有 Nonprescription Drug 和 Over the Counter Drug,简称为OTC Drug。这些药物大都适用于以下症状:感冒、发烧、咳嗽;消化系统疾病;头痛;关节疾病;鼻炎等过敏症;营养不良等。二、二、GMP、 、GUP 等等 6P 概念的比概念的比较较 请参见表 1-2。 表表 1-2: :6P 等概念的比等概念的比较较名称名称

14、含含义义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自一九九九年八月一日起施行,是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基本准则,适用于药品制剂生产的全过程、原料药生产中影响成品质量的关键工序。GCP药品临床试验管理规范。自一九九九年九月一日起施行,是临床试验全过程的标准规定,包括方案设计、组织、实施、监查、稽查、记录、分析总结和报告。GSP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是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依法对药品经营企业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进行监督检查的一种手段,是对药品经营企业实施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情况的检查、评价并决定是否发给认证证书的监督管理过程。GLP药品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自一九九九年十一月一日起试行,适用于为申请药品注册而进行的非临床

15、研究。从事非临床研究的机构必须遵循本规范。GUP医疗机构药剂质量管理规范。是医疗机构自行配制药剂必须遵守的规范。GAP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自 2002 年 6 月 1 日起施行,是中药材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基本准则,适用于中药材生产企业生产中药材(含植物、动物药)的全过程。数据来源:国家食品数据来源:国家食品药药品品监监督管理局官方网站,督管理局官方网站,http:/。 。三、新三、新药药划分划分标标准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规定,新药是指未曾在中国境内上市销售的药品。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药品注册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规定“新药申请,是指未曾在中国境内上市销售药品的注册申请。已上市药

16、品改变剂型、改变给药途径的,按照新药管理”。新药分为中药类新药和化学类新药两大类,这两大类又各分为五类(见表 1-3)。 表表 1-3: : 新新药药五五类类划分划分标标准准化学化学类类中中药类药类保保护护期期一类新药1.首创的原料药及其制剂;2.通过合成或半合成的方法制成的原料药及其制剂;3.天然物质中提取的或通过发酵提取的有效单体及其制剂;4.国外已有药用研究报道,尚未获一国药品管理当局批准上市的化合物。1.中药材的人工制成品;2.新发现的中药材及其制剂;3.中药材中提取的有效成分及其制剂;4.复方中提取的有效成分。12 年二类新药1.已在国外获准生产上市,但未载入药典,我国也未进口的药品

17、;2.用拆分、合成的方法首次制得的某一已知药物中的光学异构体及其制剂;3.国外尚未上市的由口服、外用或其它途径改变为注射途径给药者,或由局部用药改为全身给药者(如口服、吸入等制剂)。1.中药注射剂;2.中药材新的药用部位及其制剂;3.中药材、天然药物中提取的有效部位及其制剂;4.中药材以人工方法在动物体内的制取物及其制剂;5.复方中提取的有效部位群。8 年三类新药1.由化学药品新组成的复方制剂;2.由化学药品与中药新组成的复方制剂并以化学药品发挥主要作用者;3.由已上市的多组分药物制备为较少组分的原料药及其制剂;4.由动物或其组织、器官提取的新的多组分生化药品。1.新的中药复方制剂;2.以中药

18、疗效为主的中药和化学药品的复方制剂;3.从国外引种或引进养殖的习用进口药材及其制剂。8 年四类新药1.国外药典收载的原料药及制剂;2.我国已进口的原料药和/或制剂等等(已有进口原料药制成的制剂,如国内研制其原料药及制剂,亦在此列)。1.改变剂型或改变给药途径的制剂;2.国内异地引种或野生变家养的动植物药材。6 年五类新药1.已上市药品增加新的适应症者;2.需延长用药周期和/或增加剂量者;3.未改变用药周期和/或降低剂量者;4.国外已获准此适应症者。增加新主治病证的药品。6 年资资料来源:国家食品料来源:国家食品药药品品监监督管理局官方网站,督管理局官方网站,http:/。 。第三第三节节 医医

19、药药行行业业的基本特点的基本特点1、技术密集型:不仅表现在对生产设备、生产环境的高要求,更主要表现在对参与者素质的高标准、高要求;2、资金密集型:一方面前期的研究开发周期长、费用高,另一方面还必须投入相当大的资金建造符合 GMP 要求的安全规范的洁净厂房及其它生产设施;3、高风险型:高风险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研究开发失败的风险,将造成大量投资的损失,二是市场风险,即研制出来的药品适应面不够广泛,市场容量太小,或者产品寿命周期太短,导致投资难以收回的风险;4、高收益型:医药行业的高附加值将会带来高额的利润,尤其是对需求较广的新产品来说回报极高。第二章第二章 国国际际医医药药行行业发业发展状况和

20、特展状况和特点点统计数据显示,自 1999 年以来,世界医药产业以远高于其它传统行业的发展速度增长(如图 2-1)。在经历了多年两位数的高速增长后,2000 年和 2001 年在全球经济低迷的状况下,全球医药产业仍然取得了 7.1%和 7.0%的增长。我们预计,未来十年,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和地区的药品市场增长速度仍将高于 GDP 增长速度。图图 2-1: :1991-2001 年全球医年全球医药药行行业销业销售收入售收入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400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单位:亿美元业业业业业业业

21、业业业 数据来源:数据来源: 中国医中国医药经贸药经贸 。 。目前全球的医药行业(尤其是制药业)呈现出下述的显著特点:1、医、医药药市市场场份份额额日日趋趋集中,生集中,生产产集中度集中度进进一步提高一步提高世界医药市场被少数发达国家和跨国制药企业所垄断,前 20 家跨国医药企业控制着 56.12%市场份额,90%药品生产由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和瑞典 6 个发达国家完成1。2001 年,以美国为首的全球十大药品市场销售收入为 2810 亿美元,占全球销售收入的 74.1%,2002 年全球制药市场的分布情况请参见表 2-1。世界药业排名前 10 名的制药公司的销售收入,1993 年占全

22、世界医药制造业销售收入的 25%,1995 年占 27.82%,1998 年占 30%,2000 年占 47.14%。全美二百多家医药批发商中排前 10 名的销售收入占 96%,前三名的销售额之和已经超过全美销售总额的 90%。产业集中度的迅速提高,更加有利于跨国公司对医药市场的分割与控制,进一步强化了跨国公司在竞争中的优势地位,而原本实力弱小的企业必将受到更大的1 资料来源为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二届工作会议文件。打击。表表 2-1:全球制:全球制药药市市场场分布(分布(单单位:位:10 亿亿美元)美元)地区地区市市场销场销售售额额百分比百分比北美169.541.76%欧洲100.824.8

23、3%日本45.811.28%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30.57.51%东南亚、中国20.14.95%中东10.62.61%东欧7.41.82%印度次大陆7.31.80%澳大利亚5.41.33%非洲5.31.31%其它3.20.79%资资料来源:料来源:http:/。2、重磅、重磅产产品市品市场场占有率不断增加占有率不断增加2000 年销售额超过 10 亿美元的药物达到了 44 个,销售额超过 20 亿美元的药物达到了 13 个。从单个药物的销售额及整体的销售情况看,与 1999 年相比,2000 年全球制药市场产品集中度越来越高。3、新医、新医药药研研发发投入持投入持续续升温,但成功率有限升温,但

24、成功率有限成功地推出新产品对制药公司实现超额营业利润非常关键。因此,跨国医药企业均采取高额的研发投入,以维系其全球市场份额,获取高额利润。以美国医药企业为例,其研发经费在 1990 年为 84 亿美元,2000 年为 264 亿美元,十年增长了 3 倍多。与其它地区的公司相比,美国公司具有更强的后期产品能力,其在 2001 年下半年有 42 种新药处于研发第三阶段,而欧洲公司只有 33 种,日本公司仅有 19 种。就数量和最大预测销售额而言,美国礼来公司和辉瑞公司是最好的,但阿斯特拉捷利康后期产品研究质量最高。尽管如此,大型制药公司的新产品供应在短期内仍然较弱。根据目前的行业发展状况预测,20

25、02-2005 年间,按每个公司每年投产一种新药计算(2002 年和 2004 年各投放 20 个、2003 年投产 23 个),全球 20 家制药公司也只有不到 80 种新药投入生产。由于新药带来的商业利润与过去相比有所下降,制药公司将更加重视现有药品生命周期的管理,更加重视正在进行许可申请的药品,以满足公司投资者对利润的要求。4、并、并购购重重组组愈演愈烈愈演愈烈1989 年、19941996 年和 19992001 年,国际制药业发生了三次重组浪潮,金额较大的有 1996 年初瑞士山道士(Sandoz)公司和汽巴嘉基(CibaCeigy)公司以 600多亿美元的资金合并成立诺华(Nova

26、rtis)公司,使新公司跃居世界第二位。2000 年初辉瑞与美国家庭用品公司抢购华纳兰伯特,耗资 900 亿美元;葛兰素威康与史克公司耗资 750 亿美元成为全球最大制药公司。制药企业兼并浪潮的爆发,使世界前 10 位的制药企业市场占有率大幅提升,目前已达到 50左右。事实上,有很多因素促进重组,一个新兴的因素是股东的影响越来越大。在成熟的企业,股东利润最大化是基本的经营原则,股东对于公司股价的要求,迫使制药公司不得不采取最简单的扩大方法,兼并竞争对手,增强实力。在当今时代,企业一方面在销售市场上争夺客户,另一方面在资本市场争夺股东。葛兰素威康与史克的合并最初因为公司董事长争夺控制权而未达成协

27、议,而当辉瑞公司收购华纳兰伯特之后,市场竞争压力则战胜了权利之争而使双方走到了一起。5、突出主、突出主业业超大规模的跨国医药公司在重组中都突出了主业,剥离非核心业务,强化其核心竞争力,以期在世界医药市场的分割中处于更加优势的地位,如百时美施贵宝公司出卖制造护发剂的依卡路公司和制造人工关节的捷迈公司;Aventis 剥离农用化学品业务;德国赫司特公司卖掉了化工产业,而集中全力与罗纳公司合并发展医药生命科学产业;诺华公司剥离公司的农业业务,将其与阿斯利康公司的农化业务合并等等。6、直接投、直接投资趋资趋于全球化于全球化跨国医药公司为了以更低的成本生产出高附加值的药品,纷纷把产品(特别是原料药)生产

28、线由高成本的地区迁向适合药品生产的低成本地区,同时单项金额增大,研发机构也趋于当地化。展望全球医药行业的发展,IMS Health 公司在2001-2005 年全球药品预测报告中指出:2005 年全球药品市场价值将达 5878.9 亿美元,2001-2005 年的年均增长率为10.2,远远高出同期全球经济的年均增长率 2.4%。预计到 2005 年,世界领先的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加拿大、西班牙、阿根廷、比利时 10 国医药市场上,化学药的总销售额将达到 4340 亿美元(而 2000年这一数额为 2810 亿美元),占据世界医药市场 60以上的份额。在这 10 大医药市场中,

29、增速最快的美国将继续保持它在世界化学药市场的霸主地位。今后 5 年间,美国医药市场的发展速度将超过其在 19902000 年 10 年间的发展速度。其中化学药的销售额平均每年将以 11.8的速度增长。预计到 2005 年,美国化学药的年销售额将占世界 10 大医药市场的 60.5,其化学药年销售额将达到 2630 亿美元,其中处方药的销售额将占其药品总销售额的 14.4。第三章第三章 我国医我国医药药行行业现业现状分析状分析第一第一节节 产业规产业规模及在国民模及在国民经济经济中的地位中的地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药行业发展迅速,1990-2002 年,医药工业总产值年平均增长率为 19.8%,

30、高于同期 GDP 增长率 4.5 个百分点。2002 年我国医药生产、销售、出口和效益创历史最好水平,全国医药工业总产值、销售额和进出口总额分别为 3430.78亿元、2342.21 亿元和 80.82 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 23.5%、11.64%和 9.62%,成为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医药市场之一。 图图 3-1:1990-2002 年我国医年我国医药药工工业总产值变业总产值变化化趋势图趋势图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4000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单位:亿元医药工业总产值数据来源:国

31、家数据来源:国家经贸经贸委。委。图图 3-2: 2002 年我国医年我国医药药行行业业各子行各子行业业工工业总产值业总产值(不(不变变价)比重价)比重图图47.42%4.16%1.39%0.24%17.50%0.18%0.79%1.22%22.63%4.47%化学药品工业生物制药医疗器械工业卫生材料工业制药机械工业中成药工业中药饮片工业药用包装工业其他工业医药商业数据来源:国家数据来源:国家统计统计局。局。化学制药业、中药制造业(包括中成药工业和中药饮片工业)、生物制药工业和医药商业在医药行业2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通过 2002 年的工业总产值(不变价)数据来看这四个行业占到了医药行业总产

32、值的 91.89%,是医药行业的主体。我国医药行业的快速发展导致了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步上升。从医药行业总产值占 GDP 的比重看,1985 年为 1.7%,而 2001 年上升为 2.9%,2002 年达到了 3.35%。图图 3-3: :1990-2002 年我国医年我国医药药工工业总产值业总产值占占 GDP 的比重的比重变变化化趋势图趋势图0.00%0.50%1.00%1.50%2.00%2.50%3.00%3.50%4.00%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医药工业总产值占GDP的比重数据来源:国家数据来源:国家

33、经贸经贸委。委。然而,从整体上看,医药行业是国民经济中的一个比较小的产业,这反映在其规模性的指标如产值、资产总额、产品销售收入等,均占不到全国工业的 4%,这些指标在全部 37 个产业中的排名基本上在 18 位20 位,属于中等水平,因此医药行业还谈不上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然而,医药行业的产出效益指标表现优异。医药制造业外商投资企业有 4 项指标(资产利润率、资产负债率、销售利润率和销售收入)增长率均好于全国工业平均水平,在国民经济 36 个行业中,分别属于第 7、9、5、18 位,整体水平均属上乘。由于医药行业开放度比较大,外商投资企业所占比重已经较高,它的效益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医

34、药企业的整体状况。第二第二节节 产产品及品及产产能能状况状况我国医药产业在药品生产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化学药领域,我国目前已经能够2 这里医药行业的统计数据为医药大行业的统计数据,即包括医药商业数据。生产 24 类 1300 多种化学原料药和 4000 多种制剂,其中化学原料药 2002 年产量为58.6 万吨,是 1999 年产量的 1.34 倍,年均增长为 8.56%,居世界第二位。某些重要品种,如维生素 C、青霉素的产量在世界上名列前茅。有关控、缓释技术、微囊技术、靶向制剂、透皮吸收等方面的技术也已经应用到药品制剂生产中去。表表 3-1: :2002 年我国化学二十四大年我国化学二十四大

35、类类化学原料化学原料药药状况表状况表产产量量产产能能产产能比能比化学原料药585635.347845354.3169.28%二十四大类合计332822.907465534.3171.49%抗感染类74124.79390854.3181.59%解热镇痛药64441.564109564.3658.82%维生素类药82066.04893984.6887.32%抗寄生虫病药4673.0979196.72750.81%计划生育及激素类1304.5582694.448.42%抗肿瘤药254.398329.22377.27%心血管系统药1658.8483863.91542.93%呼吸系统用药3355.969

36、5732.2258.55%中枢神经系统用药13347.01115827.984.33%消化系统用药12353.15225043.2649.33%泌尿系统用药4237.358581672.86%血液系统用药1958.2783209.5861.01%调节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用药16885.7012337572.24%麻醉用药321.519454.1270.80%抗组织胺类及解毒药722.322722.1100.03%生化药(亿单位)23820.12127610.8386.27%消毒防腐用药19361.5063253059.52%五官科用药23.3420.015116.61%皮肤科用药18.0041

37、06.516.91%诊断用药178.74375523.67%滋补营养药4518.81697564.79%制剂用辅料及附加剂26982.2983448078.25%其它化学原料药35.59其中:单列品种合计252812.4437982066.56%数据来源:国家数据来源:国家经贸经贸委。委。生物技术在我国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在国外已经研制成功的 40 种生物工程药品中,我国已经能生产 12 种。中成药产量也大幅提升,2002 年我国医药行业企业共生产中成药 55 万吨,是 1999 年产量的 1.61 倍,年均增长为 15.2%。中成药品种、规格近 8000 种。可生产各种医疗器械 l1000

38、 余种,如 X 射线断层扫描装置、核磁共振装置、直线加速器、正电子断层扫描成像设备等集光、机、电多学科于一身的高精尖大型医疗器械。这些产品的问世,标志着我国医药生产已经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但在产品结构上与国外存在较大差距。国内化学原料药生产以维生素类药、抗感染类药、解热止痛等治疗性药物为主,而国外则以生产预防性药物、心脑血管药物生产为主,治疗性和抗感染药物为辅。表表 3-2: :2002 年我国化学制年我国化学制剂产剂产能利用比表能利用比表化学制化学制剂剂产产量量能力能力产产能利用比能利用比冻干粉针剂(万支)441519917944.52%粉针剂(万支)1084491192569556.32

39、%注射液(万支)2721654511970353.16%缓释控释片(万片)6268122473827.89%片剂(万片)302099765096724259.27%输液(万瓶)42156050001984.31%胶囊剂(万粒)58673251161531150.51%滴剂(万支)3666015346223.89%颗粒剂(万袋)536747114536646.86%膏霜剂(万支)4681913276635.26%栓剂(万粒)3451312844626.87%气雾剂(万瓶)970438422.13%口服液体制剂(万瓶)10439332491832.13%外用液体制剂(万瓶)97382192244.

40、42%数据来源:国家数据来源:国家经贸经贸委。委。我国医药行业还普遍存在产能比过低的问题。虽然我国化学原料药已经形成较大规模,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但化学原料药诊断药物的产能比只有23.67%,而且大多数药物(除抗组织胺类及解毒药和五官科用药3)的全国生产能力也只利用了 50%-70%。 我国化学制剂业情况更差,由于工艺水平低,导致产品档次和附加值低,据调查我国的原料药与制剂的比价差为 1:3,而按国际惯例,原料药与制剂的比价差一般是1:10;同时产能更低,平均产能仅为 43.4%,因此在国际上竞争能力较差。详细数据参见表 3-2。第三第三节节 企企业规业规模模结结构构截止到 2002

41、 年底,我国共有医药制造企业 3963 家,其中化学药品工业 1463 家,占 36.92%;中成药工业 1092 家,占 27.55%;生物制药工业 280 家,占 7.07%和中药饮片工业 58 家,占 1.46%。医药商业法人企业 4806 家,产业活动单位有 5692 家。表表 3-3: :2002 年我国医年我国医药药行行业业及子行及子行业业按按规规模划分企模划分企业结业结构构企企业业个数个数大型大型比重比重中型中型比重比重小型小型比重比重医药制造业合计396348212.16%77019.43%271168.41%化学药品工业146325917.70%36124.68%84357.

42、62%生物制药2804315.36%5318.93%18465.71%医疗器械工业600325.33%7712.83%49181.83%卫生材料工业18863.19%2010.64%16286.17%制药机械工业4536.67%920.00%3373.33%中成药工业109211010.07%20819.05%77470.88%中药饮片工业5811.72%46.90%5391.38%药用包装工业861112.79%2124.42%5462.79%其它工业1511711.26%1711.26%11777.48%医药商业4806-数据来源:国家数据来源:国家经贸经贸委。委。3抗组织胺类及解毒药和五

43、官科用药的产能比分别达到了 100.03%和 116.61%,远远高于其它同类药的产能比,其中五官科用药生产量完全用于国内市场,因此五官科用药的产能扩大将取得较好的收益。从企业规模来看,我国医药行业及其子行业都存在小企业过多的问题,医药行业小企业比重平均已经达到了 68.41%,在中药饮片行业中小型企业已经超过了 90%,企业规模结构呈现散、乱、小的特点。而从贡献率上看,大中型医药企业是我国医药行业发展的主要力量,2002 年全国大中型医药企业的工业总产值占全国医药行业的 69.53%,实现的利润总额占 73.06%。以上显示出我国前期医药行业结构调整的效果开始显现,我国重点医药企业主导国内市

44、场的格局正在逐步形成。第四第四节节 企企业业所有制所有制结结构构国有经济、股份制经济和外商投资经济是医药行业的主体,但国有经济所占比重逐步下降,而股份制经济和外商投资经济所占比重则明显上升。由于我国医药行业对外开放较早,外商的积极进入已经使外商经济成为我国医药行业中的重要力量,尤其在生物医药领域。在医药商业领域,我国一直限制外商的进入,因此目前基本没有外资医药商业企业。但随着我国医药商业承诺在 2004 年 12 月 11 日将对外资放开,我国医药商业企业的所有制将发生重大的变化。表表 3-4: :2002 年我国医年我国医药药工工业业及子行及子行业业企企业业按所有制分按所有制分类类个数个数企

45、企业业个数个数国有国有经济经济比重比重( (%) )集体集体经济经济比重比重( (%) )股份股份经济经济比重比重( (%) )外商外商投投资资比重比重( (%) )其它其它经济经济比重比重( (%) )合计396384721.3741410.45143936.3172018.1754313.70化学药品工业146332422.1514910.1855738.0729920.441349.16生物制药2804716.79103.5711039.298229.293111.07医疗器械工业60012320.507011.6717629.3310717.8312420.67卫生材料工业188291

46、5.433518.624322.874825.533317.55制药机械工业451022.22511.111840.0024.441022.22中成药工业109224322.25938.5244340.5714413.1916915.48中药饮片工业581424.14712.072237.93813.79712.07药用包装工业861112.791922.092933.721416.281315.12其它工业1514630.462617.224127.151610.602214.57数据来源:国家数据来源:国家经贸经贸委。委。第五第五节节 区域区域结结构构从全国来看,江苏省和广东省是我国医药行

47、业最大的两个大省,2002 年在各项指标上都名列前茅,上海市、浙江省、北京市、浙江省和山东省等医药行业大省则处于发展的第二梯队。表表 3-5: :2002 年我国医年我国医药药行行业经济发业经济发展前十名地区展前十名地区工工业总产值业总产值(万元)(万元)产产品品销销售收售收入(万元)入(万元)利利润总额润总额(万元)(万元)1江苏省2940040 1江苏省2880980 1江苏省2625452广东省2866201 2广东省2828444 2广东省2440743浙江省2065712 3上海市2342475 3浙江省2320094上海市1920062 4浙江省1993972 4北京市162559

48、5河北省1581525 5河北省1748595 5河北省1217306山东省1410159 6山东省1429240 6吉林省1136147北京市1071729 7天津市1237563 7山东省1104818吉林省1045701 8北京市1201921 8陕西省1089229四川省981577 9黑龙江省923553 9天津市10744310湖北省928104 10四川省892107 10 四川省95962数据来源:国家数据来源:国家经贸经贸委。委。 一、化学制一、化学制药药以销售收入计算,排名前三位依次是河北省、江苏省和上海市,四至十位依次为浙江省、广东省、山东省、黑龙江省、天津市、陕西省和辽

49、宁省。河北省和浙江省提升了化学制药在该省的战略地位,两省的化学制药业民营经济发展迅猛,经济效益名列前茅,增长显著。陕西省虽然综合排名一直没有进入前三,但陕西省化学制药产业的效益尤其是大企业的效益非常突出,在我国近期年销售额超过 5 亿元的单品药物中,有三个品种(吗叮啉、步长脑心通与利君沙)出自陕西西安。广东省深圳市没有任何医药发展的基础,但凭借着大量的资本和高科技项目的进驻,深圳建立起了非常强大的化学制药业,出现了很多的大型的化学制药企业,如三九医药等。二、生物医二、生物医药药以销售收入计算,排名前三位依次是广东省、江苏省和上海市,四至十位依次为北京市、吉林省、浙江省、天津市、四川省、辽宁省和

50、安徽省。这些地区的共同特点是生物技术基础良好,资金投入大,尤其是风险投资比较活跃。三、中三、中药业药业以销售收入计算,吉林省、广东省、广西省、四川省和贵州省等省份位居前列,中药企业的数目也较多。很明显,中成药行业的空间布局基本依托地理环境,以地理上的植物富有带为轴心,依托中药材原产地。广东省虽然远离原料基地,但是中药消费市场发育程度高,拥有开放的经营环境以及便利的交通等优势,中药产业得到良好的发展。有些地区虽然资源丰富,但是经济欠发达,就影响该地区中药工业的发展,如西部地区的青海、四川和宁夏等。四川省的中药产业是 20 世纪 90 年代后期国内的新领头羊(20 世纪 80 年代是广东),拥有地

51、奥等中药现代化的领头羊企业,还有丰富的中药资源与专业人力资源,如果在资金投入和企业重组方面加大力度,产业升级与科研开发将有望突破。第六第六节节 外外资进资进入状况入状况我国医药行业属于对外开放程度比较大的行业之一。90 年代初,在华经营的医药合资企业不足 12 家,1992 年以后,由于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定和经济的高速增长,跨国公司对中国市场更加了解和熟悉,纷纷开始大规模对华投资,在华投资项目急剧增多,投资也向资金、技术密集和高附加值产业倾斜,投资范围扩大到咨询服务、生物技术甚至是新药研发等。以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早些年以台湾、香港、新加坡为主,近年则以美国、日本、欧洲等发达国家为主,涉

52、足医药领域包括各类制剂、原料药、医疗器械、卫生材料及保健品等。特别是进入 90 年代以来,一批跨国医药公司相继在苏州投资,如礼来、普强、华纳、碧迪、百特、卫材及葛兰素威康等跨国大公司在苏州的投资项目均超过 2000 万美元。除青海和西藏外,我国其它省份都有外商投资医药企业,且外资企业较多地选择在我国经济较发达的东南沿海地区投资设厂,上海、广东、浙江、北京、辽宁、江苏等是外商投资项目集中的地区。表表 3-6: :主要跨国医主要跨国医药药公司在公司在华华投投资资企企业业一一览览表表合合资资企企业业成立成立日期日期跨国公司跨国公司中方中方股份比例股份比例(外:中)(外:中)总总投投资额资额(万美元)

53、(万美元)认证认证中国大冢制药有限公司1980.8日本大冢制药株式会社中国医药工业公司50:50约 1200(已两次增资)GMP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1982.5美国布迈施贵宝有限公司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60:40(原50:50)4628(已三次增资)GMP,FDA,ISO4001天津中美史克制药1985英国葛兰素史克 天津医药集团55:451800GMP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1985.8美国强生公司陕西省医药总公司、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52:482.9 亿元人民币(已两次增资)GMP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1987瑞士诺华公司北京紫竹药业有限公司78:222100GMP(中英澳)辉瑞制药有限公司198

54、9.1美国辉瑞公司大连制药厂67:336040GMP杭州默沙东制药有限公司1994美国默克华东医药集团公司75:252980GMP无锡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1994.1英国阿斯利康100约 1 亿美元GMP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1994.5瑞士罗氏上海三维有限公司70:304500GMP强生(中国)有限公司1994.8美国强生公司1009000GMP山东淄博新华肯孚制药有限公司1995荷兰 DSM集团公司山东新华51:492000ISO4001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1995德国拜耳公司北京经济技术投资开发总公司合作7000GMP礼来苏州制药有限公司1995.1美国礼来公司苏州医药集团、苏州第三制药厂

55、90:102770GMP北京安万特制药有限公司1995.12法国安万特中国医药工业公司90:103000普强苏州制药有限公司1996年初美国普强公司 苏州第四制药厂75:252990GMP资资料来源:公开料来源:公开发发表的表的报纸报纸、 、杂杂志,各公司的网站和年志,各公司的网站和年报报公公报报。 。现阶段跨国医药公司在华投资都有明确的目标和步骤,一些著名的跨国公司提出了“在中国生产,在中国销售”的口号。这些公司已把抢占市场,将中国市场融入其全球分工体系,作为在华投资的基本战略。从表 3-6 中可以看出,目前跨国医药企业都已经通过追加投资等方式占据了合资公司的绝大多数股份,说明跨国医药企业非

56、常看好我国医药市场。医药行业外商投资企业 2002 年实现利润 51.67 亿元,占全部医药行业利润的 24%,低于 2000 年的 30%。但跨国医药公司进入中国市场注重的是长期利益。部分公司采用以短期亏损来换取占领市场的策略,以期在中国获得更大的发展。第七第七节节 兼并重兼并重组组状况状况医药行业兼并重组主要目的有四种:扩大企业规模、上下游兼并、完善自身的营销网络和提高自身的研发,我国医药行业兼并重组也具有以上特征。表表 3-7:我国医:我国医药药行行业业兼并重兼并重组组主要模式分析主要模式分析类类型型特征特征案例案例扩大企业规模一种方式是以大并小;另外一种方式是完善自身的产品结构三九集团

57、 2000 年 10 月购并长征制药,该项并购填补了三九集团产品结构中抗生素类化学药的空白,同时三九集团也带动了长征制药厂产业和产品结构的调整升级。上下游兼并主要是对原材料及下游零售企业的兼并2002 年 8 月,中国华源集团受让上药集团40%的股份并间接控股上海医药,加强了药品销售能力;复星药业 2002 年并购了广西花红、重庆药友及北京地区最大的连锁药店金象药业,意义同样是加强销售能力。完善自身营销网络一方制造企业有强大的营销网络1998 年太极集团收购桐君阁,就是典型案例。太极集团拥有资金、技术和市场网络的现代优势,而桐君阁则有百年老字号品牌、多年名药方以及中药原材料的优势。提高自身的研

58、发能力一方制造企业有强大的药品研发能力同时医药企业的兼并重组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直接通过谈判和资金交易,转化向二级市场操作。2002 年初,太太药业收购丽珠集团,就开创了我国医药行业首家运用市场化手段进行购并的先河。 第四章第四章 我国医我国医药药行行业业的一般特征分析的一般特征分析第一第一节节 医医药药行行业经济业经济周期周期一、医一、医药药行行业业自身自身经济经济周期分析周期分析在研究医药行业的经济周期时,主要选择了医药工业总产值4及其增长率这两个指标来分析和研究。根据第三章图 31,比较 1991-2002 年医药工业总产值这一指标发现,医药行业始终呈稳定上升态势,发展势头良好,由

59、于这一指标并不能准确反映出医药行业的周期性变化特征,但这不意味着医药工业不存在周期性的波动,为此,我们将采用医药工业总产值增长率来进行分析。图图 4-1: :1991-2002 年我国医年我国医药药工工业总产值业总产值增增长长率率0.00%5.00%10.00%15.00%20.00%25.00%30.0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医药工业总产值增长率线性 (医药工业总产值增长率)3 天移动平均 (医药工业总产值增长率) 数据来源:国家数据来源:国家经贸经贸委。委。通过研究 1991-2002 年医药工业总产值的增长率,我

60、们发现医药行业具有一定的周期性的波动特征,主要分以下三个阶段:1991-1995 年、1995 年-1999 年、2000 年至今,剔除当时宏观经济的影响,利用线形趋势线我们可以看出医药行业的总产值增长率实际上是持续稳定下降的。同时通过 3 天移动平均趋势线可以大体看出,1991-20024 选择医药工业总产值增长率这一指标主要是通过研究比较发现医药工业总产值增长率这一指标的变化与选取的一组医药行业指标做出的景气值变化具有很大的相似性(由于该部分论述较为繁杂,因此本文就不具体展开),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代表医药行业周期性变化的指标。年我国医药工业的历程实际上是一个先下降后上升的过程,在这期间不

61、仅存在一个长周期5,也存在着以 3 年为周期的小周期。但由于医药行业的总产值增长率 12 年中有9 年落在了 15%-25%之间,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周期性波动幅度比较小。综合以上分析可以认为,医药行业的长周期在 10 年以上,而短周期可以认为是 3年,并且短周期的周期波动幅度不是十分明显。表表 4-1: :1990-2002 年我国医年我国医药药工工业总值业总值和和 GDP 变变化表化表医医药药工工业总值业总值( (亿亿元)元)GDP( (亿亿元)元)199039218547.9199150221617.8199263426638.1199374634634.4199486246759.4199

62、5106058478.11996125167884.61997140074462.61998163078345.21999194682067.52000233289442.22001276795933.320023430.78102398数据来源:数据来源:2002 年统计年鉴、年统计年鉴、2002 年统计公报和国家经贸委。年统计公报和国家经贸委。二、医二、医药药行行业业周期性与宏周期性与宏观经济观经济周期性相关性分析周期性相关性分析我们用 1990-2002 年 13 年的 GDP 与医药行业工业总产值的相关系数来分析医药行业的周期性变化与宏观经济周期性变化的相关性。根据相关系数法测算出医药

63、行业工业产值与 GDP 的相关系数为 2.86X10-9,说明医药行业与宏观经济的关联性不是十分紧密,这主要是由于药品的需求弹性变化比较小,因此在经济萧条时期也能保持较高的增长率。5经济周期由于所选取的指标和分析方法不同,周期性也不同,因此可能会出现同一个大周期中可能存在一些小的周期的现象。因此有时小周期也被称为短周期。图图 4-2:医:医药药工工业总产值业总产值随随 GDP 变变化化趋势趋势分析分析y = 5E-07x2 - 0.0285x + 945.6R2 = 0.9797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400002000040000600008000010000

64、0120000单位:亿元单位:亿元医药行业总产值随GDP变化趋势分析多项式 (医药行业总产值随GDP变化趋势分析)数据来源:国家数据来源:国家经贸经贸委。委。根据图 4-2 添加的趋势线,我们作出了它的一阶方程:y=E-06x-0.0285,结合 GDP的数值我们做出图 4-3,图 4-3 可以认为是医药工业总产值和 GDP 的弹性关系。该图表明在 1990-1992 年间医药工业总产值与 GDP 之间的弹性关系是负的,而自 1993 年开始两者的弹性关系变为正值,并且弹性关系越来越大。这说明随着 GDP 的逐渐增长,医药工业的总产值的增加会越来越快。图图 4-3: :1990-2002 年我

65、国医年我国医药药行行业总产值业总产值随随 GDP 变变化的化的边际变边际变化化图图-0.02-0.0100.010.020.030.040.050.060.070.08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数据来源:数据来源:结结合医合医药药工工业总产值业总产值和和 GDP 的关系的关系计计算得出。算得出。第二第二节节 医医药药行行业业及其子行及其子行业业的成熟度分析的成熟度分析从行业成熟度来看,一个行业分为萌芽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时期。据经验统计,销售额增长率在 10%-30%的行业属于成长期

66、,所以从销售角度来看,我国医药行业处于成长期。图图 4-4: :1991-2001 年我国医年我国医药药行行业销业销售售额额增增长长率率变变化化图图0.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医药行业总销售额数据来源:国家数据来源:国家经贸经贸委,委,1994 年数据可能存在年数据可能存在统计误统计误差。差。从所有制角度看,医药行业的所有制结构逐渐趋于合理,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的企业比例进一步下降,而股份制经济和外商投资经济的企业比重进一步上升,其它企业比重基

67、本保持不变。这也说明医药行业不断成长,逐渐走向成熟。表表 4-2: :2001 年和年和 2002 年医年医药药行行业业所有制角度企所有制角度企业变业变化表化表20012002全国4053100%3963100%国有经济111027.40%84721.37%集体经济57114.10%41410.45%股份制经济116728.80%143936.31%外商投资经济67816.70%72018.17%其它52713%54313.70%数据来源:国家数据来源:国家经贸经贸委。委。由于医由于医药产业药产业与生命科学密切相关,需求一直在与生命科学密切相关,需求一直在扩扩大,很大,很难说难说存在成熟期,因

68、此存在成熟期,因此医医药产业应该药产业应该是永是永远处远处于成于成长长和和发发展的展的产业产业。 。一、中一、中药药行行业业成熟度成熟度中药工业基本技术以传统加工技术为主体,但随着贸易环境的变化以及扩大市场的需求,中药现代化逐渐被提到战略高度并且成为我国中药工业发展的主导方向,高新技术在中药行业中的应用和推广成为行业发展的主流。中药行业目前的技术构成包括两个主要方面:主导技术是传统技术,处于成熟期;技术发展的主导方向属于高新技术,处于萌芽期。处于萌芽期的技术,一般表现为进入壁垒较高,高风险、低收益。现代化中药由于是传统中药与现代高新技术的结合产物,所以虽然进入壁垒较高,但在一定程度上高风险、低

69、收益的特征相对表现较弱,比一般萌芽期技术更具有孵化性;传统中成药的基本技术属于简单成熟技术,技术壁垒较低,因此除垄断企业外,其它企业需要依靠技术创新来把握竞争优势,否则难以获取技术价值。二、生物制二、生物制药药行行业业成熟度成熟度我国生物制药行业的发展还处于萌芽期,已经投入市场的产品品种有限,并且都是仿制国外的产品,企业进入的技术壁垒不大,同一品种的生产企业多,市场竞争比较激烈。三、化学三、化学药药品行品行业业成熟度成熟度化学药品业是我国医药行业发展最为完备的行业,已经形成了一整套研制开发、生产销售的体系,行业利润比较稳定,所以相比较而言,化学药品业处于成长阶段和成熟阶段。对于单个企业来说,其

70、成熟度取决于该企业主要产品的成熟度。第三第三节节 医医药药行行业业的的垄垄断程度分析断程度分析我国的医药行业相对于电信、铁路行业来说垄断程度并不高,前十位企业的销售收入占总销售收入的 25.74%,属于竞争较激烈的行业之一,但其中各子行业情形各不相同。通过表 4-3 发现,医药行业的主体产业化学制药业尤其是化学原料药业垄断程度较高,达到了 40%左右,而化学制剂业则垄断程度最低,只有 19.76%。整体看,医药行业不存在真正的垄断企业,属于竞争程度很激烈的行业之一。因此从风险来说,属于中度风险,商业银行在进行信贷投放的时候,还应该采取谨慎原则,认真鉴别客户的经营状况和发展潜力。表表 4-3:

71、:2001 年我国医年我国医药药行行业销业销售收入前十家售收入前十家垄垄断程度表断程度表前十家前十家销销售收入售收入全部全部销销售收入售收入C10医药行业183157115025.74%化学原料药23796.65923840.17%化学制剂业11502.95820019.76%化学制药业35299.511743830.06%中药制造业13324.15633023.65%生物制药4990.91482033.68%资资料来源:国家料来源:国家统计统计局。局。尽管目前整个医药行业呈现较好的增长态势,但是随着我国加入 WTO,国内医药行业将接受国际竞争的洗礼,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竞争的加剧导致企业的亏

72、损面及亏损额不断增加。预计预计市市场竞场竞争的自然淘汰以及争的自然淘汰以及强势强势企企业业的自主兼并将共同促使医的自主兼并将共同促使医药药行行业业集中度的集中度的进进一步提高。一步提高。表表 4-4:医:医药药行行业亏损业亏损面面统计统计统计统计截止日截止日亏损亏损企企业业比例比例平均平均亏损亏损金金额额(万元(万元/个)个)2001 年底23.2%2322002 年底24%298数据来源:国家数据来源:国家统计统计局。局。第四第四节节 医医药药行行业进业进入退出壁入退出壁垒垒分析分析医药行业不仅是技术密集型行业,同时又是资金密集型行业。医药企业需要高科技和高投入才能进入,理理应应是高是高进进

73、入壁入壁垒垒。 。但是,长期以来的多头管理体制和严重的地方保护主义,使得进入医药行业的企业比较容易立足,形成实际上的低进入壁垒。另一方面,医药产品研发是高风险和高产出的技术领域,医药企业的设备与技术均有很强的专业性,客观上导致高的退出障碍。加之长期以来,业界不少人对药品这一特殊商品的前景作出乐观和夸张的判断,进一步强化了医药企业的高退出障碍,造成一些效益差的企业本该退出却不肯退出或难以退出的被动局面。因此医因此医药药行行业长业长期以来期以来的壁的壁垒垒是是进进易退易退难难, ,这这种状况造成了大量低水平重复生种状况造成了大量低水平重复生产产和大量生和大量生产产能力的能力的闲闲置。置。根据行业结

74、构理论分析,企业退出障碍与进入壁垒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如图 4-5所示)。因此,自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组建以来,就下决心对此进行整治,并采取了一系列得力措施严把医药企业的准入关,加高了医药企业的进入壁垒。如凡未达到 GMP和无国家二类新药(化学药)或两个三类以上中药的单位,一律不得新办药厂;近期暂停审批和登记新设药品批发企业;按照剂型类型或按规模大小、分阶段限期推行GMP、GSP,限期过后仍达不到规范要求的不准生产、经营等等。因此,可以预期医药行业的进入壁垒将越来越高。 表表 4-5:医:医药药企企业业退出壁退出壁垒垒并未并未彻彻底消除的原因分析底消除的原因分析经济障碍引起这种障碍的主要因素之一

75、是固定资产高度专业化。在特定经营业务或地理位置上,企业的高度专门化资产,清算价值低或者转换成本高,从而难以退出现有的行业。退出成本过高让不少想退出的企业望而却步。战略障碍这主要表现在医药企业中某些产品的退出上。比如:诺氟沙星这个产品全国曾有 800 多家医药企业生产,而企业中准备撤离的经营业务如果与其它业务存在着密切的协同作用,企业则很难采取撤退战略。这种战略性障碍主要存在于消费者的服务上,或者可能损害企业其它产品的质量形象。期望障碍如果企业认为需求还会回升,或在某一个特定的细分市场上企业的产品还有一定的销路,企业就不愿撤离这个经营领域,形成了一种期望的障碍。但综观世界药品市场,附加值和利润率

76、高的多为专利药品。而我国绝大多数医药企业甚至没有一个专利品种,低水平重复建设带来大量的药品过剩,造成资源大量浪费和医药企业的利润整体下降。情感障碍和社会限制企业在制定经济合理的退出决策时,往往会引发一些管理人员和员工出现不稳定情绪。例如:员工由于多年从事医药经营业务,所以不愿意放弃,拒绝接受退出的安排。政府考虑到失业问题和对本地区经济、税收的影响,有时也会出面反对或劝阻企业退出。图图 4-5:行:行业进业进入退出壁入退出壁垒综垒综合分析合分析第五第五节节 小小结结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医药行业整体风险较低。其中子行业风险由大到小排列是:生物制药中药制造业化学药品业,中药饮片业中成药业,化学制剂

77、业化学原料业。表表 4-5:行:行业业特征和特征和风险风险之之间间关系表关系表行行业结业结构特点构特点风险风险医药行业近几年的发展势头非常良好低处于行业的成长期低行业波动相比较行业的增长来说影响较小中行业竞争比较激烈,垄断性不高中医药行业由原先的进易退难逐渐在向进难退易发展。中高中低综合中低风险条件好时,新企业很容易进入;条件恶化时,企业难以撤退。企业面临较大风险而收益低。最优:行业内的企业有较高的收益和较低的退出风险。行业内的企业有较高的收益,但退出风险也高。行业内的企业有较低的收益和较低的退出风险。中高高中低进入壁垒进入壁垒退出壁退出壁垒垒第五章第五章 我国医我国医药药行行业财务业财务分析

78、分析第一第一节节 资产负债结资产负债结构分析构分析从资产角度看,主要主要问题问题是医是医药药行行业业的的应应收收帐帐款款净额净额和存和存货货比例比例较较高,高,占流动资产的 58%,其中,生物制药行业的两项资金占用比例最低;化学制药行业两项资金占用高于医药工业平均水平 1.35 个百分点,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医药行业的现状库存和应收帐款比例过高。这种情况与医药行业的自身特性有关:医药制造企业为了提升市场占有率,大量采取赊销方式;我国目前许多普药产量过剩;部分医药企业没有对原材料采购进行细致的预算,造成了原材料的积压等等。两两项资项资金近年来始金近年来始终终居高不下,不居高不下,不仅仅成成为为制

79、制约约医医药经济发药经济发展的展的“瓶瓶颈颈”,而且拖累了企,而且拖累了企业资产业资产运运营绩营绩效,影响了医效,影响了医药药企企业资业资金流金流转转和和行行业经济业经济效益的效益的进进一步提高。一步提高。 表表 5-1:我国医:我国医药药行行业业 2002 年年资产负债资产负债表表单单位:万元位:万元单单位:万元位:万元资产总额39918294固定资产净值年平均余额10288135流动资产:17223000无形及递延资产2079951短期投资211140其中:无形资产1632556应收帐款净额5892402负债总额21676716存货4102434流动负债17978228其中:产成品2475

80、006长期负债3698488流动资产年平均余额20477278所有者权益18241578长期投资2703323其中:实收资本8180896固定资产11985303包括:国家资本1899236固定资产原价13950154 集体资本547526固定资产原价中生产经营用9907148 法人资本3081137累计折旧3752243 个人资本1418150累计折旧中本年折旧670588 港澳台资本542864固定资产净值10197911 外商资本691983数据来源:国家数据来源:国家经贸经贸委。委。从负债角度看,医药行业的流动负债占总负债的 83%,存在资金“短借长用”现象,弱化了医药企业的短期偿债能

81、力。医药企业 2002 年的流动比率为 95.8%,低于生产企业一般合理的流动比率,并且在流动资产中应收帐款和存货又居高不下,对企业营运资金造成较大压力。表表 5-2: :2002 应应收收帐帐款和存款和存货货占本行占本行业业流流动资产动资产比例表比例表行行业业两两项资项资金占流金占流动资产动资产比例比例全行业58%化学制药59.35%其中:化学原料药57%化学药制剂61.74%中药56.54%生物制药43%数据来源:国家数据来源:国家经贸经贸委。委。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医药制造业和医药商业在结算方面的不规范,医药制造业需要单方面承担较大的风险,这对于医药行业的发展来说是非常不利的。随

82、随着医着医药药分家制度的逐分家制度的逐渐渐完善以及医完善以及医药药制造制造业业开始开始进军进军医医药药商商业业, ,这这种种现现象将会逐象将会逐渐渐改改善。善。第二第二节节 成本成本结结构分析构分析从表 5-3 我们可以看出:表表 5-3: :2002 年医年医药药各个行各个行业业成本构成成本构成销销售成本售成本销销售售费费用用管理管理费费用用财务费财务费用用金金额额占比占比金金额额占比占比金金额额占比占比金金额额占比占比医药行业14179860869.4%3589575317.6%2189866510.7%47630602.3%化学原料药4981144580.3%49396118%55915

83、429.0%16847942.7%化学制药业13077686770.2%3088742116.6%1987595810.7%46594542.5%中药制造业3755142461.8%1498634424.7%702700811.6%11617991.9%生物制药999218467.5%268395818.1%178431912.1%3349742.3%数据来源:国家数据来源:国家统计统计局。局。1、相对其它行业而言,医药行业生产成本较低,仅占总成本的 69.4%。化学原料药由于其行业特性,生产成本较高,达 80.3%,但也属于正常范围。2、医药行业销售费用普遍较高,达 17.6%。除化学原料药

84、外,其它子行业销售费用均很高,尤其是中药行业。其原因主要是高额的广告费和销售回扣。另外,中药行业营销网络不健全以及目前大多数消费者对中西药的消费心理不同等原因造成了中药行业销售费用过高。3、医药行业管理费用占比达 10.7%,相对其它行业而言,该比例并不低,但医药行业一个重要的特点是新药的研发投入较大,新药能否研制出来是医药企业能否取得持续竞争力的核心因素之一,国外大的医药企业的研发费用一般占销售收入的 20%以上,而我国医药行业研发费用普遍低于 1%,导致我国医药企业在新药市场上毫无竞争力。4、从财务费用的金额并结合各子行业的利息支出数据来看,目前银行信贷投放主体为化学原料药和化学制药行业,

85、这也与各子行业的行业成熟度相吻合。表表 5-4: :20012002 年我国医年我国医药药行行业业各各项项成本成本变变化表化表销销售收入售收入增增长长率率销销售成本售成本增增长长率率销销售售费费用用增增长长率率管理管理费费用用增增长长率率财务费财务费用用增增长长率率医药大行业16.1%14.1%15.2%11.9%9.2%化学原料业14.2%14.2%11.0%9.4%6.1%化学制药业18.1%17.5%13.5%9.9%5.7%中药制药业15.9%14.4%16.3%11.7%16.1%生物制药业16.6%-7.2%21.3%26.6%19.6%数据来源:国家数据来源:国家统计统计局。局。

86、销售收入与各项成本的增长率对比分析显示,虽然医药行业的各项成本均增长较快,但成本的增长速度略低于销售收入的增长速度,医药行业整体成本费用控制情况较为正常。从各子行业看,化学原料药和化学制药业的各项成本随着销售收入的增长正常增长;中药制药业销售费用增长率略高于销售收入增长率,反映了中药行业相对更依赖于营销努力来促进销售;生物制药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及财务费用增长速度远远高于收入的增长速度,这也说明我国生物制药行业还处于成长期.第三第三节节 偿债偿债能力分析能力分析首先看短期偿债能力,医药行业短期偿债能力较弱,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仅有0.96 和 0.73,远低于一般制造业的水平。比较各子行业,中药制

87、造业的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明显高于化学制药业和生物制药业,短期偿债能力较强。医药商业和中药制造业相比流动比率相差不大,但作为流通型企业,正常的流动性比率应该高于制造型企业,因此医药商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较差。化学制药业和生物制药业虽然流动比率有一定的差距,但由于生物制药业的存货比率明显高于化学制药业,导致速动比率相差不大。整体而言,医药行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较差,而中药制造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好于化学制药业和生物制药业。表表 5-5: :2002 年我国医年我国医药药行行业业短期流短期流动动性指性指标标表表流流动资产动资产存存货货流流动负债动负债 负债总额负债总额 流流动动比率比率 速速动动比率比率医药工业

88、172230004102434 17978228216767160.960.73化学制药业855015919635129632194116803070.890.68生物制药业1103819295557115913814218120.950.70中成药54301641211554501495058993601.080.84中药饮片业536692261150119540561.070.62中药制造业654838331234165506506959534161.080.84医药商业70289662135436 6763756779239121.040.72数据来源:国家数据来源:国家经贸经贸委。委。

89、从长期偿债能力来看,所有子行业的资产负债率基本稳定,略呈下降趋势,长期偿债能力逐渐变强。但对于各个子行业来说也存在差异:生物制药业的资产负债率最低,从 2000 年-2002 年资产负债率始终低于 0.5。这主要因为生物制药行业在 1997 年和 1998 年吸收了大量的股权投资,其中很大一部分来自风险投资。6 重要制造业的各项指标是将中成药制造业和中药饮片业的各项指标加总后计算得出。7 该数值统计数值中并没有,而是根据医药其它行业流动负债占负债总额的比例取平均后再乘以负债总额估算得出,因此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误差。表表 5-6: :1999-2002 年我国医年我国医药药行行业资产负债业资产负债

90、率率变动变动表表1999200020012002化学原料0.680.650.670.62化学制剂0.910.580.660.56化学制药0.770.620.660.59生化制品0.580.450.360.45总体表现中药制品0.490.520.540.49化学原料0.620.650.630.62化学制剂1.580.540.550.53化学制药0.870.610.600.59生化制品0.350.420.250.48大型中药制品0.300.440.460.42化学原料0.510.753.340.60化学制剂0.920.651.730.57化学制药0.760.682.180.58生化制品1.640.

91、430.430.46中型中药制品0.600.510.580.55数据来源:国家数据来源:国家统计统计局。局。中药行业资产负债率也一直较低,基本处于保守边缘,长期偿债能力较强,这由两方面原因造成:一是中药企业没有很好的运用财务杠杆来增强企业的运营,经营方式过于单一和保守;另一方面中药企业规模较小,融资能力较弱,银行信贷资金介入不深。化学制药业的资产负债率明显高于前两者,但化学制药业的资产负债率整体呈下降趋势,2002 年达到了 0.59,其中化学制剂业资产负债率下降较快,原因是化学制剂业在 2000 年以后效益明显好转,尤其是 2002 年的利润增长率排在所有医药行业之首,企业资产负债结构明显优

92、化。化学制药业的高资产负债率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银行信贷资金在该行业的大规模投入。从规模上看,大型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略强于中型企业,中药行业表现尤为明显。对于中药行业来说,企业销售规模普遍较小,利润主要集中在销售规模大的企业,因此从长期偿债能力上看,大型中药企业的偿债能力明显强于中型中药企业。表表 5-7: : 1999-2002 年我国国有及国有控股医年我国国有及国有控股医药药企企业资产负债业资产负债率率变动变动表表1999200020012002合计67.52%65.10%67.14%61.69%国有及国有控股65.60%64.88%80.30%61.77%集体49.86%72.00%11

93、.62%63.67%股份合作50.51%67.56%54.74%60.31%股份制90.94%58.76%82.72%58.44%外商和港澳台投资97.68%63.58%67.91%63.46%化学原料药其它55.72%76.49%68.80%64.38%合计91.13%58.43%65.58%55.63%国有及国有控股113.04%61.35%65.54%58.51%集体43.63%60.21%80.74%58.95%股份合作61.26%80.39%61.45%53.81%股份制134.86%58.74%58.47%55.31%外商和港澳台投资65.23%49.64%67.04%49.16%

94、其它61.97%61.83%68.30%68.60%化学制剂合计77.23%61.90%66.47%58.85%国有及国有控股79.03%63.50%75.26%60.58%集体45.78%64.85%20.98%61.23%股份合作56.39%74.76%57.88%57.04%股份制106.93%58.76%74.51%57.24%外商和港澳台投资72.85%52.72%67.13%52.38%化学制药其它57.76%68.58%68.48%66.67%合计58.25%45.32%35.62%45.19%国有及国有控股55.44%44.11%31.80%48.85%集体23.00%47.3

95、8%-61.24%26.45%股份合作54.56%33.46%75.59%72.13%股份制69.00%39.69%37.70%40.56%外商和港澳台投资41.93%49.38%28.14%49.73%生物制药其它41.55%48.04%45.88%55.60%数据来源:国家数据来源:国家统计统计局。局。从所有制上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较高,但也在正常范围之内,这与这两类企业的效益好有关。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一直以来就是医药行业的主体,也是国家重点扶持的对象,外商投资企业由于有外方的参与,经营理念较新,资金较为充裕,效益非常好,2002 年排名销售利润第一名的就是西安

96、杨森制药有限公司,在前 50 名企业中外商企业也占了比较大的份额。股份制企业的资产负债率略低于前面论述的两类企业。从所有制角度来看,医药行业整体的财务杠杆比例比较合理,能够运用多种方式获得资金促进企业的发展。 总总体体评评价,医价,医药药行行业业的的资产负债资产负债率适中,率适中,长长期期偿债偿债能力能力较强较强,并且有,并且有进进一步走一步走强强的的趋势趋势,但短期,但短期偿债偿债能力一般,能力一般,应应收款和存收款和存货货占比占比较较高,短期高,短期资资金金压压力力较较大。同大。同时综时综合合规规模和所有制来看,大型企模和所有制来看,大型企业偿债业偿债能力能力强强于中小型企于中小型企业业,

97、作,作为为医医药药行行业业的主力国有企的主力国有企业业和外商投和外商投资资企企业业在在偿债偿债能力上并没有能力上并没有显显示出明示出明显显的的优势优势。 。第四第四节节 营营运能力分析运能力分析通过对表 5-8 的数据分析,我们可以发现,2002 年我国医药各行业的资产周转状况具有以下主要特点:表表 5-8: :2002 年医年医药药各行各行业营业营运指运指标标表表流流动资产动资产周周转转率率存存货货周周转转率率应应收收账账款款周周转转率率产销产销率率%医药行业1.025.033.4894化学制药1.145.633.695.73其中:化学原料药1.146.243.73103.11 化学制剂1.

98、145.063.4989.58中药制药0.893.943.1492.8生物制药0.774.492.9783.54医疗器械1.36.994.97103.48数据来源:数据来源:经济经济日日报报。 。1、化学制药行业资产运营加快,化学原料药业资产运营绩效指标好于化学制剂业。2002 年,化学制药行业生产经营形势明显向好,资产运营加快,其流动资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应收帐款周转率分别达 1.14、5.63、3.60 次,产销率达 95.73%,显示出化学制药行业盈利较好,企业资产运用效率高及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增强,企业营销管理水平有所提高。企业资产运用绩效的提高,相当于扩大了流动资产投入,减少了资金

99、的浪费和沉淀,为下一步行业发展奠定了较好基础。化学原料药行业的发展明显好于化学制剂行业,显示出 2002 年国内外医药市场对化学原料药需求加大,以及跨国制药公司向我国“转移生产”加快,众多化学原料药生产企业积极抓住机遇,促进了我国这一具有比较优势产业的发展。2、医疗器械行业资产运营在所有子行业中表现最好。医疗器械行业的资产运营绩效较为明显,其流动资产、存货和应收帐款的周转率均为行业最佳,分别达 1.30、6.99和 4.97 次;产销率达 103.48%。显示出 2002 年,医疗器械行业的资产运营绩效明显提高,资金利用效率较为充分。3、中药行业资金运营绩效稳中上升。2002 年,中药行业总体

100、资金运营绩效表现良好,流动资产、存货和应收帐款周转状况均在行业中属于稳中偏上的中上游水平,但产销率只有 92.8l%,不仅低于化学制药和医疗器械行业,也弱于行业平均水平。说明中药行业产品在市场有较好的接受和需求程度,资产运作较为顺畅。但产销衔接不理想,其市场营销管理水平亟待提高。4、生物制药行业资金运营绩效较弱。2002 年,生物制药行业的资金运营绩效表现较弱。除存货周转率尚可外,其它各项主要指标均处于行业低水平:流动资产周转率、应收帐款周转率分别只为 0.77、2.97 次。第五第五节节 盈利能力分析盈利能力分析通过比较医药行业的亏损系数,我们发现医药制造业的总体亏损系数都低于5%,但医药商

101、业的亏损系数高达 43%,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标准,行业亏损系数基准值为 25%,中等风险区间为 16%-36%,可以看出医药制造业的亏损状况很好,属于风险较低的子行业。而医药商业亏损企业个数按近总个数的 50%,亏损总额超过了利润总额,整体盈利能力较差。但根据医药商业的发展规律来说,大型的医药商业企业效益较好,尤其是实现了大面积连锁的商业企业。因此,医药商业充满变数。在医药制造业中生物制药行业整体效益较差,这与生物制药行业的高技术和高风险有关;化学制药业和中成药制造业行业发展比较稳定,整体盈利能力居中;中药饮片工业盈利能力较强。表表 5-9: :2002 年我国医年我国医药药行行业业及其子行及其

102、子行业亏损业亏损系数表系数表8企企业业个数个数亏损亏损企企业业个数个数利利润总额润总额 亏损总额亏损总额行行业亏损业亏损广度广度行行业亏损业亏损深度深度行行业亏损业亏损系数系数医药大行业39631045214718724659426.37%10.30%2.72%化学药品工业146340699566413051727.75%11.59%3.22%生物制药工业280771616492989627.50%15.61%4.29%中成药工业10922867511298162026.19%9.80%2.57%中药饮片工业5811600825518.97%4.07%0.77%中药制造业11502977571

103、378187525.83%10.81%2.79%医药商业48062013935509608241.89%102.71%43.02%数据来源:国家数据来源:国家经贸经贸委。委。通过比较医药行业及其子行业大中小型企业行业亏损系数,我们发现医医药药行行业业的的小型企小型企业风险业风险明明显显高于大中型企高于大中型企业业。 。化学制药行业的小型行业亏损系数略高于大中型企业。生物制药企业大型企业风险明显小于中小企业。中药饮片类企业整体风险较低。图图 5-1: :2002 年各子行年各子行业业按按规规模划分的行模划分的行业亏损业亏损系数系数图图0.00%1.00%2.00%3.00%4.00%5.00%6

104、.00%7.00%医药总体化学药品生物制药中成药中药饮片总体大型中型小型资资料来源:国家料来源:国家统计统计局。局。另外,通过销售利润率指标来进一步分析医药行业的盈利能力。医药行业的平均8行业亏损广度亏损企业个数/总企业个数;行业亏损深度亏损总额/利润总额;行业亏损系数亏损广度/亏损深度。销售利润率达到了 20.65%,显示出医药行业良好的盈利能力。其中,生物制药业和中成药业的销售利润率明显高于其它行业,显示这两个行业产品附加值较高。而医药商业销售利润率远远低于医药制造业,只有 5.51%,虽然贸易流通型企业的销售利率普遍偏低,但 5.51%的销售利润率也显示出,目前我国医药流通企业的盈利空间

105、较小,是医药行业中非常薄弱的一个环节。图图 5-2: :2002 年医年医药药行行业业按按规规模划分模划分销销售利售利润润率率图图0.0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医药总体化学药品生物制药中成药中药饮片中药制造医药商业综合大型中型小型数据来源:国家数据来源:国家经贸经贸委。委。综合以上各项指标评价,化学制药业和中成药制造业盈利能力最强;虽然 2002 年中药饮片业利润率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了其它医药子行业,但由于我国中药饮片业整体技术水平较差,生产的产品附加值较低,产品国际竞争能力不强,所以认为中药饮片业的发展有待观察,但预计在今后一段时

106、间内,盈利能力仍能保持较高的水平;生物制药业由于投入较高,并且目前产业还处于萌芽发展时期,盈利能力在医药制造业中较差;而医药商业由于目前国内企业规模都较小,同时国家的政策保护将在 2004 年取消,使我国医药商业企业处于直接面对外资医药商业的竞争,因此国内的医药商业格局将会发生重大变化。总总体体评评价,医价,医药药行行业财务业财务状况正常,状况正常,资产负债结资产负债结构构较为较为合理,合理,长长期期偿债偿债能力能力较强较强, ,但但应应收收账账款和存款和存货货偏高,偏高,营营运能力有所不足,盈利能力相运能力有所不足,盈利能力相对对其它行其它行业较强业较强,但与世界,但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差距甚

107、平均水平相比差距甚远远。 。第六章第六章 我国医我国医药药行行业业的的产业环产业环境境分析分析第一第一节节 需求需求环环境境我国医药产业一直以平均高于 GDP 增长率 4.5 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我们预期这一增长态势仍将持续。支撑我国医药市场的主要需求因素如下:一、人口净增长。2002 年,中国有 12.84 亿人口,到 2005 年我国人口将达 13.1 亿。人口的净增长将对医药产品产生新的需求。二、居民收入和健康意识的提高。目前美国等发达国家人均年药品消费约 300 美元,中等发达国家人均药品消费为 4050 美元,而我国直到 2001 年才刚刚接近 12 美元。居民收入和健康意识的提高,

108、将使居民医药消费上升,与发达国家的巨大差距将会逐步缩小。三、城镇化水平的提高。2002 年我国有 5.02 亿城镇人口,并且以 4.47%的速度增长。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 “十五”期间每年约增加 2000 万城镇人口。我国城市人均药品消费与农村药品消费水平比约为 7:1,城镇化的发展将增加对医药产品的需求。四、人口老龄化。据 2002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表明,我国 65 岁以上老龄人口有 9377 万,占总人口的 7.3%,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预计今后几年还将以 3%的速度增长,到 2005 年将超过亿。2000 年老年人口的药品消费为 501 亿元,占全国药品消费总额的

109、 40.4,老年人的人均用药水平为 385 元。预计到 2005 年,老年人的用药水平将达到人均 620 元,全部老年人口的药品消费总额将达到 992 亿元,比 2000 年净增 491 亿元。因此预计在未来老年人用药总额将有较大增长,这将促进我国医药行业的发展。五、农村市场的增长潜力大。目前我国农村的人均用药水平很低,2000 年人均药品消费只有 12.6 元。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进行,党中央和国务院对解决好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相信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虽然相对比较缓慢,但在总体上会是一个增量上行的趋势,因此预计“十五”期间农村药品消费需求将呈现增长的趋势。六、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全面推进

110、也将对医药行业的需求产生重要的影响。 “十五”期间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将全面展开,这一制度的基本原则是“低水平、广覆盖”。它的实施,一方面将扩大医疗保险人群范围,即从目前的 1.6 亿增加到 3亿,另一方面将调整不合理的医药消费,抑制价格昂贵的进口药品及大型医疗设备的使用,促进价格低廉、疗效确切的国产普药的使用。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总体上会促进医药产品的消费,从而拉动医药经济的增长。第二第二节节 产业产业政策政策一、十五一、十五规规划的重点划的重点发发展展领领域和域和结结构构调调整方向整方向(一)(一)总总体情况体情况根据医药行业的“十五”规划,我国医药行业的发展目标是发展现代生物制

111、药,推进中药现代化,发展优势原料药。这将使我国医药市场在未来 510 年继续保持以化学药为主、中药为辅、生物制药为补充的格局。1生物制生物制药领药领域:加域:加强强技技术创术创新新在生物工程技术方面,要进一步加强技术创新,集中力量,促进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在重点发展生物工程药物的同时,积极采用先进适用的生物工程技术对化学制药、中药、生化制药进行技术改造,促进产品升级,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跃式发展。通过努力使我国生物工程药物和生物工程技术在新的一轮竞争中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同时改造传统药物工艺,开发新的预防、诊断及治疗药品,开发新型剂型;引导企业早期介入生物技术应用研究,国家将在资金方面给予支持;

112、并引导生物工程药品向现有企业集中,严格控制新建生物工程企业。产品发展重点主要是利用重组 DNA 技术和原生质体融合技术构建新菌种或改造抗生素、维生素、氨基酸等产品的生产菌种、提高发酵水平、降低消耗。开发预防、诊断与治疗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爱滋病及免疫缺陷等严重威胁人类生命与健康疾病的新型疫苗、诊断试剂和生物技术药物;开发现有生物技术产品的新剂型,包括涂剂、栓剂、气雾剂、滴剂等;采用基因工程技术、细胞工程技术,生产濒危和稀缺中药材。2中中药领药领域:推域:推进进中中药现药现代化代化中药是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之一,但由于中药产业基础较差,现代化水平比较低,中药材质

113、量不稳定,部分中药材重金属和农药残留量超标,中药工艺技术落后,不能对中药进行有效的提取、纯化,中成药制剂水平较落后,严重影响了名优传统中药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中药的质量标准体系不够完善,控制方法和手段较落后。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中药行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发展。为保持中药优势,需要积极推进中药现代化进程。其发展方向主要为:在中药材的生产方面,将推广中药材的规范化种植,加快实现中药提取物及中药饮片浓缩颗粒的产业化;在中药饮片方面,逐步制定全国统一的饮片炮制规范;在中成药的制作方面,则要积极推广应用先进的提取、纯化、制剂技术,来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开放新的高效、速效、长效和剂量小、毒性小、副作用小及使用

114、方便的中药剂型;在中药企业技术改造方面要以市场为导向,切实提高中药生产技术和装备水平。3化学制化学制药领药领域:域:发发展展优势优势化学原料化学原料药药我国是化学原料药的生产和出口大国,在世界化学原料药市场占有较大份额,60多种化学原料药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努力扩大化学原料药出口,特别是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是医药行业实施主动“走出去”战略的重要内容。要达到以上目标,我国应继续发挥化学原料药方面的优势,重点开发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国内短缺和需求量大的产品(重点发展临床需要且具有独特疗效的急救药物、心血管药物、糖尿病药物、抗肿瘤药物、抗病毒及提高肌体免疫功能药

115、物)及新的出口优势产品;重点突破一批大宗原料药的关键生产技术;努力开拓东欧、非洲、亚洲、拉美等国际市场;建立企业自主的国际营销网络,加强企业间的合作,建立有效的出口产品协调机制;出口产品向优势企业集中;推进浙东南化学原料药出口基地的建设以及石家庄、沈阳、淄博、哈尔滨等老医药工业基地的技术改造。化学原料药的产品突破重点是一批大宗原料药的关键生产技术,如 内酰胺类、维生素类、大环内脂类、氨基酸类产品及其中间体生产中的发酵、结晶及分离、提取等技术。开发一批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提高产率、节能降耗、降低生产成本的共性技术。通过医药行业结构调整,我国医药企业将重点开发一批能降低产品成本、提高效益、减少污染

116、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进行企业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和完善等都将在真正意义上提高我国医药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能力,提高行业的竞争实力,改善我国的产品结构,并最终促进我国医药行业走向高附加值、高效益之路。(二)上述政策(二)上述政策对对我国医我国医药药企企业业的影响的影响1生物医生物医药药企企业业受到扶持受到扶持对于生物技术的发展方向, “十五”规划中指出:改造传统药物工艺;开发新的预防、诊断及治疗药品;开发新型剂型。国家将给予资金方面的支持,并引导生物工程药品向现有企业集中,严格控制新建生物工程企业。结合“十五”规划对生物技术的发展方向看,我国的生物医药类上市公司多从事生物技术药物的仿制工

117、作,在科研方面具有实力,符合规划提出的产业方向。目前真正从事新药物、新技术、新剂型开发的生物制药上市公司主要有:华晨集团、友好集团、星湖科技、天坛生物等四家上市公司。华晨集团通过与国外生物技术公司合作,开发的具有国际专利水平的新药人鼠嵌合型肿瘤细胞单克隆抗体将于今年上市;友好集团投资了上海申友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该公司研究业务主要在药物基因组学与模式动物方面;星湖科技背靠上海联合基因科技有限公司,组建了上海博星基因芯片有限公司,在基因芯片领域拥有稳定的技术路线及方法;天坛生物则背靠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有一批医学微生物学、生物制品学及单体等领域的学科带头人。2中中药药企企业业走向走向规规范范“十五

118、”规划指出应积极推进中药现代化进程,主要体现于:在中药材的生产方面,将推广中药材的规范化种植;在中药饮片方面,逐步制定全国统一的饮片炮制规范;在中成药的制作方面,则要积极推广应用先进的提取、纯化和制剂技术,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结合“十五”规划对推进中药现代化的发展方向看中药上市公司,较符合“十五”规划中指出的产业方向的上市公司主要有:三九医药、金陵药业、同仁堂、云南白药等。这些公司的进一步发展应是可以预料的。金陵药业的产品是一个较为典型的中药现代化产品,从其药理、制剂、提取方面均吻合中药现代化的发展。云南白药主要从剂型方面进行了改革,如将传统的云南白药制成了气雾剂、创口贴等形式。同仁堂中药现代

119、化的发展主要由其在香港上市的子公司同仁科技承担。3 优势优势化学原料化学原料药药公司受重公司受重视视“十五”规划中指出,我国应继续发挥化学原料药方面的优势,重点开发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国内短缺的产品及新的出口优势产品;重点突破一批大宗原料药的关键生产技术;努力开拓东欧、非洲、亚洲等国际市场。结合“十五”规划对推进优势化学原料药的发展方向看, “十五”期间若能在内酰胺类、维生素类、大环内脂类、氨基酸类产品及其中间体生产技术方面取得突破,相关上市公司将获得进一步发展,这些公司主要有生产维生素的东北药、浙江医药,生产头孢菌素和青霉素的华北制药、鲁抗医药、哈药集团,生产红霉的浙江震元、美罗药业

120、。4科研开科研开发获发获政策政策优优惠惠“十五”规划指出,将切实加大对新产品研究开发的力度,加快以企业为中心的技术创新体系的形成,加强“产学研”联合,对从事创新药物与技术研究的相关企业将在科研立项、经费补助、新药审批、固定资产投资方面给予支持,并制定相应的减免税政策,设立产业基金。国内企业已越来越重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新技术的研究,此项政策将使致力于创新药物研制的上市公司受益,如华北制药、新华制药,太极集团等。华北制药在国家 98 年第一批创新项目中已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初步建成了组合化学、小分子药物筛选中心,并筛选出了新的化合物。新华制药则与高校合作建立了国家级的新药筛选中心。太极集团

121、的技术中心为国家级的技术中心,并经批准设立了博士后流动站,是医药行业上市公司中唯一的中医药博士后流动工作分站。5流通流通领领域投域投资资机会大增机会大增根据规划, “十五”期间将加大流通企业产权制度的改革与经营方式的改革,打破各种垄断,逐步扩大对外开放的领域。因此,医因此,医药药流通流通领领域域蕴蕴藏着重大投藏着重大投资资机会。机会。目前流通领域上市公司中,以上海医药最具实力,不仅规模最大,拥有国内覆盖面最广的批发业务网络,还拥有国内规模最大、营销网点最多、地域跨度最广的零售企业。由于其规模优势,也获得了诸多政策支持,如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其进行跨省市零售企业试点、电子商务试点等等。因此,上

122、海医药将在竞争中获得发展。其它流通类公司如南京医药、华东医药均属于区域性的医药商业公司,受地方政府的扶持。由于流通领域中的商业机会为许多商家所看好,许多生产类上市公司也纷纷向零售连锁药店投资,主要有太极集团、同仁堂、双鹤药业、中新药业、海王生物。因此,这一领域的竞争将更加激烈。此外,具有特色产品的企业也将获得发展。 “十五”规划中指出,由于我国的地区化差异,西部地区具有较强的资源优势,可利用资源优势发展具有鲜明地区特色的医药经济。受益的上市公司主要有:生产眼科用药的潜江制药,利用区域资源特有优势生产天然药物的云南白药、昆明制药,生产麻黄素的国际实业等等。二、外商投二、外商投资资指指导导政策政策

123、2002 年 3 月 11 日,我国政府发布了新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对医药行业部分做了较大修改。总体来说,医药行业对外开放的范围更宽、门槛更低,外商在地域、股权、经营范围等方面的投资限制也被放宽,外商投资的机会大大增加。表表 6-1:新旧目新旧目录录增减表增减表新增加的目录1.海洋药物开发与生产;2.生物医学材料及制品生产;3.单采血浆机制造;4.生物工程与生物医学工程技术。从以前的限制类转为鼓励类1.基因工程疫苗生产(爱滋病疫苗、丙肝疫苗、避孕疫苗等);2.中药材、中药提取物、中成药加工及生产(中药饮片传统炮制工艺技术除外);3.中药材种植、养殖(限于合资、合作);4.高场强超导型磁共振

124、成像装置(MBI)的制造。减少的目录1.医用导管;2.生物工程技术(不包括基因工程技术)。资资料来源:医料来源:医药药行行业业外商投外商投资产业资产业指指导导目目录录。 。与旧目录相比,新目录在内容上有一些新的变化:根据我国医药行业发展现状及结构调整的需要,在鼓励外商投资的目录中增加了一些高新技术产品、我国尚不能满足临床需求的产品、进口较多的产品,减少了我国已实现了产业化的产品。表表 6-2: 新旧目新旧目录对录对于于 WTO 后医后医药药商商业业改改变变的内容的内容旧目旧目录录新目新目录录佣金代理、批发:不迟于 2004 年 12 月 11 日允许外放经营药品。医药商业零售:不迟于 2004

125、 年 12 月 11 日允许外方经营药品;经营药品超过 30 家分店的连锁店不允许外方控股。 资资料来源:医料来源:医药药行行业业外商投外商投资产业资产业指指导导目目录录。 。 这标志着除了经营药品超过 30 家分店的零售连锁店不允许外方控股外,2004年 12 月 11 日以后,我国医药商业包括批发、零售、佣金代理等将全面放开。新目录在扩大开放,继续鼓励外商投资的同时,还体现了积极合理地引导外资投向,使之符合我国医药行业“十五”规划及“十五”工业结构调整规划的精神,把利用外资的重点转移到引进先进技术上来。但是,尽管新目录已经取消了许多限制外资进入医药行业的条例,却仍保留了禁止外资进入列入国家

126、保护资源的中药材加工(麝香、甘草、黄麻草等)、传统中药饮片炮制技术的应用及中成药秘方产品的生产。从政府的变化分析,政府对外资进入医药行业的限制越来越少,但对于核心领域仍有较高的政策壁垒,以保护我国医药产业已有的核心生产力和专控类项目,避免资源流失或重复建设。第三第三节节 行行业监业监管管一、行一、行业监业监管体系及主要法管体系及主要法规规1、我国医、我国医药药行行业业主要主要监监管体系及管体系及职职能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是我国医药行业的行政监管机构,其职能是会同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商务部、卫生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相关部门,执行医药药品生产流通的监督和管理、医药生产的管理和规划、医药相关政策的

127、制定和审批、医药药品应用领域及应用问题的管理、社会医疗保障中相关政策的制定以及医药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的管理等职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在省、市、县建立集中统一的药品监管机构,从而形成了四级药品监管网络。2、我国医、我国医药药生生产产、 、质质量、量、经营监经营监管方面的主要政策法管方面的主要政策法规规体系体系我国的行业政策法规体系不断完善。对医医药药企企业业的生产经营具有重要作用的法规有:药药品生品生产产管理方面包括,管理方面包括,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和药品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GLP)。药药品品质质量量监监督管理方面包括,督管理方面包括,药品标准、

128、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制度、新药审批制度、药品不良反应检测制度和药品品种的整顿与淘汰制度。医医药经营药经营管理方面包括,管理方面包括,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价格管理(对医药生产企业同样重要)。二、主要二、主要监监管法管法规对规对我国医我国医药药行行业业的影响的影响1、 、药药品生品生产产管理方面(管理方面(GAP、 、GMP 认证认证)法)法规规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和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 认证)的相同点都是要保证生产的药材和药品符合法定质量标准,保证药品质量的均一性,防止生产中药材和药品混批、混杂、污染和交叉污染。不同点是对象不同,GAP 认证是对中药

129、材而言,而 GMP 认证是对药品而言。GAP 和和 GMP 认证认证将淘汰众多不合格的医将淘汰众多不合格的医药药生生产产企企业业,医,医药药制造企制造企业业将越来越将越来越规规范。范。GAP 认证在 2002 年开始实行,并且只是对中药材生产企业,因此对医药行业来说影响较小。而目前已实行的 GMP 认证对我国医药制造企业来说影响更大,这是因为根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规定,全国现有药品生产企业必须在 2004 年 6 月 30 日以前完成 GMP 认证,从 2004 年 7 月 1 日起,未取得相关认证资格的制药企业将一律不得从事药品生产,这实际上提高了医药制造企业的进入门槛,许多企业将被淘汰。

130、但实际上,GMP 认证进展并不乐观。截止到 2003 年 1 月,全国 5000 余家原料药和药品制剂生产企业中,只有 1464 家生产企业获取 1892 张 GMP 证书,比例约为 37%,资金是 GMP 认证的重大阻力。由于 GMP 认证的最后期限为 2004 年中旬,而且当前政策已经向通过 GMP 认证的企业倾斜,预计将有很大比例的医药制造企业被淘汰。2、新、新药审药审批制度批制度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对新药定义的修改,将促进国内制药企业的发展。 实施条例把“新药”的概念确定为“未曾在中国境内上市销售的药品”,按照这一新的概念,今后我国制药企业首次生产国外已经在中国上市销售过的药品将一律按照

131、仿制药品进行审批。这种转变既体现了与国际接轨的意识,又符合我国的国情。如今,国际上也都提倡生产仿制药,而新药定义的改变有利于仿制药的发展。在各类药品中,新药的利润和效益是最好的,企业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要想获高额的利润,必然选择创新药物。以前每年申报的新药从表面上看,数量不少,其实很大一部分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新药,而是仿制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保护了落后。按照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的规定,今后生产仿制药的厂家会大大增加,竞争必然更加激烈,竞争的结果是对老百姓有利;而对于有实力的企业来说,则会加大研发新药的力度,促进我国新药研发水平的迅速提高。另外,新颁布的药品注册管理办法规定,已获得中国专利的药品

132、,其它申请人在该药品专利期满前 2 年内可以提出注册申请,符合规定的,在专利期满后批准生产或者进口。这项规定使得企业可以在专利药品到期后的最短时间内进行生产销售,极大地维护了企业的利益。3、 、处处方方药药、非、非处处方方药药制度与制度与“医医药药分开分开”的医的医疗疗体制改革体制改革以以“医医药药分开分开”为为中心的医中心的医药药体制改革和体制改革和处处方方药药、非、非处处方方药药分分类类管理措施的出台将管理措施的出台将促促进进非非处处方方药药的市的市场场的的发发展,尤其是作展,尤其是作为为非非处处方方药药的中成的中成药药的的销销售。售。近年来,我国医药体制改革的力度不断加大。2000 年

133、2 月 16 日,国务院体改办等七部委局联合发文关于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其重点之一是医药分业,即实行医药分开核算、分别管理,解决当前存在的以药养医问题,从根本上切断医疗机构和药品营销之间的直接经济利益联系。要在逐步规范财政补助方式和调整医疗服务价格的基础上,把医院的门诊药房改为药品零售企业,独立核算、照章纳税。改革前期对医院药品收入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药品收支结余全部上缴卫生行政部门,纳入财政专户管理,合理返还,主要用于弥补医疗成本。与之相适应,近期我国还将实行处方药、非处方药分类管理措施,消费者购买处方药必须持有医院医生开出的处方,药店才能出售,非处方药则不在

134、此限。为弥补高价医药回扣被剥夺的福利损失,医药分业的改革将以提高医院医疗诊断费用为前提条件,这会使得一些消费者在可能的情况下减少去医院的次数,而更多地选择自行购买适当的非处方药,这使得非处方药在竞争中会占据有利的位置。在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时,中成药将会在非处方药中占相当大的比例,这无疑将会促进中成药的销售,有利于中成药市场的扩大。对化学制药类企业而言,这项改革以非处方药为主要产品的企业受益最大,而以原料药为主要产品的企业所受影响最小,对医疗器械类企业则基本没有影响。由于牵涉到很多复杂问题和利益,医药分家始终难以正式启动。2001 年 4 个城市开始进行医疗改革的全面试点,但实际进展缓慢,困难

135、重重,预计短期之内该项政策将难有突破,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制度在短期内还难以见效。不过,国家仍在积极推进分类管理的进一步实施,今年上半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文明确规定:粉针剂、大输液、抗生素类药物及已经正式发文明确的特殊管理药品如麻醉药、精神病用药将停止在公众媒体上发布广告;国家药监局还向社会公布了第二批非处方药药品目录,从而使我国非处方药品种达到 2172 种。从这些举措可以看出,药品分类管理的有效实施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其对化学制药企业的营销和管理模式的冲击是不可避免的。4、 、药药品品经营质经营质量管理量管理规规范(范(GSP 认证认证) )2001 年 10 月,国家药监局发布通知,要求加快

136、 GSP 认证,特别要求大中型药品批发、零售连锁企业以及大型零售企业在 2002 年底前通过 GSP 认证。但实际上,GSP认证进展并不乐观。目前,全国 700 多家大中型药品批发企业、零售连锁企业和大型零售企业中,通过 GSP 认证的大约只有 110 家左右。资金、管理、人才等都成为 GSP认证的阻力。由于 GSP 认证的最后期限为 2004 年底,而且当前政策已经向 GSP 认证的企业倾斜。因此,未通过 GSP 认证的企业将会感受越来越大的压力,预计医药商业企业将有更多数量被淘汰,而且兼并重组也将会随着 GSP 认证的到期逐渐增多,企业间两极分化趋势将加剧。5、 、药药品价格品价格调调整整

137、国家已经开始着手调整虚高的药品价格,其中基本医疗保险用药目录中的药品、预防用药、必要的儿科用药、垄断经营的特殊药品实行政府指导价或政府定价,有条件的可以制定全国统一零售价,其它药品价格由生产企业按照国家规定的作价办法自主定价。继 2001 年底国家计委公布了 383 种药品最高零售价格后,2002 年 5 月又对其中 262 种药品补充剂型规格的最高零售价格出台了新的规定。除个别药品价格上调外,其余价格仍以下降为主。药品零售价格指数自 2001 年首次出现负增长后,2002 年进一步降低。由于医保目录里面有 200 多种西药和 500 多种中药尚未调价,预计预计降价降价趋势趋势仍将仍将继续继续

138、。 。有关人士认为,药药品价格的品价格的调调整整对对于合于合资资及外及外资资制制药药企企业业的影响要的影响要远远远远大于国内大于国内企企业业。 。外国制药公司和合资公司的药品价格通常要比中国公司生产的同类药品价格高出好几倍,这是因为在它们的产品成本中含有高额的研发费用。而药品价格的新规定将倾向于规定利润幅度,而不是把价格限死。各医药公司必须公开财务账目,普通药品利润率在 8%以内,国内不能制造的合资新药利润率可达 25%。新的利润率将取决于各种药品的生产成本,不考虑研制费用,而这些费用和其它间接费用远远超过新药的制造成本。国内的制药公司一般不会碰到这个问题,因为它们大都致力于生产一些技术含量较

139、低的药品如维生素类,或是仿制国外药品,而很少去自行研制高精技术药品,而这一限制对依靠创新取胜的西方公司却形成了最大的威胁。药品价格改革将降低流通成本,最终促进药品消费特别是普通药品(例如基本医疗保险用药目录中的药品等)市场的健康增长。第四第四节节 其它相关政策其它相关政策一、医一、医药药保保险险制度制度职职工医工医疗疗保障制度改革和公保障制度改革和公费费医医疗药疗药品品报销报销目目录录的的实实施将使医施将使医药药消消费费更更趋趋于理于理性化,高价性化,高价药药的市的市场场占比将占比将趋趋于下降,低价于下降,低价传统药传统药品市品市场场份份额额有望上升。有望上升。自 1997 年以来,我国已开始

140、在全国 27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50 多个城市(区、县)的上千万职工中试行以“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为模式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以逐步取代传统的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制度。截止到 2002 年 9 月,全国参保人数已达到 8000 万人。到2003 年底,所有城市都要启动实施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达到 50%以上,全国参保人数达到 8500 万人以上。从已经启动医疗保险地区的总体情况看,医保改革运行平稳,基金收支平衡。可以可以预见预见,公,公费费医医疗疗制度的改革无疑能有效地控制医制度的改革无疑能有效地控制医药费药费用用过过度增度增长长的的趋势趋势,使,使药药品消品消费费步入理性化步入理性化轨

141、轨道,道,对对高价高价药药品的盲目消品的盲目消费趋势费趋势可望得到一定的遏可望得到一定的遏制。制。目前医疗保险在全国属于推广阶段,时间还不长,参保的主要是经济效益较好的地区、及其中的机关事业单位和效益比较好的企业,基金到位率较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覆盖面的扩大,医疗保险基金征缴的难度也将越来越大,基金的不到位将会明显抑制药费支出。随着医保的深入,负面影响将逐渐显现。所以综合来说,医疗保险制度对我国的医药行业取于理性化成长是非常有利的,但由于医保基金可能存在的缺口,理性化成长何时能实现还有待观察。我国有很多城市已颁布了公费医疗药品报销目录。国家在制定该目录有一定的政策倾向性,将国产药、低价药(包

142、括地方药厂生产的药)处于优先地位,一些价格高的进口药、合资药被排除在该目录之外,这对高价药品市场的增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价格低廉的常规传统药品的市场份额将会有所上升。综合来看,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总体上会促进医药产品的消费,从而拉动医药经济的增长。二、集中招二、集中招标标制度制度招招标标制度的制度的实实施将施将进进一步降低一步降低药药品价格,品价格,压缩压缩企企业业盈利空盈利空间间。 。2001 年 1 月,卫生部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分别发文对药品招标进行规范,扩大集中招标采购药品的品种,逐步将主要药品品种都纳入集中招标采购的范围,2002 年底,70%的县级以上公立医院都将开展药品招标,招标药

143、品达到应招标药品的 50%以上,医保目录中的药品都将逐渐进行招标采购。药药品招品招标标中,医中,医药药企企业业的的竞竞争力主要表争力主要表现现在在产产品价格与品价格与质质量量方面。方面。由于大多数地区医疗机构对临床需求量大、价格低廉的药品都进行集中招标采购,因此这类药品的竞争将更加激烈,而生产这类药品的公司大多集中在化学制药行业。三、医三、医药药流通体制改革流通体制改革药品流通体制改革将促进合理高效的药品流通体制,降低流通成本,最终促进药品消费特别是普通药品市场的健康增长。长期以来,我国的药品进入最终消费领域的途径 70%以上是通过医院,由于体制上的原因,虽然药品价格受到政府严格限制,但是药品

144、价格的“虚高”等混乱现象层出不穷,有的药品的出厂价格与市场价竟然会相差23 倍,大量的利润变成流通领域的“灰色收入”。伴随以上医药体制和药品分类的改革后,更多的药品将通过零售渠道进入市场,因此对药品流通体制进行改革势在必行。 指导意见中的重要一条就是,政府将推进药品流通体制改革,整顿药品流通秩序,鼓励药品生产经营企业打破地区、行业、部门界限和所有制界限,以产权、产品、市场网络为纽带,组建规模化和规范化的公司,建立商贸、工贸或科工贸结合的大型企业集团,鼓励大型批发企业跨地区兼并市、县级批发企业,将市、县级批发企业改组为区域性基层配送中心。推动药品零售业连锁化经营,促进连锁药店、普通超市非处方药柜

145、台及独立门点等多种零售形式的发展。但目前这些正当的限制手段经常被地方政府“活学活用”,以阻绕类似疗效的外地生产药品的进入,保护地方制药企业的利益。有的地方政府甚至还充分利用国家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之机,在地方性的公费医疗药品报销目录中大量增加地方制药企业产品,抵制外来药品,这无疑提升了本地制药企业在地方上的竞争力,使得真正的“优胜劣汰”式的竞争步伐不得不放慢下来。当然,随着医药分业改革的推进,地方医院与地方药的联系将逐步被切断;同时,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的分开将促进非处方药市场的迅速增长,而非处方药市场受到地方政府干预的程度相对较低,各地制药企业公平竞争的环境有望形成。四、知四、知识产权识产权制度与地

146、方政策制度与地方政策从我国医药企业数目和前几十名大型制药企业在销售收入和利润的占比上来看,我国各地方还有大量的中小制药企业,这些企业中很大一部分主要以仿制新近上市的专利新药为生,短期内能够赚取一定的利润。据国家医药管理局有关人士透露,我国每年能仿制 3040 种国际新药,每种新药的花费只有 50300 万元,只相当于国外新药开发费的千分之一。加入 WTO 后,我国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将进一步加强,从而使得中国医药企业目前靠仿制国外新药而谋生的战术变得更加困难。因为要仿制甚至买断一个处于专利保护期内的新药的生产许可均需要支付高额的费用,会导致即便仿制一种有巨大社会效益的新药,企业也不愿意承担如此大的

147、风险。而目前我国生产的 4000种药品中,90%以上是仿制国外的产品,有的是专利已经过期的普药,有的则是尚在专利有效期甚至是专利有效期刚开始不久的新药。随着我国加入 WTO 步伐的加快,对知识产权的关注将不断上升,国外一些大公司已经开始在我国要求对该公司产品实施药品的专利,这就意味着,我国对一些专利新药的仿制品将支付每种 410 亿美元的赔款,生产专利新药仿制品的国内企业将面临巨大风险。这些企业如果没有真正的实力就必定会因为规模太小而被淘汰。我国另外一部分中小制药企业只是生产低附加值的普药,在成本上没有优势可言,大多已经陷入或濒临亏损的境地,这些企业目前还能苟延残喘完全是因为得益于当地政府的支

148、持。政府通过地方政策对该类企业进行多方位的支持,例如控制外来药品在本地区的销售,或在地方性的公费医疗药品报销目录中更多地列出当地制药企业生产的药品。然而,市场的一体化进程是不断向前发展的,对这类企业的地方主义保护显然不是长久之计,银行应适时退出这一市场。五、关税制度五、关税制度进口药物的关税将在加入 WTO 后的 35 年内从 14%降至 6%。尽管进口药物(特别是新药)到时候仍然会比国产药物稍高,但到那时不大的价格差完全有可能被医药的核心消费群体(一般指城镇居民)所接受,从而进一步冲击国产药物的市场。第七章第七章 我国医我国医药药行行业预测业预测分析分析第一第一节节 我国医我国医药药行行业总

149、业总量量预测预测根据图 3-1 所示的 1990-2002 年我国医药行业工业总产值增长趋势图,进行乘幂拟合,并根据指数趋势线作出我国医药工业总产值的拟合方程为y=360.96e0.1714x,R2=0.9962,拟合度9接近 1,说明该拟合方程比较贴近事实。于是我国采用此方程对 2003 年和 2007 年的医药工业总产值进行了预测,得出结论,我国医药工业将以 18%左右的增长率保持增长。表表 7-1: :2003 年年-2007 年我国医年我国医药药工工业总产值预测业总产值预测年份年份医医药药工工业总产值业总产值( (亿亿元)元)2003E3977.3342004E4720.9592005

150、E5603.6152006E6651.2972007E7894.860本预测只考虑了医药行业产值与 GDP 的关系,还有很多因素与医药行业的增长有关,如人口数量、人均用药消费额等,综合各因素进行多元回归后,结果相差不大,因此不在此进行更多的描述与测算。第二第二节节 我国医我国医药药各子行各子行业业的增的增长长机会和机会和风险风险分析分析比较而言,我国医药行业各子行业各具特点,并且与国外同行的差距也不尽相同,因此不同子行业中所隐含的增长机会和风险各异。9 R2即拟合度,是指直观表示曲线配合程度的参数,即表示拟合出来的曲线与原曲线之间的相似程度的参数。拟合度越接近 1,表明两者之间越接近,拟合程度

151、越好。这样用于预测也越准确。一、我国化学制一、我国化学制药药工工业业增增长长机会和挑机会和挑战战分析分析1、我国化学原料、我国化学原料药药工工业业的增的增长长机会和机会和风险风险分析分析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制药业就在全球范围进行产业结构大调整, “产业转移”的趋势使中国成为了世界上第二大原料药生产国和主要出口国。原料药产量约占世界原料药市场份额的 22%。化学原料药已经成为我国医药工业的支柱,产值约占整个医药工业的 1/3,近十年产量年均增长 11%。同时原料药也是我国医药行业的出口支柱,目前我国原料药产量约有 50%出口。我国生产化学药的原材料资源丰富,经过近几年迅猛发展,我国在部分产品

152、领域(特别是以原料药为代表的各种普药的生产)已经形成了规模化的生产,多种原料药的产量已经在世界名列前茅,工业配套相对完善,生产技术和工艺已逐步走向成熟,部分技术甚至处于领先地位,受益于国内相对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在价格上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跨国公司纷纷把我国作为重要的生产和分销基地。因此相信加入 WTO之后该行业受到的冲击较小,同时由于贸易环境的改善,原料药出口会进一步扩大。以 VC 市场为例,截至 2002 年底,中国的东北制药、江苏江山、华北制药、石家庄制药、上海三维等五家企业已经基本上站稳了脚跟,并开始有微利。 表表 7-2: :2002 年我国医年我国医药药行行业业化学原料化学原料药药

153、及制及制药药中中间间体体进进出口状况表出口状况表进进出口出口总总数数出口出口进进口口进出口金额(万美元)23918117293166250化学原料药增长率10.97%进出口数据(千克)898996275648213677250682598数据来源:国家数据来源:国家经贸经贸委。委。但由于我国化学原料药的原料质量及品种并不存在明显的差异,因此依靠这些原料生产出来化学原料药的制剂产品基本上是同一质量、具有相同疗效的产品,只要企业通过了国家的 GMP 认证,不同企业的同一名称的产品就基本上不存在任何质量差异,企业的产品品牌的重要性被严重削弱。此外,这些普药产品基本上均进入了国家新近颁布的国家基本医疗

154、保险药品目录,在全国各地均可销售,基本不存在地方保护主义的影响,因此,在营销方面各家原料药生产企业不存在大的竞争空间。但是企业在生产链上的竞争将加剧,这主要是因为国内原料药市场明显供大于求,大部分企业生产能力不能得到充分利用,价格竞争成为主要手段,例如 1995 年的“维生素大战”和 1998 年的“青霉素大战”,这些价格战基本上都有国外大型原料药生产企业参加,这一方面意味着竞争的残酷程度在上升,另一方面也使得我国的原料药生产企业提前进入国际竞争的行列。我国化学原料药在营销方面并不存在太大优势,生产的主要是一些专利已过期的通用原料药,如青霉素、维生素 C 等,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都较低,因此在

155、因此在这类药这类药物物的生的生产经营产经营中企中企业业的核心的核心竞竞争力是争力是产产品成本,而降低成本的关品成本,而降低成本的关键键手段是企手段是企业业必必须须达到达到一定的一定的经营规经营规模模。已经实现经济规模的原料药生产企业就可以通过规模效应降低自身成本,并获得较低的行业平均利润。目前,我国的华北制药、新华制药、鲁抗医药等大型制药集团均已成为原料药的生产基地。虽然目前原料药生产上的产品重复现象比较严重(例如仅维生素 C 的生产,我国参与其中的大型企业就有东北制药厂、华北制药厂、华东制药厂等),但是原料药的生产是制剂生产的基础,中国有世界上最多的人口,药品消耗量会越来越大,同时中国的经济

156、条件决定了不可能大量进口原料药以满足国内需求,所以原料药的生产将仍是制药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原料药企业可以通过原料药需求增长的稳定性和规模经济来提高行业进入的壁垒,从而承受较小的风险。由于技术条件和日益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中国的原料药生产仍将会以专利过期的普药为主,对我国化学原料药状况进行分析,得出我国具有竞竞争争优势优势的主要大的主要大类类原原料料药药有:抗生素类原料药,我国在青霉素 G、四环素、土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林可霉素(洁霉素)、链霉素等大宗发酵抗生素产品上占有优势;维生素原料药;解热镇痛类原料药,主要品种有阿司匹林、扑热息痛等,其中扑热息痛为当今世界医药市场上头号解热镇痛

157、药及畅销时间较长的传统普药,也是我国原料药中产量最大的品种之一;以及糖皮质激素原料药等。2、 、专专利新利新药药、特、特药药的增的增长长机会和机会和风险风险分析分析化学制药业的另一领域是专利新药、特药的生产,这是医药行业的核心,发达国家的各大型制药企业纷纷集中科研力量,加大资金的投入,希望以高投入带来高收益。有关资料表明,从实验室到市场的药品的比例为 5000/1,而上市药品中只有 3/10 能收回成本。国外平均每种新药的研究开发花费需花费 6 亿10 亿美元,早在 20 世纪80 年代,一些大型的国际医药企业就将年销售额的 15%以上用于新药的创新,更为重要的是这一比例还在持续上升。据统计,

158、从 20 世纪 80 年代到 90 年代,美国制药企业的研究开发费用占年销售额的比重由 20%上升到 28%,而欧洲制药企业则由 12%上升到 20%。然而,新药上市后带来的超额利润有时会远远超过初期的投入(例如近期风靡全球的 Vigra,即伟哥就给辉瑞制药公司带来了巨额利润),当然风险也不小。从专利新药开发生产的上述特点看,想涉足此领域的企业必须拥有足够的资金进行多项投资,以分散风险,并通过成功推出专利新药获取超额利润,以弥补前期巨额的投入。 我国还没有制药企业步入这样的资金良性循环,国内现在所谓的新特药生产企业,大部分是仿制国外的专利新药或对旧药品的“改头换面”,真正具有专利新药开发能力的

159、几乎没有,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医药企业普遍规模较小、利润较低,因此难以在新药开发上投入足够的资金。据调查,我国大型医药企业投在新药开发上的资金占年销售额度比重一般仅在 0.7%左右,而且有下降的趋势。以华北制药集团为例,2002 年集团的销售额为 60 亿人民币,利润为 3.4 亿人民币(4.1 千万美元左右),近两年提取的科研经费只有 1500 万元。而在我国,即使考虑到购买力和其它因素,一个新药的开发仍需 10002500 万美元左右。这样昂贵的费用,使得像华北制药这样的企业,其一年的利润也只够尝试两三个新药项目。而一旦项目失败,企业就可能从此陷入危机。因此,我国迄今为止还未能开发出一个真正的

160、新药(New Chemical Entity,NCE)便很容易理解了。表表 7-3: :2001 年年-2002 年主要制年主要制药药公司的公司的 R&D 投入(投入(单单位:位:亿亿美元)美元)公司名称公司名称研研发费发费用用辉瑞48葛兰素史克38安万特30.3阿斯特拉捷利康27默克24诺华22礼来22法玛西亚普强20.7百时美施贵宝19惠氏公司18雅培公司16数据来源:数据来源: 医医药经济药经济信息信息 。 。表面上看,高昂的 R&D 费用使得企业无法承担新药开发失败的风险,实际上企业规模不够大、资源严重分散才是问题的症结所在。新药开发需要拥有的资源除了巨额的资金,还有技术和人力资源的投

161、入,在这些方面,目前的大型国内制药企业与国际大型制药企业集团根本不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如果国内大型制药企业再不加快兼并步伐、壮大实力,可以预计,在不远的将来国外制药集团在专利新药方面的开发能力将会在中国市场上转化为类似于垄断的竞争地位,国内制药企业的竞争形势将更为被动。这这也是我国加入也是我国加入 WTO 之后可能遭遇冲之后可能遭遇冲击击最大的一个最大的一个领领域域。化学新药的开发生产和仿制生产企业面临的另外一个重大风险是:由于产品的技术缺陷而被政府禁止销售(由于药品的负作用可能有较长的滞后期,对这一负作用的认识也会有滞后期,因此在药品被准许生产销售一段时间之后被政府禁止是完全可能的)。例如,2

162、000 年 11 月我国药品监督管理局宣布禁止康泰克等含有 PPA 成分的药品,企业前期投入的巨额产品开发费用或仿制费用、广告营销费用付之东流,如果该产品是企业的唯一主导产品的话,这一打击无疑是致命的。对于企业来说,有效地规避这一风险的方式是主导产品的多样化。二、生物制二、生物制药药行行业业增增长长机会和机会和风险风险分析分析生物制药行业是典型的高风险和高收益的成长性行业,在我国目前尚处于初创期。1、生物制药行业特点是高技术、高投入、长周期、高风险、高收益。生物制药是一种知识密集、技术含量高、多学科高度综合互相渗透的新兴产业,药物的申报要求也极为严格。同时,生物制药又是一个投入相当大的产业,主

163、要用于新产品的研究开发方面。以美国为例,一个基因工程新药的开发费用平均需要 l3 亿美元,并随新药开发难度的增加而增加(目前有的高达 6 亿美元)。显然,雄厚的资金是生物制药开发成功的必要保障。其次,生物药品从开始研制到最终转化为产品要经过很多环节:试验室研究阶段、中试生产阶段、临床试验阶段(、期)、规模化生产阶段、市场商品化阶段以及严格复杂的药政审批程序。因此开发一种新药的周期通常较长,一般需要810 年、甚至 1012 年的时间。此外,生物医药产品的开发孕育着较大的不确定风险,这包括产品开发过程的风险(一般来讲,一个生物工程药品的成功率仅有 5%-10%)、市场竞争风险(若被别人优先拿到药

164、证或抢占市场,则全盘落空)等。最后,生物工程药物的利润回报率很高,一种新生物药品一般上市后 23 年即可收回所有投资,尤其是拥有新产品、专利产品的企业,一旦开发成功便会形成技术垄断优势,利润回报能高达 10 倍以上。例如美国 Amgen 公司 1989 年推出的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和 1991 年推出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在 1997 年的销售额已分别超过和接近 20 亿美元。2、我国生物制药业仍处于初创期。在政府的直接扶持下,我国已具有一定的生物技术产品研究开发和生产能力,已掌握了最新的基因工程技术和下游生产纯化技术等。目前,我国已将生物医药产业作为经济中的重点建设行业和高新

165、技术中的支柱产业来发展,在一些科技发达或经济发达的地区建立了国家级生物医药产业基地,比如上海浦东生物医药开发基地。我国目前有 279 家现代独立核算的生物医药企业,然而由于受技术水平的制约(基础研究、试验设备、人才队伍落后)、资金投入不足、科研成果产业化存在着较大的制度缺陷(尚未建立起适应于知识经济时代的融资体制、对高新技术保护不足等),使得中国现有的生物医药企业多未形成专业化和规模经济,创造少、引进仿制多,加入 WTO 后,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和国外产品的冲击将越来越严重。目前,国外生物制药企业纷纷看好中国,国外先进产品逐渐打开国内市场,同时国内独资和合资建厂的明显增多,它们依靠资金和技术优势,

166、给我国正在发展中的生物制药业以巨大冲击。所以,中国生物制药企业在面临国外产品的巨大冲击下,只有开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才能拥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3、我国生物制药业以仿制国外为主,企业真正的新药开发能力弱,重复开发严重,未来可能面临较大风险。目前我国新药开发一般走“国外元件、国内组装”的道路,仿制或直接引进专利保护期外的产品。例如,我国已批准上市的基因工程药物中只有重组人 a-1b 干扰素(rhulFNalb)、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bFGF)和重组链激酶(rsk)是国家 I 类新药,其余基因工程药物均属仿制而来。从表面来看, “仿制”改变了药物“创新难度大、周期长、投资高、风险大”

167、的“不足”,使国内“新药的研制”低投入、低风险、高收益、短周期(国外研究一个新药要花费 810 年的时间,平均花费 3 亿美元,而我国仿制一个新药仅需要几百万人民币,58 年的时间);但事实上,新药开发是制药产业的生命线,一旦有了高价值的专利,所有投资的回报都可以在新药获准上市前通过出售该项专利获得(或将公司上市获得)。而我国政府和科研人员对知识产权保护和专利申报重视不够,使得大量的科研成果和遗传资源发生外流。 “投资少、见效快、收益高、风险低”的仿制道路,吸引着众多厂家“一哄而上”,违背了现代生物医药产业特别是创新药物的发展规律。据不完全统计,世界上最为畅销的几种药物在我国重复现象严重:干扰

168、素(1FN),20 多家;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5 家;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生产企业已有六家,正待申报的 10 多家并还有不少厂家准备投入;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也有 8 家生产;白细胞介素-2(rhuIL-2),仅是一种癌症辅助治疗药物,却有至少 9 家的产品上市。这导致国内企业重复仿制现象普遍,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并使同类产品竟相降价竞争、利润趋薄,企业难以获得高额利润,致使新药开发后继乏力,一旦产品更新换代或市场出现变化,企业容易陷入困境。从我国生物医药企业成长阶段上看,目前各类生物医药公司普遍资金投入不足,规模较小(例如我国所有生物技术药品的总销售额不

169、及美国或日本的一家中等规模的生物制药公司),基本上处于成长性阶段,未来会有巨大的发展前景,同时也会有巨大的风险。三、我国中三、我国中药药行行业业的增的增长长机会和机会和风险风险分析分析近年来,医药界出现了一个新动向,人们基于对化学药品毒副作用的认识和保健养生之求,纷纷青睐于天然药物、天然保健品和传统药物、传统疗法,历经数千年实践的中药因此显现出广阔的市场前景。目前全世界已有 124 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各种类型的中医药机构。中医药在东南亚、日本、韩国等国已被广泛应用,欧美一些国家也在逐步改善对中医药的限制,部分国家甚至已将中医药纳入医疗保险范畴,并在法律上予以认可。 (参见表 7-4)中药行业是

170、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少数行业之一,并且是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行业,近几年发展较快,工业总产值、产品销售收入、利润总额等主要经济指标都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中成药工业已经成为我国医药工业中仅次于化学药品工业的第二大行业。但在国际中草药市场高达 150 亿美元的份额中,中国仅占其中的百分之五,其余份额基本被日本、韩国、印度和泰国瓜分。这一点从中药产品的进出口形势中可以看出端倪。据海关统计,2002 年我国中药进出口总值 10.310 亿美元,其中进口 6.37亿美元,出口 3.94 亿美元。中药材进口 0.53 亿美元,中成药进口为 5.84 亿美元,比2001 年增长 17.31%。出口分别为

171、2.08 亿美元和 1.86 亿美元,分别比 2001 年增长9.22%和 7.29%。另外,由于国外有很大一部分天然药物及保健品的进口不从海关编码10 国家经贸委里没有有关中药饮片的进出口数据,因此该部分略去。中的“中成药”项下报关,因此实际进口值远大于此项。表表 7-4:世界主要中:世界主要中药药与天然与天然药药制造国家介制造国家介绍绍日本的汉方制剂汉方制剂在日本是比较古老的传统工业。目前日本拥有 60 多家汉方制剂生产企业,有药局制剂 210 种,列入药价基准的品种 631 种。生产厂家以津村顺天堂、小太郎、钟纺药品三大企业为主。此外,还有日本 JPS 株式会社、内田和汉药株式会社、田村

172、药品株式会社、森下丹株式会社等,均具有相当规模和技术。日本的汉方制剂在国际市场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韩医药中医药于公元 4 世纪传入,与当地文化结合,成为今天的韩医药。韩国盛产高丽参,所以是其拳头产品。韩国对高丽参实行国家专营,讲究种植质量,根据国际市场调节供货量;并采取了种种质量保证和宣传措施,高丽参价格逐年提高,平均每年提高 12%。1994 年在香港市场上,韩国高丽参价格为我国园参 13 倍。新加坡中草药公元 14 世纪,华人就在新加坡种植与销售中草药,可见该国的中草药生产有着悠久的历史。目前新加坡有数十家小的中药加工厂。万金油、轻快水之类中成药是传统产品。但使用的多数中药饮片与中成药来源

173、于中国大陆和港台地区。德国的植物药德国是产销植物药最多的国家,近年德国草药销售额均达 15 亿美元以上,占欧洲草药市场的 70%-79%,其产品在质量、剂型包装等方面均占有优势。怡默克药厂繁荣当归浸膏“优美露”等畅销世界各地。德产中药平喘剂碧桃仙(Piptalcin)也是热销产品。德国的热销植物药特点:滴剂小包装、用量小、使用方便,可含有化学药物、金属矿物甚至剧毒药,但不宜多。资资料来源:料来源: 中国中成中国中成药药行行业业研究研究报报告告 ,中国,中国证证券市券市场场研究研究设计设计中心(中心(SEEC),),崔崔红红, ,2001.8.22。 。在中药出口中,低附加值的中药原材料出口顺畅

174、,而高附加值的中成药品出口下降。更为严重的情况是,中药出口的单位价值下降。而这恰恰与中药进口情况相反,进口的单位价值明显高于出口商品。 (参见表 7-5)这一系列现象的直接原因是我们的中成药产品与那些“洋中药”相比,在疗效上确实存在较大差距。虽然我国中药生产开发技术在以前曾有绝对优势,但是发展相对缓慢,并且研发主要集中在对中药材的搭配上。而日本、韩国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在资金、高新技术应用、技术装备等方面积极投入,对中药成分进行比较细致的研究,并取得了好的成果,促进了现代中药技术的快速发展。表表 7-5: :2002 年我国中年我国中药药行行业进业进出口状况表出口状况表行行业业单单位位进进出口出口

175、总总数数出口出口进进口口千克479170763398278713934289中成药制造业万元769611859758364千克12271099210990407312806919中药材制造业万元26105207785327 资资料来源:海关料来源:海关总总署。署。但从整体看来,我国中药生产企业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并不十分巨大,因此即使赶上甚至超过竞争对手也是完全有可能的。随着欧美国家逐步开始重视和使用中成药(最近美国食品及药品管理局(FDA)对中成药报批也作了一些修改)。可以预见,中药在欧美国家的市场份额有望进一步扩大。从规模上看,虽然像北京同仁堂集团、重庆太极集团等中药企业集团等中药企业集团

176、已经成长为行业龙头企业,但是与化学医药行业相比,企业规模小、分散化的特点更为明显,这无疑不利于中药行业的快速发展,企业兼并重组势在必行。与化学原料药生产企业相比,中药生产企业的核心竞争领域是:供应链和营销链。这是因为:其一,中药生产的原材料是中药材,中药材的生产主要是通过种植方式,不仅生产周期较长,而且产量和中药材质量容易受到气候等环境因素的影响,这不仅使得中药材市场总量供求存在较大的波动性,中成药生产企业的采购成本难以控制,而且与化学制药不同,作为原材料的中药材的质量对中成药的质量起到关键的作用,中药材质量的波动给中成药质量的影响有时是致命的。为降低来自供应链的风险,不少大型中药企业纷纷建立

177、自己的中药材生产基地,以稳定主要原料药材的价格和质量。其二,中药企业的产品大多具有自主的知识产权,同一类型的产品其疗效可能存在较大的差异,消费者对中药产品的选择主要取决于对产品品牌的认知,此外,不少中成药进入了非处方药目录,未来有很大一部分将通过药店直接面对消费者。因此,企业通过广告等方式强化消费者对该药品的认识是重要的营销手段。此外,高效的分销渠道也十分重要,只有建立健全高效的营销渠道,企业才能对市场需求变化实现快速反应,及时调整策略。其三,从整体上看,我国中药企业的生产设备和工艺还没有真正经历竞争的考验,这是因为,我国中药行业企业普遍沿袭传统中药生产理念,注重药材搭配而疏于对中成药所含成分

178、的严格控制,这也是我国中药生产企业与日、韩中药企业最大的差距,即在中药生产的科学化上存在差距。虽然目前有些企业已经开始在这方面进行努力,但是从总体看,中药的生产环节还远远未能成为竞争的焦点。综上所述,目前区别中药行业企业竞争能力的主要指标是:是否拥有大型的中药材生产基地,是否拥有历史悠久的品牌和强大的营销力量。因此随着国家中因此随着国家中药现药现代化的不断推代化的不断推进进和深化,和深化,该领该领域将成域将成为为未来持未来持续续的投的投资热资热点。点。四、我国医四、我国医药药商商业业的增的增长长机会和机会和风险风险分析分析医药商业分为批发和零售两部分。在批发领域,我国的药品批发企业是在传统的三

179、级批发制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医药商业管理体制发生了一系列变革:购销政策放开,企业自主权扩大,商业单位分拆,医药批发企业数量急剧增长,但规模普遍偏小。虽然医药批发企业已加快了改革步伐,推行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实施战略重组、扩大企业规模,积极推进电子商务,实行高效率的代理配送机制,但是一个新的有效的医药流通体系并没有完全形成。尽管已组建了如中国医药(集团)公司、上海医药集团公司等大型药品批发企业,但是年销售额超过 2000 万元的企业不到5%,全国前十大药品批发商的销售额占市场总额的 20%左右,有将近一半的批发企业处于亏损状态。在美国,主要药品批发企业大约不超过 50 个,而美国的

180、药品市场销售每年为 950 亿美元。可见,我国的药品批发企业的实力与发达国家存在着较大差距。在零售领域,中国药品零售业的发展是与中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紧密相联的。由于中国长期实行的是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而且医药没有分家,90%的药品消费都是从医院的药房流向患者的,医院已成为事实上的药品“零售商”。而一般的药品零售商店不过是对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用药的一种补充。因此零售药店无论规模、地位还是管理上,都处于弱势。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以及医药分家、药品分类管理等一系列制度的出台和实施,为医药零售业创造了生存发展的经济政治环境,使中国的药品零售业具备了大规模、高水平发展的契机,吸引了

181、业内外人士纷纷涉足投资开办零售药店。目前,我国共有药品零售企业 11.9 万家,但在城乡之间以及经济发达和落后地区之间的分布却不尽合理。由于医药商业企业数量众多,管理混乱,效率低下,竞争激烈,医药商业企业整体经济效益也不断滑坡。目前,药品销售平均利润不到 5%,而且全国医药商业连续三年汇总性亏损。由于无序竞争,药品市场流通秩序较为混乱,且时有假药、劣药充斥市场,损害了医药商业的健康发展。此外,由于商业企业规模有限,自有资金很少,多靠银行贷款,发展后劲也明显不足。尽管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一直大力整顿药品流通秩序、取缔药品集贸市场、整顿药品批发零售企业,但是,流通领域里存在的问题以及一些非法市场被取

182、缔后死灰复燃的现象仍很严重,市场秩序混乱的局面尚未得到根本的治理。为了改革药品流通体制,政府将实行药品零售连锁经营作为一个重要的突破口,通过连锁经营,对连锁店实行有效监管,推动规模经营和规范管理,促进药品经营企业之间公平、有序的竞争,确保药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目前,全国药品连锁业正在迅速发展中,已有药品连锁企业 400 多家,连锁店 7800 多个,门店最多的已达 500 家。其中虽有 50 家药品零售企业获准进行跨省连锁试点,但由于地方保护等因素,实际上各地药品经营仍以区域性为主,跨地区兼并药品企业或在异地设立零售连锁分店的实例屈指可数,与市场经济要求的大市场、大流通的矛盾仍然非常突出。而在国

183、际上,连锁药店已具有相当规模,药品连锁经营已成为发达国家通行的经营方式。以美国为例,在美国零售药店中,49是连锁药店。独立的美国连锁药店协会已拥有会员 31,000 家,年销售额超过 1,400 亿美元。美国的连锁药店规模都很大,分店繁多,美国前 10 家大的连锁药店分店均超过千家,占据药品零售市场总额的 48%。最大的 CVS 在 2001 年初分店多达 4087 家。此外,美国连锁药店还充分运用先进的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了商品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动态高效管理。由此可见,与国外成熟的药品连锁业相比,我国的药品连锁业仍有很大的差距,药品连锁经营还很不成熟,不仅连锁企业总量少,规模小,发展不平衡,

184、而且在这些连锁经营企业中,除少数企业取得较好的业绩外,多数企业仍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有许多问题有待于研究解决。1999 年以前,我国一直限制外商进入国内医药商业进行投资经营或合作经营,也明令禁止个人参与药品批发业务。这主要是从中国国情出发而采取的保护性措施。到1999 年 12 月,国家经贸委、对外贸易部发布了外商投资商业企业试点办法,才允许先在北京、上海两地开展中外合资医药零售商业企业的试点、并逐步放宽药品零售企业兼营批发。我国加入 WTO 后,承诺将在 2004 年 12 月 11 日以前开放医药批发和零售领域。因此,医药商业是受国家政策保护时间最长的医药领域,也是问题最多、改革起步最晚的

185、领域。与制药企业较早即已经受合资企业和进口药品的挑战、并在挑战中得到了成长、具备了较强抵抗力不同,医药商业企业则一直处于较封闭的状态,对于国外的经营模式、竞争实力等都缺乏足够的了解,对可能受到的冲击没有足够的认识和准备。所以,中国加入 WTO 后,一旦国外的医药商业企业了解了中国这一市场,并自由地投入到这场竞争中时,就会凭借其成熟的管理、规范的服务、先进的技术、强大的实力、充裕的资金对我国的医药商业构成较强的竞争优势,产生较大的冲击。届时,医药商业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在医药商业的完全开放的缓冲期,医药商业机构如果能够充分借鉴发达国家的管理经验,加快改革,利用现有资源大力发展现代药品物流业和连

186、锁经营,增强企业实力,并建立起统一、科学的药品流通体制,提高经营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则医药商业将有可能在短期内完成大的结构调整,实现质的飞跃,走过发达国家几十年的历程。连锁药店的发展不仅触发了现有医药商业企业的改组,也吸引了几乎所有的医药类上市公司的投入。海王、一致、双鹤、同仁堂、桐君阁、广州药业、昆明制药、复兴实业等一大批制药企业都在纷纷向医药商业领域渗透,加速扩展着各自的连锁店铺,三九医药更是准备斥资 13 亿,打造拥有 8000 家分店的连锁帝国。上市公司凭借其雄厚的资金实力将成为连锁药业的一支生力军,大力推动我国药品零售业的发展。因此,我国的医药商业将在改革中深化,优胜劣汰的步伐不断加

187、快,可以肯定我国医药商业必将会实现质的飞跃。对银行来说,目前机遇与风险并存。第八章第八章 我国医我国医药药行行业业重点企重点企业业介介绍绍一、一、华华北制北制药药化学原料化学原料药药行行业业代表代表华北制药是我国最早的青霉素系列抗生素重要生产基地之一,其与哈药集团、石药集团、鲁抗医药控制了国内市场 90%以上的市场份额,其中华北制药在青霉素工业盐、青霉素 G 钠、青霉素 G 钾、普卡青霉素、阿莫西林、头孢拉定、青霉素 V 钾、6APA、7ADCA 等产品上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此外,华北制药在其它品种硫酸链霉素、盐酸四环素、伊维菌素、维生素 C 及维生素 B12 等上也具重要地位。近年来,随着工

188、艺技术的进步和国际间原料药生产转移趋势的加速,我国化学原料药的国际竞争力进一步得到增强,主要品种市场有所回暖。青霉素工业盐的价格在 2000 年底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回升,目前仍运行在 10.5 美元/BOU 的较高水平,且销售势头良好,产销率保持 100%;维生素 C,经过长期的价格竞争后,全球市场基本上由 5-6 家企业垄断。2002 年下半年,国际维生素巨头罗氏公司被迫将维生素业务整体转让给荷兰DSM 公司,造成市场一度供货短缺,价格也从年初的 3.8 美元/千克上涨到 5 美元/千克。华北制药,作为我国最具实力的原料药生产企业,借助工艺技术水平的不断升级,抓住了“生产转移”的良好机遇,20

189、02 年全年实现净利润 0.41 亿元。二、恒瑞医二、恒瑞医药药生物制生物制药药行行业业代表代表恒瑞医药是我国重要的抗肿瘤药物生产基地。1997 年以来,公司的经营业绩稳步增长,主营业务收入年均递增 20%,主营业务利润递增 32%,营业利润递增 28%,净利润递增 19%。公司仿制新药的能力较强,每年有多个新药推出,为公司业绩的持续增长立下了汗马功劳。2002 年,公司又有氯雷他定获得新药证书,并且,IPO 募集资金项目医药包装材料技改也于 2002 年中期建设完成。预计未来 2-3 年,公司仍有望保持 15-20%的持续增长。 三、同仁堂三、同仁堂中中药药行行业业代表代表同仁堂是我国中药行

190、业的百年老店,主要产品包括十大王牌产品、十大名药和重点品种。十大王牌产品是牛黄清心丸、乌鸡白凤丸、局方至宝丸、愈风宁心片、护骨药酒、国公酒、再造丸、紫血散。十大名药为气管炎咳嗽痰喘丸、儿童清肺口服液、清栓再造丸、精致牛黄解毒片、感冒清热冲剂、安神健脑液、骨刺消痛液、偏瘫复原丸、塞隆风湿酒和狗皮膏。重点品种是皮肤病血毒丸、藏青果喉偏、胰复康胶囊、琼浆药酒、藿香祛暑软胶囊、冠心苏合滴丸、感冒软胶囊、大败毒胶囊、板蓝根冲剂、六位门等。公司实施以“品牌”优势推行的海外战略,同时加强国内营销网络的建设。目前已经拥有以亚洲为中心的市场,以澳大利亚为突破点的大洋洲市场以及欧美市场,分拆上市成功使公司拥有了国

191、内、国外两条融资渠道。公司近年的增长主要以内涵式增长形态实现的,即主要是通过强化营销、降低管理费用的方式实现的,并创造了非常可观的自由现金流量。即使按照现有的业务模式和发展趋势,在未来可预见的 35 年内,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和净利润水平仍可望维持在 15-20%的高增长状态。四、广州四、广州药业药业中成中成药药行行业业代表代表公司下属企业中有不少“中华老字号”,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知名的品牌,公司产品为主要对症南方的饮食、生活习惯和气候造成的多发疾病的南药,销售市场主要集中在华南地区,这两年通过拓展医疗机构终端市场,提高处方药销售和大力度拓展省外和农村销售渠道,重视生产成本及费用控制,主营业务收入

192、和净利润均保持了稳健增长。公司近几年将重点放在了规范生产管理方面,加快企业技术改造和 GMP 实施步伐,符合制药工业的发展方向。公司有一定的规模优势,常年生产的产品有 400 多种,单品年销售在千万元以上的占了 30 个,五千万元至 1 亿元的品种有 5 个,1 亿元以上的品种有 3 个,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强,而且,公司主要品种价格便宜,疗效较好,适合中低消费层次的需求,比较吻合医疗体制改革的方向。重点产品销量持续增长,拳头产品消渴丸已上 3 个多亿,是糖尿病药物市场中份额最大的中成药,在中小城市和OTC 市场上较具竞争实力。按照现有业务模式,公司仍有稳健增长的潜力。五、国五、国药药股份股份医医

193、药药商商业业代表代表以中国医药集团核心资产发起设立的国药股份在药品经营领域有着 50 年的经验,在医药流通行业有着重要的行业地位,在客户基础、销售网络、经营品种等方面有着较为明显的优势。公司享有特许权经营优势,是我国 SDA 指定的麻醉药品和一类精神药物唯一的一级经销单位,负责全国麻醉药品的收购、批发和供应。公司本部经营的批发药品品种 400 多种,其中 40 多种药品是全国和地区总代理、总经销品种,包括万艾克、贺普丁、西乐葆等一批著名品种,公司有着较为稳定的客户群,直接客户有1600 家。公司营业规模在同行中处于中等水平,由于大部份医药上市公司都采取了“商业+工业”的经营模式,而公司的工业生

194、产部门尚在投资之中,因此毛利率水平明显低于同行,但由于公司在三项费用上控制得力,最终的盈利能力反而超出,说明公司在费用管理这个行业软肋上有较强的竞争力,而较低的毛利率随着业务结构调整也将有所提高。目前正值我国医药流通市场发生较大变革和面临较大的对内对外开放的竞争压力之际,医药流通企业的经营管理面临较大的压力,行业毛利润水平有所下降,生产经营面临一定困境,但另一方面,优胜劣汰机制开始显露,收购兼并及破产倒闭时有发生,行业正在进行洗牌,要求企业经营集约化、规模化、现代化,行业和区域龙头正在形成之中,公司有成为区域龙头的可能性。表表 8-1: :2002 年我国医年我国医药药企企业销业销售利售利润润

195、排名前排名前 50 家企家企业业1陕西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2北京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3江苏江苏扬子江药业集团公司4河北石家庄制药集团有限公司5天津天津医药集团有限公司6黑龙江哈药集团有限公司7广东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本部)8广东广州医药集团有限公司9吉林吉林修正药业集团10河北华北制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11天津天津金耀集团有限公司12浙江正大青春宝药业有限公司13北京航卫通用电气医疗有限公司14北京北京双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15江苏南京医药产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16陕西利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17天津天津天士力集团有限公司18四川成都地奥集团19江苏无锡健特药业有限公司20广东万基药业有

196、限公司21江苏葛兰素史克制药(苏州)有限公司22江苏苏州长甲保健品有限公司23广西桂林三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4山东山东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25广东深圳太太药业26湖北武汉春天生物工程有限公司27江苏华瑞制药有限公司28广东珠海联邦制药厂有限公司29山东山东新华医药集团公司30吉林吉林敖东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31北京北京万辉药业集团32江苏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33广东丽珠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34山东山东鲁抗医药集团公司35浙江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新昌制药厂36河南河南省康鑫药业有限公司37江苏苏州惠氏-百宫制药有限公司38河北河北省高营企业集团公司39广东深圳海王药业有限公司40云南云南白药

197、集团股份有限公司41浙江杭州默沙东制药有限公司42浙江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43上海上海新亚药业有限公司44广东广州白云山企业集团有限公司45江苏苏州东瑞制药有限公司46福建漳州片仔癀药业股份有限公司47上海上海奇华顿有限公司48河北石家庄神威药业股份有限公司49浙江浙江海正集团有限公司50广东珠海联邦制药厂有限公司中山分厂数据来源:国家数据来源:国家经贸经贸委。委。 表表 8-2: :2002 年我国医年我国医药药行行业销业销售收入排名前售收入排名前 50 家企家企业业 1广东广州医药集团有限公司2天津天津医药集团有限公司3黑龙江哈药集团有限公司4河北华北制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5河北石家庄制药

198、集团有限公司6江苏江苏扬子江药业集团公司7广东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本部)8北京北京双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9山东山东新华医药集团公司10北京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11陕西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12天津天津金耀集团有限公司13北京航卫通用电气医疗有限公司14广东丽珠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5江苏无锡山禾集团有限公司16吉林吉林修正药业集团17山东山东鲁抗医药集团公司18江西汇仁集团有限公司19广东万基药业有限公司20上海上海雷允上药业有限公司21辽宁东北制药总厂22河北河北省高营企业集团公司23陕西利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4江苏南京医药产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5浙江东港工贸集团有限公司26广东

199、广州白云山企业集团有限公司27浙江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新昌制药厂28湖南湖南九芝堂股份有限公司29浙江浙江海正集团有限公司30浙江正大青春宝药业有限公司31上海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32重庆太极集团有限公司33天津天津天士力集团有限公司34上海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35四川成都地奥集团36陕西金花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37陕西陕西东盛集团有限公司38上海上海新亚药业有限公司39山东鲁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40上海上海先锋药业公司41广东珠海联邦制药厂有限公司42江苏阿斯特拉(无锡)制药有限公司43江苏江苏宏宝集团有限公司44江苏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45辽宁欧姆龙(大连)有限公司46浙江浙江新和

200、成股份有限公司47河北张家口制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48广西桂林三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49浙江杭州默沙东制药有限公司50江苏葛兰素史克制药(苏州)有限公司数据来源:国家数据来源:国家经贸经贸委。委。表表 8-3: :2002 年我国医年我国医药药行行业资产业资产排名前排名前 50 家企家企业业1河北华北制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广东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本部)3天津天津医药集团有限公司4广东广州医药集团有限公司5黑龙江哈药集团有限公司6河北石家庄制药集团有限公司7天津天津金耀集团有限公司8北京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9辽宁东北制药总厂10北京北京双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11山东山东鲁抗医药集团公司

201、12山东山东新华医药集团公司13吉林通化东宝实业集团有限公司14浙江浙江海正集团有限公司15重庆太极集团有限公司16江苏南京医药产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17江苏江苏扬子江药业集团公司18广东深圳太太药业19吉林吉林敖东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四川四川迪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1广东丽珠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2四川成都地奥集团23北京清华紫光(集团)总公司24吉林吉林修正药业集团25吉林通化金马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6天津天津天士力集团有限公司27河北张家口制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8陕西利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9广东万基药业有限公司30上海上海市药材有限公司31陕西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32陕西西安金

202、花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33江苏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34湖北武汉东湖高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35北京北京万辉药业集团36上海上海信谊药业有限公司37山东鲁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38广西广西北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39江苏无锡山禾集团有限公司40上海上海雷允上药业有限公司41上海上海先锋药业公司42上海上海中西药业股份有限公司43山东山东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44浙江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新昌制药厂45广西桂林集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46江苏阿斯特拉(无锡)制药有限公司47重庆西南合成制药股份公司48湖南湖南九芝堂股份有限公司49浙江浙江德清拜克生物有限公司50上海上海新亚药业有限公司数据来源:国家数据来源:

203、国家经贸经贸委。委。第九章第九章 医医药药行行业业信信贷贷建建议议第一第一节节 医医药药行行业业的整体信的整体信贷贷思路思路总总体来看,商体来看,商业银业银行行对对医医药药行行业业的信的信贷贷支持支持应坚应坚持持总总量量扩张扩张和和结结构构优优化的原化的原则则。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药行业发展迅速,以远高于 GDP 增长速度快速增长,经济效益居各行业前列,我国也成为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医药市场之一。并且,我国医药行业工业总产值将始终平稳保持在 10%以上的速度增长,销售收入保持在 20%左右的增长,个别行业某些指标的增长将达到 30%,潜力巨大,被公认为是 21 世纪的“朝阳产业”。因此,从总量

204、上看,商业银行应积极扩大在医药行业的信贷市场份额,提高医药行业贷款在本行贷款中的比重。在总量上积极扩大医药行业市场份额的同时,商业银行要坚决从小型医药企业市场中退出,并且要加大原有不良贷款的盘活力度。充分利用医药行业兼并重组和呆帐核销的有利时机,在防止企业利用改制之机逃避债务的同时,对其中属于股份制改造或强强联合的资金需求有选择地投入,并利用劣势企业被兼并的契机,不失时机地盘活医药行业的不良贷款。一、各子行一、各子行业业的信的信贷贷思路思路1、化学药行业是我国医药行业中发展最为完备的行业,形成了一整套生产销售体系,行业利润比较稳定,处于相对成熟阶段。特别是化学原料药在部分领域已经形成了规模化,

205、生产技术和工艺逐步走向成熟,工业配套相对完善,财务状况良好,并且国家还对化学原料药进行了政策性保护,在某些品种上限制了外商投资,保护我国化学原料药在一定时期内有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因此,目前化学因此,目前化学药药行行业业特特别别是化学原料是化学原料药药是是银银行信行信贷贷投放的重点投放的重点领领域。域。2、我国中药行业虽然仍然存在规模小、分散化、生产设备落后、出口不畅等问题,但中药行业是我国少数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之一,近几年发展较快,工业总产值、产品销售收入、利润总额等主要经济指标都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产品利润率较高,是国内盈利能力较强的行业。并且随着国际市场环境的改善,兼并重组的加快,国家

206、产业政策的扶持,非处方药市场的快速增长,都将加速中药行业现代化和国际化的进程,使中药行业成为相对规范,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行业。因此,因此,银银行信行信贷贷政策政策应应当当采取适度增加的策略,加大采取适度增加的策略,加大对对中中药药行行业业特特别别是是对龙头对龙头企企业业的支持力度。的支持力度。3、我国生物制药行业还处于初创时期,属于典型的高风险和高收益阶段,从性质上看适合于风险基金的投入。因此,商业银行对高科技的生物制药企业应更多地采取积极关注的态度,真正大规模的信贷投入必须在该行业步入稳定的成长期之后。目前,目前,银银行行对对于生于生产拥产拥有我国自主知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识产权的少量几种生

207、物的少量几种生物药药品的企品的企业业可以适当支持,但投可以适当支持,但投入入资资金金规规模不宜模不宜过过大。大。4、我国医药商业目前处于混战状况,银行信贷不宜大规模介入。但是医药商业很有可能在短期内完成大的结构调整,实现质的飞跃,对银行来说,其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机会,把握战机,及时介入,尽早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必将会为银行在资产、负债及中间业务上带来较高的综合收益。当然,医药商业市场将极大地考验银行市场开拓和风险控制的驾驭能力。二、不同二、不同规规模企模企业业的信的信贷贷思路思路从企业规模看,大中型医药企业是我国医药行业发展的主要力量,我国重点医药企业主导国内市场的格局正在逐步形成。商商业银

208、业银行行应坚应坚决从中小型普决从中小型普药药生生产产企企业业中退中退出,重点支持上出,重点支持上规规模、有品牌的中模、有品牌的中药药生生产产企企业业和有成本和有成本优势优势的化学原料的化学原料药药生生产产企企业业。 。我国化学原料药多是低附加值的产品,市场产品同一性较多,并无特别明显的技术优势,因此对我国化学原料药(尤其是普药企业)来说,企业规模是评判其自身实力强弱的一个重要指标。大型企业可以利用自身规模优势,降低产品成本,获得行业的平均利润率。虽然该利润率较低,但由于该行业目前国家对外资进入进行了限制,并且国内有着广大的需求,因此行业未来的发展前景足以让大型的企业在未来有较好的发展趋势。因此

209、可以考虑对超大规模的化学原料药进行放贷。对于一些中药的普药企业来说这点也比较重要。对于中小型的普药生产企业(包括中药和西药生产企业)目前只是在地方政府的保护下勉强生存,未来将面临很大的经营风险,这些风险目前已经在逐步暴露,部分商业银行医药行业贷款的不良率较高与该银行对中小普药生产企业贷款的相对集中有关。银行要降低风险就必须坚决从这一领域中退出,这既包括对这类中小型普药生产企业存量贷款的积极回收,也包括对这类企业增量贷款的严格限制。医药行业中应该重点支持的企业包括:一是具备一定经营规模、有传统品牌优势的大型中药生产企业,如该企业拥有自己的中药材生产基地、较强的新产品开发能力和市场营销能力;二是具

210、有成本竞争优势的超大型化学原料药和普药生产企业,例如,超大型的维生素 C 生产企业、超大型的抗生素生产企业等等。三、不同所有制企三、不同所有制企业业的信的信贷贷思路思路从所有制角度来从所有制角度来说说,大型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大型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业、股份制以及外商投、股份制以及外商投资资企企业业整体整体资产资产状况和状况和经营经营状况状况较较好,是好,是银银行信行信贷贷投放的重点。投放的重点。大型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和股份制一直以来就是银行信贷的主体,这里主要就外商投资企业进行论述。中外合资的制药企业在我国药品市场已经占据了四成的份额,可以说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些企业无论是从技术开发能力

211、、企业管理水平,还是从企业的营销能力都在一定程度上优于国内企业,其最大的竞争劣势在于受到地方政府的抵制,而这一缺陷无疑将会随着我国加入 WTO 之后逐渐得到弥补。应该说,这些中外合资的制药企业整体上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银行应积极开拓这一市场。另一方面看,外资制药企业也存在着风险,特别是新近进入中国市场的外资企业,其营销渠道、产品线等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弱,经营初期常常陷入亏损的境地,甚至有些企业濒临破产的边缘。因此,银行在选择外资制药企业的时候,应重点支持那些已经进入中国市场较长、具有多个主导产品、拥有高效营销渠道的企业,特别是合资企业的外方是全球制药企业销售额排名前 50 位的企业。四、不同区域

212、的信四、不同区域的信贷贷思路思路在区域在区域选择选择上,商上,商业银业银行信行信贷贷投放投放应应以以东东部地区部地区为为主,而主,而对对中西部地区可以有中西部地区可以有选选择择地支持一些具有地支持一些具有资资源源优势优势的医的医药药企企业业。 。如前所述,我国医药市场目前已经形成了以长江三角洲为核心的华东区市场,以珠江三角洲为核心的华南区市场,以东三省为核心的东北区市场,以及已京、津、鲁为核心的华北区市场,其中长江三角洲发展最为迅速。江苏省和广东省是我国医药行业最大的两个大省,在各项指标上都名列前茅。上海市、浙江省、陕西省和北京市等医药行业大省则处于发展的第二梯队。这些地区,大型知名企业较为集

213、中,技术研究开发能力强,对国际市场需求变化反应较快,能较好地跟踪国际医药品市场发展的趋势。因此,医药行业信贷资产的区域结构应该是:增加在东部地区的投放力度和比例,对中西部地区一些具有明显资源优势的医药企业可以有选择地进行支持。同时,对东部地区的增加投放也应有所区别,重点支持医药行业强省,如浙江、江苏、广东、上海、北京等。另外,商另外,商业银业银行行应该应该特特别别关注非关注非处处方方药药市市场场, ,对对非非处处方方药药生生产产企企业给业给予一定的信予一定的信贷贷支持。支持。非处方药市场是一个巨大的市场,1998 年全球非处方药销售额占全球药品销售总额的 18.1%,而我国的这一比例仅为 10

214、左右。消费者在对非处方药的选择过程中,对生产企业品牌的信赖与否是消费决策的关键因素,而制药企业营销能力(含营销网络)的高低对产品在市场竞争中的成败也至关重要。因此,银行应支持具有明显品牌优势、强大营销能力的非处方药生产企业。第二第二节节 医医药药行行业业的市的市场场拓展思路和拓展思路和产产品策略品策略1、随着 GMP 等相关制度的推进,许多中小医药企业必将被实力雄厚的公司收购,伴随的是设备的更新改造和厂房的改扩建,甚至许多大型医药企业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另外,规模效益是医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很多企业面临着扩大规模的压力,特别是化学原料药行业。因此,医药行业的迅速发展,伴随着较大的资金投入,

215、商业银行存在较多的市场机会。由于项目的还款来源于未来的现金流,因此商业银行应该积极配套与之相适应的中长期项目贷款。2、面对正在成长和变革中的医药商业企业,商业银行存在诸多的市场机会,一是目前国内医药零售行业正在进行一场轰轰烈烈的连锁店圈地运动,一大批大型医药制造企业积极向医药商业领域渗透,扩展各自的连锁店,因此在前景明朗、风险可控的情况下,银行可以给予资金支持,配合其扩张行动;另一方面,随着“开心人”、 “百姓缘”等一批平价药店的崛起,连锁店的竞争正逐步转向价格的竞争,成本控制成为关键因素,因此商业银行可以充分运用融资成本低的票据业务作为切入点,以期能实现全面的业务合作,同时可以通过锁定收款人

216、、贴现人等手段进行有效的风险控制;另外,为医药商业服务并且实现了规模化的物流公司也将是商业银行的目标客户。3、积极向医药行业的上下游拓展,特别是要加强对医院的市场开发力度。虽然医疗体制改革会对医院产生冲击,但医院仍然是银行信贷的黄金客户群,并且医院本身及其从业人员还是银行零售业务追逐的目标,如 POS 机业务、银行卡业务等。商业银行可以通过与医药制造企业开展商票保贴、国内保理、买方信贷(主要针对医疗器械企业)等业务为契机,紧密联系医院,积极向医院渗透。4、医药行业的并购重组是大势所趋,并且我国医药的并购行为已风起云涌,而此相对应的并购融资及支付手段却相对单一,特别是支付手段主要是现金支付。因此

217、,商业银行在医药行业的并购重组中大有可为,投资银行和财务顾问等业务可以得到长足的发展。第三第三节节 医医药药行行业业的信的信贷风险贷风险分析分析一、一、经营风险经营风险1、研、研发风险发风险。 。医药行业是一个高科技、高投入、高风险的行业。从全球医药行业的情况看,研发失败的比例很高,而研发的失败将造成大量投资的损失。因此,尽管目前研发能力的强弱还不成为我国医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方面,但研发能力的重要性在不断增加,并最终会成为医药企业持续发展的核心力量之一。在信贷决策时要关注企业自身研发力量的强弱,研发资金的投入及与科研机构合作的深度等等。2、 、产产品品结结构构风险风险。 。医药企业的盈利

218、从根本上取决于其产品结构。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药品的发展趋势至关重要。产品疗效确切、产品针对的适应症是常见病(即产品市场容量大)、产品所针对的人群具有一定的消费能力、产品是独家产品或生产厂家少或能抢先推出新产品,拥有这样产品结构的企业就具备高盈利能力的基础。反之,将导致企业经营陷入困境。在信贷决策时,产品结构方面应该关注:(1)专利保护。我国加入 WTO 后,药品知识产权保护协议的实施将非常严格,企业仿制药品是否处于专利保护期内,显得至关重要,如果药品仍然处于保护期内,则需要支付高额的专利购买费或巨额赔款;如果药品专利期满或即将到期,则可以针对疗效好,需求量大的药品进行仿制生产,走仿创结

219、合的道路,也是切实可行的;(2)产品结构的多元化。2000 年 11 月 PPA 事件对药品生产企业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尤其是如果药品是企业唯一的主导产品,将会最终导致企业的破产。与化学原料药或中药不同,化学制剂药品的长期效果需要经过时间的考验。因此,企业主导产品过于单一会造成风险相对集中,银行对这类企业的贷款需要相当慎重;(3)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银行应该积极关注国家和地方颁布的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把进入该目录的药品销售占企业销售总额的比重作为衡量制药企业的一项重要指标。 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规定了能够进入基本医疗保险的药品目录,而这项医疗保障体系基本覆盖了我国一半以上的医疗

220、市场,将成为医药企业扩大销售额的重点市场。而医药企业生产的产品中进入该目录的比例,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企业未来的竞争能力。3、价格、价格风险风险。 。集中招标制度的实施和国家价格政策的放开,将进一步降低药品价格,压缩医药企业的盈利空间,导致部分经营状况较差的企业陷入困境。预计降价趋势仍将继续。因此,在信贷决策中,充分调查和分析产品价格的走向是十分必要的。4、 、环环保保风险风险。 。医药产品生产企业,特别是化学原料药生产企业,对环保的要求较高,相应环保法规对药品生产的要求十分严格,企业对此必须加大投入,即公司在扩大生产规模时,将会投入相当数量的资金用于环保处理,将导致成本的增加,从而影响公司的收益

221、水平。二、市二、市场风险场风险1、新、新产产品的市品的市场风险场风险。 。一般研制出来的新药产品利润率高、疗效好,能迅速占领市场,获得巨额利润,但同时也可能存在药品适应面不够广泛,市场容量太小,或者产品寿命周期太短,导致投资难以收回的风险;此外还有可能由于产品的技术缺陷而被政府禁止销售(由于药品的负作用可能有较长的滞后期,对这一负作用的认识也会有滞后期,因此在药品被准许生产销售一段时间之后被政府禁止是完全可能的),导致企业前期投入的巨额产品开发费用或仿制费用、广告营销费用付之东流。商业银行必须高度关注市场和政府对新产品的反应,以便及时做出信贷调整。2、 、营销风险营销风险。 。在成熟市场,医药

222、企业核心竞争力体现在好的品种、药品的疗效和研发力量上,但在我国现阶段,化学制药中 90%以上为仿制药品,产品同质性强,国内医药企业核心竞争力更多地体现在营销能力上。 “同仁堂”、 “天士力”等公司的成长源于品牌的创立与维护,销售渠道的建立和完善。因此,是否拥有完善的销售网络和突出的销售能力成为信贷决策的一个重要标准。但银行也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在较长时间范围内,基于营销之上的成长是一种难以持续的成长。三、行三、行业风险业风险1、 、进进入和退出壁入和退出壁垒风险垒风险。 。从医药行业本身的特性来说,医药行业应该是进难退也难的行业,但长期以来旧的多头管理体制和严重的地方保护主义以及业界不少人对药品

223、这一特殊商品的乐观前景夸张地判断导致医药行业长期以来的壁垒是进易退难。虽然可以预见医药行业的进入壁垒将越来越高,但银行在信贷决策时,特别是针对中短期贷款,还必须考虑目前的这种现状况造成的大量低水平重复生产和大量生产能力的闲置问题。2、 、竞竞争争风险风险。 。尽管目前整个医药行业呈现较好的增长态势,但从整体看,医药行业集中度不高,属于竞争程度很激烈的行业之一,并且随着加入 WTO,国内医药行业市场化步伐进一步加大,行业内部的竞争也将日趋激烈。因此从竞争风险来说,属于中度风险,商业银行在进行信贷投放的时候,还应该采取谨慎原则,认真鉴别客户的经营状况和发展潜力。四、政策四、政策风险风险医药行业是受

224、政策影响很大的行业。这几年,涉及医药行业的政策非常多,政策的变化可能会给某些医药企业带来毁灭性的打击,如 GMP、GLP、GSP、GAP 等政策的强制实施,必将会造成那些生产经营不规范,资金实力较小的中小企业被迫破产或被兼并。但政策的变化也可能给企业带来好的影响和市场机会,一个典型例子是双鹤药业近几年在全国大量建立大输液基地,其政策背景是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规定至2000 年 12 月 31 日,所有大输液产品的生产必须通过 GMP 认证,导致部分生产企业生产和医院自己配制的大输液退出市场,腾出了一部分市场空间。因此,关注政策变化对医药企业的影响及医药企业的应对策略是银行进行信贷决策时必须考虑的

225、因素。目前,银行可以将医药企业是否通过 GMP、GAP、GSP 等认证,作为放贷的重要指标。五、五、财务风险财务风险尽管目前整个医药行业财务状况良好,盈利能力较强,具有一定的利润空间,但由于产能的过剩和激烈的竞争,加之来自大型跨国医药生产企业的竞争日益激烈,很多医药企业的盈利能力将长期处于不断下降的趋势,特别是研发能力不足导致的盈利能力太低是行业最大的财务风险。第四第四节节 医医药药行行业业的信的信贷贷融融资资方案方案医药行业中部分大型企业实力较强,与银行谈判地位较高,但总体竞争相对较激烈,垄断程度相对较低,外部因素对医药企业的影响较大。因此,股份制商业银行收集授信资料进行贷前调查、监督授信资

226、金的使用上对信贷资金实际用途的把握和进行贷后管理都相对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存在一定的信息不对称状况,对银行的专业风险识别能力、贷后管理能力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这种状况下,融资方案的设计就显得极为重要,好的融资方案可以使股份制商业银行更好的把握风险点。1、短期流、短期流动资动资金金贷贷款和中款和中长长期期贷贷款相款相结结合,以短期流合,以短期流动资动资金金贷贷款款为为主。主。对股份制商业银行而言,由于受资本金、中长期存贷款比例等因素的限制,对医药行业的信贷投放还是以短期流动资金为主,适当配套中长期贷款。短期流动资金贷款主要针对企业的生产流通领域,快进快出,以便根据形势变化及时做出反应,随时调整信

227、贷政策。对医药流通行业和生产企业的流通领域,应把握原材料采购环节和产品销售环节,尽量采用融资成本较低的票据业务作为切入点,并且建议采用指定收款人的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保贴方式来限定授信资金使用在原材料采购环节,或者用商业承兑汇票贴现的方式来限定产品销售环节,如两个环节涉及到国际贸易,则可以采用相应的国际贸易融资方案来操作。另外,一般还应限制交易对象是其关联企业的融资方案,防止资金被挪用于它项需求以加大信息的不对称和银行授信风险。对于其固定资产和长期研发的资金需求,建议原则上只对于那些行业龙头企业考虑固定资产和研发融资,其余企业暂不作考虑。当然,由于各股份制商业银行存在不同的经营状况和经营

228、特点,对中长期项目贷款还应视具体情况而定。2、尽量采用担保方式,、尽量采用担保方式,审审慎慎选择选择担保担保单单位和抵位和抵质质押物。押物。融资一般应采用担保方式,尽可能避免信用方式,信用方式授信应明确限定用途或者采用有追索权的商业承兑汇票来降低风险。担保方式中保证单位应尽可能采用具有相应实力的系统外非关联企业担保,同时注意保证单位与借款单位行业关联度问题,避免采用行业关联度较高的企业担保;抵押方式中应尽量采用厂房和土地等抵押,一般应避免采用专用生产设备抵押;因该行业产品的通用性、质量性能稳定情况及变现能力相对较差,应尽量避免以原材料或者产成品质押方式介入。3、融、融资资授信授信应应尽量尽量针对针对其其单单一子行一子行业业,明确,明确贷贷款用途。款用途。融资一般应针对其单一子行业,明确贷款用途,避免对企业涉及的所有行业进行笼统授信,防止银行授信资金被用于固定资产投资和其它产品的研发推广等风险相对较大的用途。这样,对于授信的贷后管理相对简单,但授信的还款不应局限于单一子行业。4、根据其周根据其周转转速度、速度、资资金来源和占用状况、金来源和占用状况、发发展空展空间预间预期合理确定授信金期合理确定授信金额额。 。融资方案中授信金额应该根据其流动资金周转速度、长短期偿债能力、企业正常的资金来源和资金占用状况、企业发展空间结合起来合理确定,建议对授信企业系统核定整体授信规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