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历史 九下 练习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3652814 上传时间:2020-05-2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中考历史 九下 练习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0年中考历史 九下 练习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20年中考历史 九下 练习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20年中考历史 九下 练习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20年中考历史 九下 练习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年中考历史 九下 练习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中考历史 九下 练习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年中考练习题(九年级历史下册)1、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的成果是( )A.击退了帝国主义武装干涉 B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C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D平定了国内反革命叛乱2、俄国二月革命后出现的两个并立的政权是( )沙皇政府人民委员会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A. B. C. D. 3、有一场革命,“它为无产阶级以武力夺取政权提供了光辉范例;它宣告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在人类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中首创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这场革命是( )A.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B.俄国的二月革命 C.俄国的十月革命 D.巴黎公社革命4、有人说:对于苏俄人民来说,1920年的秋天阴云

2、密布,1922年的春天是阳光灿烂。这里的“阳光灿烂”最有可能是因为(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行 B新经济政策的实行C农业集体化政策的实行 D重点发展重工业的政策实行5、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主要“新”在( )A.国家掌握一切经济命脉 B.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C.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D.实现农业集体化6、邓小平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这段话中所指的模式形成的标志是( )A斯大林模式 B.两个五年计划的完成C.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 D.赫鲁晓夫

3、上台7、1936年以后,苏联经济政治体制的主要特点是( )A.高度自治 B.市场调节为主,国家适度干预 C.广泛民主 D.高度集中8、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是()A六月革命B巴黎公社革命(1871年3月18日革命)C十月革命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9、下列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实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维护世界和平的体系 B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体系C重新确定二战后欧洲统治秩序的体系D维护世界各国主权独立的体系10、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统治的新秩序得以确立,主要是依据下列哪一个条约( )A凡尔赛和约 B九国公约 C四国条约 D五国海军条约11、华盛顿会议是巴

4、黎和会的继续,主要表现在它( )A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B消除了列强间的矛盾C惩治了战败国德国 D调整了列强的统治秩序12、1929年-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特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持续时间长 B涉及范围广 C破坏性大 D历史上首次出现13、罗斯福新政的措施主要“新”在( )A. 用改良的而不是扩张的方法克服危机 B. 采取国有化的形式C. 兴建公共工程,减少失业队伍 D. 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消除危机14、罗斯福实行新政的根本目的是( )A. 消除经济危机 B. 改善人民的生活状况C. 为美国争取世界霸权 D. 巩固资本主义统治15、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是( )A、整顿

5、银行 B、国家对工业的调整 C、调整农业银行政策 D、兴建公共工程16、20世纪30年代,面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德国采取的措施是 ( )A实行新政 B改变社会制度 C建立法西斯独裁统治 D发动侵华战争17、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的标志是 ( )A德国希特勒上台 B纳粹党成为国会第一大党18、二战前夕法西斯国家十分嚣张的主要原因是( )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崩溃B.西方大国一味推行绥靖政策C.轴心国的军事力量强大D.国际联盟没有约束作用19、慕尼黑阴谋的产生的最大危害是( )A.使绥靖政策达到了顶峰B.导致捷克斯洛伐克亡国C.加速了二战的爆发D.使德国把战争矛头指向苏联20、二战全面爆

6、发的标志是( ) A.日本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战争B.德国突然袭击波兰 C英法对德国宣战D.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21、标志着二战扩大到全世界规模的事件是( )A.苏德战争的爆发B.意大利参战C.太平洋战争的爆发D.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22、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最终形成的标志是 A.英美对德宣战 B.社会主义苏联参战 C.联合国家宣言发表 D.雅尔塔会议召开23、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点是( )A.莫斯科战役B.斯大林格勒战役C.意大利投降D.诺曼底登陆24、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 A. 帝国主义掠夺战争 B. 反帝反封建战争 C. 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 D. 民族民主战争25、1945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7、的胜利,给人类留下的历史启迪有 加强国际合作,有利于战胜共同的敌人 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可以相互合作 世界各国应互不侵犯、和平共处 和平来之不易,战争悲剧不能重演 A、 B、 C、 D、26、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新经济主要特征是( )A.高速度、低失业率, B.改善人民生活、缓和社会矛盾, C. 高速度、低通涨, D.信息化和全球化。27、美国是个只有200多年历史的年轻国家,但其发展却值得我们去探究。( ) (1) 注意对经济政策调整, (2) 重视教育科技发展, (3) 注意科技运用和创新,(4) 防范经济风险、关注人民生活。 A.(1) (2) B.(1)(3) C.(2)(3)(4

8、) D.(1)(2)(3)(4)28、20世纪末,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是( ) A、日本 B、美国 C、欧盟 D、德国29、20世纪50一60年代,苏联赫鲁晓夫改革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的根本原因是( )A个人崇拜风气依然盛行B美苏冷战对峙使苏联陷入困境C改革重点放在重工业上D没有从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模式30、苏联解体的实质是( )A国家名称的变化 B社会制度的改变 C经济体制的变化 D两极格局的结束31、“就在戈尔巴乔夫交出核按钮的一瞬间,聚集在电视机前的人都知道这是那座耸立了69年的红色帝国大厦在忽然间彻底倒塌了,从此后被分裂为15块碎片。”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苏联解体 B南斯拉夫分裂

9、 C东欧剧变 D捷克斯洛伐克分裂32、二战后兴起的非洲独立运动改变了非洲的面貌,也使世界殖民体系最终瓦解。而标志着非洲遭受欧洲的殖民统治长达几百年奴役历史结束的历史事件是( )A北非独立运动 B阿尔及利亚独立 C埃及共和国的建立 D纳米比亚的独立 3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民族解放运动席卷非洲,其中有一年就出现了17个独立国家,被称为 “非洲独立年”,这一年是 ( ) A1952年 B1959年 C1960年 D1990年34、印度是摆脱哪个国家的殖民统治宣告独立的 ( )A. 美国 B. 英国 C. 法国 D. 西班牙 35、印巴分治后形成的两个国家是 ( )A. 印度和巴勒斯坦 B. 印度和印

10、度尼西亚 C. 印度和巴基斯坦 D. 印度和孟加拉国36、20世纪六七十年代,巴拿马人民为收回巴拿马运河主权,同下列哪个国家进行了不懈的斗争( )A. 英国 B. 法国 C. 西班牙 D. 美国37、先后从外国殖民者手中收回运河主权的两个国家是 ( ) A埃及和巴拿马 B埃及和印度 C巴拿马和新加坡 D中国和埃及38、中东地区动荡不定的原因包括 ( ) 中东地区的地现位置和战略位置重要 石油资源丰富 列强的争夺 宗教和民族矛盾A BC D39、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破裂、冷战开始的标志是( )A马歇尔计划实施 B杜鲁门主义出台 C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建立40、1991年苏联解体,使美

11、苏对立的两极格局不复存在。此前,两极对立格局形成的标志是( )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丘吉尔的“铁幕”演说C欧洲共同体的成立 D华沙条约组织的成立41、二战”后世界两极格局形成,其结束的标志是( )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苏联解体 C.世贸组织成立 D.东欧巨变、42、有人评论当今国际局势说:“当今世界,巨人林立,日本是独脚巨人,俄罗斯是生病的巨人,欧洲是缺乏凝聚力的巨人,美国是萎缩的巨人,中国是潜在的巨人”这一评论说明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基本特点是( )A美、日、欧盟、俄、中的五极格局 B美国独霸世界的格局C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D美国无力推行霸权政策43、目前,家乐福、沃尔玛、麦当劳、迪斯尼等跨国公司在全球开设的连锁店已落户中国,这种现象代表了一种什么必然趋势( )A. 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 B.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C. 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 D. 中国人生活的西方化44、二战后,世界经济逐渐形成一个整体,这种趋势是( )A. 多极化 B. 经济全球化 C. 非集团化 D. 强国与强国合作45、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成立,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是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这主要表明( )A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 B地区性经济合作组织快速发展C世界文化一体化趋势加强 D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