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国际投资理论大全

上传人:tang****xu5 文档编号:133647968 上传时间:2020-05-29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20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国际投资理论大全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精编》国际投资理论大全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精编》国际投资理论大全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精编》国际投资理论大全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精编》国际投资理论大全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国际投资理论大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国际投资理论大全(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章国际投资理论 国际证券投资理论古典国际证券投资理论资产选择理论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垄断优势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内部化理论国际生产折衷理论比较优势论发展中国家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及其进展 一 古典国际证券投资理论 背景 跨国投资大发展之前核心 各国存在的利率差别是国际资本流动的主要原因 内容 假定存在A B两国 资本在两国间自由流动 如果两国间存在利率差别 那么两国的能够带来相同收益的资产或有价证券的价格会发生差别 利率高的国家资产或有价证券的价格低 利率低的国家资产或有价证券的价格高 这样就会发生利率低的国家向利率高的国家投资 其中 资产或有价证券的收益 价格和市场利率的关系为 C I rC 资

2、产或有价证券的价格I 该项资产或有价证券的常年收益r 资本的市场利率 案例一张面值为1000美元 附有4 息票的债券 B国的市场利率为5 A国的市场利率为10 则该债券在两国的售价分别为 CB 40 5 800 CA 40 10 400 因此 B国居民到A国投资 评价实际运用起来存在很多困难 如外汇管制等 1 仅说明资本从低利率国家向高利率国家的流动 而未能说明资本为何存在大量的双向流动 2 它以国际资本自由流动为前提 这与现实不符 在现实中各国对资本流动的管制处处可见 3 即使国家间存在利率差异 也并不一定会导致国际证券投资 4 该理论仅以利率作为分析问题的基点 有失准确性 二 资产选择理论

3、 背景 美国经济学家哈里 马科维兹Markowtz 1952 提出 并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资产组合选择 1959 资产组合选择 有效的分散化 内容 任何证券都是一种所有权的书面凭证 投资者可以借此获取收益 但是由于证券发行者不能确保投资者获得稳定收益 这就需要投资者承担风险 在一般情况下 证券的收益与风险成正比 即证券的收益越高风险也越大 当今资本市场上 投资风险与日俱增 投资者不能将收益作为资产选择的唯一准则 而应对投资收益与投资风险进行综合分析 他指出 投资者应同时操纵若干种有价证券 并形成若干种有效的投资组合 投资者可选择适合自己需要的一组 选择的标准是 在投资组合的平均收益率一定时 取

4、风险性最小的一组 在投资组合的风险性一定时 取其平均收益率最高的 Rp表示证券投资组合的平均收益率 Sp表示证券组合的风险 C B A 应选择哪种组合 为什么 评价理论的核心是 分散投资以分散风险 或 不要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 已成为一条公认的理财原则 为投资者提供了福音 理论的运用英国皇室 美国大公司的规定从同时购买雨伞 冰激凌两家公司股票中引申出两个问题 一是 是否购买了证券市场上所有的股票 就可以规避一切风险 为什么 二是 如果上述回答是否定的 那么投资者大约需要购买多少只股票较为适宜 35 100 60 45 1 1 10 20 40 30 风险 股票种类 三 垄断优势论 背景

5、 美国学者 麻省理工学院的斯蒂芬 海默S Hymer 1960 国内企业的国际经营 对外直接投资研究的开始 导师 金德尔伯格 Hymer KindlebergerThoery 零公里界碑 1 运用西方厂商垄断竞争的原理实证分析美国1914 1956年对外投 资结论如下 1 1914年前 美国有大规模的直接投资 而对外证券投资则没有 2 20年代 二者都迅速增长 3 30年代 对外直接投资下降小 对外证券投资则较大 4 二战后 直接投资增长快 证券投资发展慢 5 地区分布 1929年在加拿大的直接投资与证券投资相差不大 同期 美国对欧洲的比例却为2 5 1 2 理论主要内容 1 美国对外投资在于

6、垄断优势和市场不完全 2 市场不完全竞争是跨国公司进行国际直接投资的根本原因 3 如果产品和生产要素的运行是完全有效的 则对外投资就不可能发生 4 由于存在不完全竞争 跨国公司具有垄断优势 技术优势 先进管理 资金 信息 国际声望 销售 规模经济等 5 东道国企业与跨国公司相比具有人文 地域 制度等优势 但跨国公司仍具有净优势 A 什么叫市场完全 市场具有效率 信息不产生费用 没有贸易障碍 公平竞争B 市场不完全的表现 政府政策的不完全性关税 进口限额 NTB等政府其他管制 如价格管制 利润管制 Antitrust等自然的不完全性 产品与要素市场 规模经济 3 评价积极方面 1 垄断和市场不完

7、全竞争代替完全竞争来解释国际资本流动 2 把证券投资与直接投资区别开来 3 可以很好的解释跨国公司的横向与纵向投资 消极方面 1 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他无法解释没有垄断优势的中小企业对外投资行为 2 没有涉及区位选择的问题 世界经济将变得越来越像美国经济 即大公司遍布整个大陆 渗透几乎每个角落 CASE2IBM在中国的历史 IBM 即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1911年创立于美国 是全球最大的信息技术和业务解决方案公司 业务遍及160多个国家和地区 2006年 IBM公司的全球营业收入达到914亿美元 IBM为计算机产业长期的领导者 在大型 小型机和便携机 ThinkPad 方面的成

8、就最为瞩目 其创立的个人计算机 PC 标准 至今仍被不断的沿用和发展 另外 IBM还在大型机 超级计算机 主要代表有深蓝和蓝色基因 UNIX 服务器方面领先业界 软件方面 IBM软件部 SoftwareGroup 整合有五大软件品牌 包括Lotus WebSphere DB2 Rational Tivoli 在各自方面都是软件界的领先者或强有力的竞争者 99年以后 微软的总体规模才超过IBM软件部 截止目前 IBM软件部也是世界第二大软件实体 IBM还在材料 化学 物理等科学领域有很大造诣 硬盘技术即为IBM所发明 扫描隧道显微镜 STM 铜布线技术 原子蚀刻技术也为IBM研究院发明 IBM目

9、前仍然保持着拥有全世界最多专利的地位 自1993年起 IBM连续十三年出现在全美专利注册排行榜的榜首位置 到2002年 IBM的研发人员共累积荣获专利22358项 这一记录史无前例 远远超过IT界排名前十一大美国企业所取得的专利总和 这11家IT强手包括 惠普 英特尔 Sun 微软 戴尔等 IBM在2005年提出了2 941项专利申请 虽然少于2004年的3 248项专利申请 但是仍旧将第二名甩开很大的距离 IBM与中国的业务关系源远流长 早在1934年 IBM公司就为北京协和医院安装了第一台商用处理机 1979年 在中断联系近30年之后 IBM伴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再次来到中国 同年在沈阳鼓风

10、机厂安装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第一台IBM中型计算机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IBM在华业务日益扩大 80年代中后期 IBM先后在北京 上海设立了办事处 1992年IBM在北京正式宣布成立国际商业机器中国有限公司 这是IBM在中国的独资企业 此举使IBM在实施其在华战略中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掀开了在华业务的新篇章 随后的1993年 IBM中国有限公司又在广州和上海建立了分公司 到目前为止 IBM在中国的办事机构进一步扩展至哈尔滨 沈阳 深圳 南京 杭州 成都 西安 武汉 福州 重庆 长沙 昆明 乌鲁木齐 济南 天津 郑州 合肥 南昌 南宁 宁波 石家庄等24个城市 从而进一步扩大了在华业

11、务覆盖面 伴随着IBM在中国的发展 IBM中国员工队伍不断壮大 目前已超过8500人 除此之外 IBM还成立了9家合资和独资公司 分别负责制造 软件开发 服务和租赁的业务 IBM非常注重对技术研发的投入 1995年 IBM在中国成立了中国研究中心 是IBM全球八大研究中心之一 现有200多位中国的计算机专家 随后在1999年又率先在中国成立了软件开发中心 现有2000多位中国软件工程师专攻整合中间件 数据库 Linux等领域的产品开发 二十多年来 IBM的各类信息系统已成为中国金融 电信 冶金 石化 交通 商品流通 政府和教育等许多重要业务领域中最可靠的信息技术手段 IBM的客户遍及中国经济的

12、各条战线 与此同时 IBM在多个重要领域占据着领先的市场份额 包括 服务器 存储 服务 软件等 试分析IBM在华投资成功的主要原因 四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背景 美国学者雷蒙德 弗农 RaymondVernon 1966 提出 产品周期中的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 用产品周期的概念分析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 内容 1 从贸易方面 随着产品从 创新 到 标准化 创新国会由出口国变为进口国 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国家则由进口国变为出口国 而且新产品的周期演进逐步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2 从投资方面 具体内容 投资国拥有生产 技术等优势 而东道国拥有资源和廉价劳动力等的区位优势 如果把二者结合起来 投资者就可以克服到国外

13、生产所引起的附加成本和风险 1 产品的创新阶段 新产品阶段 2 成熟阶段 ProductDifferentation 开始对外投资 3 标准化阶段 PriceCompetition 大规模对外投资 美国 发达国家 欧洲 发展中国家 生产线 消费线 新产品 成熟产品 标准化产品 评价 优点 从产品技术的角度回答了企业为什么要到国外去投资和为什么能到国外去直接投资 也回答了到什么地方投资的问题 局限性 只能用于解释一般正常产品不能量化地描述事件之间的时间差 对实际决策帮助不大不能很好地解释美国以外其他国家的FDI该理论认为母国丧失垄断优势才对外投资 事实上 许多MNEs在保有垄断优势的同时还对外F

14、DI WHY 该理论给我们的启示 产品的创新要不间断要迅速将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作为新产品 迅速利用其有限的时间段 出口创汇适时建立子公司 不能因为贸易壁垒而放弃对方市场 五 内部化理论 背景 英国学者卡森 Casson 巴克莱 Buckley 于1976年在 跨国公司的未来 一书中提出加拿大的鲁格曼 内容 1 市场内部化的原因 市场的不完全性垄断优势论的出发点 最终产品内部化理论的出发点 中间产品 中间产品的概念 时间长 费用高 谁拥有 垄断优势 争夺的焦点 外部市场交易唯一 定价高保密 效用在使用后获知 难以定价 跨国公司内部交易 2 决定市场内部化的因素主要有四个 1 产业因素 行业因素

15、 与产品特点 外部市场结构及规模经济有关2 国家因素 国家的政治 金融制度等3 地区因素 地理上距离 文化 差异 社会特点等4 企业因素 组织结构 管理控制 知识和能力等2 3 投资的地理分布1 4 投资的前提条件 评价探讨的是中间产品市场 而非最终产品市场 探讨的市场上扩大FDI的动机 而非如何利用外部市场 属于一般化理论 能够揭示大部分FDI的动因 六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背景 1977年由英国经济学家J Dunning邓宁提出 邓宁其人 是国际直接投资领域具有较大影响力的著名学者 他于1957年获得英国南安普顿大学博士学位 其博士论文 美国在英国制造业中的投资 他除担任里丁大学的教授外 还

16、担任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 西安大略大学 波士顿大学和斯德哥尔摩经济学院等院校的客作教授以及联合国 世界银行和跨国公司的经济顾问等 贸易 经济活动的区位与多国企业 折衷理论的探讨 内容 该理论认为 决定跨国公司进行FDI的要素有三个 1 所有权优势 Ownership 内容 承袭何人思想 2 区位优势 Location 内容 承袭何人思想 3 内部化优势 Internalization 内容 承袭何人思想 OLI模式 指一国企业拥有的 国外企业没有或无法获得的资产及其所有权 包括 技术优势 企业规模优势 组织管理优势 金融与货币优势 指跨国公司能够且愿意建立公司内部市场以取代原来固定的外部市场 降低交易成本 实现利润最大化的优势 是东道国不可或不易流动的要素禀赋优势以及东道国政府鼓励或限制政策等优势 邓宁进一步指出 1 3 是对外投资的必要条件 2 决定地理方向 是对外投资的充分条件所有权优势 国际技术转让所有权优势 内部化优势 出口所有权优势 区位优势 内部化优势 FDI 评价优点 集大成者 吸收了过去20多年中出现的新理论 为国际经济活动提供了一种综合分析的方法 通论 局限性 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