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綦江县隆盛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六学习主题 1 从开皇之治到贞观之治学案(无答案) 川教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3643722 上传时间:2020-05-2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綦江县隆盛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六学习主题 1 从开皇之治到贞观之治学案(无答案) 川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重庆市綦江县隆盛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六学习主题 1 从开皇之治到贞观之治学案(无答案) 川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重庆市綦江县隆盛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六学习主题 1 从开皇之治到贞观之治学案(无答案) 川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重庆市綦江县隆盛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六学习主题 1 从开皇之治到贞观之治学案(无答案) 川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重庆市綦江县隆盛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六学习主题 1 从开皇之治到贞观之治学案(无答案) 川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綦江县隆盛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六学习主题 1 从开皇之治到贞观之治学案(无答案) 川教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开皇之治”到“贞观之治”课题课型使用者上课时间从“开皇之治”到“贞观之治”新课学习目标识记与理解:1.了解“开皇之治”到“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隋朝灭亡的原因2.记住隋朝统一全国的时间,唐太宗的姓名和年号,隋唐两朝的都城3.掌握唐太宗治理国家的政策4.理解“开皇之治”到“贞观之治”形成的原因能力与方法:1. 通过阅读图表,简述朝代更替的过程,培养学生表述历史的能力2. 通过概述隋文帝及唐太宗治理国家的措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3. 通过探寻“开皇之治”到“贞观之治”形成的原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归纳问题的能力4. 通过对唐太宗的评价,进一步学习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5. 通过课本剧的表演和

2、游戏的演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通过学习隋朝的统一,使学生认识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和必然趋势2. 引导学生探寻“开皇之治”到“贞观之治”形成的原因,领悟国家统一以及正确的方针、政策是社会经济发展、国力强盛的重要前提3. 通过本课学习,教育学生应当珍惜统一、安定、团结的社会环境,努力学习,报效祖国。 重点 贞观之治难点1. 唐太宗治理国家的政策。2. 贞观之治形成的原因。教学过程自主学习:(课外完成)(一)、自学课文一、隋统一全国与“开皇之治”1.找出隋朝的建立时间 、建立者、建都地点以及隋朝统一南北的时间。2.隋文帝采取了哪些措施治理国家?结果怎样?为什么会出现“

3、开皇之治”的治世局面?(补充:南北朝时期,北方最后一个朝代是由鲜卑人建立的北周,杨坚的父亲杨忠是北周的功臣,封隋国公,杨坚承你爵,他的女儿是周宣帝的皇后。580年,周宣帝病死,年仅8岁的周静帝即位,杨坚以大丞相身份辅政。581年,杨坚废周静帝自立为帝,国号隋,都城长安,年号为开皇,他就是隋文帝。589年,隋文帝派杨广率军渡过长江天堑,灭掉了南朝的最后一个朝代陈朝,统一南北。)二、隋朝的灭亡与唐朝的建立1.隋炀帝采取了哪些措施促使隋朝走向“极盛”?2.隋朝灭亡的时间是多少?你认为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唐朝的建立时间 、建立者、建都地点三、“贞观之治”1.“贞观”是谁的年号?他的姓名和庙号

4、分别是什么:2.唐太宗是怎样登上皇帝宝座的呢?3.当上皇帝的唐太宗是怎样看待“君民关系”的呢?4.阅读课本唐朝三省六部示意表指出不同官职的职能及作用。(补充:三省六部制是隋朝创立的,唐朝沿用了这一制度,它对后世的影响较大。)5.唐太宗采取了哪些政策治理国家呢?结果如何?6.什么是“贞观之治”?(二)、导学练习1. 年,北周外戚 在 建立隋朝,他就是 。其年号是 2. 年,隋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3. 年, 在 称帝,建立唐朝4.626年,李世民发动 政变成为唐朝第二个皇帝,他以“ ”为年号,李世民就是唐 宗。5. 三次派人到 (今台湾)6.唐太宗采取以下措施治理国家: , , , , , 7.唐

5、朝主要用的农具是 灌溉工具是 8.三省六部制中,决策的是 省,审议的是 省,执行的是 省9.“贞观之治”:由于 推行开明务实的政策,在贞观年间,出现了 、 、 、 的局面,历史上称为“ ”。“ ”奠定了 朝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三)自学疑难摘要: (以下各项在课堂上根据教师安排完成)导入新课:上册讲到南北朝,北周是北朝的最后一个朝代。北周末年,继位的周静帝只有八岁,大权落到外戚杨坚手里。杨坚在581年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那么隋朝又是一个怎样的朝代?隋朝在历史上又有哪些贡献和成就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问题。合作探究(一)预习交流(完成导学练习后由组长主持分组进行,交流和讨论解决导学练习中的问

6、题和名位组员的学习疑问)1.分组交流2.汇报交流情况,师生点评(二)布置展示任务1.隋朝与秦朝有何相似之处? 2.你认为“贞观之治”形成的原因有哪些?“开皇之治”与“贞观之治”出现的共同点有哪些?展示提升(一)随机抽小组进行展示(二)师生点评展示情况反馈与检测(一)单项选择题:1. 隋朝的统治类似于下列哪一个朝代?( )A.秦朝 B.东汉C.西晋 D.东晋2. “贞观之治”是中国古代史上为政宽容,对外开放和国力强盛的时期,此局面的形成得益于谁的领导?( )A、隋文帝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3. 唐朝实行的行政制度是:( )A、郡县制 B、科举制 C、三省六部制 D、行省制度唐朝时,

7、各族人民尊称谁为“天可汗”。( )A、唐高祖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4.唐太宗时最著名的谏臣是( ) A、房玄龄B、魏征C、张玄素D、杜如晦5.下面有关出现“贞观之治”的原因,叙述错误的是:( )A唐太宗注意吸取隋亡教训,轻徭薄赋,减轻人民负担;B唐太宗善于用人,重视纳谏,政治比较清明;C社会安定,经济发展;D提拔姚崇宋璟等一批有才干的人6.“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这句话是谁说的?( )A、唐高祖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7. 隋统一的历史作用是( )结束长期分裂的局面 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 为唐朝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承上启下,继往开来A.B.C.D.(二

8、)阅读下列材料:1.材料一: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一面镜子上的一段话。材料二:唐太宗引用古人的话说:“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也覆舟。”请回答:1)、材料一这段话最早是出自谁的名言? “以史为镜”和“以人为镜”是什么含义?以上的治国思想对他的统治产生了什么影响?2)、“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学习历史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用过去留下的经验和教训来指导我们做今天的事,通过一年多的历史学习,你认为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3)、“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在日常生活中,有人提过什么建议,或者指出过你的缺点吗?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次?事后,你是怎么做得呢? (三)问答题:1.唐太宗是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皇帝之一。请说说他为什么著名?小结:本课内容可归纳为11234一种局面:中国又一次走向统一。一种影响久远的官制:三省六部制两个治世:“开皇之治”和“贞观之治”三个重要时间:581年、 589年、 618年四个皇帝:隋文帝、隋炀帝、唐高祖、唐太宗(巧记本课歌谣:杨坚建隋政策新,589年灭南陈,继往开来开皇治,炀帝亡隋是暴君,李渊长安称帝618,世民登基玄武门,贞观之治传后世,太宗美名天下闻。)课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