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

上传人:浅*** 文档编号:133634774 上传时间:2020-05-2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第卷 选择题(共76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8小题,每小题2分,共76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要求的。1.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描述鸦片战争后的社会情景“洋布、洋纱、洋花边等入中国,而女红失业;煤油、洋烛、洋电灯入中国,而东南数省之柏树皆弃为不材;洋铁、洋针、洋钉入中国,而业冶者多无事投闲华民生计,皆为所夺矣。”这种情景说明()A.洋务运动推动民族工业繁荣 B.中国工业崛起抵制西方侵略C.西方商品涌入冲击自然经济

2、D.资本输出终止中国工业步伐2.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日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这种状况表明()A.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 B.日常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C.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 D.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3.小赵查近代经济史资料时发现这样一段文字:“公司是私家经营,雇用外籍技师一人,中国职工约100人它迄今还没有付股息。因为这个缘故,同时又由于原料昂贵以及日本的竞争,业务难以改进。此厂濒于停业。”该公司应该是()A.外商企业 B.官僚资本主义企业 C.洋务企业 D.民族资本主义企业4.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史料记载:“(公司)191

3、2年获利4万余,1913年获利增至10万元,1914年为16万元。业务蒸蒸日上,发展迅速。”这一现象出现的国外因素是()A.自然经济开始瓦解 B.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C.南京临时政府的推动 D.“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5.19世纪80年代后期,一些原来以商人为主要主持人的洋务企业,如轮船招商局、机器织布局、电报局等,在政府允许下,先后进行了重大改组。将企业领导权过渡到由封建官僚直接掌握。然而18951911年,全国新设资本在一万元以上的工厂有503家,属于官商合办的只有31家。这表明()A.洋务企业在甲午战争前后萧条 B.政府政策影响近代企业的发展C.官办企业垄断国家的经济命脉 D.

4、洋务派积扱改革企业经营方式6.马关条约中规定:“日本臣民得在中国制造一切货物,其于内地运送税、内地税、钞课、杂派即照日本臣民运入中国之货物一体办理,自应享优例豁除。”从中可以看出导致中国近代以来民族工业举步维艰的一个因素是()A.外资工业在中国的兴起 B.民族工业没有技术优势C.民族工业没有资本优势 D.外资工业享有免税特权7.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全国同时开展了一万多个工矿建设单位的施工从而使我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和国民经济面貌发生了重大变化”。对此“变化”表述正确的是()A.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面貌 B.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迅速恢复C.初步完成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D.实现了农轻重各部门协调发展8.

5、土地改革之后,有些地区实际上已经出现了两极分化,贫困农户不得不出卖刚分得的土地。毛泽东认为:为了防止少数农户又走向贫困化,为了阻止农民卖田卖地,唯一的办法就是搞合作化。这里的“合作化”是指()A.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B.进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C.包产到组、包产到户 D.开展大规模城市化运动9.1953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对粮食实行了计划收购(即统购)和计划供应(即统销);然后对食用植物油也实行了统购和统销;1954年9月又对棉花实行统购,对棉布实行统购和统销。这一政策的实行()A.表明工农业产品极大丰富 B.有利于保障工业化战略实施C.反映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D.促进了当时国民经济的恢复10

6、.“改革开放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壮丽史诗。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改革开放的历史画卷浓墨重彩地铺陈开来”下列关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表述,正确的是()A.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 B.中共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基本确立 D.新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11.据统计,1978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收入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2.57倍,1985年为1.86倍。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 B.对外开放的推进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D.市场经济的放开12.1984年,万科、联想、海尔这几个在中国富有影响力的企业相继诞生。这

7、一年,中国出现了第一次“下海经商”浪潮。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是()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B.农村责任制广泛推行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普遍开展 D.对外开放的全面实施13.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在所有制和分配上,社会主义社会并不要求纯而又纯、绝对公平,目前,全民所有制以外的其他经济成分,不是发展得太多了,而是还很不够。这反映出中国共产党()A.明确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B.开始承认了非公有制的合法性C.缩小了全民所有制经济规模 D.逐步突破传统经济制度的束缚14.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没有一点

8、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9走不出一条好路。”这一时期“好路”的“路标”是()A.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D.建立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15.1980年8月,全国人大批准公布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向全世界宣布:社会主义中国创办了经济特区。这一条例的发布表明,我国()A.对外开放已经起航 B.建立沿海经济开放区C.经济体制改革开始 D.开始向市场经济转轨16.钱乘旦在西方那一块土一书中指出,经过差不多70年的努力,葡萄牙人终于从非洲最北端沿非洲西海岸南下到达最南端,其中的艰难险阻是难以想象的。关于此次航海说法正确的是(

9、)A.达伽马最早进入了印度洋 B.迪亚士抵达“好望角”C.推动了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D.从此发现了美洲新大陆17.16世纪以前,西欧的物价一直是比较稳定的。但到16世纪末,西班牙的物价比16世纪初平均上涨了4.2倍,法国物价指数比16世纪初高22倍,英国高2.6倍,荷兰的主要城市高3倍。上述现象()A.致使金银大量流入欧洲 B.推动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C.导致荷兰进行殖民扩张 D.促进了欧洲社会的转型进步18.有学者在论及西欧某国时说,它的造船业发达,于17世纪初“组建了东印度公司,挑战葡萄牙人在亚洲海域的统治地位;它完全征服了印度尼西亚群岛”。该国是()A.荷兰 B.德国 C.法国 D.西班牙1

10、9.18世纪80年代初,英国曼彻斯特地区只有两家棉纺厂。进入19世纪后发展迅速,1802年有52家,1809年有64家,1830年有99家。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电力广泛应用 B.蒸汽动力推广C.铁路时代到来 D.新航路的开辟20.“19世纪中期,英国拥有空前绝后的机会在全世界扩大势力可以按照自己的主张,与较不发达的经济体建立联系可以毫无顾虑地对那些拒绝按它的意愿进行贸易的国家使用武力。”当时英国能够这样做的主要条件是()A.近代科学的发展 B.工业革命的完成C.1832年议会改革完成 D.“日不落帝国”的建立21.“尽管在18701917年间,煤和铁在工业原料中还占有统治地位,实际

11、上,在这个时期结束时,化学家和冶金家们已经把早期工业化的这两位孪生大王变成了大批种类繁多的全新物质。”这则材料的主旨是()A.科技进步推动了煤和铁的创新使用 B.煤和铁的首要地位已经受到了冲击C.现代工业化进程中缓慢的技术创新 D.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煤铁衍生物涌现22.美国吉尔伯在美国经济史中写道:“1924-1929年,分期付款销售额约从20亿美元增为25亿美元,由此可见其增长率大得惊人。毋庸置疑,采用分期付款的赊销办法,增加了小汽车、收音机、家具、家庭电气等耐用消费品的销售额。”对上述经济现象分析正确的是()A.缩小了社会的贫富差距 B.提高了社会实际消费能力C.刺激了经济虚假“繁荣” D.

12、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23. 1933年3月4日罗斯福宣誓就任总统后,立刻开始了他的新政。通过国会立法,罗斯福首先采取了某一非常行动,对收拾残局、恢复正常的经济秩序,稳定人心起了巨大的作用。公众舆论评价这一行动犹如“黑沉沉的天空出现的一道闪电”。据此可知,“这道闪电”最有可能是指()A.成立联邦紧急救济署,救济灾民 B.国会通过紧急银行法,恢复金融秩序C.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稳定社会秩序 D.国会通过工业复兴法,恢复工业生产24.罗斯福总统在1933年就职演说中宣示:“我们最重大的首要任务,是使人民有工作可做由政府本身直接募工,可以部分地完成这一任务。”罗斯福就任总统后采取的落实这一设想的措施是()A.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B.用行政手段调整农业C.兴办公共工程以工代赈 D.保障工人的政治权益25.罗斯福新政的某项法案在国会讨论时,反对者声称,如果它得到通过,子女就将不再赡养父母,工人也会辞工不干。有人甚至认为这个法案是从共产党的著作中抄来的。下列与之直接相关的新政措施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