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必背政治【人教版】高中政治考点汇总(必修 选修) 框架.doc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33632782 上传时间:2020-05-2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必背政治【人教版】高中政治考点汇总(必修 选修) 框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考必背政治【人教版】高中政治考点汇总(必修 选修) 框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考必背政治【人教版】高中政治考点汇总(必修 选修) 框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考必背政治【人教版】高中政治考点汇总(必修 选修) 框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考必背政治【人教版】高中政治考点汇总(必修 选修) 框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必背政治【人教版】高中政治考点汇总(必修 选修) 框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必背政治【人教版】高中政治考点汇总(必修 选修) 框架.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部分 经济生活一、货币二、价格三、消费四、生产与经济制度五、企业与劳动者企业如何成功经营六、投资与理财七、个人收入的分配八、财政与税收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十、科学发展观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十一、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第二部分 政治生活一、公民(1)我国的国家性质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2)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3)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4)公民如何有序参与政治生活:(5)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途径和方式民主选举民主决策的方式和意义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渠道和意义二、政府(1)我国政府的性质、宗旨、原

2、则(2)我国政府的基本职能(3)公民救助或投诉的途径与方式(4)政府权力的行使与监督政府依法行政的意义和要求对政府权利进行制约和监督的意义和方法(5)政府的权威的表现和确立三、政治制度(1)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人民代表的权力: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人民代表的义务人民代表大会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2)我国的政党制度基本政治制度1、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领导核心地位、执政方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2、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的内容和原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

3、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人民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准则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如何巩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4)宗教政策宗教信仰自由;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四、当代国际社会(1)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1、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2、联合国宗旨原则、作用(2)处理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1、国家利益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权益,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

4、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2、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对立则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3、如何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3)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1、中国政府关于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主张2、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4)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1、决定因素、基本目标、宗旨、立场、基本准则2、我国如何走和平发展道路第三部分 文化生活一、文化与生活(1)文化与社会1、文化的社会作用: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

5、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2、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3、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2)文化对人的影响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潜移默化,深渊持久。优秀文化对塑造人生的作用: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二、文化传承与创新(1)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1、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2、尊重文化多样性和地位、意义、态度原则(2)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的发展1、传统文化的表现、特点、影响2、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3、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4、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3)文化创新1、文化创新

6、的源泉和动力: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2、文化创新的意义3、文化创新的途径和方向三、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1)中华文化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2、中国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3、中华文化的力量(2)我们的民族精神1、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2、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3、民族精神的时代特征4、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意义和途径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1)走进文化生活1、文化市场与传媒商业化的“喜”与“忧”文化市场越活跃,文化产品越丰富,文化生活越繁荣,越不能放任自流,越需要加强管理、正确引导。2、发展大众文化:(2)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与繁荣1、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2、建设社会主义

7、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地位和要求3、精神文明建设根本任务、主要内容(3)文化发展的中心环节思想道德建设1、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2、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原因3、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的关系4、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第四部分 哲学生活马克思主义哲学一、辩证唯物主义1、唯物论(辩证唯物论)2、认识论(实践论)3、辩证法(唯物辩证法)二、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认识社会和价值的选择的角度)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1、唯物论(辩证唯物论);2、认识论(实践论)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3、辩证法(唯物辩证法)认识社会与社会意识: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认识社会和价值的选择的角度)高考政治考

8、点汇总 - 8 - 一、唯物论(辩证唯物论)1、物质与意识的关系2、规律3、运动4、意识的能动作用二、认识论1、实践与认识的关系2、真理3、认识过程4、实践的特性三、辩证法(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和发展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对立统一规律(矛盾)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一)联系1、联系的普遍性2、联系的客观性3、联系的多样性4、整体和部分的关系:5、系统优化方法:(二)发展1、发展的普遍性2、发展的实质3、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4、发展的量变与质变状态(三)矛盾(对立统一规律)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3

9、、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4、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四)辩证的否定观(五)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六) 创新意识四、认识社会与社会意识(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2)社会基本矛盾运动(3)人民群众观(4)人生价值1、价值和价值观2、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3、价值冲突及评价标准 4、价值的创造与实现1、价值和价值观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着。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主要是看他对社会和人民的贡献有多少。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

10、导向作用。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2、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客观依据: 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会因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不同。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阶级性(社会地位及立场不同)3、价值冲突及评价标准4、价值的创造与实现价值的实现方式: 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 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个人和社会是统一的。社会发展是个人发展的基础,社会发展也离不开个人的发展。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 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1)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2)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3)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