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奎屯市第八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复习测试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3632137 上传时间:2020-05-2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疆奎屯市第八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复习测试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新疆奎屯市第八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复习测试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新疆奎屯市第八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复习测试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疆奎屯市第八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复习测试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疆奎屯市第八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复习测试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单元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一、选择题(本题共有25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相应答案栏内,每小题2分共50分)1、宋辽、宋夏和议的共同点不包括:( )A结束了双方大规模的战争状态 B导致了南北对峙局面的形成C促进了北方各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 D反映了宋朝统治的腐败2、下列史实哪一项与澶渊之盟无关?( )A辽军攻宋发生澶州之战 B北宋应允给辽岁币C以后辽宋之间保持和平局面 D宋辽以淮水到大散关为界3、两宋时期的优良品种占城稻引自( )A菲律宾 B南美洲 C越南 D印度4、宋朝既是造船业发达的城市,又是著名的港口城市的是( ) A 广州、泉州 B 广州、临安 C

2、开封、临安 D 泉州、临安5、下列关于宋代经济叙述错误的是:( )A浙江居民能吃到当地产的占城稻 B宋代商人能够到非洲从事贸易活动C王安石看到东京城外棉花长势喜人 D东京居民冬天烧煤来取暖6、宋朝时人们如果出门在外,住宿应去( )A邸店 B瓦子 C勾栏 D柜坊7、下列内容与“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不相符的是( )统一蒙古各部 率兵灭亡西夏建立蒙古政权 结束了蒙古各部落间的混战8、高唱“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舍生取义的是( )A岳飞 B文天祥 C陆游 D辛弃疾9、“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作者写这首诗的主要目的是 ( )A讽刺金统治者醉生梦死 B讽

3、刺南宋统治者醉生梦死C赞美东京的繁华 D赞美临安的繁华10、元朝是我国古代民族融合的高潮时期,这一时期民族融合的表现不包括A许多汉族人来到边疆 B边疆各族大量迁入中原和江南C原先进入黄河流域的契丹、女真族已同汉族融合 D一个新的民族蒙古族开始形成11、西藏在下列哪个朝代正式成为我国的行政区(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元朝12、下列关于元朝经济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元世祖令人开通了两段运河 B元朝粮食运输后来以海运为主C元代海运从杭州出发,到达直沽 D大都是闻名世界的商业大都市13、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目前已知最早的活字印刷品是泥活字印刷的B指南针在南宋时应用于航海事业C北宋在与辽

4、、西夏作战时经常使用火药武器 D北宋时发明了管形火器14、邓小平在一次参观文化展览时,指着一幅名画说:“我们祖先早已熟知商品经济了。”这幅名画应是:( )A.天王送子图B.洛神赋图C.清明上河图D.步辇图15、下列属于豪放派词人的是:( )苏轼 李清照 辛弃疾 陆游A. B.C. D.16、下列朝代中,疆域最广阔的是( ) A秦朝 B西汉 C唐朝 D元朝 17、“胡人有妇解汉音,汉女亦解调胡琴”,这首诗写于元末,反映了元朝( ) A统一全国,疆域辽阔 B文化事业发展 C中外交往频繁 D民族融合发展 18、在我国文学史上,下列艺术形式形成主流的先后顺序是( ) 诗 词 曲 A、 B、 C、 D、

5、19、为了传承民族文化,彰显民族特色,我国增设了清明节、端午节等为法定节日。这些节日早在宋代都有了,那时最受重视的节日时( ) A、中秋节 B、元宵节 C、元旦 D、重阳节20、元朝对后世影响深远的措施是( ) A、重视发展农业 B、治理黄河,推广棉花的种植 C、建立行省制度 D、加强对西藏的管辖 21.2020年7月16日,“2020年海峡两岸教育论坛暨京台青少年交流周”活动在北京开幕。来自宝岛台湾的500多名师生参加此次两岸教育论坛。大陆与台湾的交往源远流长,早在元朝时,元政府就加强了对台湾的管辖,那时候台湾称为( )A.夷州 B.直沽 C.琉球 D.大都 22.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

6、通史,此书内容包括( )夏商西周三代的更替 战国七雄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宋金南北对峙A B C D 23.人们常用“比黄连还苦,比窦娥还冤”这句话形容一个人含冤命苦,你知道窦娥这个艺术形象是谁塑造的吗?( )A苏轼 B辛弃疾 C黄庭坚 D关汉卿24. 弗兰西斯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是在文字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争上,第三种是在航海上。”这里的“第三种”指( )A指南针 B造纸术 C印刷术 D火药 40. 司25、马迁和司马光都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他们生活的朝代分别是( ) A西汉、唐朝 B西汉、北宋 C秦朝、元朝 D唐朝、北宋二、非选择题21、把下列相关内容用

7、线连起来。(10分)沈括 授时历 赵匡胤 郾城大捷毕升 主持开凿通惠河 岳飞 陈桥兵变郭守敬 活字印刷术 文天祥 清明上河图王祯 梦溪笔谈 张择端 正气歌 转轮排字盘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念奴娇赤壁怀古上述词句是谁的作品?(1分)这位作者创作的词的特点是什么?(3分)两宋时期还有那几位著名词人?(2分)他们的词作的特点是什么?(4分)23、 阅读下列中国古代经济的相关材料:(10分) 材料一:杜甫忆昔:“忆昔开元全盛目,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

8、实。”材料二:宋史:“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材料三:元史:元世祖上位之初,首昭天下“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本。” 请回答: (1)历史上称材料一中的“全盛日”为什么?杜甫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他被后人称为什么? (2分) (2)为什么会出现材料二所述的现象?当时居世界首位的是哪个行业?(3分) (3)元世祖属于哪个少数民族?材料三反映了元世祖的什么治国思想?(5分)2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过零丁洋 材料二: “苏湖熟,天下足”。 材料三: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 宋史 (1)上述引文的作者是谁?他是哪个朝代的抗元将领?(3分) (2)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这一现象从什么时候开始?到什么时候结束?(4分) (3)材料二中表明两宋时哪两个城市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5分)25.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8分) 在黏土做的一个个小方块上刻出单字,再用活烧硬,成为陶字。排版时,在铁板上放置一个铁框,将陶字排满铁框为一版。一版印刷的同时,可以排另一版,效率很高,印完一版后,陶字拆下可再用。 请回答: (1)材料反映的是我国古代哪一项重大发明?它的发明者是谁?(2分) (2)根据材料指出此项发明有哪些优点?(3分) (3)此项发明的意义是什么? (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