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质量成本和质量成本管理

上传人:tang****xu5 文档编号:133612167 上传时间:2020-05-2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质量成本和质量成本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精编》质量成本和质量成本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精编》质量成本和质量成本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精编》质量成本和质量成本管理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精编》质量成本和质量成本管理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质量成本和质量成本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质量成本和质量成本管理(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50万份精华管理资料,3万多集管理视频讲座质量成本与质量成本管理一、质量成本基本知识质量成本及其构成自从美国质量管理专家费根堡姆提出“质量成本” 后,它已成为许多企业提高产品质量、确立质量水平的一种工具。所谓质量成本,是指企业为了达到和保持规定的质量水平而支出的一切费用与因达不到该质量水平而消耗的一切费用之总和。质量成本包括两大方面,即直接质量成本与间接质量成本。1、直接质量成本直接质量成本可分为预防、鉴定、内部故障、外部故障等成本,其具体内容有:预防成本,是指企业为保证产品质量达到规定的标准或提高质量水平所进行的各项管理活动所支付的费用。其目的是使故障成本和鉴定成本降为最低。它包括质量计划

2、费、新产品评审费、质量教育费、工序控制费、质量信息费、质量改进费、质量管理活动费等。鉴定成本,是指检验和测试、复核产品质量而发生的一切费用,包括进货检验测试费、在库存物复检费、质量评审费、检验设备维护和效准费用、测试和检验材料费用等等。内部故障成本,指在交货前由于产品本身存在的缺陷而带来的经济损失,以及处理缺陷所花费用的一切费用的总和。包括报废、返修、报损分析、复查、停工、不合格品处理、再加工或再服务的费用。外部故障成本,指产品出厂后,由于产品存在的缺陷或故障所发生的一切费用的总和,包括保修、退货、修理、换货、差错、产品责任、事故损失等费用。2、间接质量成本除了直接质量成本以外,还需要考虑间接

3、质量成本。间接质量包括:与用户有关的质量成本,包括向用户支付的设备故障损失费用、修理费用及运输费。名誉损失成本。由于产品质量不合格,造成了用户对产品的不满,使得产品的销售量降低,收益减少,造成损失。产品总的质量成本包括直接质量成本和间接质量成本,其变化图可以说明间接成本的实际计算是不可能的,但在考虑产品成本时,在理论上要把它包括在内。质量成本的评价和分析不同的企业、不同的产品,其质量成本的比重和构成比例一般是不同的。不同行业质量成本占销售额的百分比和质量成本的构成比例可见下表: 表(1)工 业 类 型质量成本占销售额比例(%)简单加工业一般机械加工业精密加工业复杂电子技术加工业52.005.0

4、210525表(2)质 量 成 本 分 类占 总 质 量 成 本 (%)内部故障成本外部故障成本鉴定成本预防成本25402540105015对于不同的成本比例,应有不同的对策.朱兰博士提出了如下的看法:1、当内外故障成本大于70%,预防成本小于5%时,工作重点应放在加强预防性控制上,可适当增加预防性成本,以减少较高的故障损失。 2、当内外故障成本接近50%,预防成本接近10%时,工作重点应放在使产品质量维持和控制在现有水平上。3、当内外故障成本小于40%,鉴定成本大于50%时,工作重点应放在巩固工序控制的成效,减少检验程序上。质量成本的分析方法很多,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是排列图。即通过画排列图来揭

5、示“关键的少数”和“次要的多数”,就可以通过降低“关键的少数”的质量成本,来提高产品的质量水平。最低质量成本的确定PqPqPqPq我们忽略间接质量成本,仅考虑直接质量成本,即可以得到质量成本的数学模型,当q为合格率,p1-q为不合格率,C1为故障成本,C2为预防成本与鉴定成本之和,又设F为每件不合格品的损失费用。则有C1F C2K 式中,F、K均可由统计得到,K为系数。总成本为CC1+ C2F + K对C求一阶导数,并令其等于零,求得C为极小值时的合格率q*= F K1+ F K 即为最低成本合格率二、质量成本管理基本知识质量成本管理发展现状1、质量成本管理的重要性:一座尚待开发的金矿(企业消

6、除或减少不合格损失就是挖掘)2、实践带来了良好的效益:两全其美(企业效益、社会效益:消费者)3、推广质量成本管理存在:三个主要问题(不重视实效、半途而废、流于形式)质量成本管理的含义质量成本管理就是企业对质量成本进行的预测、计划、核算、分析、控制和考核等一系列有组织的活动,以寻求适宜的质量成本为手段,提高产品质量水平、质量管理水平和质量保证能力。质量成本核算是质量成本管理的基础,分析与控制是质量成本的重点,考核是实施质量成本管理的关键。质量成本管理不是一项简单而孤立的管理活动。而是从经营角度来衡量质量体系的有效性,是经营管理的最好工具,是衡量企业各方面管理工作健康状况的“体温表”,是企业企业整

7、个管理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由于质量成本是一个综合性经济指标,它把技术活动与经济活动、质量管理活动与其他管理活动、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经济效益紧密联系起来,因此,有效地开展质量成本管理是在生产、经营领域深入开展质量管理,使质量体系有效运行的重要标志。、质量成本管理的作用1、质量成本管理是要查明一种产品或服务的实际成本与每个人都是百分之百地符合标准既无缺陷也无差错的工作时应有的成本之间的差异。正如象朱兰所说的这就是一种待人们去开采的“矿中黄金”。当你把损失降至接近于零,而把审查改进的目标转向鉴定成本之后,你就不仅仅是在管理质量成本,简直是在“开采金矿”。2、企业运用质量成本可以协调质量管理于其他经营

8、管理的关系,把质量考核与经济效益考核结合起来,从而把经济效益与质量责任、承包的经济指标与质量指标统一起来。使质量责任成为各项管理的核心,使质量管理融入各项管理之中。3、强化企业领导的质量意识。质量成本是从经济角度反映产品质量及质量管理的状况,说明质量对成本和效益的影响。当产品质量十分严重时,运用质量成本能够对即将来临的、由质量问题引起的经营管理状况加以控制和改善,以及时采取增加效益,提高质量的有效措施。使企业领导自觉地坚持“质量第一”的方针。4、进一步完善质量体系。GB/T10300.5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质量管理和质量体系要素指南的第6章“质量成本”中指出:“质量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至关重大,

9、从长远看更是如此,必须从经营角度来衡量质量体系的有效性。质量成本报告的主要目的是为评定质量体系的有效性提供手段,并为制定内部改进计划提供依据。”5、便于质量信息网络的有效运转。开展质量成本管理有助于加快质量信息的收集和传递,并使质量信息更加准确、全面。对于那些规模大、协作广、系统性强的大型产品,在研制、生产、流通、使用各部门之间,质量信息的传递,不仅仅反映了技术问题,而且反映了经济上的联系。使质量问题更具有可控性和可追溯性。开展质量成本管理的做法1、建立健全管理机构在财务、技术、检验和质量等部门设专兼职人员负责日常的业务,并在工厂质量管理部门设立相应的机构,负责指导全厂质量成本管理工作;制订并

10、组织实施各项质量成本管理制度、方法;协调各科室、车间的有机联系;参与制定工厂的质量工作计划、仲裁厂内因质量问题而引起的经济纠纷等。2、建立健全质量成本一级会计科目企业可以在工厂、车间两级设立质量成本一级会计科目,在一级科目下设置若干个二级子目、若干个三级子目。这样,使质量成本核算纳入工厂的会计核算体系,保证了数据、资料的准确性、合法性和严肃性。3、建立健全原始记录的管理制度设置“质量活动报告单”和“工作质量(停工)报告单”等原始记录表,下发各单位,由专兼职人员如实填制,作为核算的依据。这样,不但保证了原始凭证的规范统一,而且理顺了原始资料的管理渠道。4、建立健全分析、考核制度明确规定有关报表的

11、上报时间及编制要求等,并按月考核记分计奖。财务部门定期结合生产、质量、经营等进行质量成本分析。为领导提供决策。运用计算机统计核算开展质量成本管理,为质量成本管理的深化、提高打下基础。广大企业在进行质量成本管理中得到的体会广大企业在进行质量成本管理中得到的体会是:开展质量成本管理,可以使企业决策者把在经济活动中的着眼点由“量本利”转向“质本利”。开展质量成本管理,可以定量地评价企业质量活动的成效,有利于调动广大质量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开展质量成本管理,可以准确地掌握各种原是数据,有利于产品质量责任制和经济责任制的贯彻落实。开展质量成本管理,可以使企业在产品质量及成本形成的各个环节实现“优化”,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社会、经济效益,开展质量成本管理,可以扩大视野,加强信息交流,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