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2017年中考语文 古诗文阅读 第13讲 议论文阅读复习课件

上传人:012****78 文档编号:133610536 上传时间:2020-05-29 格式:PPT 页数:70 大小:13.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2017年中考语文 古诗文阅读 第13讲 议论文阅读复习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云南省2017年中考语文 古诗文阅读 第13讲 议论文阅读复习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云南省2017年中考语文 古诗文阅读 第13讲 议论文阅读复习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云南省2017年中考语文 古诗文阅读 第13讲 议论文阅读复习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云南省2017年中考语文 古诗文阅读 第13讲 议论文阅读复习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云南省2017年中考语文 古诗文阅读 第13讲 议论文阅读复习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2017年中考语文 古诗文阅读 第13讲 议论文阅读复习课件(7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部分现代文阅读第13讲议论文阅读 考试说明 2016年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标准与考试说明 中对议论文阅读的要求是 阅读简单的议论文 能区分观点与材料 道理 事实 数据 图表等 找出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 能通过自己的思考做简单的分析判断 命题预测 在云南省近几年学业水平测试中 2016年云南省卷 昆明2015年曲靖卷考查了议论文 虽然考查不是很频繁 但仍可看出议论文的考查在加大 因此不能轻视 从往年的考题来看 所选题材主要涉及文化 学习及成功方面的内容 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难度不大 考查的知识点包括 整体 感知文章内容 提炼或概括文章的中心论点 辨析论据类型并分析其作用 根据中心论点补充论据

2、分析文章结构 辨析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拟写标题 依据文章内容 联系实际谈感受 说体悟 作评价 道启示 2016云南省卷 昆明卷虽然都考查了议论文 但在复习中不能马虎 要引起重视 预计2017年曲靖卷考查议论文可能性比较大 2015 曲靖 让阅读成为我们的信仰乐果 人类几千年的历史 各种信仰和主义可谓多矣 虽然我们并不一定都要皈依某种宗教 但是每一个人的内心中都应该有指引自己前行的信仰 每一个人的内心中都应该有一个自己的 上帝 而真正的信仰不仅是一种理论 是一种实践 一种内在生命的实际体验 更是精神的支持和动力 如果有一种信仰能让全世界不同国家 不同民族毫无争议地共同信守的话 那就是阅读了 在历史

3、长河中 有关宗教的庙宇与雕像在风雨中颓毁坍塌 而经典之籍则与世长存 文字是人类文明最上乘的结晶 它如此精微 如此难以把握 如此透彻 又如此无孔不入 穿透人的感知 人类的文明以文字的脉络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来 因此 在某种意义上 阅读已经超越了人类历史上的任何宗教 既没有时空界限 也没有地域之分 让生活在不同时代 不同国度 说着不同语言的人们 在阅读中共生 文字 是生命洪炉中的一缕袅袅炊烟 书籍 则是由心灵唱出的歌 安慰着每一个骚动不安的灵魂 它们不说话 却无时无刻不与你的心灵对话 它们不思考 却无时无刻不在 催促你的思索 它们以自己的简单 成就着你的丰富 它们以自己的开放与接纳 完善着你的精神世

4、界 比黄金贵重的 永远是知识 而阅读 是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 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 每个时代都会有一批足以代表一个国家 一个民族的历史 文化 思想成果的经典之作 曾经影响了无数人的一生 伟大的思想能挣脱时光的束缚 即使是 千百年前的真知灼见 时至今日仍新颖如故 熠熠生辉 那些已经被阅读了千百年的经典 依然将一代又一代的人引领到同样的精神时空 在那里 历代圣人贤士群聚 仿佛与我们同处一堂 让我们亲聆所言 亲见所行 他们的言行 使我们变得深沉而非浮躁 清醒而非昏聩 深刻而非肤浅 让我们的人格得到提升 生命得到重塑 真正的阅读必须有灵魂的参与 它是一个人的灵魂在一个借助于文字符号构筑的精神世界里的漫游

5、是在这漫游途中的自我发现和自我成长 读书可以经世致用 也可以修身怡心 一个人 若手头 桌头 床头 总有悦心的书陪伴 是一生的幸事 书在左右 或信手闲翻 或倾心细读 或一笑看过 或反复品赏 芳香盈口 所得的 都是生命的真意趣 大滋味 常读书的人 锦心绣口 一言一行 一颦一笑 都受书的熏陶浸染 所谓 是真名士自风流 其实就是指书的灵透 书的雅致 书的睿智 穿透岁月的尘烟 浸润到读书人的心底里 由内及外 附着于举手投足做人处世之中 从而形成一种翩然风度 一种迷离气度 超凡脱俗 卓尔不群 把阅读作为生活的常态 是生命最美好的习惯 一个不重视阅读的人 是一个不思进取的人 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家庭 是一个平庸

6、的家庭 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学校 是一个沉闷枯燥的学校 一个不重视阅读的社会 是一个人文精神缺失的社会 一个不重视阅读的民族 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 阅读的广度改变生命历程的长短 阅读的深度决定思想境界的高低 四季都是读书时 让我们在书中相遇 让阅读成为我们共同的信仰 选自 博览 2015年第5期 选文有改动 把握中心论点 考情搜索 2016年云南 2016年昆明 2012年大理 2012年德宏 2012 2013年昭通 1 真题T20 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观点 3分 思路点拨 此题考查考生归纳中心论点的能力 寻找中心论点 主要关注三个位置 标题 开头和结尾 此外 还应注意论点是一个完整的陈述句 表

7、明作者的立场 据此来看 文章的标题 让 阅读成为我们的信仰 这是一个肯定句 可以作为论点 但我们还要通读全文 理清作者论证思路来证实题目是否是论点 全篇从人应该有信仰写起 而读书时毫无争议应信守信仰 然后围绕读书让自己和灵魂对话 与思想交流 阅读有修身怡心的经世致用的作用展开 结尾呼吁让阅读成为我们共同的信仰 可见选文的题目就是文章的论点 参考答案 让阅读成为我们的信仰 常见问法1 本文的观点是什么 如2016 云南T17 2 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请用文中的语句回答 如2015 昆明T18 3 请指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或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如2012 大理T15 4 找出中心论点 并说说作者

8、是如何提出来的 如2012 德宏附加卷T9 解题技巧把握中心论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看内容 中心论点是作者对所议论的问题的见解和主张 且一般是正面的 积极的 2 看句式 中心论点是一个完整而明确的表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句 问句绝对不可能是中心论点 中心论点一般有提示性的语言 如 开头有 我认为 我们要 我们应该 可见 由此可见 等词句 结尾有 总之 综上所述 等词句 3 看形式 论点一般是完整的一句话 不可能是偏正短语 并列短语 但可能是动宾短语 主谓短语 4 看位置 中心论点常出现在文章标题 开头 过渡句 段 结尾等地方 研究标题 议论文的标题大致分两类 一类是论点型 即标题本身就表明了

9、中心论点 一类是论题型 即标题只是议论的话题表明论述的对象 范围或问题 研究开头 议论文的开头有四种形式 A 开宗明义 开门见山亮出观点 B 通过一个故事引出中心论点 C 列举生活中的现象分析归纳出中心论点 D 根据自己的经历归纳出中心论点 研究过渡句 段 过渡句 段 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它总结了上文又引出了下文 起概括作用 这样的句子也有可能是中心论点 研究结尾 有的议论文的结尾归纳全文 篇末点题 揭示中心 5 综合概括 有的文章中没有直接的句子点题 作者的观点蕴含在文章的字里行间 要通过阅读 归纳 整理 然后概括出中心论点 中心论点与论题 分论点 论据的区别 1 论点是对论题的扩充 论题是作

10、者在一篇议论文中要论述的问题 一般是短语或词语 而中心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的见解和主张 一般是一个句子 2 中心论点与分论点是被证明与证明的关系 分论点是对中心论点有力的支撑和证明 其本身也可以是论据 3 议论文中作者为了能更好地阐明道理 常用论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抓住文中论据用来证明的问题 尤其要抓住的是作者对论据所阐述的话 这些话往往能帮助理解论点 把握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考情搜索 2016年昆明 2013年昭通 2012年昭通 2012年德宏 2011年大理 2 原创 选文第 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其作用 思路点拨 此题考查分析论证方法及作用 分析论证方法及其

11、作用 关键是要把论证方法和文章内容结合起来具体分析 第一步 分析题干 锁定阅读选段 这里根据题干要求锁定阅读范围为第 段 第二步 根据选段内容判断论证方法 第 段画线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可确定论证方法为比喻论证 第三步 结合选文内容和比喻论证的作用来进行概括 参考答案 论证方法 比喻论证 作用 第 段画线句子将文字比作袅袅炊烟 将书籍比作歌 生动形象地论证了书籍对人类的重要性 常见问法1 选文 段除了举例论证外 还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 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其作用 如2016 昆明T20 1 两段采用了哪种论证方法 作用是什么 如2013 昭通T10 2 本文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 请说出其中

12、两种 并结合文章内容 分析其中一种论证方法的作用 如2012 德宏T11 3 第 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 有什么作用 如2012 昭通T11 4 第 段画线部分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并说明其作用 如2011 大理T18 知识放送 常用论证方法及作用 解题技巧 1 判断句子或语段使用了哪种论证方法 首先要了解常见的四种论证方法的特点 然后根据特点找语言标志或特征标志词来辨别 举例论证 以事实为论据证明论点的方法 所举事例简明概括 真实可靠 具有典型性 代表性 常常有 如 比如 等语言标志 道理论证 用名人的言论 众所周知的道理 或古语 谚语 俗语等来证明观点 道理论证多用引号标明所引用的内容或

13、某某曾说过 等 对比论证 论证一个问题时 将另一个问题和它对照 从而具体鲜明的将论述的问题论证透彻 可以是全面对比 部分对比 也可以是事实对比 道理对比 语言标志有两种 一是 反之 但是 等语言标志 二是运用反义词 比喻论证 运用比喻 用人们浅显易懂的事物或道理来证明不容易理解的事物或深刻的道理 用此种方法来证明论点 语言特点是比喻论证的句子通常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包含本体和喻体 2 特别需要提醒的是 答案中所有的分析必须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展开 论据 考情搜索 2016年昆明 2015年云南 昆明 2012年德宏 2011年大理 3 真题T23 结合自己的阅读积累 请你列举一个 经典之作影响人

14、一生 的实例 50字左右 4分 思路点拨 此题考查补写论据 第一步 分析题干 明确题目所要求的补写论据的要求 题干要求列举 经典之作影响人一生 的实例 可见要求补写的是事实论据 第二步 所写的论据要能很好的证明 影响人一生 这一论点 并且注意题干 经典之作 因此要求所写的是一本有影响力的书 第三步 作答时 注意论据要典型 具有代表性 最好是一些符合初中生阅读的积极向上的中外名著 抓住这些名著中最能带给人启发和鼓励的故事或某一个品质去组织语言 答案要简洁流畅 字数按照题干要求在80字左右 参考答案 示例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塑造的主人翁保尔 柯察金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 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品质激

15、励了无数人积极投身于祖国建设的洪流中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中海伦 凯勒与命运抗争的不平凡经历 鼓舞了张海迪 于是 她顽强地与病魔作斗争 扬起生活的风帆 自学成才 成为时代的楷模 常见问法1 如果用下面的名言作为选文的道理论据 你认为放在哪一段最合适 请简述理由 如2016 昆明T19 2 第 段写到 文中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请简要概括 如2015 云南T22 3 在第 段中的横线处补充一个事实论据 如2011 大理T16 知识放送 1 事实论据 充当事实论据的事例必须是典型 确凿的事实 也就是既有共性特征又有个性特征 有代表性的 真实的事例 所用的事例可以是具体的 也可以是概括的 2 道理论据

16、支撑论点的经典论述 名言警句 公理格言等都是道理论据 但是有两点需要注意 有些直接用作论点的道理 同时也可 充当具有自证作用的论据 此时 这个论据同时又具有了论点的作用 并不是所有的引言都是道理论据 虽然引用名人名言能够构成道理论据 但是只有那些对论点具有理论支撑作用的引言才是道理论据 题型一 理解 概括论据 解题技巧 1 把握论据特点 事实论据必须是真实 确凿的事实 所用事例可以是具体的 也可以是概括的 道理论据必须科学 严密 如果是引用 必须完整准确 2 概括准确严密 概括出来的论据要紧扣中心论点 注意概括的方法 事实论据要概括出 何人 何事 结果 道理论据要概括出 怎样 论证 论证的什么道理 用语简洁 符合题目要求 比如符合字数限定 一般答题格式什么人 做了什么事 结果如何 题型二 论据的作用 一般答题格式 1 事实论据作用的答题公式 用 何人何事 真实有力地证明了 的观点 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2 道理论据作用的答题公式 深刻有力地论证了 的观点 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题型三 论据的补写 解题技巧 1 看清楚要求补写的论据类型 即看清楚题干的要求是补写事实论据 还是道理论据 2 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