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生活》第3单元期末复习(文科政治)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3602639 上传时间:2020-05-28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6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生活》第3单元期末复习(文科政治)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经济生活》第3单元期末复习(文科政治)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经济生活》第3单元期末复习(文科政治)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经济生活》第3单元期末复习(文科政治)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经济生活》第3单元期末复习(文科政治)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济生活》第3单元期末复习(文科政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生活》第3单元期末复习(文科政治)(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经济生活框架设计思路 教材按 消费 生产 分配 市场 来设计 全书逻辑体系 为何生产 生活与消费 是谁生产 经营者与劳动者 为谁生产 收入的分配 在哪里怎样生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一条主线 科学发展二种机制 市场调节 宏观调控三个主体 政府 企业 个人四个环节 生产 分配 交换 消费 经济生活 期末复习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 1 一条主线 国民收入的分配 解决为谁生产的问题 2 知识体系 分配的两个方面 个人收入分配和国家收入分配 两个分配环节 财政 税收 3 整体把握 一个制度 分配制度 一个关系 效率与公平 两个作用 财政和税收的作用 三种分配方式 按劳分配 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 按生产

2、要素分配 税收的三个基本特征 四种财政收入 四种违反税法行为 五种财政支出 六个基本概念 按劳分配 按生产要素分配 效率 公平 财政和税收 第三单元知识结构 收入与分配 个人收入的分配 初次分配 国家收入的分配 再分配 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兼顾效率与公平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财政及其作用 征税和税收 分配制度 分配原则 财政与税收 财政收入与支出 财政的重要来源 制度保障 重要体现 解决 重难点知识回顾 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1 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是什么 为什么要坚持它 P58 60页2 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内容及原因P60页3 收入分配公平的含义 原因 措施 P60 61页4 如何

3、认识和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P62页 第八课财政与税收4 财政的作用P65页5 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P66 67页6 税收的特征及种类P68 70页7 公民应树立纳税人意识 权利和义务意识 P71 72页 重难点知识回顾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会议指出明年将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 据此回答1 2题 1 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的经济学依据是 A 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 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B 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C 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D 财政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 可以缩小收入分配的差距2 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应 上调人民币贷款利率 增加财政支出 减

4、少税收 减小货币供应量A B C D 选择题题训练 C B 3 电视剧 乡村爱情 中的女主人公之一王小蒙为人正直 事业有成 从一开始与父母经营豆腐坊 到后来雇佣工人成立豆制品厂 获得社会的广泛赞誉 王小蒙前后的收入包括 按劳分配获得的收入 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获得的收入 按生产要素分配获得的收入 劳动收入与非劳动收入A B C D B 4 近几年来 我国许多国有企业高薪聘用科技人员 并且允许他们以科技入股 根据企业效益分红 科技人员的这些收入属于 A 按劳分配所得B 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分配C 按生产要素分配D 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5 对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理解正确的有 效率是公平的物

5、质前提 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 在努力发展生产提高效率的同时 防止收入差距的过分悬殊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A B C D D A 1 2008年 本是我国举国欢庆的大喜之年 却接连遭遇劫难 年初的一场冰雪封锁半个中国 5月 四川强震又一重击 面对重大灾难 国家启动一级救灾应急预案 拨款拨物支援灾区 至7月份 中央财政已投入492 46亿元救灾资金 尽力改善灾区人民的生活 其中 应急抢险资金192 46亿元 抢修受损设施铁路 电网等 抢救受伤群众 灾后重建资金300亿元 全面展开各项救援和重建任务 使灾区人民尽快恢复生产 生活 重建家园 同时 面对通货膨胀苗头的不断加剧 国家

6、又减少了经济建设支出 增加了对房地产企业等的税负 结合材料 谈谈财政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9分 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 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国家启动应急预案 拨款拨物 抢救伤员 安排在后重建资金等 体现了这一点 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中央财政拿出应急抢险资金 抢修受损设施铁路 电网等 体现了这一点 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国家减少财政支出 增加税收 是实行紧缩性财政政策来促进国民经济的平稳运行 主观题经典考题训练 评分说明 每个要点3分 共9分 2 200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 2010年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促进经济结构优化 发挥财政政策保

7、增长中的巨大作用 坚持把支持 三农 作为预算安排和财政工作的重点 大力支持教育 医疗卫生 社会保障等社会建设 加大对科技创新和节能减排的支持力度 增加对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研究的投入 运用 经济生活 知识 回答下列问题 1 上述材料体现财政支出的哪几种形式 6分 2 结合材料说明财政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 9分 1 上述材料体现财政支出的哪几种形式 6分 对 三农 的投入属于经济建设支出 对教育 医疗卫生的投入 对科技创新和节能减排的支持力度 增加对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研究的投入属于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支出 对社会保障等社会建设的支出属于社会保障支出 2 结合材料说明财政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 9分 国家

8、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 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大力支持教育 医疗卫生 社会保障等社会建设 加大对科技创新和节能减排支持力度 体现了这一点 3分 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的作用 把支持 三农 作为预算安排和财政工作的重点 增加对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研究的投入 体现了这一点 3分 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保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避免出现大起大落 体现了这一点 3分 3 2010年9月13日 15日 世界经济论坛在天津举行 在开幕会上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再次强调 我们将加快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和劳动报酬

9、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创造条件让更多的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 财产性收入 一般是指家庭拥有的动产 如银行存款 有价证券等 不动产 如房屋 车辆 土地 收藏品等 所获得的收入 它包括出让财产使用权所获得的利息 租金 专利收入等 财产营运所获得的红利收入 财产增值收益等 运用 经济生活 知识 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 我国居民收入还是以工资性收入为主 占到居民收入70 左右 而财产性收入所占比例较小 只有2 左右 试述 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 的合理性及意义 思路分析 考查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意义 但学生应首先明确财产性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 参考答案 这一表述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

10、本目标 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 合法性的确认 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 对劳动 知识 人才 创造的尊重 有利于让一切劳动 知识 技术 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 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有利于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经营积极性 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 有利于增加居民的收入 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解决我国存在的社会分配不公问题 缩小收入差距 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见课本P60页 4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 于2010年10月15日至1

11、8日在北京举行 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 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要更加注重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请用 经济生活 知识回答 1 我国当前为什么高度重视收入分配公平问题 9分 2 请你为尽快扭转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 实现收入分配公平提几条合理化建议 9分 解析 解答第 1 问可以从公平对效率的积极作用 劳动者 社会主义本质等方面分析 第 2 问属于开放性试题 应该从完善分配制度 贯彻分配政策等方面进行分析 1 我国当前为什么高度重视收入分配公平问题 9分 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 只有保证公平 才能激发和调动劳动者发展生产 提高经济效益的积极性

12、公平的收入分配 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客观要求 也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 公平的收入分配有利于提高效率 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 实现经济发展 社会和谐 评分说明 每个要点3分 共9分 2 请你为尽快扭转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 实现收入分配公平提几条合理化建议 9分 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 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 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 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 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保护合法收入 调节过高收入 取缔非法收入 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 评分说明 每个要点3分 答

13、对3点给9分 5 据统计数字显示 我国农民人均年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年支配收入的比率 从1985年的l 2 57到2004年扩大为l 3 23 行业间平均劳动报酬最高与最低之比 2000年为2 63倍 2003年升至3 98倍 2004年则扩大到4 25倍 其中不包括工资外福利收入 城镇居民的收入 差距最高达10 7倍 在我国 反映收入分配差距的基尼系数已逼近O 5 超过国际公认的0 4警戒线 运用 经济生活 知识 回答下列问题 1 收入分配公平的主要表现和意义是什么 2 针对上述材料中体现的问题 我们应采取什么措施 1 收入分配公平的主要表现和意义是什么 P60 收入分配的公平 主要表现为收

14、入分配的相对平等 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 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公平的收入分配 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 它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经济利益关系 实现经济发展 社会和谐 评分说明 每个要点3分 共6分 2 针对上述材料中体现的问题 我们应采取什么措施 坚持和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 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 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占合理比重 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 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 评分说明 每个要点3分 共9分 6 欧债危机不断恶化 对世界金融市

15、场形成强烈的冲击 国际经济增速放缓 我国经济发展也受到了明显的影响 出现增速减缓的运行态势 但是 我国经济有自身的特点 13亿人口中有8亿农民 国内市场广阔 特别是农村市场有很大潜力 同时 又有20万亿元的居民储蓄的潜在需求 城乡居民对改善住房的愿望十分强烈 对汽车等主要耐用消费品的需求还比较强劲 对满足各层次的服务需要也比较旺盛 通过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 能够保持经济稳定增长 1 简要说明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经济学依据 6分 2 结合上述材料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我国应如何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 12分 1 简要说明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经济学依据 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

16、用 消费拉动经济增长 促进生产发展 消费对生产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 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 在需求结构上 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 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 投资 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是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 2 结合上述材料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我国应如何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 12分 推进农村改革发展 增加农民收入 扩大农村消费需求 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 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 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的比重 加强宏观调控 积极培育消费热点 推动居民消费结构优化升级 加快完善养老 医疗等社会保障体系 稳定居民消费预期 扩大消费需求 评分说明 每个要点3分 共12分 评分说明 每个要点3分 共6分 努力 再努力做到最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