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太阳岛生态环境保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13360256 上传时间:2017-10-2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5.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太阳岛生态环境保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从太阳岛生态环境保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从太阳岛生态环境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太阳岛生态环境保(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从太阳岛的生态环境保护说开去大连理工大学法律系学生太阳岛风景名胜区坐落在哈尔滨市松花江北岸,与繁华的市区隔水相望,是全国著名的旅游避暑胜地。总面积为 88 平方公里,其中规划面积为 38 平方公里,外围保护区面积为 50 平方公里,是江漫滩湿地草原型风景名胜区。年接待游人约一百万人次,党和国家领导人江泽民、胡锦涛等曾先后视察过太阳岛。2009 年,太阳岛冰雪艺术馆以占地 5000 平方米、馆内净高 7 米的规模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最大的室内冰雪艺术馆,创造了太阳岛世界之最。太阳岛碧水环绕,景色迷人,具有质朴、粗犷、天然无饰的原野风光特色。这里的季象变化十分明显,春季山花烂漫,芳草萋萋,绿

2、叶盈枝,鸟雀齐鸣,流水叮咚,清泉飞瀑,构成一幅万簌俱唱,繁花盈野的景象,具有满园春色关不住之感;夏日,柳绿花红,草木茂盛,花香四溢,白沙碧水,江涛万顷,游人如织;秋时,枫红柏绿,金叶复径,老圃黄花,层林尽染,乘兴登岛一游,则宛如漫步于色彩绚丽的人间仙境;冬季,飞雪轻舞,玉树银花,银装素裹,构成了一幅独具特色的北国风景画卷,素有“北国风光赛江南” 之美誉。一年一度的太阳岛国际雪雕艺术博览会,作为哈尔滨国际冰雪节的重要内容早已驰名中外, “白雪、绿岛、红灯,零度下的沸腾” 充满了诗情画意的意境。 2007 年 5月,太阳岛风景区被中国国家旅游局评定为 中国国家 5A 级旅游景区;11 月,太阳岛风

3、景区获得中国“ 国家旅游名片 ”称号。然而,正当我们沉醉在这样的美景中时,周边的生态环境已经发生着变化,由于松花江上游长白山、大兴安岭地区乱砍乱伐,森林植被遭到极大破坏,导致水土流失严重,致使松花江连年枯水,加之众所周知的松花江水污染事件,给整个沿岸流域带来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太阳岛位于江北,其改建规划水环境也因此难以实现。正是“唇亡齿寒” 。此外,太阳岛湿地存在许多问题湿地面积急剧减少、生物多样性丧失、效益和功能减退等。面对这些问题,政府实施了太阳岛地区综合整治改造工程,综合整治区内环境。主要是迁出岛内所有居民。恢复植被和生态系统。按照生态学原理,保护和恢复自然生态系统。对太阳岛地区内现有的

4、农民、牧民进行生态移民,保护区内全面禁耕、禁牧、禁渔、禁猎、禁伐、禁采,实行退耕还林、退耕还草、退耕还湿和退耕还水。按照生态种群协调性原则,引入适宜培育自然生态环境的动植物种群,防止有害物种侵入,将该地区建成物种多样性的生态自然保护区。在生态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辟建大面积林地、草地及水面,形成独具北方特色的自然生态景观。根据官方数据显示,这项整治措施初见成效。然而官方的华丽说辞掩盖不了游客的抱怨之意。即使作为本市市民,也我们看不到明显的改善,更不要提彻底得解决了。把原因归结为政府监管不严,还是民众缺乏环保意识?就太阳岛而言,政府确实在痛定思痛。我们不妨看看身边,环保的宣传足够多,可是大家真的看进

5、去听进去了吗,恐怕有很大一部分是你说你的漂亮话,我做我的龌龊事。说的只是说说而已,做的却从未停下,这才是真正的可怕之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如果道德、环保意识不能被呼唤,那么作为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法律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去保障生态环境。以下就生态环境的法制建设浅谈几点看法:首先,立法领域有待扩展。虽然地方性法规在规模上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从生态文明的角度来看,还处于蹒跚学步的探索阶段。尤其在立法领域上,地方立法容易陷入和国家立法“亦步亦趋” 的窠臼当中,只是和国家法律单纯的进行呼应,将其细化。如果能针对本地区的特殊环境问题进行特殊立法,会更有针对性。回到议题上,太阳岛的水源、生态有着特殊性,要

6、求更多关于其自身的立法。其次,对生态环境问题应对不及时。法律自身具有滞后性的特点,往往需要等待社会条件发生变化再做出反应。在生态环境问题上更加明显,一方面是建设生态文明是最近几年刚刚提出的概念,专门针对其订立的规则几乎还不存在,另一方面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很多对生态保护和生态安全提出挑战的全新情况也在不断出现。往往是制度跟不上问题的脚步,环保跟不上污染的步伐。第三,亟待引入有关生态环境的专门制度。现行立法太泛泛,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只有短短四十七个条文,而这其中涉及具体制度、办法的则少之又少。生态文明并不是理论上的空谈,它应该表现为很多具体的制度,比如生态补偿制度。什么情况要

7、补偿,怎么补偿,谁来补偿都应该清晰化、明确化。这将对污染方形成强大的制约,对生态环境提供良好的保障。我认为,我们现在对于生态环境法制建设的讨论,过多的纠缠于理念的更新、确立和引入上,但是现在最欠缺的并不是这些,而是具体解决问题的环境法律制度。这应该成为现阶段的立法着眼点。最后,我认为在环境法律法规的实施上,应贯彻“严法”观念,生态环境作为保护的对象,明显的处于弱者地位,应予以特殊对待。换个思路,保护生态环境也是保护社会整体利益,为了维护整体利益,对一小部分破坏行为进行严惩也是合理的。现今的太阳岛依旧迷人,依旧游人如织,可是多了太多人工的痕迹,少了太多自然的赐予。我期待完善强大的环境立法, “有法可依” 。走出第一步,才可能一直走下去。我期待我的家乡,美丽的哈尔滨,婀娜的太阳岛,能够再现蜻蜓点水,蝴蝶翩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