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湖北省宜昌市高三年级元月调研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有答案(加精)

上传人:了*** 文档编号:133602194 上传时间:2020-05-2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88.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届湖北省宜昌市高三年级元月调研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有答案(加精)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0届湖北省宜昌市高三年级元月调研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有答案(加精)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届湖北省宜昌市高三年级元月调研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有答案(加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届湖北省宜昌市高三年级元月调研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有答案(加精)(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宜昌市高三年级元月调研考试试题语 文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人类有语言,会说话,实在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它是把人和其他动物区别开来

2、的一个重要的标志。每个人说话是自由的,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但说话时选择什么材料,遵循什么规则是不自由的,必须服从社会的习惯。语言是说话和表达思想的工具,而说出来的话则是人们运用这种工具表达思想所产生的结果。语言好比打字机的字盘,说出来的话好比是打出来的文章。一盘铅字可以打出彼此毫不相干的种种文章来,而字盘里的铅字却有一定的数目,排列也有一定的规矩。说话的目的是表达思想,进行交际;说话时所用的语言是表达思想、进行交际的工具。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和人类社会有紧密的联系。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得靠语言来维持。有了语言,生活在社会中的人才能共同生产、共同生活、共同斗争,协调在同自然力的斗争中、在生产物质资料的

3、斗争中的共同行动。没有语言,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就会中断,社会就会解体。除了语言之外,人们还使用其他的交际工具:文字,旗语,红绿灯等等。文字记录语言,打破了语言交际中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社会生活中起着重大的作用。但是,文字在交际中的重要性远不能和语言相比。一个社会可以没有文字,但是不能没有语言;没有语言,社会就不能生存和发展。今天世界上没有文字的语言比有文字的语言多得多。文字产生以后要随着语言的发展而演变,它始终从属于语言,是一种辅助的交际工具。旗语、电报代码等交际工具,大多是在语言和文字的基础上产生的,是更加后起的交际工具,离开语言与文字,它们就不能独立存在。这些交际工具都有特殊的服务领域,使用

4、的范围相当狭窄。人们在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时候,不但动嘴,而且脸部的表情、手的动作、乃至整个躯体的姿态等非语言的东西也都会参加进来。这就是说,交际的时候除了运用语言工具以外,还可以运用一些非语言的交际工具。这一点,在以往的研究中往往被忽视了。其实,我们平常说话,不可能毫无表情或动作。可以说,语言的交际处于身势等各种伴随动作的包围之中。有些时候,离开这些特定的伴随动作,语言的交际还可能发生故障。在一定的条件下,身势等伴随动作还可以脱离语言而独立完成一些交际任务。 (摘编自叶蜚声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有没有语言、会不会说话是区别人类和其

5、他动物的重要标志,但说话不等于语言。B.人们可以根据交流思想的需要自由讲话,可以适度杜撰词语,违反规则。C.文字、旗语、电报代码等交际工具,多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是更加后起的交际工具。D.在交际过程中,身势等伴随动作可以脱离语言而独立完成一些交际任务。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第一段用“字盘”这一比喻形象地论述了语言和说话的关系。B.文章第二段从正反两方面强调阐述语言作为交际工具的社会性功能。C.文章第三段通过与辅助交际工具的比较,突出了语言是人类最重要交际工具的本质特征。D.全文围绕“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展开论证,层层递进,逻辑严密。3.根据原文

6、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语言是工具,说出来的话是用语言表达出来的思想,是具体的“产品”。B.如果没有语言,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就会中断,社会就会解体,社会就不能生存和发展。C.文字记录语言,打破了交际中时空限制,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之上的一种最重要的交际工具。D.非语言手段包括面部表情、手的动作、身体姿态等,大多情况下是伴随语言发挥交际作用。(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孟三爷的徒弟陈德鸿孙兴的接骨手艺是和孟三爷学的。孙兴说,他15岁那年上山采松塔,不小心从树上摔下来,好几处骨头都断了,躺在地上动弹不得。哀号到快天黑,让在山里住的孟三爷发现,当

7、时就把骨头接上了。等他好利索了,就拜了孟三爷为师。有人马上摇头说,孟三爷那个孤老头子有两把刷子不假,可他连亲侄子都不传,咋能传给你呢?鬼才信呢!不信你去问呀!孙兴涨红了脸说,起初孟三爷确实不答应,后来被我缠得没法,就说,你这笨手笨脚的,摘个松塔都能从树上掉下来,教也没用。我当时就急了,说我掉下来是因为没舍得用刀砍树梢。我说把树梢砍掉了,松塔好捡了,可松树就不长了。孟三爷想了想,又问了我不少事,这才答应的。孟三爷没了快俩月了,让我们找阎王爷问啊?一个人说完,一群人都笑了起来。都知道孙兴心善,不会说谎。于是都知道了孙兴是孟三爷的徒弟,也都想看看他的本事,但却一直没有机会,毕竟,谁也不会故意把自己的

8、骨头弄折。谁也没想到,第一个来找孙兴的是饲养员老李头。老李头说,队里有头骡子断了一条前腿,听说你是孟三爷的徒弟,能给人接骨,不知能不能给牲口接?能,咋不能呢!孙兴满口答应,心里却有点发酸,自己的第一个病人竟然是头骡子。到了队里,孙兴让人把骡子的三条腿固定住,在那条断腿上捋了一会儿,喝了一大口葫芦里的酒,便往上喷,喷了几次,然后闭上眼,叽里咕噜说了几分钟谁也听不懂的话,猛地睁开眼说,好了,牵着在院里遛遛,明天就能下地干活了。这,能成?老李头半信半疑。孙兴没回话,拍拍屁股走了。走着走着,便见围观的人们傻了似的僵在原地,眼睛越瞪越大。他不安地停下来,回头看了看骡子。就在这时,身后响起了欢叫声。开春时

9、,队长媳妇小秀抱柴时滑了一跤,摔断了三根肋骨,疼得直吸气。队长想用马车把她送到县医院。小秀急了,这离县城几十里,到了还不把我颠簸死?赶快去找孙兴呀!这个,这个?队长为难地挠着头,就是不动步。啥这个那个的,不就是得露胸脯吗?到县里就不露了?小秀咧着嘴说,只要不疼,咋的都行。队长的脸被呛得一阵红一阵白,只好找来了孙兴。孙兴尽量避开小秀的胸部,用手在她的胸肋处上下左右捋了一阵儿,喷了几口酒,然后闭上眼睛,开始嘟囔起来。十几分钟后,孙兴睁开眼睛,见小秀胸部凹陷的部位已经变得平整,便撩下她的衣服,挎上葫芦往外走,边走边说,好了,干啥也不耽误。队长愣了一会儿,急忙追了出去,问,多少钱?孙兴说,不要钱,给谁

10、看都不要钱。队长说,要不上秋多分你点粮食吧,谁都不能有意见。孙兴停住脚说,我多,别人就分得少,这样的事我干不来,你最好也别干。那你这是图啥呢?队长问。啥也不图。孙兴说,我是孟三爷的徒弟,孟三爷就是这么教的。孙兴的名气渐渐大了起来,甚至有不少外县人也来找他接骨。但不管是谁,什么身份,孙兴概不收钱,也不要物。有人不解,孙兴便说,我是孟三爷的徒弟,孟三爷就是这么教的。弄得问话的人一头雾水。许多年后,一个记者不知从哪儿听说了孙兴的事,专程跑到村里来调查采访,找到了当年的队长家。队长说,孙兴给人和牲口接骨那都不算啥,最神的是接高粱,有几棵高粱在地里断了三截,他对好断茬,挨个捋巴捋巴就给接上了,喷了几口酒

11、,念了一会儿咒,就跟好的一样。见记者摇头,旁边的小秀说,你还别不信,那几棵高粱到秋时都结了大穗,比别的都大呢!我信,我信。记者咂咂嘴,他念那咒是啥内容,你们知道不?队长撇了撇嘴说,他嘟囔那玩意,怕是外星人也听不懂。记者笑了,又问,酒里也应该有秘密,不知那酒葫芦还在不在?在是在,不过已经在他坟里埋了十年了。队长说。可惜了。记者说,凭他的神技,要是活到现在,早发大财了。你说啥?记者话音刚落,两个老人的眼睛便瞪了起来。没、没说啥。记者有些毛了,我、我是说他技术那么好,为什么没有传下来?两个老人沉默了一会儿,队长叹了口气说,他倒是想传,有够资格接的人吗?有吗?别忘了,他可是孟三爷的徒弟。(有删改)4.

12、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开篇以朴实而不失生动的语言讲述了孙兴成为孟三爷徒弟的来龙去脉,吸引了读者的阅读兴趣,也奠定了小说明快轻松的基调。B.小说善用细节表现人物心理,比如“他不安地停下来,回头看了看骡子“,一“停”一“看”形象生动地写出来孙兴第一次接诊后的略微不安。C.小说善于运用次要人物衬托主要人物,比如通过队长的不解更加衬托出主人公的独特,而与此同时,也批判了队长只重钱物。D.小说结尾部分的记者调查看似与主体情节无关,却是对主人公的赞赏、对主题的强化,也增加了主人公故事的传奇色彩。 5.结合小说内容概括并分析孙兴的形象特点。(5分)6.小说主要

13、讲述的是主人公孙兴的传奇故事,却为何要以“孟三爷的徒弟”为标题?(6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满分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材料一:星球战士从某一地点突然消失,而瞬间出现在遥远的另一地点。这样的科幻小说的场景实际上是存在的,这就是量子隐形传态。在这个过程中,一个物体的状态可以在某地突然消失,而以极快的速度在遥远的某地重现出来。1993年,来自4个国家的6位科学家将这一神奇的现象在理论上揭示出来。在这个科学方案中,量子纠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薛定谔的猫”是由奥地利物理学家薛定谔提出的有关猫生死叠加的著名思想实验,是把微观领域的量子行为扩展到宏观世界的推演。实验是这样的:

14、在一个盒子里有一只猫,以及少量放射性物质。之后,有50%的概率放射性物质将会衰变并释放出毒气杀死这只猫,同时有50%的概率放射性物质不会衰变而猫将活下来。这时的猫处在既死又活的叠加态。量子理论认为:如果没有揭开盖子,我们永远也不知道猫是死是活,它将永远处于既死又活的叠加态;然而当你打开盒子的时候,叠加态突然结束,呈现单一的状态(猫要么死了,要么活着,再不是既死又活的叠加态)。量子的状态跟这只猫的状态差不多,在被你看到真相之前,它是多种状态的叠加,一旦介入观测,就会坍缩成一种固定状态。(科学时报、百度百科)材料二:2016年,我国成功将源于量子纠缠理论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发射升空

15、。这使我国在世界上首次实现卫星和地面之间的量子通信,最终将构建天地一体化的量子保密通信与科学实验体系。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物理学家约翰普瑞斯基尔基于量子叠加态的理论,在对自己“量子霸权”的解释中,为量子计算机设定了一个初步标准:目前顶级的超级计算机能够完成5到20个量子比特的量子计算机所做的事情,但未来超过49个量子比特后,量子计算机的能力就会让超级计算机望尘莫及。传统计算使用的运算规则是二进制的,用0和1记录信息状态,每一步能做到的只有2的一次方2次运算。量子计算机由量子状态来描述信息,它们拥有更快速的运算方式。比如,2个量子态(也可以称作“2个比特”)的量子计算机,每一步可做到2的2次方也就是4次运算。3个比特的量子计算机,每一步可以对信息做到2的3次方8次计算。分解一个2048比特的数传统计算机量子计算机时间10年24小时硬件占据1/4北美面积的服务器农场小房间里的一台量子计算机内含一百万个量子比特(摘自新华网、新浪科技)材料三:中科院院士、量子计算专家姚期智在“2017腾讯WE大会”会上说:“如果能够把量子计算和AI放在一起,我们可能做出连大自然都没有想到的事情。”9月29日,中科院的一个由密码学专家和物理学家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