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法治教育教学计划及教案资料讲解

上传人:yulij****0329 文档编号:133601964 上传时间:2020-05-2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上册法治教育教学计划及教案资料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五年级上册法治教育教学计划及教案资料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五年级上册法治教育教学计划及教案资料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五年级上册法治教育教学计划及教案资料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五年级上册法治教育教学计划及教案资料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上册法治教育教学计划及教案资料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上册法治教育教学计划及教案资料讲解(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五年级上册法治教育教学计划一、学生情况分析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正处在生理和心理的生长发育阶段,可塑性很强。从小培养法律意识,进行法律素质培养教育,不仅可以预防和减少犯罪,更重要的是促使他们养成依法办事,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为八课共学习一年,本学期学习四节内容教材内容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注重培养小学生的爱国意识,守法意识和权利义务意识,注重法律启蒙教育,培养小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从小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三、教学重难点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求成年人保护法第三条,强辨别是非和自我保护能力是教学的重难点,辨别是非能力是一个判断对错、合法违法等情况的

2、基本能力,自我保护能力是一个人不接受外来的不良影响,进行自己保护自己的能力,这两种能力都会对一个人的行为产生影响,必须要通过多方的比较、判断、分析等训练,提高学生该方面的能力。四、教学目标1、要根据五年级阶段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有针对性地开展法治教育。2、小学法治教育要对学生进行法律启蒙教育,运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方式,向学生普及有关法律的基本常识,培养他们的爱国意识、交通安全意识、环境保护意识、自我保护意识,以及分辨是非的能力,从小养成遵纪守法的好品德。3、着重进行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观念教育,增强学生的国家意识、权利义务意识、守法用法意识,进行预防示成年人犯罪教育,使学生明辨是非,

3、提高自我约束、自我保护能力,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行为。五、教学方法措施1、本学期我校法制教育可先从守则和规范为切入口,通过守则和规范的学习,养成良好的守纪习惯,要求各个学生能记、会背、能对照、会执行,同时利用板报等宣传阵地进行有关学校课间、午间纪律、就餐纪律、放学排队纪律等各项规定的宣传。守纪是守法的最基础的环节。2、 法律素质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法制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坚持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坚持近期目标与长远目标相结合,不断提高广大少年学生的普法知识水平和法律素质,增强法制意识,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合格人才。第一课 网

4、络游戏的诱惑教课时间:2016年9月21日 教学内容:网络游戏的诱惑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健康上网,使网络成为我们的良师益友。(2)能力目标:青少年尽量选择在家里,学校上网。(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青少年要加强自律,接受父母和老师的监督约束,健康上网,使网络成为我们的良师益友。二、教学方式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让学生自己举例,用具体、生动的事例教育学生,引导学生尊重规则。三、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情景再现1请学生翻开书的第2页。 教师:请同学看看书中内容,冯轩是个什么样的小孩? 学生:自由发言。2. 教师:同学们:你们如果是他你会怎么做? 学生:小组交流。3.如果你身边也有这样的朋

5、友或者同学你会怎么做?学生:举手发言,交流。(2) 案列分析:同学们我们一起读一读,说一说,案列中说了些什么呢?你是怎么理解的?通过分析你明白了什么呢?(3) 活动天地:1. 下面是一份关于上网情况的小测试。对照自己的实际情况,在你认为符合的后面画“”,不符合的后面画“”。2. 完成上述活动后,计算一下,如果你画的“”在5个以上,说明你有沉迷网络倾向,请注意调节。如果你没有上述情况,请你给有沉迷网络倾向的同学提出建议,帮助他们走出网络迷途。四,法律链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一条 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关注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状况和行为习惯,以健康的思想,良好的品行和适当的方法教育和

6、影响未成年人,引导未成年人进行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预防和制止未成年人吸烟,酗酒,流浪,沉迷网络以及赌博,吸毒,卖淫等行为。五,教师小结:通过本节课学习学生明白了青少年要加强自律,接受父母和老师的监督约束,健康上网,使网络成为我们的良师益友。第二课 毒品的陷进教课时间:2016年10月19日 教学内容:毒品的陷进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未成年人要防止其吸食,注射毒品。(2)能力目标: 未成年人要认识毒品的危害性。防止其吸食,注射毒品。(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未成年人要认识毒品的危害性。防止其吸食,注射毒品。二、教学方式制作多媒体课件用于教学;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让学生自己举例,用具体、

7、生动的事例教育学生,引导学生尊重规则。三、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情景再现1请学生翻开书的第6页。 教师:请同学看看书中内容陈欣遇到了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2.教师:同学们:你们如果是他你会怎么做? 学生:小组交流。3.如果你身边也有这样的朋友或者同学你会怎么做?学生:举手发言,交流。(4) 案列分析:同学们我们一起读一读,说一说,案列中说了些什么呢?你是怎么理解的?通过分析你明白了什么呢?(5) 活动天地:1. 徐天的好朋友过生日,请徐天和另外几个同学一起去唱歌。在唱歌的时候,发生了下面的一幕。2. 想一想,如果你是徐天,在这种情况下,你给怎么办?请你在下面的说法中选出你认为合适的画“”

8、。如果你还有其他回答,请写在空白处。四,法律链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条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予以刑事处罚。五,教师小结:通过本节课学习学生明白了未成年人要认识毒品的危害性。防止其吸食,注射毒品。第三课 舌尖上的安全教课时间:2016年11月16日 教学内容:舌尖上的安全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企业食品生产许可证标志”“生产许可标志”“绿色食品标志”。(2)能力目标:购买食品时要有看保质期的好习惯。(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民以食为天,是以安全为先。食品安全是关系到每个人健康与安全的大事。二、教学方式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让学生自己

9、举例,用具体、生动的事例教育学生,引导学生尊重规则。三、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情景再现1请学生翻开学生用书第10页。跟老师一起阅读“情境再现”说一说:短文中的两位同学遇到了什么?2.教师请同学们思考你们有没有类似的经历?小组讨论。3.如果你遇到了同样的事情你会怎么做?请同学们举手发言。4.请学生认真听老师阅读“法律链接”。5.听完教师阅读并讲解的“法律链接”的法律知识后,同学们对本案进行“案例分析”。6.请同学把分析的答案在全班分享。7教师进行点评。8.请学生翻开学生用书第13页“活动天地”:(1)读一读,认一认,请你在左侧圆圈里填写恰当的标示数字。(2)找一找你身边的食品包装袋,看看上面

10、是否都有“生产许可”的标志。再找一找家中的食品,看看哪些包装上有“绿色食品”标识,哪些包装上有“无公害农产品”标识。四,法律链接: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条 禁止生产经营下列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十)标注虚假生产日期,保质期或者超过保质期的食品,食品添加剂;(十一)无标签的预包装食品,食品添加剂;第六十七条 预包装食品的包装上应当有标签。标签应当标明下列事项:(一)名称,规格,净含量,生产日期;(二)成分或者配料表;(三)生产者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四)保质期;(五)产品标准代码;(六)储存条件;(七)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在国家标准中的通用名称;(八)生产许可证编号;(九

11、)法律,法规或者食品安全标准规定应当标明的其他事项。五,教师小结:通过本节课学习让学生理解我们日常购买的食品要注意事项。了解和认识“企业食品生产许可证标志”“生产许可标志”“绿色食品标志”。第四课 做聪明的消费者教课时间:2016年11月30日 教学内容:做聪明的消费者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每年的3月15日是“国际消费者权益日”。(2)能力目标:了解,知悉国家有关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可以帮助我们采取恰当的方式解决纠纷,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做一个聪明的消费者。(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了解,知悉国家有关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可以帮助我们采取恰当的方式解决纠纷,保护自己

12、的合法权益,做一个聪明的消费者。二、教学方式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让学生自己举例,用具体、生动的事例教育学生,引导学生尊重规则。三、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1请学生翻开学生用书第14页,请阅读“情境再现”。2.请学生小组讨论李明遇到了什么事情?3.如果你也曾遇到过类似的事情你是怎么做得?学生举手发言。4.请仔细听教师阅读并讲解的“法律链接”。5.听完教师阅读的“法律链接”你要怎么帮助李明?请学生自由发言。6.请学生和教师一起进行“案例分析”我们要怎么帮助李明?如果我们遇到类似的事情我们要怎么做?请学生自由发言。7.请学生翻到学生用书第17页,“活动天地”。(1)请学生阅读内容并自己设计一张宣传

13、海报。(2)请把这些网址记下来,你会用得上。四,法律链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四条 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消费者可以依照国家规定,当事人约定退货,或者要求经营者履行更换,修理等义务。没有国家规定和当事人约定的,消费者可以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内退货;七日后符合法定解除合同条件的,消费者可以及时退货,不符合法定解除合同条件的,可以要求经营者履行更换,修理等义务。依照前款进行退货,更换,修理的,经营者应当承担运输等必要费用。五,教师小结:通过本节课学习了解,知悉国家有关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可以帮助我们采取恰当的方式解决纠纷,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做一个聪明的消费者。版 权 所 有,侵 权 必 究 联 系Q Q68843242 本页为自动生成页,如不需要请删除!谢谢!如有侵权,请联系68843242删除!1,侵权必究 联系QQ68843242 1,版 权 所 有,侵 权 必 究 联 系Q Q68843242 本页为自动生成页,如不需要请删除!谢谢!如有侵权,请联系68843242删除!版 权 所 有,侵 权 必 究 联 系Q Q68843242 本页为自动生成页,如不需要请删除!谢谢!如有侵权,请联系68843242删除!侵权必究 联系QQ68843242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