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无机框图试题汇总

上传人:tang****xu3 文档编号:133598879 上传时间:2020-05-2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无机框图试题汇总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精编》无机框图试题汇总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精编》无机框图试题汇总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精编》无机框图试题汇总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精编》无机框图试题汇总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无机框图试题汇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无机框图试题汇总(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50万份精华管理资料,3万多集管理视频讲座专题十九 无机框图题专题新平台【直击高考】1综合应用各类元素及化合物的不同性质,合成或推导未知元素及无机物。此类试题属较难题,对考生的知识要求及能力要求均较高。2能将实际问题(或题设情境)分解,并结合自己存储的知识进行迁移应用。此类试题主要考查学生辨别新信息、接受新信息、应用新信息及知识重组与综合应用的能力。3无机框图以卷中的无机部分填空试题为主,有时也涉及到卷中的选择内容。在选择部分,一般以无机推断的形式出现。【难点突破】1方法与技巧 (1)循序渐进法当框图中给出了起始物质时,可利用框图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分析递变过程而获解。(2)题眼扩展法当框图中

2、未给出起始物质时,可通过题中的文字说明和框图中的实验现象等,找出解题的突破囗,也即“题眼”,题眼可以是一种物质,也可以是一类物质,再从题眼中的物质向前或后扩展,找出其它物质。(3)试探法当通过题中文字说明和框图中的变化无法找到相应物质时,此时,可通过题中规律,将中学化学中的常见物质代入试探,如发现试探的物质不符合时,再代入其它物质,直至获得结果。(4)迁移类比法当框图中的物质不是中学化学中的常见物质时,可依据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递变规律,将学过的物质的性质迁移到新物质中,而进行类比分析。2解题注意点一看:看清题中的文字说明,列出解题的关键字词。二找:找出框图中的实验现象,找出框图中的变化规律。三

3、查:查框图中的物质、查反应条件、查反应过程。四答:答非所问是考生解答此类试题经常出现的错误。以此在答题时必须注意:答名称,还是答符号、化学式;答离子方程式,还是化学方程式;答现象,还是答结论;答规律,还是答具体物质或具体内容。3命题趋向框图题是高考化学试卷中的必考题型。此类试题跨度大、思维强,对考查考生的知识与能力特别有效,因而倍受命题者的青睐,将会进一步出现在未来的高考试卷中。专题新例析【例1】下图分别代表有关反应中的一种物质,请填下以下空白。(1)、的化学式分别是 、 、 。(2)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解析】本题可通过题眼扩展法分析。从物质和Na2O2反应生成物质得,物质一定是CO2,

4、因课本中仅学过Na2O2与CO2或H2O的反应,又气体混合物预先通过了浓硫酸,水巳除去。以此为突破囗,分析前后物质即可获得答案。【答案】(1)NH4HCO3, NH3, O2 (2)C+4HNO3 2H2O+4NO2+CO2 【点评】当题中只给出了部分变化过程中的某一反应物时,与旧知识相联系,是找出题眼的重要之点。如果不能根据框图中的反应找出某些特殊物质,将很难获得结果。【例2】(2002年全国高考)如图所示。已知: 甲、乙、丙、丁均为前三周期元素的单质。 在一定条件下甲与丙和甲与丁都按物质的量之比 l:3反应,分别生成X和Y,在产物中元素甲呈负价。在一定条件下乙与丙和乙与丁都按物质的量之比1

5、:2反应,分别生成Z和W,在产物中元素乙呈负价。请填空: (1)甲是_,乙是_。(2)甲与丙反应生成X的化学方程式是_。(3)乙与丁反应生成W的化学方程式是_。【解析】依据反应规律,采用代入试探法求解。因在一定条件下,甲与丙和甲与丁都按物质的量之比 l:3反应,分析前三周期常见元素的单质,有N2和H2及N2和Mg为1:3反应。以此甲可能为N2 ,丙、丁可能为H2或Mg。又在一定条件下乙与丙和乙与丁都按物质的量之比1:2反应,与前面对照,能与H2或Mg以物质的量之比1:2反应的一种物质只有O2。以此可获得结果。【答案】(1)N2,O2 (2)N2+3Mg Mg3N2 (3)O2+2H2 2H2O

6、。 或(2)N2+3H2 2NH3(3)O2+2Mg 2MgO【点评】解答该题,要求考生紧紧抓住反应过程中反应物间物质的量的关系。有目的地代入某一或某些物质。高考训练新点击1 A、B、C是3种短周期元素的单质,甲、乙是两种常见的化合物。这些单质和化合物之间存在如下图所示的关系:据此为判断:(1)若单质A是 ,则单质B、C分别为 、 。(2)若单质A是 ,则单质B、C分别为 、 。(3)若单质A是 ,则单质B、C分别为 、 。2 A和A1是同一周期的元素在A和A1的如右图各步反应中,最后生成的D和D1均为白色沉淀。试推断并写出其化学式:A B C D A1 B1 C1 D1 3朱砂(又名丹砂)是

7、一种红色的颜料,它是某种金属的高价化合物。现通过以下实验来确定朱砂的组成: (1)朱砂的化学式是 ;(2)写出A C的离子方程式 ;(3)写出B E的化学方程式 。(4)气体A有何优缺点?在实验室及工业上如何制得?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将96g镁在空气中充分燃烧,为了分析燃烧产物的成分做如下实验: (1)写出物质甲、乙、丙、丁、戊的化学式;(2)若将上述实验生成的氨气通过稀H2SO4,硫酸增重 34 g,戊煅烧到质量不再变化时得到8g固体,求镁燃烧的混合物中甲与乙的物质的量之比。(3)写出甲变化为丙的化学反应方程式。5右图中每一方格表示有关的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其中粗框表示初始反应物(反应

8、时加入的水或生成的水,以及生成沉淀时的其它产物均已略去)。填写下列空白:(1)物质B是 ,F是 ,J是 。(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I加入D生成J的化学方程式为 。(3)说明H加入D生成J的原因: 。6在已经提取氯化钠、溴、镁等物质的富碘卤水中,采用下面的工艺流程生产单质碘。试回答:(1)乙、丁中溶质的化学式:乙_,丁_(2)第步操作中用稀硫酸浸洗的目的是除去( ) A未反应的NO3 B 未反应的I C 未反应的Fe D碱性物质(3)第步操作供提纯I2的两种方法是。(4)实验室检验I2的方法是。(5)甲物质见光易变黑,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7某混合液中含有五种离子,根据下列实验步骤

9、,把各步反应后肯定存在的生成物分子式填在(1)(7)的方框中,并推断出存在的五种离子。 8某混合溶液含有Ag+、Fe3+、Cu2+、Ba2+、Al3+五种阳离子(不考虑阴离子),实验时所用的试剂是:盐酸、硫酸、氢氧化钠、氨水,实验步骤如下图: 试选择适当的试剂或生成物,写出的化学式或离子符号 (注:Cu2+和Ag+一样,与NH3分子形成Cu(NH3)42+络离子) 。9某学生为测定氯化铵与硫酸铵混合物中氯化铵的质量分数,按下图所示实验步骤进行实验:简答下列问题:(1)溶液A溶质的化学式是_,物质C的化学式是_。(2)若过滤用的仪器和用品已有:滤纸、铁架台、铁圈、烧杯、漏斗等,还需要的仪器或用品

10、是_。(3)证明A溶液滴加适量的操作方法是_。(4)若物质C的质量为23.3g,则原混合物中NH4Cl的质量分数为_。10 氯碱厂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取NaOH的工艺流程示意图如下:粗盐 H2O NaOH Na2CO3 Cl2 H2脱盐10%NaOH、16%NaCl溶液电解化盐精制沉渣NaCl晶体50%NaOH溶液依据上图,完成下列填空:(1)在电解过程中,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上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附近,溶液pH (选填:不变、升高或下降)(2)工业食盐含Ca2+、Mg2+等杂质。精制过程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3)如果粗盐中SO42含量较高,必须添加钡试剂除去

11、SO42,该钡试剂可以是 (选填a,b,c。多选扣分)aBa(OH)2 bBa(NO3)2 cBaCl2(4)为有效除去Ca2+、Mg2+、SO42,加入试剂的合理顺序为 (选填a,b,c多选扣分)a先加NaOH,后加Na2CO3,再加钡试剂b先加NaOH,后加钡试剂,再加Na2CO3c先加钡试剂,后加NaOH,再加Na2CO3(5)脱盐工序中利用NaOH和NaCl在溶解度上的差异,通过 、冷却、 (填写操作名称)除去NaCl。(6)在隔膜法电解食盐水时,电解槽分隔为阳极区和阴极区,防止Cl2与NaOH反应;采用无隔膜电解冷的食盐水时,Cl2与NaOH充分接触,产物仅是NaClO和H2,相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1根据下图所示的反应及现象,试推断AL各是什么物质,写出其物质名称。 A,B,C,D,E,F,G,H,I,J,K,L。专题十九 无机框图题1(1) F2;O2;H2; (2) Mg;C;O2; (3) Al;H2;Cl2。2. A:Mg 、B:Mg3N2、 C.:MgCl2、 D:Mg(OH)2; A1: Al、 B1:Al2 (SO4)3 、C1.:AlCl3、 D1.:Al (OH)3)3.(1) HgS (2) SO2 + Br2 + 2H2O = 4H+ +SO42-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